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國古代飲食的四大理論所體現的中國人的理念?使用者48175053683662021-06-16 22:04:17

人類的飲食生活,是一定歷史階段文明基準與文化風貌的綜合反映。中國飲食文化的輝煌發展,主要得益於飲食思想的肇基久遠和內容豐富。這種深厚堅實的思想淵源,表現為基礎理論的四大原則、文化的五大特性和十大風格。

1、 飲食文化理論的四大原則:

一、食醫合一

由於飲食中獲取營養和醫病二者的相互藉助和影響,從“醫食同源”的實踐和初步認識中派生出了中國飲食思想的重要原則,形成了中國特色的“食醫合一”的寶貴傳統。

在周代,中國出現了職業“食醫”,“食醫”作為王庭營養師,地位頗高,這就是現代營養師的起源。在當時還專門為此設立有專門的管理和研究機構。

在當時,還出現了一批有關食療的專著,如:《備急千金要方》——孫思邈、《食療本草》等等。

二、飲食養生

老子和莊子,他們主張用“吐故納新”的“導引”氣功來健身長壽。

一位東晉的著名養生家葛洪,他主張“養生以不傷為本”。

三、本味主張

注重原料的天然味性,講究食物的原汁原味。這是中國烹飪的核心原則。

四、孔子食道

所謂孔子食道,即“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2、民族飲食文化的五大特性:

一、食物原料選取的廣泛性

二、進食選擇的豐富性

三、菜餚製作的靈活性

四、區域風格的歷史傳承性

五、個區域間文化的通融性

3、民族飲食文化的十大風格:

一、色美——菜餚本色、調配色、生成色。

二、香美——菜餚本香、生成香。

三、味美——菜餚本味、生成味。

四、形美——自然形態美、刀工美、裝飾美、動態美。

五、器美——器皿美。

六、口感美

七、節奏美——食序美、食規美。

八、質地美

九、環境美

十、情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