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從戰場生還的機率有多大?憨憨的長卿2019-01-06 21:46:37

要看什麼規模和戰場的位置決定!看過一個紀錄片有提到過,步兵也就是陸軍在大規模戰爭中不到10%的存活率,這裡麵包括重傷和殘疾!那個紀錄片主要講的二戰,不過現在科技發達了,科技手段提高也代表生存機率提高,條件對等,死亡機率也成倍增加!

步兵從戰場生還的機率有多大?王司徒軍武百科2019-01-07 10:42:15

步兵戰場生還機率還是拿資料說話吧,拋開那些極為慘烈的必死部隊外,陣亡率大多在11-15%上下。老王特別列出“凡爾登絞肉機”、“斯大林格勒”、“美軍空降兵”的例子。

步兵從戰場生還的機率有多大?

別的不多說,先看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資料,這是一場打了4年多的血腥戰爭,有“讓歐洲少了整整一代人”的說法。

一戰戰場上大炮和機槍成了步兵的收割機,4年的戰爭至少1千萬人丟掉了性命,2千萬人受傷。除了600萬平民損傷和失蹤外,協約國共計動員了42180000軍隊,士兵陣亡了5497600人,佔13%;同盟國共計動員了22850000人參戰,陣亡3382500人,佔15%。

步兵從戰場生還的機率有多大?

從這上面看,似乎步兵的傷亡率還挺低的,那麼多人,絕大部分是步兵,真正死了的也就13%-15%的比例。但這個東西可不是這樣算的,1910年歐洲也就3。44億人口,刨去女性的成分,相當多的適齡男青年都得到戰場上去走一遭,這個15%死亡率可不低。

步兵從戰場生還的機率有多大?

再看看凡爾登絞肉機,1916年2月21日打到12月19日,差不多1年時間德法圍著一堆要塞搞死了30萬人,50萬人受傷。其中:

德軍投入了1250000人,陣亡143000人,佔比11。44%;

法軍投入了1140000人,陣亡156000人,佔比13。68%。

步兵從戰場生還的機率有多大?

此外還有索姆河會戰,英軍對著德軍三道陣地打了一星期的炮,然後自己又在叢集攻擊的時候遭遇德軍馬克沁機槍火網,8小時陣亡了58000人,可謂悽慘無比。

步兵從戰場生還的機率有多大?

說大戰怎麼能少了斯大林格勒?這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血戰血腥無比。蘇德雙方從1942年6月28日打到1943年2月2日結束,199天傷亡了2,000,000人,成為歷史之最。其中:

蘇軍參戰2500000人,650878受傷或被俘,474871人陣亡,佔比19%。蘇軍因為不間斷的投入了許多部隊,再加上後來準備的大反攻,所以前面的傷亡數字可絕對不止19%。

步兵從戰場生還的機率有多大?

德軍陣營的陣亡數量至今還是個謎,因為戰爭打的殘酷,結束的也混亂,其中含摻雜著大量的軸心國陣營軍隊,像羅馬尼亞、義大利的軍隊都非常多,甚至還有蘇軍叛徒部隊,所以根本估算不出來,傷亡多年來在60萬、70萬、80萬上各種跳。但是蘇軍光德國將軍元帥就抓了23個,德軍損失可想而知。

步兵從戰場生還的機率有多大?

我們還可以找些比較精銳的小部隊看看傷亡。比如101空降師和82空降師。

步兵從戰場生還的機率有多大?

參考101師的編制,作戰部隊有501、502、506共3個空降步兵團,以及327、401滑翔機空降步兵團、377空降炮兵營、321、463、907滑降炮兵營、81空降防空營、326空降工兵營以及師部直屬連、通訊連、武器連、偵察排、憲兵、傘修營、義務連、補給連等,整師人數為12799人。

步兵從戰場生還的機率有多大?

從諾曼底登陸傘兵空降開始,到戰爭結束,214天裡101損失官兵9328人,陣亡2155人,失蹤1193人。以全師比例來看損失比例為16。8%,加上失蹤的為26。1%。傷亡比巨大,陣亡比勉強湊合。

步兵從戰場生還的機率有多大?

82空降師也差不多,傷亡6993人,陣亡1509人,戰鬥陣亡1211人。以全師比例來看損失比例為11。7%。這其中有一半是在“市場花園”行動中造成的,那次82空降師傷亡了3400人,101也傷亡了3800人,差不多報銷了一半。

最慘的是英國人,上萬人的“紅魔”第一空降師,市場花園行動結束只剩下2000多傷殘,很多人是在空中被高炮炸死的。

步兵從戰場生還的機率有多大?

我們還可以看看506團E連,也就是《兄弟連》中那個部隊的陣亡數字,這支比較驍勇善戰的部隊陣亡了210人,而該連編制是140人。很明顯死亡人數翻倍了,中間不知換了多少血,走了多少補充兵。

正所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別看百分比不高,這都是勝利大逃亡的,全軍覆沒的老王不忍心列出來。

步兵從戰場生還的機率有多大?日耳漫2019-01-06 22:30:17

現代化戰爭 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武器精準度遠遠超過二戰 這就大大增加了陣亡率 但是有存活的 不可能每場戰役全員陣亡

步兵從戰場生還的機率有多大?V5之師2019-01-08 00:20:14

這題太廣義了。

戰損率也要考慮很多因素,比如進攻還是防守,冷兵器還是現代化,有無(炮火、飛機、)支援,有無工事掩體等~

步兵從戰場生還的機率有多大?風鈴不再響6602019-01-07 10:20:35

如果步兵損失達到50%,這場戰鬥就已經失敗了,因為沒有步兵沒有勝利,朝鮮戰爭美國有強大的機械化實力,但是他們敗了因為步兵損失太多,朝鮮戰爭是美國有戰爭以來步兵損失最大的一場戰爭,遠遠高於二戰一戰他們的內戰,所以不能浪費寶貴的步兵。

步兵從戰場生還的機率有多大?我叫玄黃天地2019-01-06 21:35:07

現在生存希望渺茫

步兵從戰場生還的機率有多大?專家是什麼2019-01-06 22:16:22

生存大不大很難評說,現代資訊化時代,高精端武器太厲害,地面部隊比以前更危險

步兵從戰場生還的機率有多大?B座603-YXQ2019-01-08 11:50:34

不由得想起蘇聯的“大炮兵主義”來。

二戰蘇德戰爭剛開始時,蘇軍的122mm、152mm口徑大炮並不多,相反德國卻十分多,基本上都是壓著蘇軍炮兵大。這種局面直到1942年莫斯科戰役中才得到改變,一種應急炮火就是132mm口徑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隨後122mm、152mm口徑榴彈炮才逐步被生產出來稱霸戰場,要知道這些大口徑火炮對德國“閃電戰”急先鋒Ⅲ、Ⅳ坦克都是“一炮銷魂”的打擊,當然也包括“喀秋莎”火箭炮。但戰爭初期蘇軍火炮顯然不足,不足以阻擋德國那些輕型坦克的攻擊。隨著“喀秋莎”火箭炮大量被用於戰場,彈藥供給成了相當大的問題。因為火箭炮不屬於“高膛壓”“高過載G”彈的特性,戰爭中用上了混凝土戰鬥頭部,彌補了鋼鐵等等的不足,使“喀秋莎”在二戰中隨意釋放,打得德軍喪魂落魄。

二戰蘇軍的攻擊戰術實際上也很簡單: 火力準備在德軍防線上砸開缺口,然後再行坦克伴隨步兵衝擊撕開缺口,向敵人縱深發展。為此,蘇軍就有了一個“大縱深理論”,用大縱深抵抗閃電戰。

原本炮火犁地下,步兵存活率是非常低的。但實際上無論二戰中還是朝鮮戰爭及現在的敘利亞戰爭中,進攻方都不可能用炮火徹底壓制步兵的戰場存在。

二戰中德軍面對越來越強悍的蘇軍炮火準備,採用了前置觀察哨,步兵隱蔽在前沿戰壕後500~1000m的隱蔽部,待蘇軍炮火延伸後再分批間隔進入前沿陣地戰鬥。朝鮮戰爭中的上甘嶺戰役,志願軍也是放觀察哨,步兵留在坑道工事中,待敵軍發起衝鋒時再出來進入戰壕迎敵。敘利亞內戰中,反動派武裝利用地道工事躲避炮火,並迅速派兵到戰場上去。

70年代初,中蘇交惡,戰爭迫在眉睫,我們大量構築地道工事。事實上這些地道工事防核戰爭、空襲都是十分有效的,即便美國發展出“鑽地炸彈”的今天,依然無可奈何阿富汗游擊隊在天然山洞中神出鬼沒,最終無可奈何撤出。

步兵從戰場生還的機率有多大?點不點點2019-01-06 22:29:49

看自己和對手的,舉個例子,海灣戰爭中的美國步兵和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步兵,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