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到了元朝末年卻不敵明軍?烎忈2018-08-26 12:05:02

謝邀請

蒙古鐵騎在成吉思汗鼎盛時候是兵強馬壯,靈活機動,紀律嚴明,戰鬥力彪悍。在人類歷史上要論哪支軍隊最強大,唯有成吉思汗得蒙古鐵騎。

元朝末年官員貪腐嚴重,賦稅外包給商人。蒙古人完全不知道如何統治,也不知道如何管理財政。商人以國家名義,大肆壓榨百姓,賺得盆滿缽滿,而國庫空虛,不得不濫發貨幣來維持平衡;元朝把在中原掠奪的財務,源源不斷的運回草原,沒有在中原徹底鞏固自己的勢力。

軍事上,忽必烈與阿爾不哥爭奪蒙古帝國汗位,連年發生戰爭,也一度削弱了元朝的軍力。

元朝末期的腐敗加速了全國各地的農民起義,而元朝的最高統治者還在忙著內鬥,原本戰鬥力強悍,軍事嚴明的蒙古鐵騎也變的腐敗,墮落。

試想一支腐敗,墮落的軍隊怎麼可能打得過被壓榨,剝削,憤怒還團結一致的要極力反抗的農民軍。

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到了元朝末年卻不敵明軍?猴格大人2018-08-26 13:08:16

謝史先生邀。其實蒙軍的戰力在元末也沒有大幅度的削弱,失敗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朝廷的內戰,給予漢軍起義者太多機會,分裂內訌以及壁上觀等種種,最終導致元軍被各個擊破。

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到了元朝末年卻不敵明軍?

元帝國的沒落原因簡述

蒙古的生活習慣是崇尚簡樸,是忽必烈帶領蒙古進入享樂的文明的漢地定居生活,如果他的子孫都和他一樣擁有極大的自律性,

能夠保留完整的蒙古舊俗習慣,再加上文明的漢族技巧的話,對於帝國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忽必烈的後世子孫卻沒有做到,

因為平庸和愚蠢,忽必烈所創造的這個雙重的優勢反而變成雙重的劣勢。

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到了元朝末年卻不敵明軍?

他的子孫們要麼過度的漢化軟化,沉溺享樂,被寵臣、嬖人、官僚矇蔽與外界隔離,蒙古的氣息全部被消散;要麼過度的野蠻化,依據舊有的氏族制,公開的奪權,相互消滅。

這個壞習慣在面對漢地的起義軍時依舊這麼分裂著,寧願被漢族一一擊破也不知道互相幫助。

除開內訌帶來的災難,還有天災,自從至正初年,黃河開始大氾濫,幾乎每年河南山東淮北都發水災,糧食顆粒無收,到處猶如人間地獄。

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到了元朝末年卻不敵明軍?

面對水患,元帝國開始治理黃河,從至正十一年開始大規模的治河,

由於治水人員的強行徵集,以及連年的水災和饑荒,老百姓的苦難達到極點,死屍相枕橫臥於野,農民揭竿而起,烽煙四起,蔓延到江南。

元軍不敵明軍的原因簡述

佔據浙江的方國珍和佔據淮東江蘇的張士誠攔截河運,江南的物資無法運到大都,佔有財政八成的鹽政也陷入危機,忽必烈所建立的以江南為主的經濟體系已經崩潰。

至正十四年【1354】張士誠建立大周,

元帝國當權的宰相蔑兒乞脫脫親自討伐張士誠,並圍困高郵,高郵之戰聚集了當時帝國所有人的目光焦點,眼看著勝券在握,可以消滅張士誠軍,脫脫更可以攜帶此戰的餘威橫掃華南,席捲天下義軍。

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到了元朝末年卻不敵明軍?

但是,

由於元帝國政府內部的傾軋,導致元順帝妥歡帖木兒聽信讒言,懼怕再出現一個大權臣來,就下了一個非常愚蠢的命令,罷免脫脫

,以河南行省左丞相泰不花代替脫脫的軍務,臨陣換將,高郵城下的百萬元軍亂成一團,不戰自潰。

高郵之戰的敗局,讓平息的各路義軍重新死灰復燃,元帝國從此喪失了再軍事上的主動權,對地方上的地主武裝軍閥更是失去節制。

這樣的局勢,元帝國政府好像仍舊漠不關心,哪怕南方已經被漢族起義軍瓜分了,或許 帝國不關心舊宋地的喪失,因為他們看重的華北,舊金國的土地,蒙古人最早征服的領地,還在手中。

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到了元朝末年卻不敵明軍?

如果這個時候,元帝國能夠實現最低限度的凝聚力,儲存華北的完整還是沒問題的,但是,他們中間最能打的察罕帖木兒和孛羅帖木兒為了太原的問題大打出手,窩闊臺的後裔阿魯輝帖木兒甚至發動叛亂進入長城擊敗元順帝公然索要玉璽,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和奇皇后謀劃著逼迫元順帝內禪·····

當時的天下的確是這樣的:華北的戰場上,蒙古的貴族打著內戰;在華南,漢族起義者中的朱元璋展開兼併戰爭,各自打各自的,這樣奇葩的事情就這麼神奇的發生了。

朱元璋佔領整個華南後,1368年八月開始北伐,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則率先抱住祖先神主北逃,元順帝也離開北京逃亡上都。

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到了元朝末年卻不敵明軍?

如此生死存亡之際,佔據山西的軍閥武裝擴廓帖木兒卻仍然拒絕救援他的大皇帝,一心一意儲存實力,最後被明軍的徐達擊潰,逃亡甘肅。

因為連年的天災和歉收,華北地區各地,大多不戰而降,朱元璋的軍隊很快進入北京城,建立起明國對中原地帶的統治。

回顧開頭,

某說蒙古的軍隊並沒有削弱多少,的確是的,正是因為蒙古的戰力,才迫使朱元璋朱棣父子一直以打擊蒙古為己任,多次北伐征討元帝國的流亡政府,南北對峙二十餘年。

就是這樣。

請大家多多支援猴格,覺得猴格寫的還行的就賞個關注!點個贊吧!

覺得猴格寫的有誤的也請不吝賜教!謝謝!

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到了元朝末年卻不敵明軍?妖鬼錄2018-08-27 14:36:38

謝史先生。對元朝不甚瞭解,所以老妖

只做一點政治上的對比

——身陷內部爭鬥的蒙古軍隊與上下同欲的明軍。

蒙古鐵騎在元末的時候戰鬥力已經下降的無法戰鬥了麼?未必,很多王朝末年並不是軍隊戰鬥力不行而是內部牽制太多,影響了戰鬥力的發揮,所以當遇到強大的敵人是隻有滅亡。

反過來說朱元璋為什麼能北伐成功?從正確的戰略指揮到上下同心,所以明朝實現了唯一一次徹底的、成功的北伐

明朝之前歷史上北伐有很多,祖狄北伐、殷浩北伐、桓溫北伐到劉裕北伐、元嘉北伐再到南宋張浚、岳飛北伐。

這些北伐中要麼受到朝廷牽制,比如祖狄北伐、岳飛北伐等,沒有高層支援;要麼就是動機不純如桓溫北伐、劉裕北伐等,這個時候北伐是一面用來奪權的旗幟。總之不是卻當權者支援,就是卻社會基礎。

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到了元朝末年卻不敵明軍?

但是朱元璋北伐,將這些所有的不利因素統統剔除在外,再加上正確的戰略智慧以及領軍大將的優秀軍事能力。朱元璋實現了南克北的北伐勝利。

朱元璋有社會民眾基礎,南方漢人在元朝統治下備受歧視不說,元末普通人生活苦不堪言;

明軍上下目標一致,朱元璋要趕走蒙古人,“日月重開大宋天”,北伐將領都是朱元璋多年征戰帶領的將領,所以不存在統治者不信任的目的。

有此兩點,朱元璋已經成功大半

用朱元璋的北伐成功反觀蒙古軍隊,統治者意圖在抵抗之外

元末時,有能力在政治與軍事上力挽狂瀾的丞相脫脫,因為皇帝的猜忌,高郵戰役,元軍已經圍困張士誠,結果陣前罷帥,元軍大敗。從此農民起義轉入主動

另外

元末軍隊山頭主義傾

嚮明顯,察罕帖木兒和孛羅帖木兒在石嶺關大打出手,朝廷不得不派人勸解。

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到了元朝末年卻不敵明軍?

被朱元璋譽為“奇男子”的王保保平定中原後,不僅沒有趁機朱元璋與陳友諒爭鬥之際南下平叛,反倒積極參與朝廷內鬥,……

張良弼與孛羅帖木兒交好,李思齊與察罕帖木兒聯合,孛羅帖木兒攻入大都,太子逃跑到王保保領地,又帶兵反殺打敗孛羅帖木兒。

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到了元朝末年卻不敵明軍?

元朝內鬥不決史書,便是到了末年,內部依然爭鬥不止,蒙古人跟蒙古人打的你死我活,不只是政治上的爭權奪勢,是真正的用軍隊火拼。

元朝末年統治者的意圖是防止權臣,而領兵大將是保護自己的勢力。大敵當前無法團結,不滅亡也不奇怪。

蒙古鐵騎在成吉思汗三代之內,能橫掃亞歐,跟朱元璋北伐能成功的因素其實差不多,第一統治階層團結以及目標一致;第二有優秀的將領指揮。

元朝末年即便爆發如此大規模農民起義,依然多次平定紅巾軍,維繫20年統治,可見這個時候的蒙古軍隊並沒有腐化到不堪一擊的地步。唯一的問題就是內部爭鬥,分散了蒙古軍隊的戰力

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到了元朝末年卻不敵明軍?鍾二2018-08-27 14:02:06

謝謝邀請。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我認為這個問題放在任意朝代都合適,每次朝代更迭都是前朝軍事實力衰弱,農民起義軍或外部勢力把所謂正規軍打的滿地找牙,應該還沒有哪個朝代能跳出這個事實。

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到了元朝末年卻不敵明軍?

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腐敗無能,搞得國家民不聊生,當人們生存都是個難題的時候誰還會替國家賣命,當兵的也是人也要養家餬口混口飯吃,沒聽說過哪裡有弱國強兵這個理論。

元朝真正馬背上的民族,他們開拓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版圖,東起日本海,西到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亞,南到波斯灣。他們的快馬、弓箭似乎無可阻擋。但是蒙古人治下的元朝經濟水平自始至終沒有超過宋朝。

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到了元朝末年卻不敵明軍?

元朝是一個民族政策非常失衡的國家,他將人劃分等級區別管理,其中蒙古人是一等人,殺死一個蒙古人需要償命,而殺死一個漢人只需要賠償一匹毛驢的價錢,可見漢人的地位是多麼低下。他們還規定漢人不準狩獵,不能習武,甚至連菜刀都要幾家合用。蒙古貴族可以隨意抓捕漢人強佔農田用來放牧,甚至有人提出要殺光漢人將土地全部用來放牧。可以說自始至終元朝在政治上都是無所作為這也註定了馬背上的民族只是個養馬放牧的。

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到了元朝末年卻不敵明軍?

元朝時期的軍隊來源主要有蒙古人以及投降的宋軍將士組成的軍戶提供,而且規定漢人計程車兵不能作為親兵防衛京師。漢人在軍隊都受到歧視這戰鬥力能發揮出多少值得商榷。

元朝後期國內權利鬥爭日趨嚴重,貴族間為了利益紛爭不斷,有些甚至都脫離了政府的管轄。統治者巧立名目徵收苛捐雜稅,可以說就呼吸不要錢這導致民族矛盾激化,最終農民起義爆發推翻了元朝統治。

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到了元朝末年卻不敵明軍?

或許正如偉人說的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他的後人就更不用說了能不能拉開弓還是個問題。

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到了元朝末年卻不敵明軍?北斗582200142019-08-08 20:38:42

其實蒙古人能得天下核心就一句話‘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蒙古軍隊一共就有十幾萬人,統治著包括中亞歐洲的龐大疆域,具體到某個地方沒有多少人,比如蒙古進攻南宋,調集了幾十萬大軍,真正的蒙古人沒有幾個,除了中亞調過來的色目人軍團,漢人軍團佔絕大多數,伯顏不過是個名義上的總指揮,真正的前敵總指揮卻是漢人張弘範,蒙古人就像政治代表一樣存在於各個軍團,蒙古人怎麼做到讓不同種族的人都為它賣命呢!其實就是重賞,像它這種擴張掠奪戰爭,能夠獲得大量的人口土地和財富,有的是東西可以賞給有功的將士,像張弘範等人都被封為了萬戶侯!為了得到這些,會有大量的人拼死賣命!而到了元朝末期,形勢倒了個,天下是他們的,沒有什麼可被掠奪封賞的,自然就激發不出積極性了;還有就是滿清能夠依靠七八萬人得到天下道理也相同!

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到了元朝末年卻不敵明軍?山堅海闊2018-08-27 14:00:06

團結是一切戰鬥力的源泉,蒙古的興起是被壓迫的結果。有一批團結一直的難兄難弟,不猜疑,不疑慮。孫子兵法上說,有道在令民於上同意。宋明雖大,但與百姓離心離德。士兵們一投降反而能否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使得偽軍們戰力非凡,如果不是儒家仁政缺德,不可能會被偽軍滅國。

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到了元朝末年卻不敵明軍?粗人粗事2019-08-09 09:45:01

因大汗以死,各自為汗,為戰。無大志,相互爭汗位,相殺。無能人(人才)相助,各自為王成就後面的各各擊破(滅亡)。

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到了元朝末年卻不敵明軍?天翼使用者55783683809822019-08-10 05:56:14

享受了近百年,哪能再戰乎?

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到了元朝末年卻不敵明軍?燕趙大地多壯士2019-08-16 17:23:15

蒙古人簡單說,就是他們來了,他們贏了,他們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