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反酸真的根治不了嗎?真的要吃一輩子奧美拉唑嗎?白老師談健康2018-11-16 23:40:37

您好!您說的症狀符合中醫“吐酸”的範疇,您可以參照下面的內容進行調理、治療。

歡迎關注我,為您提供優質的健康答案。

吐酸是指胃中酸水過多,隨胃氣上逆而從口吐出的病證。若自覺酸水上泛至咽,隨即嚥下者則稱為吞酸。兩者又統稱為泛酸。

本病可單獨出現,但也常與胃痛兼見。西醫學中胃酸分泌過多或胃酸反流一類的疾病,如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及胃神經官能症等,以酸水上泛為主要表現者,均可參考本篇論治。

【病因病機】

本病多因感受寒邪、飲食不當、七情內傷或脾胃虛弱,導致肝胃不和,胃氣上逆,胃中酸水隨之上泛而成。

一、病因

1.寒邪犯胃

暴受風寒,侵及陽明胃腑,中陽被遏,氣機鬱滯,胃氣不和,溼濁內停,鬱而成酸,隨胃氣上逆而成吐酸。

2.飲食失調

飲食無節,暴飲暴食,宿食不化,積滯難消;或偏嗜酒熱辛肥,或誤食餿腐穢濁,釀生溼熱;或過食生冷,傷及中陽,胃氣不和,失於通降,上逆而為吞酸、吐酸。

3.情志內傷

鬱怒傷肝,肝失疏洩,氣機阻滯,逆乘脾胃;或憂思傷脾,中陽不振,痰濁內生,釀而成酸。

4.脾胃虛弱

稟賦不足,或勞倦內傷,或大病久病之後,脾胃受損,食少運緩,形成噯氣吐酸之症。亦有用藥不當,損傷胃氣,妨礙降濁,酸水上泛。

二、病機

吐酸的病因雖有外邪、飲食、情志、脾虛等不同,但總的發病機理為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病位在胃,與肝脾密切相關。胃為六腑之一,主受納、腐熟水谷,其氣以通降為順,而胃氣之和降,不僅依賴於胃中陽氣的溫煦、推動,還需要胃中陰液的濡潤。若以上因素導致胃氣鬱滯,胃液鬱而成酸,則胃的和降失職,胃氣上逆,而為吐酸。胃氣的受納、腐熟、和降還需藉助於肝之疏洩功能,木土相和,共同完成飲食的消化吸收,如唐容川在《血證論》所說:“木之性主於疏洩,食氣入胃,全賴肝木之氣以疏洩之,而水谷乃化。”若肝失疏洩,肝氣鬱結,或肝鬱化火,木不疏土,或木氣橫逆,肝胃不和,則可影響胃的和降功能,以致肝胃氣逆而吐酸吞酸。脾與胃一髒一腑,互為表裡,共主升降,胃氣的和降有賴於脾氣的上升,若脾失運化,清氣不能上升,胃氣則難以和降。由此可見,吐酸的病位雖在胃,但與肝脾又密切相關。

病理性質有寒熱之分。屬熱者,多由食積胃中,鬱而化熱,或感受寒邪,氣機鬱滯,久之從熱而化,亦可由肝氣鬱結,或肝鬱化火,橫逆犯胃所致;因寒者,多因寒邪犯胃,脾陽被遏,運化失司,水溼內停,或脾胃虛弱,肝氣以強凌犯胃而成。臨床總以熱證為主,以肝胃不和為多見。

【診斷與病證鑑別】

一、診斷依據

1。以酸水由胃中上泛至咽,隨即嚥下,或由口中吐出為主症。

2。可伴有胃痛、噯氣、痞滿、呃逆,或食少納差、胸脅脹痛、煩躁易怒、口乾口苦,或倦怠乏力、畏寒肢冷等症狀。

二、病證鑑別

1.嘈雜

吐酸與嘈雜在病因病機方面有許多相同之處,臨床有時可同時並見,但兩者臨床表現不同。吐酸是胃中不適,有酸水上泛,或隨即嚥下,或從口吐出;而嘈雜則常見胃中不適,似飢非飢,似痛非痛,胸膈懊[[!NF8CC]],難以名狀,或得食緩解,或食後加重。兩者不難鑑別。

2.胃痛

吐酸與胃痛的病因基本相同,病機同中有異,兩者病位均在胃,與肝脾相關,但胃痛以胃氣鬱滯為基本病機,而吐酸則以胃氣上逆為基本病機;臨床表現方面,吐酸與胃痛亦常相互兼見,其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兩者之孰有孰無,孰輕孰重。

三、相關檢查

胃鏡、上消化道鋇餐透視,可瞭解食道及胃黏膜的改變情況,也能觀察賁門關閉情況;24小時食管下端pH值及食管內壓力測定,可幫助瞭解有無胃食管反流情況;腹部B超還可瞭解膽囊及胰腺的情況。

【辨證】

一、辨證思路

1.辨寒熱

本病當首辨寒熱,熱證吐酸,多頻頻泛吐,口乾口苦,噯腐酸臭,大便溏滯臭穢,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寒證吐酸,多為間作,伴食少納呆,泛吐涎沫,畏寒喜暖,乏力,便溏,舌質淡,苔薄白,脈沉遲或緩弱。

2.辨虛實

吐酸實證一般病程較短,正氣未傷,多因外邪、飲食、情志所發;虛證病程較長,每因稟賦、勞倦、久病等致脾胃受損,運化遲滯而成。

二、證候

1.食積胃熱證

症狀:吐酸頻作,噯氣腐臭,脘脹厭食,口乾,大便臭穢,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病機分析:本證為食滯內停,化熱作酸。由於暴飲暴食,或飲食過量,脾胃運化不及,宿食積滯於胃,鬱而化熱釀酸,隨胃氣上逆,泛溢口中,故吐酸頻作,厭食噯腐;食積不化,影響胃之通降,久鬱蘊熱,則脘脹,大便臭穢,口乾欲飲;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食積化熱之徵。

2.溼熱內蘊證

症狀:泛酸嘔惡,脘腹痞滿,身重睏倦,大便溏滯不爽,或有低熱,或午後潮熱,舌紅,苔黃膩,脈濡數。

病機分析:溼熱內蘊,阻滯氣機,胃氣上逆則泛酸嘔惡,脘腹痞滿;溼熱下趨,腸腑氣機不利,則大便溏滯而不爽;溼性重著,則身重睏倦;溼熱內鬱,故低熱或午後潮熱;舌紅,苔黃膩,脈濡數為溼熱內盛之象。

3.肝胃鬱熱證

症狀:泛吐酸水,甚或泛吐大量酸苦水,噯氣頻作,脘宇灼熱,腹脅脹痛,大便乾結,心煩易怒,口乾苦,喜冷飲,舌紅,苔黃,脈弦滑數。

病機分析:本證多由肝氣不舒,橫逆犯胃,肝胃不和,鬱而化火所致。肝胃鬱熱,氣機不暢,胃氣上逆,故泛吐酸水,甚至泛吐酸苦水且量多,噯氣頻作;肝氣自鬱於本經,經氣不利,故兩脅脹痛;君相火旺,故心煩易怒;鬱熱傷津,不能上濡、下溉,故口乾苦,喜冷飲,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脈弦滑數提示肝胃鬱熱之象。

4.中焦虛寒證

症狀:吐酸時作,脘腹脹滿,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四肢欠溫,舌淡,苔薄白,脈沉遲或細弱。

病機分析:本證為脾胃虛弱,中陽不足,運化失司。中焦虛寒,運化失司,胃失和降,故吐酸時作;脾虛不能運化,胃虛不能受納,故食少,腹脹,便溏;陽虛氣血生化乏源,肢體失於溫煦充養,故倦怠乏力,四肢欠溫;舌淡,苔薄白,脈沉遲或細弱則為脾胃虛寒之徵。

【治療】

一、治療思路

臨床治療以和胃降逆制酸為基本原則,根據寒熱的不同分別施治。偏熱者瀉肝和胃,苦辛通降;偏寒者,溫中祛寒,和胃降逆;夾有食滯者,兼以導滯,溼熱內蘊者,配合清化。

吐酸的病理性質雖有寒熱之分,但臨床以肝鬱化熱,肝胃不和為多見,如《壽世保元·吞酸》曰:“夫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甚,故為酸也。”故臨床以治肝為多,以達“瀉肝即可安胃”的目的。

二、基本治法

1.清熱化滯,消食和胃法

適應證:食積胃熱證。

代表方:保和丸加減。

常用藥:山楂、神曲、萊菔子、谷芽消導食滯;連翹清解鬱熱,以助積滯的消除;枳實、厚朴行氣導滯;半夏、陳皮、生薑散結除痞,和中降逆。

加減:積滯較重,腹脹,大便乾結難行,加大黃、檳榔,或用木香檳榔丸消食導滯,清熱化溼;兼見胃陰不足,舌紅苔少,加生地、玉竹、蘆根清熱養胃生津。

2.清熱燥溼,降逆和胃法

適應證:溼熱內蘊證。

代表方:清中湯加減。

常用藥:黃連、梔子清熱燥溼;半夏、茯苓、草豆蔻祛溼健脾;陳皮、竹茹、甘草理氣和中。

加減:溼偏重,頻頻泛惡,胸悶納呆,苔白膩,加蒼朮、藿香、佩蘭燥溼運脾;熱偏重,口乾口苦,苔黃膩,加蒲公英、黃芩清胃洩熱;大便秘結不通,加大黃通下導滯;溼阻氣滯,腹脹較甚,加厚朴、枳實理氣消脹;納呆少食,加神曲、谷芽、麥芽消食導滯。

3.疏肝洩熱,通降和胃法

適應證:肝胃鬱熱證。

代表方:左金丸加味。

常用藥:黃連苦寒清瀉肝胃之火,吳茱萸辛熱通達肝胃之鬱結;黃芩、山梔子清肝洩熱;半夏、竹茹降逆和胃;烏賊骨、煅瓦楞子制酸止痛。

加減:肝火偏旺,心煩易怒,頭痛目赤,加龍膽草清瀉肝火;脘脅疼痛,加川楝子、延胡索、青皮疏肝行氣止痛,亦可加白芍、甘草柔肝緩急止痛;兼夾食滯,噯腐厭食,加雞內金、萊菔子、谷芽、麥芽消食導滯;鬱火傷陰,口乾,舌紅少苔,加石斛、麥冬、玉竹養陰清熱;火熱灼傷血絡而見吐血、便血,加大黃炭、丹皮炭、地榆炭、側柏炭涼血止血。

4.溫中健脾,和胃降逆法

適應證:中焦虛寒證。

代表方: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常用藥:黨參、白朮、茯苓健脾益胃;法夏、陳皮、木香行氣和胃降逆;砂仁化溼醒脾,溫中行氣;吳茱萸溫中散寒;甘草調和諸藥。

加減:胃脘冷痛加乾薑、川椒以增加溫中和胃之功;脾虛不運,溼濁留戀,苔白膩不化,加藿香、佩蘭、蒼朮、厚朴芳香化溼醒脾。

三、復法應用

健脾益氣,和中降逆,開解散痞法

適應證:吐酸虛實夾雜,脾胃不和,寒熱互結證。症見嘔吐酸苦,心下痞滿,心煩口渴,或腸鳴下利,舌淡紅,苔白或黃膩,脈沉弦。

代表方:半夏瀉心湯加減。

常用藥:半夏苦辛溫燥,辛散脾寒,苦降胃氣;乾薑辛熱,健脾溫中散寒;黃芩、黃連苦寒,清降胃中鬱熱;烏賊骨、浙貝和胃制酸;黨參、炙甘草健脾補虛。

加減:吐酸嘔惡較重,加旋覆花、代赭石、竹茹降逆和胃止嘔;脘腹痞脹,加枳殼、厚朴行氣消痞除脹;食少納呆,加神曲、焦山楂消食導滯;畏寒,腹中冷痛,加附子、吳茱萸溫經散寒;下利便溏,加茯苓、白朮、車前子健脾利溼止瀉。

四、其他療法

1.單方驗方

(1)乾薑、吳茱萸各60g。研細末,每次15g,酒調,每日2次。適用於食後吐酸屬胃寒者。

(2)海砂散:海螵蛸120g,砂仁30g,共研細末,每次3g。適用於寒性吐酸。

(3)蒲胃飲:蒲公英15g,炙刺蝟皮、枳殼、甘松、白芍、胡黃連、石斛各10g,烏賊骨12g,甘草5g,水煎,每日1劑。適用於肝胃鬱熱之吐酸、嘈雜。

(4)制酸散:海螵蛸9g,木賊草18g,川貝母9g,共為細末。每次6g,早晚各1次。適用於熱證吐酸。

2.常用中成藥

(1)烏貝散:功能與主治:制酸止痛。用於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疼痛、泛吐酸水、嘈雜似飢。用法與用量:飯前口服。每次3g,每日3次。

(2)舒肝平胃丸:功能與主治:疏肝,消滯。用於肝胃氣滯,食積不化之胸脅脹滿,嘈雜,嘔吐酸水,胃脘疼痛等症。用法與用量:每次4。5g,每日2次。

(3)保和丸:功能與主治:消食,導滯,和胃。用於食積停滯,脘腹脹滿,噯腐吞酸,不欲飲食。用法與用量:水丸每次6~9g,大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

(4)香砂六君丸:功能與主治:益氣健脾和胃。用於脾虛氣滯,消化不良,噯氣吞酸,脘腹脹滿,大便溏洩。用法與用量:每次6~9g,每日2~3次。濃縮丸每次12丸,每日3次。

3.針灸治療

取穴:中脘、內關、足三里。針刺:熱證加刺陽陵泉,用瀉法;寒證用補法,並加艾灸。

五、臨證勾要

1.辨證重在寒熱

吐酸一證,臨證應重視寒熱辨證。熱證在臨床多見,又可分食積胃熱、溼熱內蘊、肝胃鬱熱等,當詳察細辨;寒證多由脾胃虛寒所致。

2.治療重在調氣

吐酸的治療,應重視調理肝胃氣機,以通降為順,以溫化為補,臨證應根據具體病因病機靈活運用。處方用藥亦需因時因地而調整,如《丹溪心法·吞酸》所云:“冬月倍吳萸,夏日倍黃連。”

3.重視原發病的治療

吐酸一證,雖可單獨出現,亦可是多種胃病的症狀之一,因此,要注意原發病的治療。前人有“酸久成噎”的觀點,告誡後人不要以為吐酸是小疾而延誤治療,以致日後變為噎膈、反胃。

【特色經驗】

一、臨證經驗

1.注意區別泛酸的性質

泛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不同,臨床處理也不盡相同,如生理性泛酸多與情志刺激、過度疲勞有關,導致胃腸功能紊亂,促使胃酸分泌增多;飲食不當,如過甜、過鹹、過辣、過酸、過冷、過燙的食物都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而某些粗糧、紅薯、馬鈴薯等含大量澱粉、糖、酸等,會刺激胃產生大量胃酸,況且不易消化的食物,剩餘的糖分在胃腸道里發酵,也可誘發泛酸。此外,某些藥物,如阿司匹林、利血平、保泰松等,也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多。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病等,可促使胃酸增多,常常出現泛酸。

2.關於制酸藥物的運用

吐酸的病理性質雖有寒熱之分,但酸水上泛,從口吐出為本病的共性,故無論寒熱,均可在辨證的基礎上適當選用制酸藥,如煅瓦楞子、煅烏賊骨、煅牡蠣、浙貝、白螺獅殼等。

二、驗案舉例

謝某,女,48歲。

初診(2000年11月23日):有慢性淺表性胃炎史,並且增生,最近胃中嘈雜,口苦,泛酸,大便偏爛,夜寐盜汗,苔淡黃薄膩,脈細。證屬肝胃不和。處方:黃連4g,吳茱萸2g,黑山梔6g,炮姜3g,法半夏10g,制烏賊骨(打)15g,煅瓦楞子15g,藿蘇葉各10g,白蔻仁(打,後下)3g,厚朴5g,蘆根15g,炒黃芩10g,癟桃幹15g。每日1劑。

二診(2000年11月30日):嘈雜,口苦,泛酸均減輕,仍有盜汗,大便爛,胃中怕冷,苔淡黃薄膩,舌質暗,脈細。守原法加味。原方加砂仁(後下)3g,炒白芍10g。每日1劑。

三診(2000年12月18日):嘈雜、泛酸不多,臍周不痛,口苦好轉,大便仍爛,日行1次,苔薄黃,舌質偏紅,脈細弦。肝胃不和,寒熱互結。11月23日方加炒白芍10g,懷山藥12g,炒延胡索10g。每日1劑。

四診(2000年12月28日):服上藥諸證緩而未已,泛酸不多,嘈雜較甚,大便溏爛,早醒,苔淡黃薄膩,舌質暗,脈細滑。肝胃不和,寒熱互結。11月23日方加炒白芍10g,焦白朮10g,炒延胡索10g,陳皮6g。每日1劑。

按:本案為慢性久病,近日復發,辨證屬肝胃不和,寒熱互結。肝胃鬱熱則嘈雜,口苦,泛酸;脾虛腸寒則大便溏爛。治療當疏肝和胃,辛開苦降。方中以左金丸瀉肝和胃以制酸;山梔、黃芩、蘆根清洩肝胃鬱熱;半夏、蘇葉、厚朴和降胃氣;烏賊骨、煅瓦楞子制酸止痛;藿香、白蔻仁芳香化溼醒脾;炮姜健脾溫中。藥後泛酸明顯減輕,大便仍溏,原方中加入山藥、白朮之類,健脾止瀉。諸藥合用,既清洩肝胃鬱熱,又兼顧健脾和中,使脾升胃降,氣機調暢,則嘈雜、泛酸、便溏隨之而愈。

【預後及轉歸】

吐酸可單獨出現,亦可見於其他多種胃病。如若是單獨出現,經過正確治療,大多能夠痊癒。倘若吐酸是隨其他疾病而發,則其轉歸預後又常與疾病本身的發展演變有密切關係。前人曾有“酸久成噎”之說,《證治匯補·吞酸》亦指出:“吞酸,小疾也,然可暫不可久,久而不愈,為噎膈反胃之漸也。若脈兩關俱弦者,尤其慎防,以木耒凌土故也。”臨證時應慎重對待,尤其對反覆發作,經治難愈的吐酸、吞酸,不可忽視,必須見微知著,細心辨證,以防生變。

【預防與調護】

本病的預防,首先要做到節制飲食,不過食寒涼生冷,酸辣煎炸,以保護脾胃;其次要注意調暢情志,消除七情致病的因素。

得病後宜適當休息,飲食宜清淡,避免粗硬黏膩之食品,忌酸辣及酒熱,忌碳酸類飲料,少吃甜品。對頻頻吐酸而食少者,應少食多餐,細嚼慢嚥,避免飽食。夜間吐酸明顯者,睡前禁食,睡眠時適當抬高頭部。適當活動,保持大便通暢;脾胃虛弱之人,尚可配合食療法,以調養胃氣。

附:嘈雜

【概念】

嘈雜是指胃中空虛,似飢非飢,似辣非辣,似痛非痛,心中懊[[!NF8CC]],莫可名狀的病證。可單獨出現,又常與胃痛、吐酸兼見。

【源流】

嘈雜病名,最早見於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書中記載:“嘈雜,是痰因火動,治痰為先,姜炒黃連,入痰藥。用炒山梔子、黃芩為君,南星、半夏、陳皮為佐,熱多加青黛……食鬱有熱,炒梔子、姜炒黃連不可無。肥人嘈雜,二陳湯少加撫芎、蒼朮、白朮、炒山梔子。嘈雜若痰溼氣鬱,不喜食,三補丸加蒼朮,倍香附子。”

張景嶽對本病的辨治又有所發揮。《景嶽全書·嘈雜》曰:“嘈雜一證……大抵食已即飢,或雖食不飽者,火嘈也,宜兼清火;痰多氣滯,似飢非飢,不喜食者,痰嘈也,宜兼化痰;酸水浸心而嘈者,慼慼膨膨,食少無味,此以脾氣虛寒,水谷不化者,宜溫健脾胃;又有誤用消伐等藥,以致脾胃虧損,血少嘈雜,中虛則煩雜不飢,脾弱則食不運化,此宜專養脾胃。”

程鍾齡《醫學心悟》將嘈雜與虛煩進行了鑑別,並指出本病若失治誤治,可變為噎膈。《醫學心悟·嘈雜》雲:“嘈雜之證,治之失宜,變為噎膈者眾矣,可不慎乎?”林珮琴《類證治裁·嘈症》提出:“若胃過燥,則嘈雜似飢,得食暫止,治當以涼潤養胃陰,或稍佐微酸;若熱病後胃津未復,亦易虛嘈,治當以甘涼生胃液,或但調其飲食;若胃有痰火,或噁心吞酸,微煩少寐,似飢非飢,治宜清火,稍佐降痰;又有脾胃陽衰,積飲內聚,似酸非酸,似辣非辣,治宜溫通;但由脾虛,飲食不化,吐沫噯腐,治宜健運。”

【病因病機】

嘈雜的發生,多與飲食不節、情志不和、脾胃虛弱等因素有關,其病機多與胃氣阻滯有關,病理性質可分為胃熱和胃虛兩類。

1.飲食不節

過食辛辣香燥、醇酒肥甘,或進食黏膩難以消化之食物,積滯中焦,痰溼內聚,鬱而化熱,痰熱內擾而成本證。

2.情志不和

肝主疏洩,若憂思惱怒,使肝失條達,橫逆犯胃,致肝胃不和,氣失順降而至嘈雜。

3.脾胃虛弱

由於脾胃素虛,或病後失於調養,胃氣未復,胃陰受損,或過食寒涼生冷,損傷脾陽,以致胃虛氣逆,擾亂中宮而致本病。

4.營血不足

素體營血不足,或憂思傷脾,心血不足,或因失血過多,營血受損,使胃失濡潤,心失所養,亦可致本病。

【辨證】

1.食積胃熱證

症狀:嘈雜而兼噁心泛酸,噯腐厭食,脘腹痞滿,口乾不欲飲,大便臭穢,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洩胃熱,消積化滯。

代表方:保和丸加減。

常用藥:山楂消肉食油膩之積;神曲消食健脾,化酒食陳腐之積;萊菔子下氣消積,長於消米麵之積;半夏、陳皮行氣化滯,和胃止嘔;茯苓健脾化溼;連翹清熱散結。

加減:胃中積熱上衝,伴嘔吐酸腐,口臭而渴,加黃芩、黃連清胃洩熱;腹脹拒按,大便不爽者,加小承氣湯導滯通腑,使積滯下行。

2.肝胃鬱熱證

症狀:嘈雜泛酸,常因情志變化而誘發或加重,多食易飢,或似飢非飢,胸脅脹痛,心煩易怒,渴喜冷飲,口臭口苦,舌質紅,苔黃,脈弦滑數。

治法:清瀉肝火,和中降逆。

代表方:溫膽湯合左金丸加減。前方理氣化痰,清膽和胃,適用於膽胃不和,痰熱內擾之嘈雜、吐酸、不寐等;後方清肝瀉火,苦降辛開,和胃降逆,適用於肝火犯胃之嘈雜、嘔吐、吞酸。

常用藥:黃連、黃芩、山梔清瀉肝火;吳茱萸、半夏和胃降逆;竹茹清化痰熱;枳實、陳皮理氣燥溼,和胃導滯;茯苓健脾滲溼。

加減:口乾喜飲,大便乾結,加大黃通腑瀉熱。

3.脾胃虛弱證

症狀:嘈雜時作時止,食後脘脹,不思飲食。偏於氣虛者,兼有口淡無味,體倦乏力,舌質淡,脈虛。偏於陰虛者,伴口乾舌燥,似飢而不欲食,大便乾結,舌質紅,苔少或光剝無苔,脈細數。

治法:健脾和胃,益氣養陰。

代表方:四君子湯合益胃湯加減。前方益氣健脾,是治療脾胃氣虛的常用方;後方養陰益胃,適用於胃陰不足之嘈雜、胃痛、吞酸、嘔吐等。

常用藥:黨參益氣補中;白朮、茯苓健脾化溼;生地、麥冬甘涼益胃,清熱潤燥;沙參、玉竹養陰生津;山藥補脾養胃;白蔻仁、綠梅花、白殘花疏理胃氣;甘草甘緩和中。

加減:兼有氣滯,脘腹脹痛,加木香、砂仁調氣和中;脾胃虛寒,畏寒肢冷,便溏,加附子、乾薑溫胃散寒;熱甚,口乾舌燥,加竹茹、蘆根清熱生津,或加黃連、山梔清熱和胃;大便乾結,加瓜蔞仁、火麻仁、白蜜潤腸通便。

4.血虛失濡證

症狀:嘈雜欲嘔,面色[[!NFBE2]]白,唇舌色淡,頭暈目眩,心悸胸悶,失眠多夢,倦怠乏力,或發於吐血、便血之後,舌質淡,脈細弱。

治法:健脾益氣,養血安神。

代表方:歸脾湯加減。

常用藥:黨參、黃芪、白朮益氣健脾;當歸、白芍養血和營;木香醒脾理氣,使補而不滯;茯神、遠志、棗仁養心安神;生薑、大棗、甘草調和脾胃,以資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