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北魏時期真的有“立子殺母”的制度嗎?為什麼?清蒸歷史2019-12-13 23:36:44

關於“立子殺母”的制度,最早出現在漢武帝時期,即漢武帝立鉤弋夫人的兒子劉弗陵為太子後,賜死鉤弋夫人。

歷史上北魏時期真的有“立子殺母”的制度嗎?為什麼?

關於這種讓人很難理解的做法,漢武帝也做出瞭解釋,據《資治通鑑》中記載,

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國家所以亂,由主少母壯也。汝不聞呂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

一、西

漢自建立以來,呂后干政,導致呂氏外戚集團霍亂整個朝政。

呂后事件不得不讓漢武帝提防。再者,漢武帝的奶奶竇太后,也喜政權,漢武帝的皇位還差點讓給他叔叔梁王,漢武帝親政也是費了很大力氣。

二、漢武帝當時的兒子中,最有能力繼承皇位的也只有小兒子劉弗陵,但劉弗陵太小,漢武帝深知自己的身體狀況,

少主太弱,母親以輔助少主為由干政的事情很可能發生。

三、漢武帝和鉤弋夫人的情緣,起於鉤弋夫人“奇女”的身份。當時,漢武帝正在狩獵,觀天相、占卜吉凶的“望氣者”對漢武帝說此地有奇女,而此“奇女”正是鉤弋夫人。而後,鉤弋夫人懷胎十四個月生下劉弗陵,被稱為“堯母”。

古人信迷信,鉤弋夫人“特殊”的身份,讓漢武帝不得不提防。

歷史上北魏時期真的有“立子殺母”的制度嗎?為什麼?

其實,武帝時期的“立子殺母”也僅僅是個開端,算是北魏時期遵照的一個先例吧,所以,這項制度在北魏時期拓跋家族逐漸發展成一種制度,又稱“子貴母死”。

道武宣穆皇后劉氏,後生明元……後以舊法薨;文成元皇后李氏,生獻文,……依故事薨;孝文貞皇后林氏,生皇子恂……後依舊制薨。

這段記載,讓現在的我們,覺得毛骨悚然,然而,這在當時的北魏,已成為老祖宗留下的一種“制度”。

這種看似很畸形的行為,又為何能成為一種讓北魏歷代帝王遵守的制度呢?

歷史上北魏時期真的有“立子殺母”的制度嗎?為什麼?

首先,拓跋氏建立北魏,依靠的是拓跋珪的母族。

拓跋氏其實是一個非常落後的種族,此時,他們剛剛步入“父系氏族”,所以,此時的女人依舊擁有著“天女(《魏書·序記》中把婦人比作“天女”)的至高無上的待遇,女人對權拓利的控制和慾望還是很強烈的。

而拓跋珪之所以能建立起北魏,也是靠著其母族賀蘭部、妻族獨孤部的鼎力支援。畢竟才剛剛步入父系社會,所以他孃家和妻家的勢力也是不容小覷。但隨著父系社會的發展,外戚勢力的潛在威脅漸漸地表現出來了。一旦太子拓跋嗣繼承皇位,他那來自獨孤部的生母劉氏,就可能成為該部族外戚染指北魏皇權血緣紐帶,那麼北魏也出現一個新的“王莽”,悲劇還會再度上演,這是拓跋宏所無法接受的。

所以,拓跋珪賜死劉氏,也這是這個制度出現的開端和最根本的原因——防止外戚干政。

歷史上北魏時期真的有“立子殺母”的制度嗎?為什麼?

其次,拓跋珪還給這種制度披上了一層華麗麗的外套,對他兒子說,這是仿照漢朝。

而此時的拓跋王朝也確實在一步步的“漢化”,也因此,這種制度在北魏才變得合理合規,畢竟有“先人”如此。

這種制度下,真的就能杜絕北魏女人干政了麼?其實並不然。北魏馮太后就是一個例子,另外,太監也在那個時期很是猖狂。除此之外,作為皇帝的妃子們,也很懼怕生兒子,畢竟一旦生下兒子,那麼她們的小命也就有可能不保,所以有的妃子們會懷孕後會自行墮胎,以致於到元北魏宣武帝元恪時,竟然出現了無子繼承皇位的局面,而後元恪廢掉這種制度,“子貴母死”才被剔除。

歷史上北魏時期真的有“立子殺母”的制度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