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解析君子務本本立而好?糖寶乖乖2021-07-15 18:08:41

【原文】

1。2有子曰①:“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②,鮮矣③;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④。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⑤!”

【註釋】

①有子:孔子的學生,姓有,名若。在《論語》中,孔子的學生一般都稱字,只有曾參和有若稱“子”,

②弟(tì):同“悌”、敬愛兄長。

③鮮(xiǎn):少。

④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裝句,意思是沒有這種人。

⑤與:即“歟”字,表示疑問的助詞。《論語》中的“歟”字皆作“與”。

【翻譯】

有子說:“那種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人,卻喜歡觸犯上級,是很少見的;不喜歡觸犯上級卻喜歡造反的人,更是從來沒有的。有德行的人總是力求抓住這個根本。根本建立了便產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愛兄長,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解讀】

孝悌的意義

在孔子的學說裡,“仁’是核心思想和終極的追求,其核心要義是“仁者愛人”。而要得到這個仁。達到”仁”的境界,不僅需要內心的體驗,更需要投身現實。當然,不論是思想還是在行動,都必須有個出發點,而有子的這段話,則明確指出,求“仁”應該從孝悌做起。換句話說,就是從孝悌這個根本點出發,推而廣之,就能成為仁人君子。

“仁”是愛的哲學,同樣,“孝”也是愛的哲學,是一種感恩回報的愛。父母生兒有女,你可以說那是繁行後代的生物本能使然。但是,作為父母,通常會養育照顧子女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他們付出的情感、心血和財富理應得到回報。當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子女回過來照料他們,是理所應當的。不僅如此,古人還給這種回報一個好名聲一一孝。這種互惠互利的內在精神就是孝道,一個人如果對生養自己的父母連這點感情和回報都沒有,那就是個徹頭徹尾的自私自利者,古人把這種人列為禽獸,認為他不配稱作人。那麼什麼是“弟”呢?“弟”就是“悌”,是指兄弟姊妹之間的友愛。這種友愛情感,不僅僅存在於兄弟、姐妹之間,也可以推廣到朋友之間,泛化為一種高尚的社會友情。

在有子看來,一個人如果在家裡懂得孝敬父母,善待兄弟姐妹,當他走向社會後,就會尊重上級,優待朋友同事,能以自己的行為促進人際的和諧,進而有利於社會的穩定。有子此言,深得孔子“孝道”大意。他認為,真正具有“孝悌”精神的人,在待人處世上多懷有深厚的情感,這樣的人,是不喜歡冒犯上司,也不願禍害同事的。

關於“孝悌”的意義,有子是從兩個角度闡述的。第一說的是“孝悌”與社會穩定的關係。有子認為,一個人只有先愛自己的親人,才能將這種愛推及他人,由愛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推廣到愛一切人。這樣,很自然地就把個人的修養與維繫社會穩定連線起來。關於如何維持社會的穩定,保障人類社會的延續,古往今來都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大難題。歷史上許多彪炳史冊的輝煌文明、威名赫赫的大帝國最終走向滅亡,起因多半是社會秩序的崩壞。現代世界,各國依然面臨這個嚴峻的問題。實踐證明,儒家這種立足於家庭和睦,進而促使社會穩定的思路是積極而有效的。自從漢代以來,中國曆代的統治者都奉行以孝治天下的社會政策,這便是中國社會歷五千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其所依據的理論,正是孔子及其弟子所倡導的這種孝道。在這裡,儒家是按照為人孝悌——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國家穩定這樣的思路推演的。

第二,有子從個人修養的角度闡述了“孝悌”的意義。上文講過,儒家所說的做學問,也就是如何做人,其最終目的是求“仁”。那些真正的君子都知道,不論是人生的建立,還是內心的修養,都應該把“孝悌”作為根本。從個人修養來說,無論是真誠博大的情懷的養成,還是自己至愛的光輝人性的培養,都得從“孝悌”起步。“孝悌”不僅僅是高尚的起點,也是人之為人的根本所在。所謂“君子務本”,就是指抓住“孝悌”的根本,從關愛身邊的人做起,培養自己的美德。

實際上,孝悌之於社會和人生的雙重意義,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它們最終合二為一,指向人類的福祉。我們知道,個人修養的提高有利於社會的和諧安定,對締造一個長治久安的社會有著具體而微的作用。也就是說,當更多的人成為品行高尚的君子,社會必然會形成良風美俗。反過來,在這樣的社會里,將會有更多的人獲得幸福和圓滿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