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場》的三觀有問題嗎?安然淺兮萌萌噠2017-11-27 15:14:41

你好,這部電視劇我沒有看過,謝邀。

《獵場》的三觀有問題嗎?拙筆淡靜2017-11-27 16:35:41

偷換了概念的《獵場》經典臺詞

“表達能力”(口頭說話能力或書面說話能力),是身為一個“良好、成熟、正常、有文化、懂道理的社會人”的一項最基本最起碼的生活生存能力。

這項生活生存能力有兩個最基本最起碼的指標,就是“條理清楚”,“符合邏輯”。

條理不清楚的表達情狀常常會被看做是“不知所云”甚至“胡言亂語”;不符合邏輯的表達情狀往往會被看做是“張冠李戴”甚至“胡攪蠻纏”。

當然,表達(說話)的條理、邏輯狀況,直接反映出了一個人的(大腦)思維狀況。

不過,在日常生活中,確實也有一種並非“先天”、不涉“能力”、純屬“故意”、用心“叵測”、實為“忽悠”的“張冠李戴”或“胡攪蠻纏”表達情狀。

最典型的悖逆邏輯、不合邏輯、但乍一聽又讓人覺得“似乎在理”的刻意混淆概念的做派,就是“轉移和偷換概念”。

讀到過一文“《獵場》經典臺詞”,不禁對其中的一些經典臺詞的邏輯狀況產生了興趣。

*“眼前解決不了的問題, 都可交付未來,時間是個偉大的作者,他必將寫出,最完美的答案。”

形成句子的關鍵詞顯然是“問題”二字。什麼“問題”?“眼下遇到的問題”。

眼下遇到的問題都該怎麼辦?按照“解決問題”的符合常規的思維,就該是在眼下去積極主動地想辦法加以解決。

一時半會兒難以解決的問題,暫時放一放;先把其他那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全都解決了再回過頭來設法解決——不少時候,隨著其他其他那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的一一解決,眼下一時半會兒難以解決的問題也就可能迎刃而解了……

然而《獵場》這句經典臺詞把邏輯給轉移偷換了——將“眼下遇到的問題”以及“眼下一時半會兒難以解決的問題”轉移偷換成了“眼下完全沒法解決、只能等待將來未來去加以解決的問題”了!

於是乎,原本的邏輯同一律定律“A=A”就不知不覺變成了“A≈A”甚至“A≠A”了;鐵定不容更改的邏輯定律已被悄然無息地偷偷更改了。

又於是乎,似乎“眼下遇到的問題”(包括“眼下一時半會兒難以解決的問題”),全都成了“無須(或沒必要)”非得眼下去解決了,“眼前解決不了(抑或根本沒去想法解決)的問題都可交付未來……”

這不是根本就不負責任嗎?!

* “當下有理想的人,都是命苦的。”

毫無疑問,全面理解這句話的關鍵詞在“理想”和“命苦”上。

按照邏輯定律同一律的要求,“A=A”,不容更改。

試想,“理想”這個“A”能等於“命苦”嗎?

符合邏輯的生活現實是,“有理想的人(不論過去還是當下)”,因為自身條件抑或環境條件的侷限,其中有“命苦”的,也有很多“命不苦”的。

反過去看,“命苦”的人裡,肯定有些是“有理想的人”,也有不少是“沒有理想的人”。

也就是說,“理想”和“命苦”這二個概念之間明顯就是風馬牛不相及、根本無法畫等號的!

很明顯,在無形之中,因有人刻意“轉移和偷換概念”,邏輯的鐵律公式就被人悄悄變成了“A=X”了:

“當下有理想的人,都是命苦的。”

試問,邏輯安在?如此沒有或不符邏輯的“定論”,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骯髒,學不會熱愛,卻也不會放棄,而是接受了它的不美好。”

這句話的刻意“語病”就太明顯太多了!

權且就用邏輯鐵律“排中律”(同一個思維過程中,兩個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即“要麼A要麼非A”)去對它進行簡單剖析吧?

這個“世界”“骯髒”嗎?非也!即便是一肚子戾氣、成天都在“噴怨”的人,他(她)也不會認為自己所在的這個“世界”是“骯髒”的。最多隻會認為,這個世界上的一些人和這些人的所思所言所為是“骯髒”的。

這個概念一旦明確清楚了,那麼之後的“學不會熱愛”的具體所指也就明確清楚了。

“學不會熱愛”的準確所指明確清楚,那麼句中的“卻也不會放棄”、“接受了它的不美好”究竟分別都該是在指什麼,是不是也就非常明確清楚的了呢?

按照正確的邏輯思維去說這句話,應該這麼說——

“世界很美好,但我們也知道這世界上的一些人和這些人的所思所言所為是十分骯髒的!我們熱愛這個世界,但我們學不會熱愛這些人乃至這些人的骯髒的所思所言所為。不過,因為世界很美好,我們不會因為有這些人的存在就去放棄世界,只能在選擇美好的同時,也無可奈何地接受了這些骯髒的人及其所思所言所為的不美好。”

這段話的確顯得過長。但無論怎麼精簡,也不該去刻意含混邏輯的“排中律”,將“要麼A要麼非A”轉移或偷換概念成“要麼A和非A,要麼非A和A”……

如此一轉移偷換,豈不就成了“世界骯髒”,我們“學不會熱愛世界但又不會放棄它”了嗎?不合邏輯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