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抱影無眠夜歸人2020-09-10 20:23:06

宋真宗與明英宗的御駕親征很明顯的存在本質上的區別,因為結果的不同,所以在歷史上的評價也有所差異。宋真宗的御駕親征換來了和平,而明英宗御駕親征卻成了俘虜,差點葬送大明的江山

澶淵之盟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蕭太后與遼聖宗率領遼國大軍南下,兵鋒直達澶州(今河南濮陽)。宋朝內部對於是撤退還是反擊的問題上發生了巨大的分歧,宋真宗還是比較傾向於撤退的。

江南人參知政事王欽若主張退往金陵,四川人同知樞密院事陳堯叟則主張退往成都。宋真宗徵求寇準的意見,主戰派的寇準看出了宋真宗的恐懼。為了化解這種恐懼,他對宋真宗說:“出謀劃策撤退的人該殺。”同時他又並鼓勵宋真宗,陛下神勇,將臣和協,如果您能御駕親征定然會擊敗敵軍,如果放棄宗廟社稷而撤退金陵或蜀地,人心一散,契丹必然乘勝追擊,豈不是將江山拱手送人麼?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寇準的一番分析最終堅定了宋真宗出征的信心,出征後,京城傳來訊息東京留守雍王重病,宋真宗讓參知政事王旦回京留守。返回前,王旦與宋真宗和寇準開了個秘密會議,三人商定如果十日之內接不到捷報,就要立太子為帝。

可見當時宋真宗安排得還是比較妥當的,就算宋真宗在前線有什麼閃失,也不會影響到後方朝廷的正常運作

就在宋遼雙方大戰前夕,一個意外扭轉了整個戰局的走向。遼軍主將蕭撻凜在出巡之時,被宋軍射殺,當晚蕭撻凜死於軍中。就在蕭撻凜死後的第三天,宋真宗率領二十萬大軍到達澶州城下。在寇準的堅持下宋真宗御駕親臨澶州北城進行督戰,當他踏上城頭時,宋軍士氣高漲。蕭撻凜的死使遼軍陷入了進退維谷的“雞肋”境地。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遼國蕭太后讓降將王繼忠修書,釋放出了希望和談的善意。宋真宗給出了和談代表曹利用銀、絹百萬的底線,寇準知道後將底線壓縮到了三十萬。最終宋遼澶淵之盟達成。澶淵之盟規定:

一:宋遼結為兄弟之邦。

二:劃定了宋遼的國界。

三:歲幣金額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設定邊境榷場貿易。

澶淵之盟平等麼?

根據當時宋遼的形勢分析,澶淵之盟後,開啟了一百二十年的宋遼和平時代。宋遼結為兄弟之國在外交地位上是平等的。設定了邊境貿易市場,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宋遼互通有無。歲幣的數額完全是宋朝可接受的範圍之內,如果宋遼持續地進行戰爭,所消耗的銀兩代價將會是三十萬的百倍之多。

澶淵之盟的負面影響就是讓宋朝皇帝們誤以為“貨幣可以換來長期的和平”,宋朝在重文輕武的歧途上越走越遠。

宋真宗的御駕親征是為澶淵之盟奠定了基礎,也不存在戰敗一說,澶淵之盟還是偏向於積極的一面。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土木堡之變

明朝建立後,元朝的殘餘勢力並沒有被完全消滅,而是退回了蒙古草原,這就是歷史上的北元。明英宗即位後,曾先後五次發動較大規模的麓川之役,西南邊陲的過度用兵,給了蒙古瓦剌部落崛起的機會,

明朝對邊疆或藩屬部族採取羈縻政策。羈縻政策的主旨在於透過一手壓制和一手經濟上援助兩種手段來控制少數民族的方法。這種經濟上的援助一般透過朝貢貿易的方式來實現。

明朝為了控制瓦剌部落的崛起,在朝貢貿易和來訪人數方面設定了部分條件,企圖透過經濟方面降低瓦剌部落崛起的風險。人的欲求總是填不滿的,在朝貢貿易中,有時候往往會出現弄虛作假的現象。也先派遣兩千人前往明朝進行朝貢獻馬貿易,卻對明朝號稱為三千人前來朝貢。司禮監大太監王振發現了人數的差異,並下令按照實際人數進行賞賜,並強行將馬匹的售價壓低了百分之八十。也先對於這件事情大偉不滿,以明朝廷破壞朝貢貿易為由,兵分四路進攻明朝。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部也先安排四路大軍攻打明朝。瓦剌南下勢如破竹,自幼長於深宮的明英宗朱祁鎮,向自己的親信大太監王振問計,在王振的攛掇下,明英宗不顧大臣們的反對,懷著對先祖徵北的崇拜之情,決定御駕親征。

七月十五日,明英宗正式下詔讓郕王朱祁鈺監國,自己御駕親征。十六日,明英宗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準備倉促地率五十萬大軍親征。

明英宗到達宣府時,正趕上連日風雨,人困馬乏,八月初一到達大同時,已是人心惶惶。大臣們勸阻退兵回朝都被王振斥阻。眼看形勢不妙,太監郭敬密會王振陳說利害,王振才決定退兵。

在撤退班師返程時,大同總兵郭登提出的退兵路線是經過紫荊關(今河北易縣西北),但是王振為了炫耀自己的成就將路線改到經過他的家鄉蔚州(今河北蔚縣),走了四十里他又想起行軍過程中會壓壞莊稼,他下令再次改道。來回幾次折騰下來瓦剌已經追了上來。恭順侯吳克忠、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相繼戰敗殉國。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八月十四,明軍到達土木堡,大臣們建議前往此處距離土木堡只有二十里的懷來城,但王振的行李車未到所以他執意在土木堡紮營。這一延誤瓦剌大軍已經追到。土木堡沒有水源,挖地兩丈都挖不出一滴水,取水的道路阻斷,明軍此時的軍心已經渙散。

次日,也先詐稱和談,假裝後退,王振命令大軍向南移動。當明軍拔營之時,也先率領騎兵從四面掩殺而來。明軍大亂,潰不成軍,死傷數十萬。隨軍的大明重臣五十多人都在此役中殉國。

明英宗一個錯誤的決定,使自己被俘,五十萬大明將士葬身土木堡。在明英宗身邊最終只剩下了太監喜寧,之後喜寧也投降了也先。明英宗成了繼宋朝徽欽二帝之後,再度北狩的皇帝。

兩朝御駕親征的對比

宋真宗的御駕親征促成了澶淵之盟,促成了宋遼百年的和平相處。明英宗的御駕親征卻成了俘虜,差點將大明的江山拱手於瓦剌。大明朝幾代人的努力差點毀於一旦。

宋真宗在任內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就是這次御駕親征,還算是一個合格的君王,最起碼在這件事情上他能做到明辨是非,親賢臣、遠小人。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明英宗在張太皇太后和“三楊內閣”輔政的時期還沒做什麼太出格的事情,在他們相繼去世後,他獨寵太監王振。第一件錯事是他在沒有任何戰爭經驗的情況下御駕親征,對於眾大臣的一再勸阻都當成了耳旁風。明英宗一意孤行,讓王振有了專權的機會,最終導致土木堡之變。第二件錯事是在他奪門之變後,殺于謙。很多人為明英宗辯護說他是受徐有貞等人蠱惑,其實不然,明英宗殺于謙純屬處於私心。第三件錯事就是他懷念王振,為他修了家廟智化寺。從這件事情上看,他根本沒有認識到土木堡之變自己錯在什麼地方。

綜上所述,對比之下就可以看出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了。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北疆同心聊歷史2020-09-09 05:57:51

這並奇怪,因為遼國十分強大。在其大兵壓境,兵鋒直指東京,大宋王朝危如壘卵,而宋軍又兵無戰心將乏鬥志,朝廷大臣主張南遷避敵之際,唯有宋真宗御駕親佂,或許能為大宋王朝贏得一線生機!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1。遼軍直指東京,宋真宗必須御駕親征

因此,參知政事寇準才會力排斥眾異,竭力鼓勵宋真宗御駕親征。

此外,儘管遼國的蕭太后和遼聖宗耶律隆緒,似乎在公元1004年,出兵之後,軍事行動進行的非常順利,但卻未奪取沿途宋朝的重要城池。雖然他們一路打到澶州城下,但卻因孤軍深入,後勤補給困難。只利於速戰速決,而不利於長期消耗。

而對於此時的宋軍而言,面臨的局面既不是缺糧乏餉,也不是敵眾我寡實力對比懸殊,而是缺乏鬥志,以及難以克服的畏縮心理!

因此宋真宗的御駕親征,相當於給宋軍打了一針強心劑,瞬間便激發了宋軍將士的鬥志。當將士們發現老大與我們在一起,士氣必將大受鼓舞。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有資料記載,當宋真宗出現在澶州北城門樓時:宋軍望見宋真宗後,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頓增百倍。遼軍數千騎逼至澶州城下,宋軍開城迎敵,斬殺遼軍大半。

而此後宋軍將領又利用弩箭,射殺了遼軍大將蕭達攬,使遼軍大受震動,蕭太后也因灰心失望而產生了妥協念頭。

公元1005年,宋遼兩國以澶淵之盟的方式達成妥協:宋遼以兄弟相稱;宋每年給遼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並在邊境設立榷場互市。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澶淵之盟達成後,宋遼兩國便消除了大規模戰爭,邊境地區恢復了安寧,客觀上有利於北宋王朝鞏固統治和發展經濟。

儘管妥協退讓既不光彩,也不可能真正消除隱患,但是對於文強武弱的宋朝也是無奈之舉。

不過,要不是宋真宗接受了寇準御駕親征的建議,而是聽從朝臣遷都避敵的主張,恐怕不僅澶州會丟,汴京也會丟,甚至可能丟掉整個中原!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由此可見,宋真宗的御駕親征不僅是必要的,而且還是北宋王朝唯一的生存機會!

2。瓦刺不過癬疥之患,明英宗無須御駕親佂

如果說宋遼兩國勢均力敵,宋真宗若不親佂將有國破家亡之險!

那麼明朝時的瓦刺卻沒有遼國那樣強大的實力,也先的騷擾也多在邊境一線,儘管如同癩蛤蟆一樣討厭,但卻無法傷及大明王朝的根基。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縱然瓦刺再可惡,也只是癬疥之患而非腹心之疾!完全用不到明英宗御駕親征,只要派出善於用兵之人,因勢力導、因時力導,當緊則緊,當緩則緩,攻守自如,進退有方,自然能夠逐漸消彌瓦刺邊患!

然而,明英宗卻迷信寵閹王振的鬼話,自我膨脹的認為:朕乃真龍天子,必令也先望風而遁。朕或許能像先帝成祖朱棣那樣,既立威名又收實功!

明英宗的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卻很骨感!由於明英宗缺乏戰爭經驗,而全軍主帥王振又是個虛浮不實之徒,結果明軍出師之後不久便連遭敗績。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明軍自公元1449年的農曆七月十六日出兵,到了農曆八月便被迫匆忙退兵!

又因王振誤判形勢,導致明軍大部隊未能及時撤回關內,被也先追上並圍困在缺乏水源的高地——土木堡!

最後終於演變成公元1449年的土木堡慘敗!不僅明朝的五十餘萬大軍全軍覆沒,而且連明英宗也成了也先的俘虜。

至於罪有應得的權閹王振,也在混亂中被護衛將軍樊忠一錘斃命!

土木堡之變,不僅使明朝損失幾十萬大軍,而且還使其喪失了戰略進攻能力,從此之後只能採取戰略守勢,歷史上將土木堡之變視為明朝由盛轉衰的關鍵節點。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造成這個被動局面的始作俑者,正是偏聽偏信而又輕敵自大的明英宗,及其御駕親征的草率決策。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再言春秋2020-08-17 10:46:20

引言

有一句老話是這麼說的:“自古風雲變幻多,不以成敗論英雄”。

可真正的歷史卻並非如此,雖然偶爾有些人,即便失敗也被後人所推崇,但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還是以成敗論英雄的。

站在歷史之後,重看歷史,不管是宋真宗還是明英宗都不能算是英主。但如果僅僅是比較二人御駕親征這件事,還是有高下之分的。

宋真宗御駕親征解了北宋的一時之危,明英宗御駕親征卻讓大明精銳損失殆盡,軍事實力直接開始由盛轉衰。

這不同的結果,自然就會引起人們不同的態度。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分析

如果想要比較深入的瞭解人們為什麼對二人的御駕親征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我們必須要把兩人的御駕親征進行對比。

背景的對比

宋真宗御駕親征的背景是什麼,是契丹的侵略之戰。大宋與契丹的關係在宋真宗之前,是絕對的死敵。

大宋想要奪回燕雲十六州,而契丹更想要大宋的全部地盤。宋真宗景德元年,契丹對大宋發動了全面侵略之戰。

兩軍交鋒之後,雖然宋朝軍隊也有勝仗,但相比之下卻是敗多勝少,大宋北部邊界全線告急。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但反觀明英宗,他御駕親征的背景是怎樣的呢?

雖然說瓦剌也是在搞侵略戰爭,但更為準確的說,那不過就是犯邊之戰。瓦剌當時的實力雖然還不錯,但與那個時候的明王朝相比是有本質區別的。

瓦剌與明朝的關係,說白了就是癩蛤蟆爬在腳面上,咬不死人,但膈應人。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動機的對比

宋真宗雖然不是英主,但相對而言,算是一個比較成熟的政治家。北宋告急之後,他雖然也有過畏戰、逃避的情緒。但寇準的一番話讓他如當頭棒喝,堅定了抵抗的決心。

可以說,從動機上看,宋真宗御駕親征不是為了擺威風,他很清楚御駕親征的危險之處。畢竟身為皇帝處身前線,很容易受到敵人的攻擊。

但他還是去了,他之所以去,不僅僅是因為寇準的一番苦口婆心,更不會是堅信大宋朝能夠戰勝契丹。他是在知道危機的情況下去的,他的御駕親征是把維護大宋的責任擔在了肩上。

後人再看宋真宗的時候,總會因為他親征之前的退縮而批判,更會因為宋真宗在澶淵之盟中的妥協而詬病。但他們忽略了一點,宋真宗走出京城,踏上親征之路那一刻的悲壯。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明英宗。從本質上講,這是一個善良的人。歷史事實如此,在眾多的帝王中,他是比較良善、乾淨的。

他親政之後,也算是勵精圖治,雖非英主,但也並非昏君。可有一點,他寵信宦官,權宦當道,由他開始。

而他親征的動機與根源,也並沒有宋真宗那麼悲壯。

他之所以親征,說到底有三點。一是受宦官王振蠱惑;二是相信大明必勝;三是好大喜功的內心衝動。

說白了,他的御駕親征,是一種不成熟的衝動表現。那一刻的他,失去沒有一個政治家該有的判斷力。

我們其實可以來看看歷代皇帝御駕的動機。

要麼是因為國家危機,御駕親征以鼓舞士氣;要麼是準備開疆拓土,御駕親征以彰顯國威。

而宋英宗的御駕親征之時,明王朝只有邊關之患,並沒有國家之危;他更不是為了開疆拓土,徹底消滅瓦剌。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結果的對比

文章一開始我便引用了《莊子》中的“自古風雲多變幻,不以成敗論英雄”。但歷史的的確確並非真的“不以成敗論英雄”。

後人之所以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御駕親征有不同態度,還是因為其結果的不同。

宋真宗御駕親征,從戰略意義上來看,解除了大宋當時的危機。雖然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對宋朝而言是屈辱的。

但從經濟意義,和未來宋遼的外交關係來看,澶淵之盟在當時還算是一個比較說的過去的結果。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而明英宗就不同了,他的御駕親征因為情報出現了問題,直接導致了明朝三大營的精銳損失殆盡。五十二名同英宗一起出徵的大臣也全部陣亡。

明朝的邊防政策轉守為攻,而未來的宦官專權,黨爭不斷也皆是由土木堡之變所引起。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結語

御駕親征,這個詞聽上去威風八面,但實際上風險與機會並存,甚至說風險遠遠大於機會。

御駕親征的結果如果是成功了,那麼皇帝的威望自然沒得說,可一旦失敗,那可能會讓整個國家陷入危機當中。

至於說宋真宗和明英宗兩個人,為什麼都是御駕親征,卻有著相反的評價。

說白了,什麼背景和動機那只是很微不足道的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結果。如果明英宗並非是以失敗而告終,而是徹底擊敗瓦剌,又有誰去批判他呢?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玄坤文史2020-09-12 17:53:47

這其實很好理解的,在外部環境上來說,北宋不如遼國強大,宋真宗御駕親征後,宋軍在澶州成功阻擊了遼軍入侵,我們先不談主觀意願,這是一次成功的防禦戰,也因為戰爭的勝利,北宋才有和遼國達成和談的基礎。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雖然在我們今天看來,《澶淵之盟》也挺屈辱的,但是我們要知道,在北宋軍事實力不足時,以每年10萬銀,20萬絹,換取邊境和平,百姓平安這種交易是非常划算的,之後近百年時間裡,北宋和遼國雖然有小摩擦,但是基本維持了和平。

遼國的前身是契丹,從五代十國時期就一直是中原的威脅,當時中原的政權也多次嘗試北上討伐,但是最後都被揍得很慘,在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拱手相讓後,中原地區也失去了天然的屏障,北宋建立後重文抑武,軍事實力相對較弱。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北宋從建立之初就一直面對遼國的威脅,宋遼之間的戰爭持續不斷,在雍熙北伐後宋軍大敗,開始轉向防禦,遼國步步緊逼,他們目的不是佔一城一池,逼宋朝各地賠款,而是想要入主中原,所以對於北宋而言,雖然宋真宗一開始想要南逃,但實際上他已經沒有退路了。

最後在寇準等人再三勸說下,宋真宗決定御駕親征,抵抗住了遼軍的入侵行動,也就此改變了北宋王朝面對遼國的不利局面,還迎來了近百年的和平。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明英宗親征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雖然也是外敵瓦剌先來挑事,但是以大明的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來說,滅了瓦剌都完全沒有問題,結果明英宗十多萬大軍幾乎全滅,自己還被瓦剌俘虜,瓦剌大軍揮師南下,直指京師。

明英宗這次親征,不但沒有解決外患,甚至直接威脅到了大明王朝的存亡,明初積攢下來的家底(軍事力量)損失大半,這次親征不但沒有提振大明士氣,簡直堪稱恥辱,如果不是于謙等人力挽狂瀾,明朝危矣。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同樣是御駕親征,雖然明英宗是主動的,宋真宗是被動的,但是結果卻截然不同,宋真宗親征帶給宋朝近百年的和平,明英宗親征,大明差點亡國,對這兩次親征的態度能一樣嗎?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江湖小曉生2020-04-24 08:56:02

宋真宗北伐和明英宗北伐最大的相同點,是他們倆都御駕親征了。最大的區別,那是宋真宗破財消災,而明英宗被敵人給抓了。

宋真宗花點錢就簽訂了維持百年和平的條約,明英宗不僅打了敗仗,而且自己還成為了俘虜,差點把明朝北方江山給搞丟了,那在歷史上的評價,自然也是不一樣的。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宋真宗是在寇準的逼迫下,才選擇御駕親征。

1、宋真宗本身就膽小懦弱。

宋真宗趙恆,是宋太宗趙光義的兒子,他生性就比較懦弱,跟他大伯和老爸完全不同。趙匡胤打下北宋江山,趙光義多次北伐,可惜到了宋真宗這裡,一切都變味道了。

畢竟當年趙光義雍熙北伐的時候,是以慘敗而告終。當年人家遼國是孤兒寡母當政,就已經擁有了如此氣魄,更別說現在小皇帝也長大了不少。

可是此時遼國大兵壓境,直逼宋朝都城汴梁而來。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處理不好,那就是亡國之禍,為此宋真宗一度想要難逃。

在摸清楚了皇帝什麼膽量之後,一幫大臣上表認為,應該遷都。有人說要遷都南京,有人說要遷都成都,總之不能在汴梁待著了。

2、寇準這幫主戰派,定格了宋真宗親征。

寇準是個耿直的男人,他得知有人要遷都,立刻表示,如果有人要遷都,那就要宰了這幫提出建議的人。他認為只要遷都,那麼人心動搖,宋王朝麻煩可就大了。

為此寇準為了打贏這場仗,便建議宋真宗御駕親征。他認為只有皇帝到了前線,那麼將士們才能受到激勵,最終可以擊敗對手。

無奈之下宋真宗只好聽從建議,御駕親征。這一戰,雙方互有勝負,宋真宗總是要逃避,希望早點撤退,每次都是寇準在他身邊給他鼓勵打氣。

與其說宋真宗在御駕親征,倒不如說這一仗的成敗關鍵,都在寇準一個人身上。宋真宗甚至已經想好了立太子以保全趙家江山,可見宋真宗也不是完全一無是處。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3、澶淵之盟的簽訂打造了宋遼百年和平。

遼國沒想到宋軍也如此強悍,雙方打了很長時間,根本就分不出個勝負來,互有死傷,卻互不相讓。

當宋真宗進入澶淵城的時候,各路宋軍得知皇帝來了,全都歡呼雀躍了起來。士兵們信心百倍,那麼這一戰就有希望了。

利用曰:“晉人以地畀契丹,周人取之,我朝不知也。若歲求金帛以佐軍,尚不知帝意可否,割地之請,利用不敢以聞。”其政事舍人高正始遽前曰:“我引眾以來,圖復故地。若止得金帛歸,則愧吾國人矣。”利用曰:“子盍為契丹熟計,使契丹用子言,恐連兵結釁,不得而息,非國利也。”契丹度不可屈,和議遂定,利用奉約書以歸。擢東上閣門使、忠州刺史,賜第京師。契丹遣使來聘,遂命利用迎勞之。——-《宋史》

蕭太后看局勢有點不太明朗,索性就打算與宋真宗議和。

談判之前,宋真宗表示給百萬錢都沒問題,可是寇準卻私底下跟曹利用,最多隻能給30萬兩,否則你腦袋要搬家。

曹利用帶著這兩個人的態度,前去與遼國商定盟約,在他的據理力爭之下,歲幣果然維持在了30萬兩,宋真宗得知以後,高興的像個孩子,畢竟打一次仗花費是3000萬兩,這給宋朝省了一百年的軍費。

此外,宋遼邊境也開發了不少交易城鎮,以方便兩國之間的經商貿易,這有助於後來的民族融合和經濟發展。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明英宗御駕親征,是在宦官的慫恿下。

1、明英宗初生牛犢不怕虎,王振為私心慫恿。

明英宗朱祁鎮小時候曾經御駕親征過一次,不過那個時候三楊和老太后都還在,能管得住明英宗,所以他那次出征就是鬧著玩的。

等到瓦剌人的大軍南下以後,明英宗再次有了御駕親征的想法,理由是自己有御駕親征的經驗。這次面對的對手是完全不一樣的,瓦剌人兵強馬壯,也先更是傑出的領袖。

明英宗身邊的太監王振,為了討好皇帝,舉雙手贊成御駕親征的事情。當時王振權傾朝野,深得明英宗信任,朝中不少官員都是王振提拔上來的親信,他們也都幫著說話。

由此可見,這次御駕親征,是明英宗身邊那幫饞臣做出的決定,而那些正直的大臣們,卻堅決表示反對。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2、明英宗被俘虜,成為瓦剌人要挾明朝的工具。

明英宗帶著50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出征。結果也先設下埋伏,雙方混戰過後,明朝大軍亂作一團,被殺的就有三分之一之多。

此外還有若干猛將被殺,明英宗本人,居然還被瓦剌人給俘虜了,這可真是曠古奇聞。曹操多次親犯險境,都安然無恙,沒想到明英宗一出征就被人活捉了。

寇見不行,退圍。速傳令臺營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天順日錄》

瓦剌人知道抓了個大貨色,那是真的開心啊,立刻抓著明英宗去勒索明朝。明朝的皇帝都被他們抓了,那還不是要什麼有什麼嗎?

為此瓦剌人當然是想要明朝割地賠款,明英宗的這次失誤,幾乎斷送了大明王朝的江山。要不是明朝內部處理得當,至少北方半壁江山是沒有了。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3、于謙對此事處理恰當,保住了大明。

皇帝被抓了,朝臣們都亂成了一團。有人表示要花大價錢贖人,有人甚至提出遷都的想法,把北方留給瓦剌人。

可是于謙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他認為遷都就是亡國的徵兆。而且大明朝在北京才經歷了四代皇帝,這就遷都未免有些草率了。

為此于謙和太后商量了一番,決定將郕王朱祁鈺推上皇位。只要新皇帝不是朱祁鎮的兒子,那麼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朱祁鈺上臺以後,明朝自然是不再受瓦剌人的威脅,因為他們抓的不再是明朝的皇帝,而是太上皇,這樣問題就不大了。

瓦剌人見怎麼威脅都不起作用,索性就把明英宗給放回去了,與其留在這裡吃閒飯,不如送回去讓他們內鬥,也先的水平也不簡單。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總結:兩個皇帝都不適合御駕親征。

說實話這倆皇帝,都不是什麼將帥之才,御駕親征的水平那都是騙騙人的。宋真宗過去純粹是被逼的,而明英宗是因為貪玩。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倆皇帝沒什麼分別,都不是什麼出色的軍事人才。不過造成的結果卻完全不同。

宋真宗保證了宋遼百年無大戰,而明英宗差點就把明朝給搞滅亡了。不過他們都很幸運,因為都有正直的大臣幫他們,宋真宗有寇準,明英宗有于謙,這才保證了王朝的延續。

參考資料:

《宋史》

《明史》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寒溪2020-07-10 10:08:01

1449年,明朝正值國力鼎盛,賢臣良將齊聚,兵員精良,明英宗受到宦官王振蠱惑,一心想要效仿聖君御駕親征,打擊外族,好讓自己的英明流傳萬古,所以集結了五十萬大軍,加上曹鼎張輔等能臣驍將討伐瓦剌,結果卻讓瓦剌在土木堡大敗,損兵折將個,就連自己這個皇帝都成了俘虜,可笑可悲。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燕趙節度使2020-04-24 09:59:57

很簡單,一句話:

唯結果論!

明英宗失敗了,而宋真宗成功了。

歷史本來就很殘酷,吹捧勝利者,貶低失敗者。

簡單梳理一下

宋真宗的澶淵之盟

景德元年(1004年)秋,遼承天太后蕭綽、遼聖宗耶律隆緒為了報被北宋兩次北伐收復幽雲十六州之仇,親自率領20萬大軍南下,攻克了數座河北重鎮,直逼黃河岸邊的澶州(今河南濮陽)城下。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如果讓遼軍渡過黃河,很快就會抵達北宋都城東京(汴梁)。

如此一來,靖康之恥恐怕要提前一百多年上演了。

警報一夜五傳東京,大宋君臣慌作一團。宋真宗詢問大臣意見。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參知政事王欽若主張遷都升州(今江蘇南京),簽署樞密院事陳堯叟主張遷都益州(今四川成都)。

任宰相寇準厲聲反對說:“出這種主意的人應當斬首!”他說:“如果放棄汴京南逃,勢必動搖人心,敵人會乘虛而入,國家就難以保全了;如果皇上親自出徵,士氣必定大振,就一定能擊退敵軍。”

在主戰派寇準的催促之下,宋真宗勉強來到澶州,御駕親征。

半路上,宋真宗想打退堂鼓。

寇準急切的說道“如今敵軍逼近,情況危急,我們只能前進一尺,不能後退一寸。河北我軍正日夜盼望陛下駕到,進軍將使我河北諸軍計程車氣壯大百倍。後退則將使軍心渙散,百姓失望。敵人趁機進攻。陛下恐怕連金陵也保不住了。”

寇準的一番話,讓宋真宗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便繼續前進。

宋真宗一行人渡河進入澶州城,遠近各路宋軍見到皇帝黃龍大旗,都歡呼跳躍,高呼“萬歲”。

宋真宗在寇準的要求下,踏上澶州上城牆鼓舞士氣,全體宋軍士氣大振,堅定了與遼軍決一死戰的決心。

再加上宋軍在澶州前線以伏弩射殺遼南京統軍使蕭撻凜(一作蕭撻覽),遼軍士氣大挫。

遼軍進退失據,提出議和。宋真宗表示同意。

遼宋使者經過一再討價還價,簽訂了《澶淵之盟》,條約如下:

一、遼、宋為兄弟之國,宋為兄,宋尊蕭太后為叔母,後世仍以世侄論,使者定期互訪。

二、以白溝河為國界,雙方撤兵。遼歸還宋遂城(今河北徐水)及瀛、莫二州。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隍城。

三、宋方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即歲幣)。至雄州交割。

四、雙方於邊境設置於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不管怎麼樣,宋真宗雖然簽訂了賠款條約,但起碼讓遼軍撤退,保全了國土,而且此後一百多年的時間裡,遼宋在沒有發生大規模戰爭,也算是功德一件。

從這點上來說,宋真宗是值得稱讚的。

反觀明英宗,就該大批特批了。

正統十四年(1449年)秋七月,也先召集諸部兵分四路大舉進攻明朝邊境

太監王振此蠱惑明英宗御駕親征,但遭到了朝中有識之士的反對。

但明英宗好大喜功,在不知瓦剌軍隊主力方向的情況下,詔令迅速集結軍隊,出兵討伐也先。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打仗將就知己知彼,明英宗在不知彼的情況下貿然出兵,就為戰敗埋下了伏筆。

雖然名義上明英宗是御駕親征,但實際軍務大事皆由監軍太監王振決定。王振根本不懂軍事,明軍將領處處受王振的節制,無法按照自己的意志指揮作戰,致使明軍一開始就一敗再敗。

明朝大軍自北京西行,大軍出發之後,前線接連不斷的傳來戰敗的訊息,導致明軍士氣低落,在加上風雨交加,糧食匱乏,士兵飢疲交加,多有倒斃,殭屍滿路。

就這樣五十萬明軍(實際上只有二十萬)踏上了死亡之路。

瓦剌得知明軍的情況後,故意示弱,採取誘敵深入之策。

後來形勢越來越惡劣,明英宗和王振才害怕了,只要撤退。

王振為了顯示自己衣錦還鄉,讓大軍從自己家鄉蔚州(今河北蔚縣)經過,行四十里後,他有擔心大軍過境時損壞莊稼,又急令軍隊回到宣府,繞了一大圈,拖延了許多時間。此時瓦剌騎兵已經追了上來。

英宗一行抵達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東南),離懷來城僅二十里。如果加把勁,一口氣進入懷來縣城,那麼也先的蒙古騎兵對大軍守護的城市不可奈何。

但王振以自己的千餘輛輜重車還未到達,下令就地宿營。

瓦剌大軍追上明軍,將明英宗等人困在土木堡。水源被切斷,陷於死地,軍心動盪。也先趁明軍不備,發動總攻,明軍大敗。明英宗被俘,王振被明將樊忠殺死,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埜等許多大臣戰死。

歷史上稱之為土木之變。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大勝的也先,攜明英宗繼續東進,圍攻北京。幸好于謙等大臣下令全體軍民堅決抵抗,才將也先擊敗,否則就造成了明朝版的“靖康之變”!

結果很明顯,宋真宗御駕親征成功了,這種勤政實在佔據了優勢,而且明白了敵人的助攻防線的基礎上的,可以為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相反明英宗則是根本不知道也先的進攻方向,而且親征大軍都是臨時拼湊的,住持軍事的王振只是個大太監,根本不懂軍事,這場仗一開始就已經輸了。

後世讚揚宋真宗,嘲諷明英宗,也就不足為奇了。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小祁說歷史2020-04-23 21:40:20

因為宋真宗和明英宗親征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帶來的影響也完全不同,所以同樣是親征,評價卻是完全不同的。

宋真宗親征雖然沒有取的什麼戰果,而且最終還因為畏懼遼人而在北宋有利的條件下選擇花錢免災,與遼國達成了“澶淵之盟”。但是他親征後首先是對士兵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的,他到達前線後曾親自登上城牆,極大的鼓舞了士兵計程車氣。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澶淵之盟在我們現在看來是一種城下之盟,是一種屈辱,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下,澶淵之盟的簽訂對宋遼雙方其實是雙贏的結果。在澶淵之盟以前,宋遼進行了長達二十五年的戰爭,為此雙方付出的人力物力都是極其巨大的。而在簽訂澶淵之盟以後,宋遼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一直到宋徽宗時期主動撕毀合約與遼開戰,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採用宋人打破。

光對北宋來說,和平的局面給宋朝節省了鉅額戰爭開支,每年30萬的歲幣不足用兵費用(3000萬)的百分之一,北宋以較少的代價換取了難得的和平。而且按照澶淵之盟的規定,宋遼雙方還在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貿易。在貿易中其實北宋所賺取的錢遠遠多於歲幣,而且北宋還能低價購買遼國的馬匹加強軍隊。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澶淵之盟)

所以對於北宋來說,宋真宗親征除了帶回來了一份表面上屈辱的合約外,實際上是給北宋帶來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反觀明英宗親征,則完全是如兒戲一般。宋真宗親征是因為遼國大軍壓境,已經威脅到了北宋東京城的安全,宋真宗是在宰相寇準的逼迫之下才下定決心親征的。而明英宗親征則在完全沒有到那種萬分危急的關頭的情況下,就在權宦王振的慫恿下不與大臣商議而草率做出的親征決定。

好吧,既然已經親征了,那就做出點成績來看看吧。可是最終非但沒有任何成績,反而是如同兒戲一般的將幾十萬大軍的指揮權交給了一個完全不懂軍事的太監手中,一會兒要改變路線去太監老家看看,一會兒又怕踩了太監老家的莊稼又再次改變路線,最終導致20萬大軍被瓦剌軍包圍在土木堡。結果不僅20萬大軍死傷過半,隨行的文武大臣幾乎傷亡殆盡,更恥辱的是明英宗自己還被瓦剌抓了俘虜,這種恥辱真的是亙古未有。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明英宗影視形象)

宋真宗親征最終為北宋與遼國之間帶來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人們自然會稱讚。而明英宗親征則完全是一場兒戲,不僅自己成了敵人的俘虜,而且還險些將大明王朝葬送了,對於明英宗的親征人們自然沒有什麼好話。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梨叔說史2020-04-23 22:21:53

宋真宗親征時,年齡36歲。

明英宗親征時,年齡22歲。

36歲的宋真宗,在政治上已經成熟。

22歲的明英宗,在政治上還是個白痴。

36歲的宋真宗,在朝廷內有威望。

22歲的明英宗,信任宦官,痛失人望。

36歲的宋真宗,親征後士氣大振。

22歲的明英宗,親征後士氣衰糜。

36歲的宋真宗,親征後取得大勝。

22歲的明英宗,親征後成為俘虜。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聰明的小龍女2020-04-23 21:26:50

雖同樣是御架親征但兩位君王性質大不同,宋真宗是為抵禦遼國、保衛疆土、守護社稷百姓安危,他御駕親征達到了鼓舞軍心士氣。而明英宗是受奸宦王振慫恿親征強敵瓦剌首領也先,盲目輕敵,不僅兵敗被俘受辱,還害死了三十萬大明將士及一批忠臣良將性命。所以後世有些人人對他們兩位同樣御駕親征的君王說法不一。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老鐵文史館2020-09-03 17:08:18

因為這兩者與傳統的御駕親征不同,一個是目的不純,一個是能力不足。

宋真宗是能力不足,根本不懂兵法,還非要參與進來,最後搞得一塌糊塗,訂下恥辱的澶淵之盟。

明英宗是目的不純,單純的想玩玩,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並非他本意,他為了娛樂,還封自己一個大將軍的官職,滑天下之大稽。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螞蟻傳統文化2020-04-24 11:03:51

歷史上御駕親征的皇帝不少,但被臣子逼著親征的不多,這其中,宋真宗(998~1022年)大概算個典型。

1004年,遼國再次對宋發難,20萬大軍氣勢洶洶揮戈南下,前鋒直抵澶州(今河南濮陽)威逼東京(開封)。這勢頭把大宋天子真宗皇帝嚇得六神無主,不知如何是好。問問朝中大臣吧,這些都是個頂個的高智商精英。新任宰相寇準是強硬的主戰派,而副宰相王欽若和樞密院直學士陳堯叟卻是逃跑派。不過同為逃跑派的王、陳二人給真宗獻上的逃跑路線卻大相徑庭,江南人王欽若力主逃往金陵(今南京),而四川老鄉陳堯叟則攛掇真宗去成都避難。

聽誰的好呢?還得聽宰相的,人家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正宗的二當家。真宗帶著疑問詢問寇準。寇準的回答乾脆利落:“要我說,出這些餿主意的人都該殺頭!要想轉危為安只有出戰一條路,而且陛下一定要御駕親征。”繼而慷慨陳詞,從正反兩面理論了一番堅決抗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真宗被寇準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感染,終於激出了點男子漢的血性——幹!為了江山社稷,朕就豁出去親征一回。

別以為宋真宗真想和契丹人拼命,他是一時衝動才答應了寇準。真到了上前線的關口,一聽遼軍如何如何了得,立馬下起軟蛋:“寇愛卿,親征這遊戲不好耍哈,大夥都說往南跑安全,我看這仗咱不如就免了吧?”任憑寇準如何鼓動上勁,真宗就是畏葸不前——死活不肯過黃河。總不能就這麼不進不退耗著吧,寇準心裡清楚,不把天子推到陣前,這仗想贏,門兒都沒有。他步出行營,打算另外想轍。一出門趕巧碰到高階將領高瓊,寇準心說何不利用這個武人幫幫自己,遂衝高瓊說:“高將軍,您多年受國家恩惠,今日該如何報答?”

高瓊一時也鬧不清寇準這話什麼意思,脫口答道:“俺是軍人,甘願以死報效國家!”

“那好,跟我來!”寇準一把拉住高瓊返回行營,對真宗說:“陛下,您如果認為我說得不對,何不問問高將軍?”高瓊這才緩過神來,他素知寇準意圖,隨口附和道:“寇宰相所言極是。”

這邊真宗還沒反應過來,寇準搶過話茬說:“陛下,機不可失,請您即刻起駕。”不等真宗發話就示意衛士把真宗的“皇家一號”專車推來——上吧您,生生把真宗給逼了進去。

遭“綁架”的宋真宗被寇準等簇擁著稀裡糊塗渡過黃河,三轉兩轉就坐到了澶州北城門的門樓上,黃龍大旗也豎在城頭迎風招展。這下好了,遠近的宋軍將士見神聖的天子親臨陣前和他們做肩並肩的戰友,頓時來了精氣神,歡呼雀躍興奮不已,山呼聲一浪蓋過一浪,聲聞數十里。

宋軍陣地的動靜弄得遼軍摸不著頭腦,末了一打聽,始知大宋天子御駕親征。這個訊息讓遼軍立馬沒了鬥志,因為他們清楚,天子親自督戰,手下的兵沒有不玩命的,這仗如果開打,能有遼軍的好?遂只好罷兵與宋軍議和。於是,就有了歷史上那個著名的“澶淵之盟”。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zdwhly2020-09-09 07:04:08

因為國人寫歷史太注重後果了 宋真宗贏了明英宗敗了 另外國人寫歷史因為袁紹佔優勢敗了 可以寫成一個廢材 看看國外寫史書怎麼寫龐培 漢尼撥 特別是龐培 他和凱撒決戰時他騎兵是七千 凱撒僅一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