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文史醒言2020-03-02 23:00:21

首先荀彧建議曹操的是“奉天子以令諸侯”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奉”是以漢為正統,“挾”則有不臣之心,差別不是一般的大。其次荀彧不同意曹操進爵“魏公”不是“魏王”,稱“魏王”前荀彧早已去世。

有關荀彧之所以不贊同曹操稱“魏公”的原因,我專門寫過一篇文章,摘錄如下:

一是出於荀氏家族利益考慮

。荀彧出自潁川荀氏這個士族大家庭,從他祖父荀淑開始,就多人為官,他的叔父荀爽還做過司空這樣的大官,家族成員一直享受著漢恩,並且美名在外。現在如果推舉曹操做了國公,自己包括家族成員自然要背上不忠的惡名,那麼在奉漢為正統的世家大族中間就沒有了聲望和地位。一旦以後天下有變,整個家族可能都會衰敗下去或有滅頂之禍。所以私下他是不能夠贊同曹操稱國公的。

二是針對荀彧自身而言,他也不能夠贊同曹操稱國公

。自從公元191年荀彧從袁紹處投奔曹操後,不久就從戰略上給曹操建議了兩個方針,其中一個就是奉迎天子(以令諸侯),注意奉迎可不是要挾,雖然說曹操有要挾的意思。荀彧從自身來講是想透過曹操的雄才大略,再加上以天子名義征討,最終實現復興大漢的願望。現在曹操要稱國公,無異偏離了他當初的願望。曹操稱國公後,自己就要背上亂臣賊子的罵名,這對士族出身的荀彧來講,心理上過不去坎兒。

荀彧所在的大家族崇奉的是儒學,家族成員不少還是經學家,他自身也帶著很強的儒學思想。大家知道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兩漢歷朝皇帝都以忠孝為尊,尤其是東漢,東漢儒學風氣之盛是中國曆代之冠,不僅講忠孝,還重氣節。在願望和信仰都偏離時,他怎會贊同曹操僭越稱公的主張。

荀彧早期跟著曹操打天下時,作為曹操最重要的高階謀士,計無保留地幫助曹操,是因為在權衡諸侯能力時,他認為只有曹操可以力挽狂瀾,救大漢於將傾。後來在北方逐漸統一後,曹操野心開始膨脹,此時荀彧開始感覺到願望要落空,出於自身和家族的利益,他不得不反對曹操僭越稱公。自此曹操開始從心理上疏遠荀彧,並把他安排在軍中,以便控制。同年荀彧就病死在壽春,一說是曹操逼迫其服毒自殺。曹操為了實現稱王稱帝的想法,可謂不擇手段,四年後又僭越稱“魏王”,為曹丕以後的稱帝掃清了障礙,但天道輪迴,隨後司馬氏如法炮製了曹氏家族的作法。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魏青衣2020-03-12 18:09:06

作為曹營中的第一智囊,荀彧一直以來都像是曹操的好搭檔一般,曹操在作出許多重要決定之前都要詢問荀彧,這時候的荀彧,簡直就像是劉備的諸葛亮,將曹營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然而,道不同不相為謀,曹操註定是要與荀彧走上不同的路子的。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三國前期,曹操有雄心壯志,也是一個實力強勁的諸侯,與此同時,誰說曹操打從一開始就將眼光放在天下之上的?曹操最初的打算最可能也只是做一個周公那樣的人物,輔佐君王,重整河山。

荀彧也正是看中了曹操的這一點,才甘心陪著漢獻帝躋身曹營之中,並且為曹操出謀劃策,立下汗馬功勞。

但是,隨著曹營的壯大,曹操慢慢的也變了,曾經的曹操,為了大局著想,與荀彧在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點上,雙方態度不謀而合。

以當時的情況,想要興復漢室,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迅速收復失地,蕩平各路諸侯,以最快的速度奪回大漢疆土。就這一點,荀彧對曹操的做法沒有半分否定,不僅如此,還十分支援,因為,荀彧是忠於漢室的。

然而,兩兄弟在意見統一的時候,可以並肩作戰,意見截然相反的時候,自然只能背道而馳。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曹操試圖挾天子以令諸侯,在迅速蕩平諸侯的同時,也強大了曹魏勢力本身,曹魏勢力強大了,許多人便會想要讓曹操稱帝,而且這種呼聲越來越高,曹操可能最初只想做周公旦,但隨著屬下呼聲漸高,曹操也不能只做一個周公旦了,曹操有資本,也有必要,做魏王。

然而,荀彧卻不支援曹操稱王的意圖,雖然某些人可能覺得,曹操只不過是做一個魏王,實際上還是漢朝子民,沒什麼大不了的,但魏王本身,就是對皇權的威脅。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依稀記得,漢朝上一個異姓諸侯王還是王莽,而也正是王莽,滅掉了西漢政權,建立了新朝。曹操如果稱了魏王,加封九錫,下一步就是逼迫漢獻帝退位了。作為曹營中少有的,絕對忠心於漢朝的存在,荀彧對曹操稱王的計劃堅決否定,甚至不惜與曹操決裂。

口誅筆伐,看起來氣勢洶洶,然而卻沒有半分作用,阻止曹操的荀彧終是被趕出了權利核心,終是被暗中加害。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儘管曹操生前並未逼迫漢獻帝退位,但曹操的兒子,曹丕卻早已將這件事放在了計劃之中,曹操終究是稱了魏王,大漢終究是滅了亡。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謙語謙尋2020-03-02 22:08:00

因為他們的目標根本就不一樣啊!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荀彧出這個主意的目的,是想以曹操之威撲滅四處燃燒的叛軍之火。當初“玉帶詔誅曹事件”敗露,劉協迴天無力大哭,他也是按照這個思路安慰劉協的。

不過他還有一層意思,就是等曹操把反賊弄得差不多了,再來收拾他。反正天子你年輕,熬都要熬死他老賊……

他當然以為曹操作為丞相和他想的是一樣的:漢室中興匹夫有責。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寫到這裡只能說,玩兒政治的真不是一般人哎!

道不同不相為謀

當初曹操的目的也確實和他是一樣的,但是隨著手中權利越來越大,野心也就越來越大!最後不由自主的,肉體和靈魂都被野心牽著走,目標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變成了萬人之上。

當他打敗袁紹之後,就再也不把天子放在眼裡:天下都是他東征西討保住的,憑什麼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白麵小子就能坐龍椅??

所以曹操後來要求天子下詔給自己加九錫,而詔書除了荀彧這個光祿大夫以天子名義下詔加封,別人許可權又不夠,曹氏也不願意把這塊三點式遮羞布抓破……

荀彧一聽當即面如死灰!不敢從也不敢不從!從則淪為曹氏走狗,多年積攢的名聲毀於一旦;不從則他深知曹操手腕,自己肯定是個死。

於是他官帽一摘回家閉門不出更不上朝。打算來個不理不問。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曹操卻不放過他,令他隨軍出征。路過壽春就將他軟禁起來,幾天後命人給他送來了一隻空的三層食盒,然後看似無意留下了一瓶鴆酒……

荀彧尚且是他親家呢!但是在曹操眼裡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如此就別擋路。

王佐之才就這麼沒了……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邸家姑娘2020-03-02 20:24:39

荀彧本來是曹操身邊的第一謀士,身受重視,卻在曹操要稱王的時候反對了曹操,世人皆說他忠於曹操,不如說他忠於漢室,那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當初荀彧為什麼同意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後來卻不同意他進爵稱王吧

首先,看一下而且荀彧當時的情況,荀彧去投奔曹操之前,本來是先去投靠袁紹的,當時的袁紹的是冀州牧,而當時的曹操只是袁紹任命的一個東郡太守,曹操當時的實力於袁紹還是有很大區別的,舉個例子,就像你本來在領導身邊做事,後來跑到一個經理或者廠長哪裡去了,為什麼呢?在{三國志}的原話是荀彧說“度紹終不能成大事”,就是荀彧看透了袁紹是成不了大事的,並非明主,那麼荀彧想做的是什麼呢?——興復漢室。但是想要恢復當時已經傷痕累累的大漢王朝,談何容易,憑藉他一己之力是根本無法完成的,所以需要投靠一個有魄力,且又能力的人,而曹操當時: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聽起來雖然感覺這個人十分的可怕,猖狂,但是細讀會發現,十分的有膽識,所以荀彧堅信曹操是個有能力的明主,跟著明主,定能恢復漢室,

其次,在荀彧跟了曹操後,出謀劃策,盡心盡力的輔助,在曹操得到大半個天下的時候,一直是“奉天子以令不臣”,這也是當初荀彧提出了的,只是到最後,隨著後期曹操勢力越來越大,與之的帝王之心浮了上來,當在白馬門之前的會議上,曹操稱魏王,荀彧很是看不下去(因為漢劉邦曾立言 非劉氏不得稱王,當時曹操稱王,說明有篡漢的野心)。後來的白馬門前,曹操之所以當著荀彧的面斬了白馬門衛,並且扇了自己兒子一巴掌,1是想證明自己並非昏主 2 白馬門以前只有皇上可以駕車透過,現在拆了是說明人人都可以從這裡過,只要你有能力(曹操只想證明自己稱魏王是自己能力所致)但荀彧就是容不得他這樣公開竄漢,可是自己又無能為力,這讓荀彧傷痛不已,曹操與荀彧之間有著難以調和的理想衝突,因為曹操想成就自己的霸業,而荀彧則一直以恢復漢室為己任。既然如此,兩個最終是做不到一起的,

最後,回到家中的荀彧,一病不起,曹操送了一個空盒子給他,荀彧看到後,明白曹操什麼意思,他跟隨了曹操那麼多年,太明白他了,之後選擇了拔劍自刎而亡,根據後人說,當時曹操送盒子,寓意為:留你何/盒用”

荀彧一生忠於的,為大漢,與其說忠於曹操,不如說忠於漢室,其次忠於曹操,所以在曹操選擇稱王的時候,已經是篡奪漢室了,已經違背了荀彧本身的理想了,所以他不同意,也因此選擇了死亡。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虎嘯一生2020-03-03 11:32:12

荀彧是輔助曹操的第一功臣和智囊,很多事情上都有曹操不謀而合,那麼為什麼在曹操進國公位加九錫(建安19年5月進國公,建安21年進魏王,荀彧是阻止進國公後與曹操產生分裂,別調離中央)這件事上極力反對呢,我認為原因有三個:

荀彧初衷是框扶漢室,他本質上是忠君愛國的,受君為臣綱,父為子綱的禮教影響,不允許曹操突破

荀彧是典型的忠君的例子,不管他投靠袁紹還是曹操,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國為君盡忠。眼見天子被西涼賊將劫持,惶惶不可終日,卻吃少穿,他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所以他說服曹操去爭取天子,哪怕短暫的令天子置於強臣之下,只要天子能夠還都,大漢可以延續,他都能夠容忍,但是如果要是突破倫理道德,至漢朝禮儀不顧,這是他不能接受的。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迫於形勢,擔心天子有難,國家將進入分崩離析的階段,他支援曹操挾天子,以維護國家統一

當時天下刺史已經劃疆而治,各以諸侯自詡,如果天子再出現意外,那麼各諸侯們更有理由去逐鹿天下了,畢竟只要漢天子還活著,就沒有人敢明目張膽的篡權奪位,否則將受到天下的共同討伐。袁術擅自稱帝,被討伐就是例子。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反對曹操進王,不僅僅是反對曹操,更是反對當時天下想稱王稱帝的人,是想用自己為天子做最後一道屏障,為天下做一個表率

三分天下已定,大漢王朝即將分裂,荀彧作為第一謀臣,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他只所以還是反對曹操稱王,主要是他心存幻想,希望以自己的努力影響曹操,讓他做一個盡心輔佐天子的重臣,同時也是想呼籲更多的人,能夠衷心維護天子,勸諫其他兩家也不要稱帝。這是荀彧的無奈和可悲,雖然不可能,還是想去做。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綜上,是我認為荀彧為什麼支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反對他進位為王的原因,歡迎大家點評。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小小小百科全書2020-03-12 11:20:21

熟悉三國曆史上的人肯定對荀彧這個人印象深重。很多人認為荀彧是三國時期最自相矛盾的人。本身身為漢室的忠實擁躉,卻幫助一心篡漢的曹操。本身為了曹操嘔心瀝血,卻在晚年因為曹操僭越和曹操翻臉,兩人關係一度非常的緊張。事實上荀彧還是那個荀彧,從始至終他都沒有變過,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有望復興漢室。他唯一做錯的就是看錯了曹操。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首先荀彧是一個忠於漢室的臣子,這一點毫無疑問。當初荀彧為避難,不得不出仕袁紹,但荀彧發現袁紹沒什麼大本事,反而有心謀朝篡位。所以荀彧就離開了袁紹,轉而投奔曹操。荀彧為什麼投奔曹操呢?就是因為當時的曹操還是一個心向漢室的臣子。至少荀彧是這麼想的。就是因為曹操率先號召天下諸侯起兵討董,而且在討董時期,曹操是唯一一個沒有渾水摸魚的諸侯。所以荀彧認為曹操也是忠於漢室的。更重要的是,荀彧發現曹操很有能力,他認為曹操又能力匡扶漢室,所以荀彧才心甘情願的幫助曹操。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在漢獻帝從長安返回洛陽後,曹操勢力內部確實出現了關於迎奉漢獻帝的不同聲音。事實上荀彧向曹操的建議是“奉天子以令諸侯”。荀彧想讓曹操即使扶正朝廷,遵從漢室而後借漢獻帝的名義去征討不臣。曹操接受了荀彧的建議,但卻把“奉天子”變成了“挾天子”。此時就說明了曹操對於漢室心態的變化。雖然同樣是借漢獻帝的名義,但“尊奉”和“挾持”完全是兩回事。荀彧發生了曹操的陰謀後,也沒有辦法,畢竟事情已經發生了。荀彧也發現了曹操的心態出現了變化,但他依舊選擇幫助曹操,就是因為荀彧認為自己還可以影響曹操,曹操還有挽救的餘地。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但顯然荀彧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曹操的野心。曹操迎回漢獻帝之後,漢獻帝完全成了曹操手中的傀儡。但此時的荀彧依舊對曹操抱有幻想。他始終認為曹操和其他諸侯不同。而且當時大敵當前荀彧也就沒有多想,繼續在幫助曹操平滅敵手。直到建安十七年,曹操想要進爵國公、加封九錫時,荀彧爆發了。他堅決反對曹操稱公,並且對曹操說“

公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因此惹怒了曹操。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雖然荀彧因此和曹操翻了臉,但荀彧依舊忠心耿耿的做事,但就在同年,曹操征討孫權時期,荀彧在勞軍途中病逝。荀彧死後第二年,曹操進封為魏公。荀彧一生都在為了漢室而奮鬥,但最終他卻發現真正忠於漢室的臣子寥寥無幾,而他一直輔佐的主公也有了篡逆的跡象,這對荀彧來說是極為痛苦的。所以他拼著和曹操翻臉也要阻止曹操稱公。但終究還是白費力氣,歷史的車輪滾滾,荀彧個人還是無法阻擋的。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援一下。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白羽居士2020-03-03 12:13:56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題主之所以能問出這個問題看來是對電視劇《軍師聯盟》理解的很透徹。

但是,從歷史角度,必須分為兩個層面來解答這個問題。第一,荀彧是否向曹操建議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答

案是,荀彧曾經有過迎奉天子來許都的建議,卻從來沒有說過“挾天子以令諸侯”這麼

大逆不道的話。第二.

荀彧從來沒有對曹操稱王的想法提出過任何反對意見。

請聽我慢慢道來: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第一,“奉天子以令不臣”是曹魏集團當時口號和做法,一直都被奉為最正確的政治路線和政治觀點。

這個說法,是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討伐黃巾軍到達兗州時,

毛階

向曹操提出的著名建議:

“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

因為這番話,毛階被曹操收歸賬下,成為了重要謀士。但是這個說法雖然很好很強大,但是在當時沒有什麼具體的作用,

因為大家都在忙著征討董卓,擊敗黃巾軍,搶地盤,壯大自身實力,至於漢獻帝在哪,在誰手裡,沒人關心,沒人知道,沒人過問。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

漢獻帝這個一直被郭汜、李傕劫持到河東的天子,趁著雙方火拼之際終於逃出魔爪,打算回到洛陽。

郭汜、李傕打算繼續捉拿他,在皇帝人身安全沒有任何保障的時候,手下提議向名聲較好的曹操發出求援信

,信使還沒有出發,曹操就帶著人馬來保衛皇帝了

。故有“說曹操,曹操到”的說法。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在收到漢獻帝的訊息後,曹操曾經召開會議。

漢獻帝正在回家的路上,大隊人馬出現在山東境內,而山東正是韓暹、楊奉的地盤,貿然進軍就會引起不必要的軍事衝突。

曹操就跟大家商討到底要不要迎接漢獻帝。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在會議上荀彧旗幟鮮明的表態,一定要將天子迎接回來。荀彧勸曹操說:自打天子蒙塵被劫持以後天下大亂,

曹將軍你首倡義兵,為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雖然說現在山東還有很多不安定因素,但是這時候我們應該放棄打地盤的想法,把目光放的長遠一些,去贏得天下人心。

雖然天子在外受難,但所有的人民群眾都是大漢子民,大家的心都是向著大漢王朝的,我想這也是將軍您的遠大理想和抱負。

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從人民群眾的角度出發,順從廣大群眾的民意;從匡扶漢室的角度出發,讓天下豪傑順服,這是大戰略、方向。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這番話不但胸襟博大,志存高遠,還佔據了道德和戰略高度。深深的打動了曹操和在場所有的人。

曹操下定了決心,他親自帶人到山東,將漢獻帝迎接回來,而其他大大小小的諸侯勢力都還沒有反應過來。

而事實證明,荀彧的說法和做法都是無比正確的。

所以說,荀彧從來沒有說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話,這與他的世界觀和政治觀念完全相悖。

事實上,曹魏集團也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言論。

這話其實是劉備、孫權、諸葛亮這些政敵說的。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劉備與諸葛亮的《隆中對》中已經表達的非常清楚,“

今操已擁兵百萬,挾天子已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就連諸葛亮都承認,只要天子在自己的掌控之下,無論釋出什麼樣的政令都是最正確的說法,無論興兵討伐任何人都是最正確的做法。這一招實在是太厲害了,我們永遠不要跟曹魏集團發生政治層面的鬥爭,

因為只要是打政治牌,我們永遠都是輸家。

第二.為什麼說荀彧從來沒有對曹操進爵稱王的想法的想法表示過反對意見呢?

因為曹操打算稱王的時候,荀彧已經病逝五年了。沒有辦法從墳墓裡爬出來提反對意見,他在世的時候反對的是曹操稱國公。

當然了,按照這個邏輯,如果荀彧活著,他肯定跳著腳指著曹操的鼻子去罵他有不臣之心,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

董昭等人上勸進表,請曹操為自己進爵為國公,還準備了九錫,

(王莽篡漢也是加九錫,自此加九錫九成了陰謀篡位的代名詞)用來彰顯曹操的政治地位。

曹操為了這件事情,專門秘密找來荀彧進行商議。荀彧在戰略層面為曹操規劃了格局更大的軍事路線和軍事藍圖。在官渡之戰時,曹操一直統兵在外,許昌的軍政事物主要就是靠荀彧主持。在曹操看來,荀彧才是真正的心腹,他對曹操說了一番“

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曹操當時大權在握,志得意滿,哪會把這些充滿了個人道德要求的陳詞濫調聽進去。

兩人不歡而散,曹操的心裡還很是不忿。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這一年,曹操征伐孫權,荀彧到前線運送糧食和軍需物資抵達前線。曹操趁機將荀彧留在軍中,

為了堵住荀彧這個方正君子的嘴,曹操為荀彧加封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

荀彧看出了曹操的想法,又沒有辦法再勸他,

心中不免憂憤,在行軍途中病倒。不久後在壽春去世。時年五十歲。

也有說法是(君幸食),即曹操送空食盒給荀彧,導致荀彧自盡。此事《三國志》並未記載,也與曹操性格不符,故不予採信。

在荀彧去世後第二年,曹操進封魏公。

建安二十一年五月,荀彧去世後五年,曹操進公爵為魏王。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我的電影Film2020-03-03 00:13:11

荀彧出身東漢的豪門士族,家族名望很高,荀氏家族世代都以效忠漢朝為榮,所以曹操稱王的做法與效忠漢朝的荀彧追求和理念相違背,雖然是荀彧提出讓曹操迎接漢獻帝的建議,但是荀彧可不是讓曹操挾天子令諸侯,而且曹操自己從來也沒對外說過是挾天子令諸侯,這句話都是曹操的敵人如袁紹、劉備等人扣在曹操腦袋上。荀彧其實明知漢朝衰亡不可挽回,但是他內心中總是對漢朝抱著那麼一絲希望,他最初投靠的是四世三公名望很高的袁紹,但是他發現袁紹無心恢復大漢江山,所以他又轉投到了曹操這裡。曹操就如世人所說,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在曹操迎接漢獻帝之前,看看漢獻帝過的日子如何?被董卓威脅,被叛將李傕郭汜威脅,過的日子那是戰戰兢兢,而曹操迎立漢獻帝之後,雖然曹操實際是挾天子令諸侯,但是曹操在表面上對漢獻帝尊重,對漢獻帝稱臣,並且還將女兒嫁給漢獻帝,至少在曹操這裡漢獻帝得到了一個帝王應有的尊嚴和待遇。荀彧當然對曹操的行為是心知肚明,但是荀彧即使在忠於漢朝,他也沒有辦法,他沒有能力改變這些,如果沒有曹操,誰能壓制住天下諸侯,誰又能保證漢獻帝落到其他諸侯手裡能比落到曹操手裡還好。其實在荀彧內心深處他還是比較瞭解曹操的,他知道曹操所做的一切是在為他後代奠定基礎,曹操一直沒有篡漢自立也是顧及到了身後名聲,這也是荀彧所能看重瞭解的地方,所以荀彧寧可漢獻帝在曹操手中,至少大漢江山還能再延續幾年。曹操對漢獻帝稱臣就是一塊遮羞布,因為在那個時代只有劉姓才能成王,如果曹操稱王那就是篡位的前奏了,也就是說這塊遮羞布就蕩然無存了,沒了這塊遮羞布,荀彧出於忠於漢室朝廷的目的還是為了自己身後的名聲以及荀氏家族的名聲,他都要奮不顧身的阻止曹操稱王。荀彧不是不知道曹氏必定取代劉氏而立,他只是不想這件事發生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他也不希望這件事發生在曹操還活著的時候,因為畢竟荀彧作為漢臣輔佐了曹操一輩子,所以他希望曹氏取代劉氏的事情發生在自己和曹操死後,只要死後哪怕洪水滔天也和自己沒有關係了。但是曹操早早稱王,讓荀彧擔心害怕曹操會在有生之年篡漢自立,所以他拼命阻止曹操稱王就在於此。但是曹操稱王勢在必行,因為曹操想為自己的後人奠定基礎,必須稱王才能讓繼承王位的曹丕聲望更高。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歷史有話講2020-03-02 20:19:46

荀彧的建議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他是漢臣,心裡想的一直是匡扶漢室,漢高祖所定天下非劉氏而不能成王,所以不同意曹操稱王,荀彧一直在漢室和曹操之間權衡博弈!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人生百態各不相同2020-03-03 06:42:20

1。官渡之戰後,曹操擊敗了北方最大的對手袁紹,之後在荀彧等一眾謀士的協助下,曹操又逐一消滅了北方各大軍閥。在這個時期,長史董詔上奏,請漢獻帝授予曹操九錫之禮。而此時的漢獻帝只不過是曹操手中的傀儡皇帝,命不都一定是自己的。就這樣漢獻帝賜予曹操九錫之禮,比肩皇帝,曹操因此活的封地,稱為魏王,可以立王太子。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2。這樣讓荀彧想到了王莽,都知道王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篡漢這條路的。在王莽封侯之後大破常規進封公爵,受九錫,最終成為了攝皇帝,奪取了漢室的政權,可以說此時曹操獲得九錫就是在按照當年王莽篡漢的步驟來進行。而此時的荀彧深知,自己去支援曹操的這種行為,那無異於將自己以及荀氏家族訂到歷史的恥辱柱子上面。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3。早期曹操而且忠於漢室,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的,這就是為什麼當時荀彧願意追隨曹操,也就難怪荀彧傾心於他。為曹操盡心盡力,出謀劃策,幫助曹操統一了北方。雖然此時荀彧是曹操的第一謀士,在曹操陣營中也是曹操第一,荀彧第二。但荀彧從一開始就是忠於漢室,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的,以為曹操和他一樣會匡扶漢室為己任,但看到的是曹操是想篡權時,荀彧就想阻止曹操封九錫,阻止曹操稱王篡取漢室,這也是曹操也不能容忍的,這就是荀彧為什麼最後憂憤而死的原因。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4。荀彧是真正忠於漢室的人,一開始他以為曹操是忠誠,所以幫助曹操是匡扶漢室,後期曹操意圖自立為王時,荀彧就覺得曹操不值得他輔佐了。荀彧選擇曹操也是因為他的能力,而曹操也是藉助潁川氏族的力量來加強自己的陣營。

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什麼不同意他進爵稱王?

荀彧的這種行為是值得我們去讚賞的,應當宣揚這種忠誠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