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的“靈光一閃”是怎麼產生的?草屋閒聊2019-04-05 08:54:57

靈光一閃,常人說開竅,從心理學上講叫做“頓悟“。什麼是頓悟呢?頓悟,在心理學中叫頓悟說,由德國心理學家苛勒提出,是格式塔心理學派的重要學說。認為學習是透過對事件的模式或意義做突發性的重組而使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

我小學一年級沒讀,直接上了二年級,數學什麼也不懂,特別是兩位數減兩位數,個位不夠減,為什麼向十位借“1”要看作“十”,這個問題一直困擾我一學期,當然數學成績也好不到哪兒去。有一天,我靈光一閃,突然明白了,後來的數學就跟上了,超越了。

參加中考,數學考場上,我還有最後兩道大題不會寫,那可是每題10分的大題呀,相對於當時滿分只有100分的試卷,這20分是決定命運的。當監考老師發出“離考試結束還有15分鐘”指令時,我突然靈光一閃,腦子裡就好像有人在指使一樣,隨手添上一條輔助線,第一題證明題OK了。趁熱打鐵,第二題也輕鬆搞定。那年,滿分100分的數學試卷,我考了99。5分。

靈光一閃不是憑空而來,它是經過長期積澱後的頓悟,沒有長期的困惑、思索、積累,頓悟會離你很遠很遠。

學習中的“靈光一閃”是怎麼產生的?淅爸育兒記2019-04-04 18:24:57

這世界是不存在“靈光一閃”,“靈感咋現”,這些感覺很神奇,但是都是自欺欺人。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感覺?難道這是腦袋開竅了?任督二脈被打通?

並不是,所有的靈光一閃,都是過去積累的結果。到陌生的領域,你學啥都不會有這種靈感。都是在同一領域內,不斷積累之後的突破。

量變引發質變,靈感等等就是來自於量變所產生的質變。

舉個例子,在某數學題上一直都做不懂,但是突然間就找到了解題的方向,下筆如有神。在這個“靈感”,就是源自於過去對這道題的不斷試錯的積累。

如何抓住這些靈感?唯有不斷練習,不斷思考,尋求下一次的突破

學習中的“靈光一閃”是怎麼產生的?張世傑大物理2019-04-04 09:52:37

還真碰到過這種情況,最典型的一次發生在小學一年級升二年級的那次期末考試中。

在一年級的時候,平時上課迷迷糊糊的,但每次課都認真聽講,還被老師當作認真聽講的典型公開表揚過,就是一到考試腦袋跟漿糊似的,碰到題的時候也說不好是不會做還是不想做,總是分數不高。

一年級期末的那次考試,至今記憶猶新,在考場上拿到卷子的時候,腦袋突然變得異常清醒,突然感覺到什麼題都會做了,那次考試成績也比較理想,100分的卷子考了90多吧。領通知書的時候又被老師狠狠表揚了一頓。

而且從此之後,一發不可收拾,學習成績就從來沒掉下來過。或許這就是所謂的開竅吧。

但所謂開竅,也不是憑空出現的。後來也反覆思考過這個事情,覺得還是根源於平時的積累。

所謂靈光一閃,也是有根源的。平時還是多努力。

學習中的“靈光一閃”是怎麼產生的?昔日的追夢少年2019-04-04 19:01:03

當你對學習產生興趣,在學習中善於積累,在生活中善於觀察,”靈光一閃“的產生絕非偶然!

首先,必須知道,學習中的靈光一閃是建立在自身的興趣之上的。

比如從小學就對數學情有獨鍾,思維清晰,對待同樣的習題,總是有著和其他同學不一樣的演算法等等。當然正如有的學生,看到手機,就聯想到了遊戲一樣,靈光一閃的神操作則說明了一切。

學習中的“靈光一閃”是怎麼產生的?

其次,靈光一閃產生的前提是在學習中不斷的積累

。具體來說,就是課堂上的聽課效率,對書本基礎點的熟練掌握,更重要的則是熟練的把知識點串聯應用到複雜的題型中去。這樣日復一日的積累和摸索,大腦思維不斷的在學習中高速運轉,邏輯思維的創新能力在習題的實踐中不斷加強,靈光一閃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學習中的“靈光一閃”是怎麼產生的?

最後,靈光一閃更多的則是來源於生活上的悉心洞察。

一是在課外閱讀各種書籍、手機瀏覽、國家大事、世間百態等等,你在其中得到了其他同學沒有了解的東西,充實了見解;二則是體驗生活,有沒有試著趁著假日做一份兼職,或者進行社會調研、各種科學興趣班等等,從中積累出很多的寶貴財富!

學習中的“靈光一閃”是怎麼產生的?

而回到學校,當別的同學還在為作文該怎麼書寫時,你看似“靈光一閃”的下筆如流水,則是源於在閱讀積累和生活體驗中的水到渠成;當同學們還在為物理的難題悶悶不樂時,你的“靈光一閃”則來源於自己的前車之鑑!

學習中,在別人看來的“靈光一閃”,只有自己明白那只是辛勤付出得來的,人和人的差距並不大,但是面對生活和學習的態度、方法,卻決定了“靈光一閃”的高度。所以,

與其只是漫無目的的等待“靈光一閃”的出現,倒不如即刻開始,真誠、充實的對待每一天!

學習中的“靈光一閃”是怎麼產生的?老程侃事兒2019-04-04 15:40:07

感謝邀請。

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在學習中“靈光一閃”確實是存在的。一般情況下,當我們沉浸在一本書、一門課或者具體到一個專案、一篇文章的過程中,就會遇到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是當下的我們所不能解決的。有時候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暫時先放下。

當我們放下的時候,大腦中那根緊繃的弦就會鬆弛下來,我們的大腦就會處於一種相對放鬆的狀態,而在這種狀態下,反而會激發我們自身的靈感,就會有那種“靈光一閃“的現象出現,問題或者困惑就會得到解決。

“靈光乍現”看似偶然,實則必然。沒有前期的努力,沒有平時的積澱,即便是偶爾出現的“靈光”,我們也無法迅速將其捕捉。所以,不要期待渺茫的“靈光”,而應該紮紮實實地去鑽研、去學習、去實踐。只有經過這些努力和積澱,當靈感來臨的時候,我們才能更好地把握機會。

學習中的“靈光一閃”是怎麼產生的?希望與等待72019-04-04 11:56:59

靈光一閃,我覺得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大腦突然被開竅。這種現象的出現,應該是長期的學習知識,積累知識的緣故吧。當人掌握的知識精與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大腦就會自動的對這些知識進行整合和梳理,從而形成一個知識網。在這個整合的過程當中,如果正好遇上一個題,剛好能夠觸發大腦形成的這個知識網的某一個連結,是自己在這個大腦知識過程當中能夠解答的問題,大腦就會給出指令,然後去進行解答。也就是當人在接受知識的時候,這些知識在大腦中就會形成一個知識網,這個知識網是大腦在不知不覺當中組建起來的,人是沒有意識到的。當日這個網被組建起來的時候,如果人在現實生活當中遇到的一個問題,剛巧碰到了網上的某一個神經,或者某一個連結,然後會把整個學習系統啟用。當整個學期系統被啟用的時候,再去學習其他知識,學習就不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了,這也許就是所謂的開竅的過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