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早了解早期心臟缺血性病變?愛心臟2018-01-17 11:41:30

冠狀動脈(以下簡稱“冠脈”)因動脈硬化粥樣斑塊的增長導致的冠脈管腔出現狹窄時並不一定會有明顯的心肌缺血癥狀(如胸悶、胸痛等症狀),為什麼?

當冠脈管腔狹窄在50%以下時可能沒有任何症狀,是因為這個程度的狹窄對心肌的需氧量影響不大;當管腔狹窄達到50~70%時,在情緒激動、劇烈活動之後才會出現比較明顯的症狀,因為此時狹窄的冠脈對於靜息時和低強度體力活動時心肌的需氧量影響不大,但是對於因中高強度體力活動或者情緒急劇變化導致心肌需氧量大幅度增加時才無法保證足夠的血流供應而引發心肌缺血癥狀的出現;當管腔狹窄超過70%甚至更高時,低體力活動或者在休息時都會出現症狀,因為此時窄的冠脈已經嚴重影響對心肌細胞的供血和供氧,都不能保證靜息狀態下心肌細胞有充足的血液和氧氣。不過也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糖尿病患者因為神經功能受到影響,會對疼痛的敏感性下降,不太明顯的胸悶、胸痛會察覺不到;比如部分狹窄的血管因處於細小分支或者周圍側枝迴圈比較好,對整體心肌細胞供血供養影響小,症狀也不會很明顯。

那我們怎麼做到早期發現心肌缺血的病變呢?

心電圖是最簡便的檢查方法,當心電圖檢查有顯示ST段等改變時,心肌缺血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並不絕對,需要結合是否存在胸部症狀和其他臨床檢查來判斷

);若有胸部不適症狀,但普通心電圖顯示未檢明顯異常時,透過運動負荷試驗(透過不同強度的活動,增加心肌需氧量,誘發心肌缺血)也能發現是否真的存在心肌缺血。

不過心電圖只能初期判斷心肌細胞是否有缺血表現和缺血病變的大概位置,不能對冠脈狹窄的程度和心肌缺血病變的精確位置做出診斷,這時就需要冠脈CTA、冠脈造影和心肌核素顯影這些檢查手段了。

為了能夠及早發現心肌缺血,我們要做到:

第一,每年體檢,尤其是年齡在35歲以後,體重超重或肥胖、吸菸、酗酒、血脂增高,父母、祖父母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或者腦卒中病史的人;

第二,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平時要觀察胸部是否出現不適症狀,每年度複查一次心電圖,及時發現是否存在心肌缺血;

第三,當出現胸部不適症狀時,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心電圖,有必要時要配合醫生進行運動負荷試驗,判斷是否有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