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好,中藥該怎麼調理?蔚美食堂2018-09-27 12:15:55

脾胃,在人體五臟中屬於土,在自然界中,“土”是生萬物的,

人體的強壯與否,與脾胃關係非常密切。

脾胃好:

人吃進體內的食物就能及時、高效的化生為人體組織、器官需要的營養(氣血),人就會精力充沛、面色紅潤有光澤、食慾旺盛(吃嘛嘛香)、睡眠香甜、四肢運動靈活有力量、大便正常(香蕉便)。

脾胃不好,中藥該怎麼調理?

脾胃不好:

精力不足、易疲勞、面色萎黃或 白、食少納呆、少氣懶言、肢體倦怠、大便溏薄、嘔惡或浮腫等。

脾胃不好在中醫有如下10種分類,來逐一認識下吧。

脾氣虛

脾胃不好,中藥該怎麼調理?

這種多是因為飲食失調(多吃、節食、亂吃)、勞累過度或身體其它的急慢性疾病影響到脾的功能,造成了脾氣虛。

【表現特點】

食慾不振、脘腹虛脹、飯後較為明顯,肢體倦怠、面色萎黃、少氣懶言、或浮腫。舌淡苔白、脈緩弱。

【中藥調理】

可以選擇補益脾氣的藥物,如人參、黨參、黃芪、白朮、山藥、白扁豆、甘草、大棗、蜂蜜等。根據自我症狀的情況或單獨應用、或互相配伍應用。

脾胃不好,中藥該怎麼調理?

脾陽虛(脾胃虛寒)

一般是由脾氣虛發展過來的,或者是過食生冷食物(冷飲、冰啤酒)或腎陽虛,脾土失於溫養(五臟之間某一髒有病會向其它髒傳變的)。

【表現特點】

腹脹、腹痛喜溫暖喜柔按、納食減少、四肢不溫或涼、或肢體沉重、或周身浮腫、大便稀薄、小便不利、女子白帶量多質清稀。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

【中藥調理】

多數都選擇溫裡藥和補脾藥,如干姜、附子、肉桂、小茴香、高良薑、胡椒配人參、炙甘草、白朮等。

中氣下陷(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

這種也是脾氣虛進一步發展轉化來;或者是久洩久痢(失治誤治)或勞累過度而導致。

【表現特點】

脘腹墜脹、進食後明顯、或肛門墜重、或脫肛、或子宮脫垂等,伴有脾氣虛等表現。

【中藥調理】

代表方劑是補中益氣湯。選用的是補中、益氣、昇陽的藥物,如黃芪、升麻、柴胡、白朮、人參、陳皮等。

脾胃不好,中藥該怎麼調理?

脾不統血

脾氣虧虛不能統攝血液所造成。如久病脾虛、或勞倦傷脾。

【表現特點】

便血、尿血、肌衄、齒衄、或婦女月經過多、崩漏等。伴有脾氣虛等表現。

【中藥調理】

藥物以補脾補氣為主如人參、黃芪、白朮、甘草、茯苓加補血行血的當歸、熟地、川芎、遠志等。

寒溼困脾

由於飲食不節、過食生冷、冒雨涉水、久居溼地及素有內溼所形成。

【表現特點】

脾氣虛證+脘腹痞悶脹痛、嘔惡、口淡不渴、頭身困重、面色晦黃、或肌膚面目發黃晦暗如煙燻或肢體浮腫。舌淡胖苔白膩、脈濡緩。

【中藥調理】

主要選擇利溼藥如茵陳、虎杖、金錢草、大黃、梔子、雞骨草、玉米鬚等。

脾胃不好,中藥該怎麼調理?

溼熱蘊脾

因為感受溼熱外邪,或者過食肥甘酒酪釀(肥肉、燒烤、油膩、嗜酒)溼生熱所致。

【表現特點】

腹部痞悶、嘔惡納呆、肢體困重、便溏尿黃、或面目肌膚髮黃、色澤鮮明如橘子、皮膚髮癢、或身熱起伏、汗出熱不解。舌紅苔黃膩、脈濡數。

【中藥調理】

選擇茵陳配白朮、甘草、乾薑、肉桂、附子等。

脾胃不好,中藥該怎麼調理?

胃陰虛

多由於胃病日久不愈,或熱病後期陰液、或平日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氣鬱化火導致胃陰耗傷。

【表現特點】胃脘部隱痛、飢不欲食、口燥咽乾、大便乾結、或乾嘔呃逆。舌紅少津、脈細數。

【中藥調理】

常使用的藥物有沙參、石斛、玉竹、麥冬、白扁豆、甘草。

食滯胃脘

常由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或自身脾胃虛弱、運化功能弱導致。

【表現特點】

胃脘脹悶、甚則疼痛、噯氣吞酸、或嘔吐酸腐食物、吐後脹痛減輕、或矢氣便溏、瀉下物臭如敗卵。舌苔厚膩、脈滑。

【中藥調理】

藥物以消食藥為主如麥芽、神曲、山楂、半夏、茯苓、陳皮、萊菔子。代表方為保和丸。

脾胃不好,中藥該怎麼調理?

胃寒

多由腹部受涼、過食生冷、或勞倦傷於脾胃又感受寒邪。

【表現特點】

胃脘部隱痛或劇痛、遇冷加劇、得溫則減輕、口淡不渴、伴有神疲乏力、肢冷喜暖、食後痛減、或口泛清水。舌淡苔白滑、脈遲或弦。

【中藥調理】

多用溫裡多中藥如附子、乾薑、吳茱萸加黨參、白朮等。

胃熱(消渴)

多因平素嗜食肥膩辛辣、化熱生火、或情志不遂鬱而化火、或熱邪內犯等所致。

【表現特點】

胃脘燒灼疼痛、吞酸嘈雜、或食入即吐、或渴喜冷飲、消谷善飢、或牙齦腫痛潰爛、牙齦出血、口臭明顯、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滑數。

【中藥調理】

主要選用清熱瀉火的石膏、黃連、梔子配伍當歸、生地、牡丹皮等。

脾胃不好,中藥該怎麼調理?

脾胃不好涉及到脾運化飲食物、水溼到全身各處;統攝控制血液在脈道中執行;營養物對機體的滋養;食慾、飲食口味的正常與否。胃的腐熟、消化水谷的各方面。

日常生活中,人會對脾胃不好有一些認識,如果真的分析看來,脾胃不好症狀型別多、表現不一,不可以盲目用藥,要遵循中醫的“辨證論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脾胃是我們的“後天之本“,

想養生長壽,真需要弄明白脾胃的事兒!

感謝您的閱讀!希望一起討論相關問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