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絕殺的騎士2018-12-30 14:44:12

周王道衰微,歷史進入戰亂時代。春秋時代出現的是以武力(霸道)而非王道來號令諸侯的人物,世稱春秋五霸,提及比較多的有

齊桓公

晉文公

楚莊王

吳王闔閭

越王勾踐

,此外

秦穆公

宋襄公

吳王夫差

晉文公的子孫

也有被提及。本章只講一個字——“

”。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我們現在對於春秋五霸的印象,大抵是讚揚他們攘外安內的功績,匡復王道,會盟諸侯,為一時霸主,起碼是成就一番事業的偉大人物。這是《史記》和後世典籍給後人留的印象,但回溯到東周各諸侯國對各自國家霸主的記載,則不一定是一種歌頌。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先看第一個稱霸的

齊桓公

,他是最先搞會盟的,代表周天子充當諸侯們的仲裁者,誰不守規矩就率眾群毆之。來看看齊國的史書《公羊傳》是怎麼評價這位毫無爭議的霸主的。首先,在稱謂的選取上,“霸”一詞可能來自於“伯”,周王會將大諸侯加封“方伯”的稱號,作為一方諸侯之首,有統領諸侯、替天行道的權力。到後來卻用上“霸”這個字,“霸”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詞,畢竟在東周年間,以三代聖王奉行的“王道”才是受人稱頌的統治之道,用武力使人屈服的“霸道”不是值得稱頌的。《公羊傳》還說,齊桓公在有能力救杞國的情況下卻沒有救,所以他不是統領諸侯的“方伯”,也就是在否認齊桓公霸主的身份,認為他只是有霸主的實力,但不是霸主。作為齊國史籍的《公羊傳》為何要如此貶低自己的先王呢,這就和田氏代齊(大夫田氏取代齊國的原國君)有關了。齊桓公是田氏代齊前的姜氏國君,《公羊傳》成書于田氏代齊之後,田氏自然地要去貶低姜氏國君,才能

凸顯自己取而代之的正統性

。關於齊桓公受周王賜“文武之胙”(“文武之胙”被認為是周王承認霸主地位的象徵物),韓國的《左傳》透過貶低這一儀式來否定它的內涵,《公羊傳》則只記載了周王使者來訪,對“文武之胙”隻字不提。因為後來田氏的齊宣王也受賜“文武之胙”,田氏齊王一向認為這意味著繼承了周王朝的權威,而如果記載了姜氏的齊桓公也受賜“文武之胙”,那這一說法就土崩瓦解了。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接著說說

晉文公

。晉國是春秋時期真正的霸主之國,從晉文公稱霸,到其子孫吃老本續霸,再到晉悼公獨霸中原,期間雖有中斷(楚國稱霸),晉國稱霸中原長達百餘年。但與齊桓公在《公羊傳》中的待遇相同,由於《左傳》成書於三家分晉之後的韓國,韓國君自然也要對取而代之的晉國君進行貶低,哪怕人家是名副其實的霸主。由於晉國霸主地位的史實不可磨滅,《左傳》也就不好說晉國霸業的不是,而是透過貼標籤的方式對晉國霸主們進行矮化。我們現在稱孔丘為孔夫子是一種尊稱,但“夫子”這一稱謂一開始就是一種矮化,在《左傳》中也稱孔子為“夫子”,是貼了標籤,表示孔子不能準確地預言,不是聖人而只是夫子。同樣,晉國霸主們被稱為“吾子”,表示他們不是上天選定的天命所歸,這是《左傳》

矮化霸主

們的方式。

楚莊王

,楚國不是中原文化地域的邦國,但當時楚國確實強大,獨霸長江流域,楚莊王時期打敗了老牌霸主晉國,稱過幾年的霸主。楚莊王最有名的故事是“問鼎”。一般認為“問鼎”故事表達了楚國勢力的強大,都要問鼎了,雖然問不出什麼來,但也就是快要接近周王的權威了。但問鼎故事背後其實還有一層貓膩。當年(公元前606年)楚王問鼎,周王使者是這麼回答的:“……成王定鼎於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意思是楚王你還沒資格問鼎。這裡面三十世、七百年都是概數,只有過了這麼長時間才有人有資格問鼎。周成王即位於公元前1009年,假如過了七百年,就是公元前309年,大約在這時候就有可以問鼎的王者出現了。問鼎的故事是《左傳》寫的,天命所歸的王者指的就是韓惠宣王(公元前326年稱王,公元前312年去世,很接近上面說的七百年之後的時間吧)。此外,《左傳》繼續用貼標籤的方式貶低楚王,以“楚子”稱楚王。這裡的“子”是爵位,就是子爵,楚王都稱王了,但《左傳》不承認,予以貶低,按周王五服來算,楚是蠻服,也就只配“子爵”了。所以,“問鼎”故事其實是韓國

借貶低楚王來稱頌韓王

吳王夫差

越王勾踐

,起家於長江下游。他們稱霸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也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攻陷了楚國首都,迫使楚王出逃;揮師中原,與中原諸侯會盟,受賜“文武之胙”,不斷給中原諸國施加壓力。《史記》中記載:“勾踐已平吳……會於徐州,致貢於周。周元王使人賜勾踐胙,命為伯”。這裡的“伯”,有理解為“方伯”的“伯”,那就是承認勾踐的霸主地位了;也有理解為伯爵的“伯”,那就是中原勝者對異域文化勢力的貶低,畢竟勾踐已經稱王了,而你卻賜人家一箇中等爵位。考慮到中原文明對南方文明的一貫鄙視,後一種理解也是妥當的。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秦穆公

,任用百里奚等謀臣,擊敗晉國,俘晉惠公,滅梁國、芮國、滑國,幫晉文公回國奪位,實現“秦晉之好”。但蜜月期不長,晉文公死後,秦晉交惡,此時晉國已經進入了百年稱霸的鼎盛期,秦穆公不是對手,三次戰敗後放棄了東進路線,調頭去收拾西邊的西戎,開疆千里。秦穆公對西戎的勝利相當於給周王室報了當年的仇,周襄王封秦公為西方諸侯之伯,秦遂稱霸西戎。雖然此時中原晉國是真正的霸主,但秦穆公至少也是和楚王一樣的地方一霸。

宋襄公

,雖在一些版本中忝列五霸,卻從來沒有達到過霸主的高度,成為五霸候選人裡最具爭議的一個。齊桓公餓死之後,齊國陷入大亂,宋襄幫助齊國平亂,一時小有名氣。齊桓一死,霸主之位空缺,宋襄就想學齊桓稱霸。但他國小德薄,又被仁義所累,遵守約定不帶軍隊赴約而被楚王扣押,遵守道義等敵人渡河列陣後再開打而兵敗泓水。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大家可以自行百度。總之,史家從來不認為宋襄公成就過霸業。

《孟子·告子下》中將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莊王作為五霸,並認為五霸是“

三王的罪人

”,予以

貶低評價

。孟子曾出仕田氏掌權的齊國,故孟子自然要從田氏齊國的角度去評價五霸,貶低前朝姜氏國君齊桓公和敵對勢力的祖先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但這幾位老哥畢竟還是立過赫赫戰功,成就一番霸業的。跟他們相比,宋襄公除了仁義之名,在軍事上就很low了,但為什麼也要把他列入“五霸”呢。歷史上這是一個被充分討論過的話題,支持者說宋襄仁義無雙,也就是說他的超高仁義值拉高了他的平均分,得以忝列五霸末班;反對者罵宋襄迂腐保守,死守無用的道義;也有反對者說宋襄平時不仁,戰時才假惺惺仁義等等。這些論調其實都不得要領。孟子之所以要拉上宋襄湊數,是因為齊國垂涎宋之領土已久,所以把宋襄拉進來一併貶低一番,達到齊國不可告人的宣傳目的。在孟子生活的時代,吳國已被越國所滅,而越國被楚國破城,舉國遷往琅琊投靠齊國,所以孟子就未將吳王和越王納入五霸之中。

《荀子·王霸》則展示了與孟子完全相反的觀點。《荀子》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列為春秋五霸,評價他們“

信而立霸

”,是講誠信的人。荀子曾出仕楚國,他所列五霸所在的國家,除了楚國,其餘的在荀子生活的時代都已滅亡或被取代。故荀子褒揚這些君主對當時楚國的對手而言也沒有什麼好處,但楚國確是唯一存在的,《荀子》的立場其實就是

楚國的立場,

透過褒揚春秋霸主,

體現楚國的正統性主張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尚宮女史2018-06-24 22:39:16

春秋五霸的提法並不固定,有很多版本,在已知的七個版本中,我統計了一下,結果如下:

齊桓公7票,晉文公7票,秦穆公5票,楚莊王5票,宋襄公2票,吳王闔閭2票,越王勾踐2票,還有五個人各一票。

而太史公心中的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齊桓公和晉文公是公認的春秋霸主,全票透過,而秦穆公和楚莊王也高票透過。實際上吳越稱霸是春秋末期戰國初期的事情,而且兩國也只是短暫的區域爭霸,所以可以排除。

宋襄公本來是想在齊桓公的後面接過霸主的位子,實力不夠,仁義來湊,他想另闢蹊徑爭霸,有野心是好的,只是他面對的是自認“蠻夷”的楚國,楚國固然勝之不武,但宋國也實在沒有那個實力號令諸侯。

秦穆公確實算得上是一位霸主,只是那時候因為晉國的阻礙,秦國始終無法東進,秦穆公縱然雄心萬丈,也只能望東興嘆,轉而攻打西戎,不斷擴大秦國的地盤,稱霸西域,所以秦穆公是一個區域性的霸主。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過,春秋實際上一部晉楚爭霸史,在晉楚爭霸之前,齊國曾短暫的稱霸過,齊桓公的稱霸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彼時,秦國在西陲無法東進,晉國剛剛經過“曲沃代翼”和誅殺公子,晉獻公正在開疆擴土,而楚國尚沒有實力北上。

在這樣的境況下,齊國依賴於管仲的改革率先強盛起來,齊桓公只能算是一個甩手掌櫃,所以管仲去世後,齊桓公越發昏庸,親近小人,齊國很快衰落,而且齊桓公的諸兒為爭位鬥得不可開交。固齊桓公雖然是春秋首霸,但實在算不上霸道有為。

之後晉楚開啟了百年爭霸之戰,大部分時候楚國都是落敗方,直到楚莊王打敗了晉國,成為霸主,楚莊王是楚國曆史上很有作為的一位國君,他銳意改革,促進楚國與中原的文化交流,他又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國君,強盛時期甚至跑到東周管轄的洛陽附近耀武揚威,“問鼎中原”,嚇得周天子不輕。但不得不說的是,楚國確實有實力稱霸,只是楚國禮儀不周,德行不足。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相比較而言,晉國是毫無爭議的春秋最強國,而晉文公又是春秋第二霸。昔年,晉獻公誅殺晉國公族,後來又寵幸驪姬,想把王位傳給驪姬的兒子遺棄,從而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他們生隙,驪姬從中作梗,誣陷太子申生,最終使得晉獻公追殺這三個兒子。太子申生自殺,重耳和夷吾逃跑。

重耳在“五賢士”的陪伴下在外流亡了十九年,公元前636年,62歲的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國繼位,後進行封賞。很快晉文公爭奪霸主的第一個機會就來了,周王室發生王子帶之亂,周襄王跑到了鄭國,派人遍告諸侯,發出求救訊號。晉文公出兵護送周襄王回洛邑,並殺死了王子帶。

之後晉楚爭霸拉開序幕,並在公元前632年正式對戰,晉文公按照曾經承諾過的與楚軍對戰退避三舍,在城濮之戰大敗楚軍。之後周天子承認了晉文公的霸主地位,舉行踐土會盟。自此,晉國開啟了百年霸業。

很多人認為後來發生的三家分晉,其根源在於晉文公設三軍六卿,致使卿族做大,逐漸凌駕於國君之上,實際上卿族做大早在晉武公時就埋下了隱患,晉國經過近七十年的內戰終於“曲沃代翼”,小宗接替大宗主晉國國政,曲沃武公成為晉武公,為了防止公子作亂的再次發生,晉武公和晉獻公開始誅殺晉國公子,致使晉國無公族。

沒有公族,任用的官員必然都是外姓人,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國家的的發展,但是國君一旦不夠強勢,卿族就會抬頭,況且晉文公設了三軍六卿輪流制,強大國家的同時必然使得數個世族崛起,並最終三家分晉。

綜上,我認為最霸道的是晉文公。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白sir讀書2018-03-26 09:34:58

春秋五霸的名單有好幾個,一般就在幾位大佬中排列組合,大致如下: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當然有時還要加上晉文公之後的幾位晉國國君。

但無論如何排列,有三位是公認的有實力的霸主: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其他幾位都有爭議,比如秦穆公,主要是在西部稱霸,勢力不能影響到函關以東;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主要在南方活動;而宋襄公稱霸更是一廂情願,想稱霸,還得徵求楚王的同意。

如果不以實力劃分,而以合法性——即是否得到周天子冊封為“侯伯”來劃分,那麼能稱為霸主的只有齊桓公、晉文公、越王勾踐。

正是因為劃分標準不一,歷代學者列出的“春秋五霸”名單至少有七八個。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山東臨淄,桓公臺遺址)

如果我來選,春秋五霸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晉悼公、越王勾踐。晉國之所以有兩人入選,主要因為晉國的霸業實際上貫穿了整個春秋的中後期,過去的學者早就說過,一部《春秋》的中堅,就是晉楚的爭霸,而晉國是始終未曾失掉中原霸主之位的;至於越王勾踐,他既曾得到天子的冊封,勢力也曾北及於魯國,橫行江漢,也算非常厲害了。

那麼,誰最“霸道”呢?

首先要弄明白,什麼是“霸道”?

我們現在說誰霸道,意思大概是有實力,還蠻橫;但在春秋時代,所謂“霸道”實即“伯”道,也就是“臣道”。說白了,稱霸的前提是尊重天子的存在,哪怕只是口頭說說;如果不把天子放在眼裡,那這霸主是無法讓其他諸侯服氣的。

舉個例子,春秋前期的鄭莊公,是當時最厲害的國君,後世稱之為“鄭莊小霸”,但有一次他跟天子打仗,不僅把天子打敗了,還射傷了天子,結果怎樣?從此鄭國失道寡助,迅速衰落。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山西侯馬,晉文公重耳雕像)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最“霸道”的霸主當然是齊桓公。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口號,南與楚鬥,北擊山戎,救邢、燕,存衛國,功莫大焉。齊桓公的時代,“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若非齊桓公之力,諸夏早已淪喪。所以孔子表揚齊桓公說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瀟若扶風2018-09-13 21:17:31

春秋五霸有兩種說法: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按照時間來排);另一種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個人認為秦穆公和宋襄公不能當春秋五霸,比較支援後面的那種說法。秦穆公稱霸了西戎,沒有得到中原各國的認可;宋襄公實力弱,不懂兵法,自己去參加會盟反倒被楚成王活捉了。

齊桓公,姜小白,任用管仲為相。尊王攘夷,救助了燕國、魯國、衛國、騰國,在召陵威懾了楚國。齊桓公有優秀的團隊:管仲、隰朋、鮑叔牙、甯戚、賓須無、王子成父、東郭牙等賢臣。齊桓公晚年任用公子開方、豎人貂、易牙等奸臣,最後被奸臣囚禁,活活餓死了。齊桓公是第一個稱霸的君主。

晉文公,姬重耳,晉獻公的二兒子,晉惠公的哥哥。早年流亡各國,後來憑藉秦穆公的力量復國。晉文公有優秀的團隊:狐堰、趙衰、先軫、胥臣、欒枝、魏犫、狐毛等賢臣。晉軍在晉文公的統帥在城濮之戰擊敗楚軍,稱霸諸侯。開創了晉國的霸業。

楚莊王,熊旅,楚穆王的兒子。繼位前3年,荒廢國政,後來被大夫蘇從的勸導下,發奮圖強。楚莊王的團隊有孫叔敖、蘇從、伍舉等賢臣。楚莊王在邲之戰大敗晉軍,稱霸天下。

吳王夫差,吳王闔閭的兒子。繼位初期大敗越國,包圍了會稽山。任用伍子胥為相國,兩次大敗齊軍。在黃池會盟中當了諸侯霸主。吳王夫差晚年,誅殺了伍子胥,拜奸臣伯痞為相國。最後被越王勾踐所殺,吳國就此滅亡。吳王夫差是個不孝順的國王,越王勾踐殺了吳王闔閭,不思報仇,卻縱容越國。

越王勾踐,越王允常的兒子。越王允常死後,吳王闔閭帶兵攻打越國,被越國打敗,吳王闔閭因為重傷而死了。吳王夫差繼位後,帶兵攻打越國,越王勾踐戰敗。後來越王勾踐發奮圖強,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越國從此強大起來。吳王夫差帶兵去黃池赴會,越王勾踐趁機攻打吳國。吳國太子犧牲,吳王夫差回國後與越軍交戰,被越軍打敗了,越王勾踐帶兵返回越國。後來越王勾踐再次帶兵攻打吳國,滅亡了吳國。越軍趁勢北上,與諸侯會盟。越王勾踐派人去洛陽進貢,周元王大喜,封勾踐為方伯。越王勾踐是春秋時期最後一個霸主。越王勾踐有優秀的團隊:范蠡、文種、計倪、皓進、扶同等賢臣。我認為越王勾踐是春秋時期最霸道的國君。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大秦鐵鷹劍士2018-03-28 20:47:45

道德三皇五帝,功業春秋五霸!正史記載的五霸分別是齊桓公姜小白,宋襄公子茲甫,晉文公姬重耳,秦穆公嬴任好,楚莊王熊旅。我認為齊桓公最霸道,首先他知人善用,發展齊國經濟軍事;其次他尊王攘夷,維護了華夏的尊嚴,被孔子譽為明君!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周王室東遷後,實力衰微,無力約束諸侯兼併,更無力驅逐四夷入侵。姜小白把國政委任給管仲,讓管仲治理齊國,他自己則披頭散髮以御婦人,陲拱而天下治!齊桓公在國富兵強後,開始了代天子征伐蠻夷,討伐不臣諸侯的事業。齊桓公先後九次聯合天下諸侯驅逐蠻夷,最終保護了華夏文明。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宋襄公徒有虛名,不值一提,他的一生就是在追隨齊桓公。姬重耳利用秦國登位,取子侄媳婦為妻,作三軍六卿制最終導致三家分晉。秦穆公西霸西域,並沒有稱霸中原。楚莊王則是不尊王,以力服人,德行不佳。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三維觀時空2018-03-27 23:26:02

春秋五霸史學界有若干版本,最具代表性的有兩種,一是《史記索隱》一一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二是《荀子·王霸》一一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但不管那一種說法,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廣是毫無爭議的不二霸主。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這裡的"霸"古時是由伯音轉而來,州伯、方伯為西周官名,相當於王室的欽差大臣,職責就是會諸侯、朝天子。而東周之後,王室勢微、諸候坐大,大夥乾脆省了這道工序,有實力能"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各路諸候的老大,就是霸天下的盟主,盟主自然要霸氣側漏,威震四海,於是乎春秋五霸橫空而出。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有意思的是,周天子分封天下,八百諸候,兼制九州,立七十一國。本意是讓他們有自己的領地,拱衛王室,嫡系居中,旁系居邊。不想東周時群雄並起,逐鹿中原。王畿核心區域的諸候國紛紛落馬。外圍的諸候國反倒折騰出了名堂,到春秋中後期周天子基本就是個擺設。

如果用現代人的視覺來審視五霸,宋襄公基本可以排除在五霸之外,宋襄公除了舉著春秋大義的旗幟,靠仁義禮智信來打仗外,基本無所作為。相比之下,齊桓公北擊山戎,南合諸侯,尊王攘夷,一匡天下才是貨真價實的春秋首霸,而晉文公堪稱最霸道的霸主。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值得注意的是,春秋乃至戰國是形成華夏版圖雛形的重大時代,西戎北狄南蠻東夷,中原外圈拓展空間很大。五霸的標準應該是既可馳騁中原,又能拓展四方。攘夷又治內,只顧在中原搶地盤不能算真正的霸主,所以能入圍五霸的應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空缺一名,三名有爭議霸主備選:晉悼公、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五霸中最霸道的霸主當屬晉文公,晉文公與歷代晉侯一樣是個擋道的角,晉國地處中原靠北,一直以中原老大自居,與楚國城濮一戰,成功擋住了楚國問鼎中原的步伐,迫使楚國向東南發展。文公的兒子晉襄公崤之戰全殲秦軍,如法炮製地把秦國擋在西面。踐土會盟後,周天子親自策封晉文公為會盟天下的(侯伯)諸侯長。並開創了晉國百年霸業。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有了這個霸道的霸主,客觀上形成中原及周邊的戰略平衡。西方的秦國放棄東岀中原的打算,一心一意向西北發展,滅犬戎二十國,擴地千里,獨霸西戎,為日後統一六國打實了基礎。南面的楚國,也暫時擱置問鼎中原的圖謀,止戈為武,迅速融入中原文化,完成南方的區域性統一,一度時期成為地盤最大的諸候國,接近中國現代版圖的半壁江山。

試想,如果沒晉文公這個霸道的諸候在中路檔著,各路諸侯可能混戰中原,短時內形成一統,但一統的江山或許就中原這片地盤。所以後人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沒有後來的三家分晉,晉國就是泰國一統華夏最強勁的竟爭對手。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史學達人2018-10-25 09:33:55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此為春秋五霸。

在這五霸之中,齊桓公應該算是最霸道的一個,他也是五霸之中,第一個稱霸的人,齊桓公毫無疑問,他統領的國家就是齊國了,齊桓公也是齊國曆史上,把齊國帶到最頂峰的時期的人。

齊桓公之所以能稱霸,是因為他有管仲輔佐,管仲是歷史上的名相,齊國就是在他的治理之下,開始強大起來的。

齊國強大了,各國都是尊齊國為盟主,齊桓公開始號令天下。

我們所說的這個號令天下,就是以齊國為核心,生存在中原腹地南達楚國的這幾十個國家。

那時候在尊齊桓公為老大的國家中,有很多小國經常受西北犬戎族的侵略,在齊桓公當上霸主之後,他就開始率領中原諸國和犬戎族作鬥爭了。

在齊桓公當霸主期間,齊桓公號令天下抵禦犬戎族的大小鬥爭有九次之多。

所以,齊桓公是當時公認的,也是最強的一個霸主。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齊桓公之後,霸主的位置出現了空檔期,這就給了宋襄公稱霸的機會,宋襄公在位期間沒有幹出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我覺得他之所以稱霸可能正是他的仁義造成的。

當時楚國攻打宋國,宋襄公準備迎戰。

當楚國渡河要攻打宋國的時候,宋襄公的手下勸他趕緊出手,這時候攻打楚國是最好的時機。

但是,宋襄公因為人家在渡河,去打人家不仁義為名,拒絕了部下的請求。

楚國的軍隊剛度過河上岸的時候,宋襄公的手下再次勸他,趁著楚軍衣服沒有幹,比較疲憊,趕緊打他們,現在還來得及。

宋襄公又搖了搖頭說,現在不能打,人家剛過來,怎麼也得讓人家衣服晾乾,出兵才有道。

等到楚國士兵的衣服晾乾,他們恢復了元氣,就沒有宋襄公什麼事了。

楚國把宋襄公給俘虜了,還差點把宋國給滅了。還好,當時他的宰相比較明智又在宋國新立了一個君主,才保住了宋國。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晉文公能當上霸主也是不容易,他先是被小媽暗算,然後又被篡位的兄弟追殺,最後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到了晉國,被擁立為國君。

晉國就是在晉文公英明的領導下,開始強大起來,號令天下的。

秦穆公之所以能稱霸,是因為他比較重用人才,百里奚就是他發現的人才,秦國也是在百里奚的輔佐之下,開始走向霸主之位的。

秦國也是在秦穆公的領導下開始定國的,他們向西開拓了肯多地盤,但對於東邊,始終沒有進展。

楚莊王這個人更是不得了,他在當上王的時候,有三年的時間是不務正業,天天美酒佳餚,揮霍人生。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很多大臣看不慣他的作為,就開始勸導他。

他都是置之不理,當時很多人不理解,楚莊王為何會這麼做?

三年之後,他們終於理解了。

原來楚莊王這是在考驗人性,他用了三年的時間,是在看誰到底是可用的人才,誰才是小人。

三年的時間,楚莊王終於把身邊的人考驗了一遍。

於是,他就把哪些所謂的小人給殺了,重用了一大批人才。

楚國才走向強大,楚莊王才開始稱霸的。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林屋公子2018-04-02 22:12:59

春秋五霸是哪些人,說法很多。比如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說(《史記》),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說(《荀子》),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吳王夫差說(《漢書》),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說(《鮚崎亭集外編》,都有一定道理,但似乎都有可商榷之處。

就拿最常見的《史記》說法吧,宋襄公和秦穆公明顯是不符合這個資格的,因為秦穆公只是西方霸主,而宋襄公不但難說有何霸業,自己也敗於楚成王;《荀子》的說法倒是相對公允,但是吳國霸業的巔峰偏偏不是闔閭而是夫差,但闔閭又是夫差的奠基者,兩者密不可分;至於《鮚崎亭集外編》,則明顯偏向晉國,連楚國都沒有一席之地。難以反映春秋爭霸全貌。

但這恰恰也給我們一個提示:春秋霸主更應該像戰國七雄一樣,從國家整體評判,而不用拘泥個人。

個人意見,春秋五霸應該是齊、晉、楚、吳、越,因為這五個國家都達到了“中原盟主”的地位,這是鄭、宋、秦所沒有的地位。齊、晉兩國自然不必多說,楚國雖然不服周,但楚莊王大敗晉軍、楚共王蜀之盟,確實成為了中原霸主。而吳、越兩國儘管曇花一現,不過霸業仍然可觀,吳王闔閭攻破楚都,吳王夫差降服越國、大敗齊軍、挾盟晉人,越王勾踐北上稱“霸王”,都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認。

感謝閱讀!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AAA福祿壽喜財AAA2018-03-24 20:49:06

中國古代有很多著名的霸主,時間較早的春秋時代(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也不例外。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在這290多年間,周朝的皇帝失去了權威,諸侯們不再聽命於他,而是藉著自己廣闊的封地而發展自己的軍隊和勢力。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皇帝因為實力弱小,於是依附於強大的諸侯,諸侯於是自顧自地稱霸起來,先後稱霸的五個諸侯叫做“春秋五霸”,分別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公元前685年,齊桓公即位,他是一位賢德之主,在政治和經濟上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使得國力上升。

公元前639年,齊桓公死後,宋襄公想要稱霸,但卻因為急功近利而失敗,他有名無實,不能算作真正的霸主。但因為他講信用、以仁義待人而名列春秋五霸。

公元前633年,晉文公稱霸,他得到了當朝皇帝的賞賜,可以自由征戰,成了中原霸主。

在晉國稱霸的同時,西部的秦國也強大起來,吞併十幾個小國,並最終成為了西部霸主,史稱“稱霸西戎”。

公元前598年,楚莊王稱霸。當齊國衰落之後,楚國實力大增,並同晉國爭霸,最終成功。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內求安己2018-11-26 02:31:04

後世對“五霸”的界定,存在爭議!

主流觀點認為是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

;另一種觀點為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看來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

,在人們心目中無可爭議,是名副其實的霸主。

要論“霸道”,無可厚非是在這三人中甄選!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齊桓公(五霸之首)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電視劇《封神榜》裡面的“姜子牙”,是“齊桓公”的祖先。

公元前685年,齊國內亂平息。齊桓公先於其哥哥“公子糾”回到齊國,接任國君之位。隨後脅迫魯國殺害“公子糾”,得到“管仲”輔佐。六年後,第一次會盟諸侯,始稱霸。後來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攻“山戎”、伐“楚國”、保“天子”,糾集諸侯十多次。

讓諸侯都聽從齊桓公的是在“助燕攻戎”之後,燕莊公相送齊桓公,竟出燕境入齊地幾十裡。這已嚴重違背了“周禮”,“諸侯迎送周天子才能出國境”。齊桓公為了維護禮制,豁達地將幾十裡土地贈予燕國。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一下子聲名鵲起,德播四方,可謂“德行蓋過兵鋒”!葵丘會盟,天子賜胙封伯,統領諸侯。

退避三舍——晉文公(五霸居二)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晉獻公晚年,晉國因儲君問題發生內亂,晉文公出逃流亡在外。

公元前636年,在秦穆公的派兵保護下返回國都,繼任國君。第二年就發兵平定周王室的“子帶作亂”,迎還周襄王。第五年,為營救對他有恩的宋國,與也有恩於他的楚國對立。在隨後的“城濮之戰”中,信守昔日在楚國許下的諾言,後退90裡(即3舍)。至此,傳位千古佳話,可謂仍以“德”立。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之後,宋公、齊將、秦將率軍合於晉文公處。戰勝楚國後,在“踐土”為周王建造行宮。

此年冬季,“踐土會盟”,天子賜胙封伯,霸主確立。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楚莊王(無冕之霸)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公元前613年,楚穆王去世,楚莊王繼位,年不滿20。

楚國內部矛盾重重、形勢複雜,莊王以退為進,三年不理朝政。表面上“飲酒作樂、荒淫不止”,實則暗中觀察政局,辨明大臣賢能。第四年,開朝理政,上下煥然一新。

同年,滅“庸國”。後,始伐“宋國”,再伐“陸渾戎”,乘勝之際,兵臨洛陽,閱兵示威。

於是,周王派人來犒勞楚軍。莊王問來人,“周王傳國寶物的九鼎之大小輕重”。來人答道:“在德不在鼎。” 莊王怒著說:“你不要以為有九鼎,楚國折斷兵器上的尖頂,就足以鑄九鼎!”

這樣的話何止盛氣凌人,簡直目中無人,霸道至極!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

再後來,“滅陳復陳”、“圍鄭圍宋”、“大敗晉國”。

可謂,無需封伯,霸主自得。

不明覺厲,“楚莊王”最霸道者也!

是為:一己之力,睥睨天下,縱橫捭闔。

春秋五霸是哪幾霸,哪個最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