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敘述的太多,卻懶得動筆,是怎樣的心態,如何克服?星星姐運籌帷幄2019-05-25 17:50:30

謝邀!

我認為這是典型的想的多,做得少的心態!

我以前也有過你這種心態,不過最近幾年基本改掉了。

我說一下我的方法吧,先把自己想做的事情記在本子上,或者手機記事本上。分三類:即時計劃(這一兩天要乾的,一些要乾的生活瑣事也可以記進去),短期目標(一兩個月的計劃,如把某個證書考下來),長期目標(一年或者以上,你對一年的貼合實際的期望)。

分好之後,先把即時計劃給全辦完,記住能立刻辦的就立刻去辦!一定不要有那種明天再辦也不晚的想法,我曾經就被這種想法害苦過,絕不要拖!

然後面對你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定製計劃,比如想考證書,就每天拿出多少時間來看書之類的,而且要堅持下來!

最後奉勸你一句話:把你平時用來胡思亂想的時間用於工作學習,你絕對能得到比現在你擁有的多的多!

想敘述的太多,卻懶得動筆,是怎樣的心態,如何克服?晨曦1792446552019-05-25 17:53:36

典型的會說不會寫的人!提筆忘字的人。

想敘述的太多,卻懶得動筆,是怎樣的心態,如何克服?芳草帶你去旅行2019-05-25 14:00:59

賴的動筆其實一半是拖延症。一半是無從下手。兩者混合,因為無從下手而拖延。因為拖延而無從下手。

拖延症主要是給自己找各種不付出行動藉口。理由。比如時間不夠用。沒想好。有其它事情耽擱了。比如我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事去做。但是對於要寫的東西還念念不忘。總想著一定要寫出來,寫好。一但寫完了就會如釋重負。感覺要長長的深呼吸一下。接下來進入下一個題材。繼續拖延。

無從下手是明明感覺腦子裡醞釀好了,要寫了卻不知道從那裡開始。感覺腦子裡很清晰的要描述什麼。到了手上就不知道先描述什麼,怎樣描述了。

解決這個問題。得選擇性的讀書。比如要寫那類的題材。參考文章的結構。描述手法。少給自己找藉口。提醒自己要自律。隨身帶筆和小本子,無倫是吃飯還是坐車任何時間都可以記錄。把腦子裡想寫的東西記錄下來。等真正寫的時候,這些記錄大多都用的上。

其實說我是在回答問題,不如說我是在寫自己。

想敘述的太多,卻懶得動筆,是怎樣的心態,如何克服?

想敘述的太多,卻懶得動筆,是怎樣的心態,如何克服?

想敘述的太多,卻懶得動筆,是怎樣的心態,如何克服?

想敘述的太多,卻懶得動筆,是怎樣的心態,如何克服?鹽於律你2019-05-25 10:04:48

你可以說有一點懶惰,其實裡面又存在一點拖延,或許還摻雜了一點猶豫。

在前段時間,其實我自己也被這個問題困惑著,而給我的感覺是,你說懶得動筆,我發現更多的無處下筆,內心想的東西很多,各種自認為較好的話都浮現在腦海裡,當我真的拿起筆的時候,我才發現我應該如何寫起呢?我相信如果你拿起筆,也會有同樣的感受。

這也是我寫頭條問答的原因,以前喜歡天馬行空的想象,可我更願意,為了問題去思考,而悟空問答也讓我找到了興趣點,有想法的人真的很不錯。懶得動筆是因為還沒有開始動筆,當你真的為自己的想法付出行動的時候,你就能收穫自己的快樂,敘述寫作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記錄下自己所想的,沉澱一些日子,回過頭去看,會給自己不一樣的收穫。

多看點書,能夠更好的知道起筆點,知道從什麼地方開始寫,才能夠得心應手,萬事開頭難,只要自己願意開始,就能夠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想敘述的太多,卻懶得動筆,是怎樣的心態,如何克服?

想敘述的太多,卻懶得動筆,是怎樣的心態,如何克服?

想敘述的太多,卻懶得動筆,是怎樣的心態,如何克服?

想敘述的太多,卻懶得動筆,是怎樣的心態,如何克服?平安是福2515829862019-05-26 07:47:57

有很多種原因。想得多,說明善於思考問題、觀察問題;而懶得動筆,說明各種思想、念頭、意識缺乏一個理順的過程,沒有一箇中心思想,如果中心思想明確,自然就容易下筆。

我們在生活或工作當中,往往會產生諸多想法,有健康的、正面的、積極向上的,可能也有不健康的、負面的、消極的;如果要認真地寫出來,恐怕就得有一個去糙存精、去負面留正面的篩選過程,而這時往往會花費很多時間去整理,這麼多時間消耗,估計很多人也熬不起。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因為工作、生活壓力等原因,我們普通人可能沒有更多的時間去讀書,我們所獲得是一些片面的、零碎的、較淺的、不具備系統性的知識,談個人觀點可以,下筆寫出來,就需要一番功夫的蒐集、查閱、整理、思量等,缺乏了這個過程,我們就變得“懶惰”起來。

如果我們要給予別人一碗水的知識量,那麼我們就需要有至少一桶水的存量,所以,積累非常重要,只有厚積才能做到薄發。

想敘述的太多,卻懶得動筆,是怎樣的心態,如何克服?一人份的可愛多2019-05-25 22:26:03

謝謝邀請。

在我看來這屬於一種不舒適的狀態,不舒適是指個體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生理,心理需求不能全部滿足,或周圍環境有不良刺激,身體出現病理改變,身心負荷過重的一種自我感覺。表現為煩躁不安,緊張,精神不振,消極失望,失眠,疼痛,乏力,最嚴重的表現形式為疼痛。影響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身體因素,心理社會因素,環境等方面的因素。

身體因素疾病所致的症狀和體徵,例如噁心,嘔吐,咳嗽,呼吸困難,發熱,腹痛,腹瀉等均可造成機體不適。姿勢和體位不當,例如關節過度屈曲和伸張,肌肉過度緊張或牽張,疾病所致的強迫體位等。個人衛生欠佳,例如因疾病所致日常活動受限,不能進行保持個人清潔衛生的活動,導致個人衛生不良,均可引起個體不適。

心理因素例如焦慮,恐懼等均會造成心理壓力,進而出現煩躁,緊張,失眠等表現。

環境因素例如不適宜的物理環境,周圍環境中的溫度溼度,色彩,光線,聲音等,還有不適宜的社會環境等。

那麼如何解決了?我們要預防在先,促進舒適,加強觀察,去除誘因,採取措施,減輕不適。只有在我們的身心都得到滿足,那我們應該就很容易的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了,表達通暢以後,寫下來就很容易了,一切都要從滿足自己的需求開始,像我之前提到過的弗洛伊德的基本需要層次理論一樣,最高層次的需要是要基於最低層次需要得到滿足以後才能實現的,那麼大家加油,勇敢的表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