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記憶裡,大多數人對蛇有極大的恐懼心理,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嚎you哏2019-05-20 09:39:02

不怕蛇才是不正常的,這是人的一種自我保護行為,從我們認識蛇開始,就知道蛇是一種危險的動物,因為蛇會對人造成致命的傷害,潛意識裡面就會形成一種抵禦的機制,不同的人所表現的也不一樣,有的人會跑,有的人會尖叫,而有的人不知所措,見到蛇一般都是怕的人佔決大多數,要想解除這種心理,就多瞭解蛇。見的多了,也就不怕了!

科學家發現人的恐懼感非天生 來自後天學習

外面的世界曾經充滿洪水猛獸。在人腦塑造成形的史前時代,這裡有吐著信子的蟒蛇、咆哮的猛獸、盤旋的鳥類,以及各種自然威脅。出於本能逃離危險的人就能存活,而那些思前想後的人活不了多久(那條蛇可能不咬人吧,可它為什麼蜷成那個樣子?),他們的基因也就無法遺傳下來。因此,透過物競天擇,靈長類動物的腦中可能很早以前就已經建立起了這種對危險 ,恐懼反應。然而實驗顯示,在實驗室裡養大,因而從來沒有在自然環境中見過蛇的猴子對蛇毫無懼意,靈長類嬰兒可以無憂無慮地躺在一條長達3。5米的蟒蛇的懷抱裡。那麼,對蛇的恐懼究竟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在20世紀80年代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對實驗室餵養的猴子與野生猴子做了比較。實驗室餵養的猴子,開始並不怕蛇,但當它們看到錄相和真實的野生猴子表現出對蛇的恐懼後,也開始對蛇表現出恐懼感。當研究人員對錄相做過處理,使野生猴子看起來懼怕花朵,觀看過這段錄相的實驗室猴子卻沒有依樣畫葫蘆。似乎在靈長類動物的腦裡,的確有種與生俱來的傾向,對可能會傷害到他們的自然現象感到恐懼,但是卻不具備學習懼怕對我們無害事物的傾向。不過,這種傾向需要透過社會經驗才能夠被觸發。正如實驗室猴子能夠從其他猴子身上學會害怕蛇一樣,這個嬰兒也很有可能會在觀察其他人類之後,從而學會對蛇的恐懼。

在最近的研究中,科學家透過追蹤恐懼的神經路線,在腦的情感系統找到了一個很小的杏仁狀結構,稱作杏仁核。察覺到危險後,杏仁核似乎會以兩種方式,將這種感官知覺轉化為行動。

我們的腦皮質隨時透過眼睛、耳朵和其他感官接收到大量資訊。這個處理過程的第一種路徑是:我們腦中高階的皮質區會將大量翔實、精細的資訊傳送到杏仁核,杏仁核則優先處理引發恐懼或其他情緒的刺激源,同時忽略較不緊急的資訊。如果你邊開車邊聽收音機播報的新聞,前車的司機踩了一下剎車,你的注意力就會迅速離開新聞報導,並指示你把腳移到剎車板上。第二種途徑更快,它完全繞開腦皮質,把沒有經過精細處理的感官資訊透過下皮質區域直接傳送到杏仁核。如果前面的汽車突然緊急停車,這種比較低階的路線就會促使你猛踩剎車——這個反應發生的時間甚至比資訊到達皮質而使你意識到自己行為的時間更早。而那爭取來的毫秒之差也許就足以把你從鬼門關前救回來。

在我的記憶裡,大多數人對蛇有極大的恐懼心理,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在我的記憶裡,大多數人對蛇有極大的恐懼心理,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乙肝鬥士2019-05-20 15:37:02

首先了解的少,其實難道你不怕老虎,鱷魚,獅子嗎,不可能的,還有蛇全國分佈很廣,想必不少人都遇見過吧,又有不少是劇毒,更是自己嚇自己,其實蛇是不會主動攻擊的,

在我的記憶裡,大多數人對蛇有極大的恐懼心理,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一天一根K線2019-05-20 07:32:01

因為多數蛇是有毒的呀,多數人又分辯不好,當然還有一點就是不常見,有一種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