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在古代,白朮與蒼朮統稱為“朮”,最早的中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並未對二者做詳細的分類,那時候可能存在通用現象,本經中記載“朮,主風寒溼痺……痙疸,止汗,除熱,消食”。所謂風寒溼痺是人體受到外環境的風,寒,溼等邪氣鬱閉經絡,引起的關節腫脹疼痛,白朮與蒼朮味道均是甘中泛苦,氣味清香苦燥均具有除溼散邪的作用,多用於風寒溼痺證的配伍。痙病是指肌肉痙攣抽搐,可由多種原因造成,常見的有熱盛傷津,血虛風動,發病基礎是津液不足,無法濡養肌肉經脈,導致經脈拘攣抽搐,

白朮可健脾胃,輸送津液水分的分佈,針對痙病屬津液不足證;

從氣味來看,蒼朮味道勝過白朮,具有辛辣香燥的特點,可發散風寒在表,迅速燥解脾胃溼滯,退除風寒感冒之發熱,散出溼邪困脾,本經說到的除熱作用以蒼朮見長。從味道來看,白朮味甘而苦,炒後焦香,香氣入脾,甘能補益,能健脾胃,促進食慾,消食健脾方面白朮略勝一籌。

綜上所述,白朮與蒼朮均入脾胃,可燥溼健脾,我將從脾虛與溼滯兩個方面入手,談談二者的主要使用區別。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脾虛與溼滯互為因果

脾胃位於臟腑的中部,按照五行分類,中部屬土,所以中醫常說脾土,土要均有一定的溼度和熱量才能生長草木,孕育萬物。這個過程就好比人吃下去的飲食,需要脾胃運化消化,吸收,再變化為氣血供人體日常生理活動所需。脾胃運化飲食的前提是脾具有泌津液的作用,將水分津液供養給胃,以平衡胃的燥熱。同時,胃內的熱量輸送於脾,防止脾過於燥熱。這就是中醫常說的“脾喜燥惡溼和胃喜潤惡燥”。

有些時候,因飲食不規律,過多的食用生冷食物,或情緒不暢,氣滯於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調,飲入的水液停滯,不能輸送到人體的臟腑組織,就會形成

溼滯。這屬於脾胃虛弱,引起的內生溼邪。生活環境過於潮溼,或在夏季溼氣較重的環境,溼邪從外部侵犯人體,就會形成外源性溼邪。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內生溼邪或外感溼邪,均會引起脾胃運化失調的表現。內生溼邪源於脾胃虛弱,多是慢性長期的發病過程,以腹脹便溏,飯後加重,四肢乏力,形體浮腫肥胖,舌淡苔白膩,脈弱為主。外感溼滯多為急性發作性病證,以感受溼邪後,脾胃受到溼阻,升降失調,表現突發的噁心嘔吐,周身疼痛睏倦,頭腦不清,腹瀉,溼邪在表可出現發熱無汗,舌淡苔白膩,脈浮滑。

因於溼,頭如裹——《黃帝內經》

內生溼邪應該採取健脾和燥溼的治法,而且要以健脾為治療根本。外感溼滯,應該以燥溼,化溼為主,溼去脾胃的功能自然會恢復正常。

凡欲補脾,則用白朮,凡欲運脾,則用蒼朮,欲補運相兼,則相兼而術多而蒼朮少。運多補少,則蒼朮多而白朮少。品雖有二,實則一也。清《本草崇原》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補脾兼有燥溼的白朮

白朮,蒼朮同是菊科植物的地下根莖,白朮主產於安徽,浙江兩個省份,浙江於潛所產的白朮屬道地藥材,藥效最好,安徽亳州所產的白朮產量最大。

白朮味甘,微苦,甘入脾胃,甘甜的味道具有補益的作用,藥用部位是地下根莖,根莖的生長力量是上升的,藥性上升稟賦陽性,陽主溫熱,白朮藥性偏於溫熱,溫熱就可散去溼邪,它作用於脾胃,具有甘緩補益,苦溫燥溼的作用。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白朮燥溼作用是透過健脾補脾的作用來實現的,尤其是因

脾虛所導致的內生溼滯,白朮好比催化劑,直接促進提高脾胃運化水液的能力,使停滯的溼邪得以運轉。溼滯便溏腹瀉,白朮可以燥溼止瀉,脾虛溼滯,氣機不得運轉,津液水分因溼滯而不被人體吸收,出現的脾虛便秘,口乾,白朮可補脾以運轉氣機,推動大便,緩解口乾,這一點是蒼朮所不具備的。

此外,白朮甘甜補益,可補益脾氣,固澀肌表,防止汗出過多,具有良好的止汗作用。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烘乾機”一樣的燥溼藥——蒼朮

蒼朮菊科植物的地下根莖,味辛,甘苦,主產於河北,內蒙,東北為北蒼朮,主產於江蘇茅山稱為茅蒼朮(南蒼朮)。其中以河北承德地區所產的北蒼朮質量最好,具有氣味濃烈,清香異常,斷面色黃,有紅色點狀結晶物質(

硃砂點)特徵。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內經》以氣味為陽,味道為陰來判斷藥材的藥性特點,用鼻子聞一下您就會發現蒼朮氣味特別清香濃烈,氣味濃烈稟賦陽性,藥性性溫,溫能燥溼,濃烈辛辣的氣味使其體現出迅速的燥溼作用,無論是溼在面板或者溼滯脾胃,蒼朮均可有效的燥除,

好似一臺烘乾機一樣,散發熱量,燥去水溼。

蒼朮的燥溼作用並不像白朮那樣透過健脾來實現,而是以辛香燥烈的氣味來發揮作用,辛辣氣味與金氣相通,金歸屬於胃腸的陽明經脈,六腑之中陽明胃是相當有熱量的地方,內連胃腑,外走行於肌肉之間,蒼朮提升胃的熱量,可內化溼滯,外散肌肉的溼邪阻滯。例如,中暑後,暑季多溼邪,溼邪阻滯於體表肌肉,人體發熱無汗,就需要用蒼朮散出溼邪,白朮是無法發揮這樣的作用的。蒼朮的這個燥溼作用被總結為“運脾”。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古代醫學家認為,溼生蟲,嚴重的溼滯可為寄生蟲提供生存環境,侵入滋生於人體的脾胃,常出現消瘦乏力,面色萎黃。《冷爐醫話》中記載了趙公子就是長期嚴重的溼滯脾胃,且經常使用沒煮熟的米麵,而出現了溼滯蟲積,當時的醫生就選擇了蒼朮,迅速燥溼,使寄生蟲失去了生存環境,而解決了患者的病痛。

趙尹好食生米而生蟲,憔悴萎黃,不思飲食,用蒼朮米泔水浸一夜,銼焙末,蒸餅丸米湯下而愈——《冷爐醫話》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總結區別

白朮與蒼朮,均可健脾燥溼。白朮偏於補脾,透過強壯脾胃來發揮燥溼作用,而且白朮以補益作用見長,單純的外感溼邪阻滯脾胃就不適合使用它,如果過量的使用,還會出現腹脹加重的不良反應。蒼朮以燥溼為主,內溼與外溼均可使用,尤其是適合外感溼滯與脾胃,肌肉等,燥溼力量強,包括水溼不化嚴重到水飲停留都可配伍使用,如朱大夫遇到嚴重水溼不化,出現的腹部如囊裹水,嘩嘩作響,蒼朮可實現溼邪水飲散去,脾胃功能恢復的目的。不過,水溼內停伴有津液不足時,就要慎重的使用蒼朮,燥性過強,容易加重津液的不足。

最後,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備註:大家好,我是中醫朱旭陽,文中參考了中醫理論著作,結合個人經驗,圖片來源於網路!

2

根據所提問題進行回答:中草藥白朮和蒼朮在臨床上有一個共同的功效就是燥溼健脾,

可以與其他中草藥進行配伍治療脾虛溼盛引起的疾病

但不同的是,白朮為補氣藥,蒼朮為化溼藥

,因此,

從功效上來說,白朮補氣健脾強於蒼朮,而蒼朮燥溼作用強於白朮

。下面我將給大家科普中草藥白朮和蒼朮的功效應用區別。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用於治療脾虛水溼內停證

白朮為補氣藥,具有補氣健脾,燥溼利水等功能,蒼朮為化溼藥,具有燥溼健脾,祛風溼等功能,因此,

白朮和蒼朮一起配伍使用可以治療因溼阻中焦,脾虛水溼內停病因引起的病症

如因脾虛水溼內停引發的腹瀉、拉肚子、痰飲、水腫、婦女帶下等症。如治療脾虛溼濁下注,帶下清稀時,與健脾燥溼止帶之品配伍,如《傅青主女科》裡面的完帶湯,就用白朮和蒼朮、山藥等配伍同用。

白朮為脾臟補氣第一要藥

白朮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朮的乾燥根莖。主產於浙江、湖北、湖南等地。以浙江於潛產者最佳,稱為“於術”。在冬季採收,氣清香,香氣濃,味甜微辛。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白朮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白朮藥材

【主要效能】:甘、苦,溫。歸脾、胃經

【功效】:補氣健脾,燥溼利水,固表止汗,安胎

【臨床應用】

用於脾氣虛證

白朮尤其善於補氣健脾,對於脾虛氣弱如氣短神疲、食少便溏者,常與補脾益氣之品配伍,如《和劑局方》四君子湯,白朮與人參、茯苓等藥同用,被前人譽為“脾臟補氣第一要藥”

若治療脾虛溼滯,氣機不暢見神疲肢乏、脘腹脹滿

,則常配伍益氣健脾、燥溼行氣之人參、茯苓、砂仁等,如

香砂六君子湯

用於脾胃虛寒,腹滿洩瀉,常與健脾溫中之品配伍

如《傷寒論》的理中湯

,用白朮與人參、乾薑等同用;

若見脾虛食積氣滯導致的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可與行氣消積之枳實配伍

如《內外傷辨惑論》裡面的枳術丸

。此外,

白朮還可用於脾虛中氣下陷、脾不統血及氣血兩虛等症

,常與黃芪、人參等配伍使用。

用於脾虛水溼內停證

白朮既能補氣健脾,又能燥溼利水

對脾虛水溼內停導致的痰飲、水腫、帶下等症,有標本兼治之效

治療脾虛水腫、痰飲內停者

宜與溫陽化飲之品配伍,如《金匱要略》裡面的苓桂術甘湯,其與桂枝、茯苓等藥同用

治療脾虛水腫,宜與健脾、利水之品配伍,如《金匱要略》裡面的防己黃芪湯,其與黃芪、防己、茯苓等同用。

用於氣虛自汗證

白朮能補脾益衛,固表止汗

,對於

衛氣不固,表虛自汗者,與黃芪同用,多用於增強黃芪益衛固表之功。如《丹溪心法》玉屏風散,與黃芪、防風同用,主治表衛不固,自汗而易感風邪者。

用於脾虛胎動不安

白朮功能補脾益氣以安胎,用於脾虛胎動不安,宜與人參、阿膠等補益氣血之品配伍

兼內熱者,可配伍清熱安胎之黃芩、苧麻根

兼氣滯者,可配伍理氣安胎之砂仁、紫蘇梗

兼腎虛者,可與補腎安胎之桑寄生、菟絲子、杜仲同用

對脾虛運化失調,溼濁中阻之妊娠惡阻,嘔惡不食、四肢沉重者,可與人參、砂仁、陳皮等補氣健脾除溼之品配伍

對脾虛妊娠水腫,可與茯苓、大腹皮等健脾利水之品配伍

蒼朮為燥溼第一要藥

中草藥蒼朮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蒼朮或北蒼朮的乾燥根莖。主產於江蘇、湖北、內蒙古等地。春、秋二季採挖。茅蒼朮香氣特異,味微甘、辛、苦;北蒼朮香氣較淡,味辛、苦。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北蒼朮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蒼朮藥材

【主要效能】:辛、苦,溫。歸脾、胃、肝經。

【功效】:燥溼健脾,祛風溼,解表

【臨床應用】

用於溼阻中焦證

蒼朮

辛香苦溫,

能燥溼濁,健脾胃,促脾運化,為苦溫燥溼的代表性藥物

主治溼阻中焦,脾失健運而導致的脘腹脹滿、嘔惡食少、吐瀉乏力、舌苔白膩等

常與燥溼和中行氣之藥配伍,如《和劑局方》裡面的平胃散,用蒼朮與厚朴、陳皮配伍;若脾虛溼聚,水溼內停導致的痰飲或外溢肌膚之水腫,則配伍利水滲溼藥,如《證治準繩》胃苓湯,蒼朮與茯苓、澤瀉、豬苓、桂枝等同用。

用於痺症。

蒼朮辛散祛風,苦溫燥溼,

治療風溼痺痛,以溼盛者尤其適宜

多與祛風溼藥配伍,如《類證治裁》薏苡仁湯,蒼朮與薏苡仁、獨活同用

;若

治溼熱痺痛

則配伍清熱瀉火之藥,如《普濟本事方》白虎加蒼朮湯,用蒼朮與石膏、知母等配伍

治療溼熱下注之痿證,常配伍清熱燥溼之品,如《丹溪心法》二妙散,用蒼朮與黃柏同用。

用於風寒表證

。蒼朮辛散溫燥,

長於勝溼,又兼發汗解表

以風寒表證夾溼者最為適宜

。常與發散風寒之品配伍,如《和劑局方》神術散,用蒼朮與羌活、白芷、防風等同用。

綜上所述,

白朮為補脾臟第一要藥,蒼朮為化溼藥裡面的燥溼第一要藥,白朮補脾氣功能強於蒼朮,蒼朮燥溼功能強於白朮。若單是脾虛用白朮,若以溼邪為主,用蒼朮

關注

橘皮半夏

,關注更多中醫藥防治疾病小知識!謝謝大家點贊轉發!

3

白朮蒼朮於中焦功能上,糾偏扶正祛邪,標本兼治,化燥溼健脾於不朽之神話。於代謝分泌,燥溼生新,生精上各有大有特色。

1。蒼朮:苦溫燥溼,為運脾要藥。

廣泛用於溼濁內阻,發汗解表、祛風溼等症。大燥溼,助運化扶正。

2。白朮:健脾益氣納精,為補脾要藥。用於脾虛或溼困之利尿、止汗、安胎之功。大主補中扶正,助化溼。

蒼朮,白朮二藥相伍,散補促進,脾胃納運充盛,水溼、精微,升清降濁,補脾益氣,運脾燥溼同功效。

4

白朮和蒼朮兩個藥都是很常用的藥,經常用於脾虛溼盛的症候,兩者都能健脾燥溼。那它們有什麼區別,應用特點有什麼不一樣呢?我們就來說一說。

白朮

,性味苦、甘、溫,歸脾、胃經,是

補氣藥

,具有

補氣健脾,燥溼利水,固表止汗,安胎

的作用,是

治療脾虛諸證之要藥

。燥溼利水多生用;補氣健脾多炒用。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蒼朮

,性味辛、苦、溫,歸脾、胃經,是

化溼藥

,具有

燥溼健脾,祛風溼,發表

的作用,是

燥溼健脾之要藥。

生用燥性強,炒過後燥性減弱。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透過以上可以看出這兩個藥的異同點

相同點

:兩者都能

健脾燥溼

,對於脾虛溼盛引起的脘腹痞悶,噁心嘔吐,食慾差,腹瀉拉肚子,舌苔白膩等比較合適。經常會一起搭配使用,比如:

二術丸(此方中,白朮、蒼朮兩藥為主藥,主藥用於婦人脾胃虛弱,經少閉經,或者對於脾虛溼盛導致的洩瀉。)、完帶湯(此方中,白朮、蒼朮君臣配伍,發揮健脾燥溼,對於脾虛溼盛出現的女子帶下量多的病證)、當歸拈痛湯(此方中,白朮、蒼朮雖不是主藥,但也是主要發揮著健脾燥溼的作用,用於溼熱內蘊,外感風邪的病證)

不同點

:白朮是補氣藥,所以主要是

以補氣健脾為主

,比如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丸,理中丸,歸脾丸等等,治療脾胃虛弱相關病證。

蒼朮是化溼藥,所以主要是

以健脾燥溼為主

,比如平胃散、二妙散、越鞠丸、藿香正氣水、午時茶等,治療脾虛溼盛或者有溼氣重的相關病證。

所以如果

以脾虛為主,首選白朮

,發揮健脾的作用;

如果溼盛為主,則選用蒼朮

;當

脾虛溼盛兩者都明顯時

,可以考慮

白朮、蒼朮一起配伍使用

另外,

白朮

還能

固表止汗

,用於脾虛氣弱,固表失司導致的感冒。比如玉屏風顆粒、芪參補氣膠囊等,都有用到白朮,發揮固表止汗的作用。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白朮

還能

安胎

的作用,用於脾胃虛弱之胎動不安證。比如保胎丸、安胎丸、固腎安胎丸等等,都有用到白朮,發揮健脾安胎的作用。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白朮

健脾利水

的作用,用於脾虛運化水溼無力,出現的水溼內停。比如苓桂術甘湯、五苓散、豬苓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等等,發揮白朮的健脾利水之效。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蒼朮

,除了能夠燥溼健脾外,還能

祛風溼

的作用,用於風溼痺痛。比如九味羌活湯、二妙散、風溼馬錢片、妙濟丸等,發揮祛風溼的作用。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蒼朮

還能

發表

,對於外感寒溼的表證,比如九味羌活湯,藿香正氣丸、午時茶等等。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關注醫路19秒,學習更多簡單實用健康知識!

5

在很多經方驗方及其方解時,確實都用到白朮、蒼朮二藥,也確實都有健脾燥溼之效用,但細分二者還是有異同的——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白朮和蒼朮屬於同科植物

白朮和蒼朮是中醫臨床上經常用到的兩味中藥,名稱也有相同的地方,都帶有一個“術”字,在這裡的讀音為“zhu”,而且二者還是同為菊科植物,白朮和蒼朮都是菊科蒼朮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白朮和蒼朮在現存最早的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裡,並沒有進行區分;直到南北朝時期陶景弘所著的《本草經集註》才有了下面的描述:“術有兩種,白朮葉大有毛而作椏,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朮葉細而無椏,根小苦而膏,可作煎用。”

在這裡陶景弘所述的赤朮,指的就是蒼朮。

說明,這南北朝或更早一點的時期,人們尤其是中醫藥各派對於白朮和蒼朮逐漸認知到二者的不同,才加以區分。

但是,白朮和蒼朮,在性味和功能上有什麼聯絡和區別呢?

請接著往下看——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白、蒼二術性味功效之聯絡和區別

讓我們先來看看二者的性味和功效——

白朮,味,苦、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蒼朮呢,味,辛、苦;性,溫;具有燥溼健脾、祛風散寒、明目的功效。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白蒼二術確實都屬於味苦性溫,有健脾燥溼的功效,可以用來治療痰溼瘀阻、中焦不通、脾失健運之證。

但是,有所不同的是——

白朮,味苦中有甘,以健脾益氣為主,是補脾的要藥,適用於脾虛溼困而偏虛症;

蒼朮呢,味苦中有辛,以苦溫燥溼為主,為運脾的要藥,適用於溼濁內阻而偏於實證的。

這就是白倉二術之間最重要的區別,一個偏虛證,一個偏實證。

中醫溫病學派創始人之一的葉天士認為,“白朮苦甘氣和,補中焦,除脾胃溼,用以止汗;蒼朮苦辛氣烈,能上行,除上溼,發汗功大”。

葉天士的觀點,說明了白朮善補、蒼朮善行的作用特點。

另外,白朮還有利水、止汗、安胎之作用。常用來治脾氣虛弱、運化失常導致的食少便溏、脘腹脹滿、痰飲水腫、自汗及妊娠胎動不安之證。

而蒼朮麼,還有發汗解表、祛風溼及明目作用,常用來治療風寒夾溼的表證、風溼痺證、夜盲症及眼目昏澀等證。

到這裡,白朮,蒼朮的共同點和功效區別,我們差不多明白了。

那二者在實際臨症中,分別是什麼樣的,都有哪些加工炮製方法呢?

請接著往下看——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白倉二術的用法和炮製

白朮,形狀呈拳狀團塊形,表面灰黃色或灰棕色,有淺而細的縱皺紋。下部兩側膨大,似如意頭,俗稱“雲頭”。

一般認為個頭大、表面灰黃色、斷面黃白色、質地堅實、有油室 (俗稱“硃砂點”)、無空心的白朮質量好。

根據炮製的不同,白朮可分為生白朮、炒白朮、焦白朮以及麩炒和土炒白朮,它們的功效也略有偏差。

生白朮

:將白朮揀淨雜質,入水浸泡後撈出,潤透,切片曬乾而成。

炒白朮

:取打碎的白朮片,置熱鍋內,不斷翻動用文火炒至黃色,取出放涼即得。

焦白朮

:將白朮片放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黃色,噴淋清水,取出晾乾而成。

麩炒白朮

:用麩皮炒制白朮片,至白朮炒至淡黃色,篩去麩皮後放涼而成。

土炒白朮

:取伏龍肝(灶心黃土)細粉,放置鍋中炒熱,加入白朮片翻炒,炒至外面掛有土色時取出,篩去泥土放涼而成。

在臨床上,燥溼利水宜生用;補氣健脾宜炒用;健脾止瀉宜炒焦用;而麩炒能緩和燥性;增強健脾和胃的作用;土炒則培土力厚,溫腎健脾、除溼止瀉之功顯著。

而蒼朮呢——

蒼朮有南、北之分。

南蒼朮又名茅蒼朮,因江蘇茅山所產為道地藥材。

南蒼朮表面灰棕色,有皺紋、橫曲紋,質地堅實,斷面黃白色或灰白色,有多數紅棕色油室(俗稱“硃砂點”)。

北蒼朮表面棕褐色、粗糙,質輕、易折斷,斷面纖維狀,有紅黃色或黃色油腺散在,並有明顯的木質纖維束。

根據炮製的不同,有生蒼朮、炒蒼朮、焦蒼朮、鹽制蒼朮、炭制蒼朮等。

生蒼朮

:揀去雜質,用水泡至七八成透後撈出,潤透後切片,曬乾而成。

炒蒼朮

:將蒼朮切片,用米泔水噴灑溼潤,放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色;或取揀淨的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撈出,放置籠屜內加熱蒸熟,取出切片、乾燥後而成。蒼朮性燥,用米泔水可制其燥性。

焦蒼朮

:取蒼朮片放置容器內炒制,用中火炒至褐色時,噴淋少許清水,再用文火炒幹,取出放涼,篩去碎屑而成。

在臨床實證使用過程中,蒼朮用來生用偏於走表散寒除溼,炒用偏於走中焦脾胃理氣化溼,而炒、焦用於健脾止瀉、除溼止帶之力強。

好了,上述回答差不多已經能夠回答題主的疑問了。

今天是大年初二,這幾天大家雞鴨魚肉、辛辣油膩之品肯定吃了不少,增加了脾胃負擔;在回答的最後,就著今天的白朮中藥的功效,給大家推薦一例”健脾開胃、促進消化“的陳皮白朮豬肚湯的做法——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春節團圓,辛辣油膩吃多了就喝點陳皮白朮豬肚湯

下面是陳皮白朮豬肚湯的大概做法——

食材:陳皮幾克,白朮是陳皮的4倍左右,鮮豬肚半個或1個,砂仁幾克,生薑幾片,鹽適量。

做法:將豬肚去除肥油,放入開水中去除腥味,並颳去白膜;將陳皮、白朮、砂仁、生薑用清水洗淨;將全部用料放入湯煲內,煮沸後用慢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出鍋飲用。

功效:健脾開胃,促進食慾。陳皮白朮豬肚湯適合脾虛腹脹、納食不香、消化不良者。

這個湯,正適合春節脾胃受累的人飲用了。

希望上述回答對題主有益。

感謝邀請回答。

6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性溫味苦而歸脾胃經,均用於治療脾虛溼停之洩瀉或便溏、帶下等。然,白朮又兼甘味,以補虛為長,除善健脾外,又善補氣、安胎、止汗,還能利水,治水腫、痰飲;蒼朮又兼辛味,以去邪為長,除善燥溼外,又善祛風溼、發表,還能明目,治夜盲症,配苦寒之品(苦參、黃柏)治溼熱之瘡疹、腳氣。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一。白朮是菊科植物白朮的乾燥根莖,也稱桴薊、於術、冬術、浙術、片術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產於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地, “於術”素有“北參南術”之稱。冬季下部葉枯黃、上部葉變脆時,挖取2-3年生的根莖,除去泥沙,烘乾,稱烘術;或曬乾,稱曬術;再除去鬚根。

白朮,氣清香,性甘溫苦燥,入脾、胃經,主以溫補扶正,兼能去除水溼。具有補氣健脾、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可用於脾胃氣虛的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脾虛水腫,痰飲,表虛自汗,脾虛氣弱的胎動不安等。白朮為補氣健脾要藥,用於和中補脾、除溼益氣,常用於補養方劑中,補氣血。白朮使用中注意,補氣健脾宜炒用,健脾止瀉宜炒焦用,燥溼利水宜生用。

白朮主要成分為揮發油和多糖,主要含有蒼朮油、蒼朮酮、白朮內酯等揮發油,以及白朮總多糖等成分,還含有穀氨酸等多種氨基酸及樹脂、白朮三醇和維生素A等。藥理研究發現白朮有調節胃腸功能、調節腹膜孔作用(開打腹膜孔、使腹膜孔數量增加,從而達到消除腹水的作用)、調節免疫功能、降血糖、抗菌、抗凝血、利尿、抗腫瘤、抑制子宮平滑肌收縮等生理活性。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二。蒼朮是菊科植物茅蒼朮或北蒼朮的乾燥根莖,也稱赤朮、馬薊、青術、仙術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蒼朮主產於江蘇、湖北、河南等地,北蒼朮主產於華北及西北地區,春、秋二季挖取根莖,除去泥沙和鬚根,曬乾,切片而得。

蒼朮性辛溫發散,苦燥除溼,入脾、胃經,為治溼阻中焦證之要藥,具有燥溼健脾、祛風溼、發汗、明目的功效。用於溼阻中焦證,痰飲,水腫;風寒溼痺及表證夾溼;溼盛腳氣、痿證;夜盲,眼目昏澀等。

蒼朮主要含揮發油,由倍半萜及其苷類、聚乙烯炔類、酚類、有機酸成分組成,以及還含有三萜和甾體類、芳香苷類、蒼朮醇類、多聚糖、黃酮類成分,主要活性成分為倍半萜類和聚乙烯炔類成分。還含有鈷、鉬、鉻、銅、錳、鎳、鈦、鎂、鈣等多種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蒼朮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促進腸胃運動和胃排空、抗菌、抗炎、降血糖、降血壓、利尿、心血管保護和神經系統作用等藥理活性。

7

白朮和蒼朮,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中藥。對於白朮來說,可能大家潛意識裡知道的是補氣健脾藥,其實它也有燥溼的功效。但是和蒼朮的燥溼功效相比,它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區別的,今天就為大家仔細講講。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白朮

白朮,在中藥學上屬於補虛藥大類中的補氣藥,藥性甘、苦,溫,歸脾、胃經。具有益氣健脾,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的作用。主要用於以下疾病:

脾氣虛證:

白朮甘苦性溫,主歸脾胃經,以健脾、燥溼為主要作用,被前人譽為“脾臟補氣健脾第一要藥”。中醫上講脾主運化,如果脾氣不足,人體內的水谷精微運化失調,就會引起水溼內生,從而導致不想吃東西,大便溏薄、腹瀉、口痰多、水腫、女性白帶多等症狀。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氣虛自汗:

白朮擅長治療脾氣虛弱,凡是有衛氣不固,表虛自汗症狀的人,用白朮的效果與用黃芪相似,而且作用還會更好一點。也就是說白朮能夠補脾益氣,固表止汗,尤其是這種體質虛弱,經常出虛汗的人,是非常適合的,如大家吃的中成藥玉屏風顆粒裡面就有白朮、黃芪等。

脾虛胎動不安:

白朮還能益氣安胎,對於脾虛胎兒失養者,還可以補氣健脾,促進水谷運化以養胎,這種情況下需要與人參、阿膠等補氣養血的中藥配伍,效果會更明顯。也可以用於治療脾虛失運,溼濁中阻引起的妊娠期婦女的嘔吐、不想吃東西、四肢沉重和水腫,常常與人參、茯苓、陳皮等補氣健脾除溼的中藥配伍,起到利水消腫的作用。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白朮對腸道有雙向調節作用,能明顯促進小腸蛋白質的合成,有防治胃潰瘍的作用,能促進細胞免疫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升高白細胞。除此之外,還能夠保肝、利膽、利尿、降血糖、抗血凝、抗菌、抗腫瘤。白朮揮發油還具有鎮靜作用。

蒼朮

蒼朮,在中藥學分類上屬於化溼藥。藥性辛、苦,溫。歸脾、胃、肝經。主要功效為燥溼健脾、祛風散寒。臨床上主要用於以下疾病: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溼阻中焦症:

比如說對於脾失健運導致的肚子脹悶、噁心、嘔吐、乏力、不想吃東西、舌苔白膩等症狀,蒼朮能夠發揮其苦溫燥溼以祛溼濁,辛香健脾以和脾胃的功效,最為適合。

風溼痺症:

蒼朮辛散苦燥,擅長祛溼,所以對於風溼痺症,尤其是溼勝者最為適合。但一般來說還需要配伍其他中藥,如薏苡仁、獨活等祛風溼藥。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風寒挾溼表證:

蒼朮能夠開啟肌膚毛孔而發汗,擅長祛除肌膚表面的風寒表邪,又因為能夠勝溼,所以對於風寒表證且挾溼的人最適宜。

此外,蒼朮還能夠明目,用於夜盲症及眼睛昏澀的人,可單用,或與豬肝、羊肝蒸煮同食。

現代研究表明,蒼朮揮發油能夠對抗腸痙攣,小劑量時對中樞神經有鎮靜作用,大劑量時呈抑制作用。蒼朮醇有促進胃腸運動的作用,對胃平滑肌有輕微收縮作用。蒼朮煎劑有降血糖作用,同時具有排鈉、保鉀作用,即現代醫學上講的利尿作用。其維生素A樣物質可治療夜盲症和角質軟化症。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從以上的對比可以看出,白朮和蒼朮都能夠燥溼健脾,但側重點還是不一樣的,白朮主要擅長從補氣的角度出發,如脾氣虛證引起的體內水溼內生、氣虛自汗、脾虛引起的胎動不安等。而蒼朮主要擅長從化溼的角度出發,祛除溼阻中焦、風寒溼痺、風寒挾溼表證等。但值得欣喜的是,現代藥理研究都表明,白朮和蒼朮都有降血糖的作用,這可能是對於糖尿病患者的一大福音。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8

蒼朮與白朮的區別:

1、蒼朮:蒼朮以苦溫燥溼為主,為運脾要藥,適用於溼濁內阻而偏於實證者,還有發汗解表、祛風溼及明目作用,常用治風寒夾溼表證、風溼痺證、夜盲症及眼目昏澀等證。

2、白朮:白朮以健脾益氣為主,為補脾要藥,適用於脾虛溼困而偏於虛證者,還有利尿、止汗、安胎之功,用治脾虛水腫及脾肺氣虛、衛氣不固、表虛自汗、胎動不安等證。

外形上分別:蒼朮根比較細長、分散;白朮是球形拳頭樣,比較集中。白朮質地更細膩,蒼朮質地粗糙。

氣感上蒼朮比較粗,更衝,更急,芳香燥烈,所以蒼朮主要是用來溫運脾胃,當中土痰溼比較重的時候用蒼朮來溫運中土,芳香化溼。

蒼朮偏動、偏瀉,白朮偏補。飲食比較滋膩的人如果想健脾胃,最好用點蒼朮,不需要補。而真正脾胃虛弱的人,可以用白朮。

藥氣上分別:好白朮飲片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油點多(白朮的香氣就是從油點散發出來的),油點多說明氣比較足(油屬於腎氣的表現形式,收藏力量比較強);二是有很多小孔,凡是有空洞的白朮都是5年以上的白朮,藥勁更足,藥效更綿長,偏於守。長的年頭少的白朮(小白朮)是沒有空洞的,但油點很多,所以氣來得比較急,偏於運。所以,用藥時可以根據臨床需求選擇不同生長年限的白朮,若脾胃需要動的時候可以用小白朮;若要補脾胃就用年頭較久帶有空洞的白朮,偏於補。

白朮的用量,飲片一般15克以上。蒼朮因氣比較燥,用10克就可以了,兒童酌情減量。如果用於固守的話,白朮必須用在30克以上。若要用白朮運的作用,用量要50克以上。

9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白朮與蒼朮肯定有區別,不然就沒必要分開來了。

在三皇五帝神農氏時代,這兩個是不分的,就叫“術”,後面歷代醫家對它們產地、功效等進一步深入體會,才進行了分類,分類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運用於臨床。

白朮與蒼朮都是健脾燥溼的中藥,長得也類似,那我們運用的時候怎麼來選擇呢?

我們先分開來聊一下它們各自的功效。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首先是白朮。

臨床上白朮比蒼朮用得更加廣。

白朮的作用有五個。分別是

補脾氣、燥溼、利尿、固表止汗、安胎

白朮有補脾氣的作用,又有燥溼、利尿的作用,很適合脾虛伴隨溼困、水腫、痰飲的情況,因為脾虛的人比較多,所以白朮用得廣。

白朮有固表止汗的作用,氣虛導致的自汗、陰虛導致的盜汗都可以用;因為白朮有補氣的作用,所以對於氣虛導致的自汗會更加適宜一點。

懷孕期間,脾胃虛弱,營養物質吸收不足,就容易出現胎兒不長或停長的情況。

白朮能透過補脾氣,增加營養物質的吸收,促進胎兒成長,從而達到安胎的目的。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然後是蒼朮。

蒼朮和白朮一樣,都是菊科的植物。

蒼朮有三個作用。分別是

燥溼健脾、祛風溼、解表

蒼朮的燥溼作用比白朮強。

所以蒼朮用於脾胃中焦時,是用於溼濁阻滯的情況。不是是脾虛生溼,是溼濁重,困阻了脾胃,適合的是實證。

很多人關節手腳痠重、疼痛,這多是風溼引起的,蒼朮除了祛除中焦脾胃的溼氣,還有祛除肌腠關節的溼氣,所以蒼朮有祛風溼作用。

蒼朮辛溫,能祛風溼,能開腠理、發汗解表,所以能用於寒邪侵襲肌表,出現感冒的情況,加上它祛溼的作用,很適合風寒夾雜有溼氣的情況,比如汗出著涼,淋雨著涼等。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透過白朮與蒼朮的簡單瞭解,已經可以進行區別了。

運用於脾胃時,溼氣重困脾的實證,用蒼朮;脾虛生溼的虛證,用白朮。

對於肌腠、關節的風溼,用蒼朮。

對於感冒,用蒼朮。

對於止汗,用白朮。

對於安胎,用白朮。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這是我對“

白朮與蒼朮的區別

”的一些理解,科普文章,不易傳播,期待大家點贊、轉發、關注,如有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10

關注執業中藥師

藥文匯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如何區別?

白朮的功能主治:

一、脾氣虛證:

脾在人體內的首要工作就是轉運水谷精微給各組織器官。並且營氣與津液是由水谷精微轉化的,血液又是由營氣與津液化生的。因此稱

脾是氣血生化之源

。當脾氣虛弱時,其轉運功能失調,致使營養物質不能到達肌肉、骨骼、經絡及各組織器官。

從而人體便出現少氣懶言,疲倦乏力,頭暈目眩等氣虛症以及食少便溏,腹脹洩瀉等脾虛症。而白朮有補氣特長,是補氣健脾的要藥。

這時用白朮來加強脾氣,脾氣足了,其轉運功能會逐漸恢復,各症狀也就逐漸消失了。

二、氣虛自汗:

人體中存在兩種分別叫

衛氣

營氣

的氣,

衛氣

在脈外;

營氣

在脈內,並且兩者都來自水谷精微。正常情況下,其密切配合來維持肌膚腠理的正常開合而不受外邪侵襲。可在脾虛不能很好地轉運精微時,其會導致

衛氣

營氣

失和,從而

衛氣失職

”,

使外協侵犯肌膚而出現

自汗

問題。

這時用白朮能調和營衛起到止汗作用。

三、安胎:

由於身體血液等營養物質都靠脾轉運水谷精微來獲得。由於

脾虛

導致胎兒無法獲取充足的營養物質而出現

胎動不安

這時,用白朮健脾能使其恢復正常功能而安胎。

四、白朮能利水,治水腫與痰飲。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蒼朮的功能主治:

一、溼阻中焦症:

正常情況下,脾有運化水溼的功能。但當脾虛了,脾不能把水溼運走,致使

停在中焦。脾被溼困住就像

睡著

了一樣。致使身體整個營養物質

運輸鏈

出現

斷裂

,進而出現一系列的溼阻中焦症。

比如:脘腹痞悶,嘔吐泛酸,大便溏瀉,食少倦怠等。而蒼朮恰恰能脘腹痞悶,嘔吐泛酸,大便溏瀉,食少倦怠等。而蒼朮恰能燥溼健脾,是治療溼阻中焦的要藥。

這時,用蒼朮燥溼,溼沒了,脾也

了,功能也恢復了,症狀自然就消失了。

二、風溼痺證:

風、寒、暑、溼、熱、燥、火

六種邪氣中的風邪與溼邪裹挾著入侵人體時,

兩種邪氣滯留在經絡關節,會出現關節疼痛的風溼痺症。這時用蒼朮,因蒼朮有散風寒溼而除痺發表的功效。

所以

風溼痺症除了,關節疼痛的症狀也就緩解了。

三、風寒夾溼表症:

當肌表受風寒溼邪侵襲出現

頭疼、身疼、頭重如裹時,可以用蒼朮,其有發汗解表功效。

汗出了,寒散了,表解了,症狀也自然就消失了。

四、蒼朮能明目,治夜盲症。

以上是對白朮與蒼朮功效區別的總結,重點內容已經用黑體字加橫線標註,大家如有問題,請評論區留言。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