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主角愛情為主線走向的電視劇裡,孤獨和落寞,一般是屬於男二的,非如此,不能體現情愛之摧人心肝。不得不說,在大多數編劇的筆下,主角愛情的刻骨銘心程度,與其他角色的參與程度是成正比的。這與夜越黑越能凸顯星光的亮,是一個道理。

看多了類似的套路,也就不會因為主角的虐而太心疼,因為配角的苦而太唏噓,但看《香蜜沉沉燼如霜》的時候,是真真切切被男二號

潤玉

的“孤獨”打動了。

潤玉的萬年孤獨,羅雲熙的自得其樂,寫在《香蜜》結局之後

從童年起

我便獨自一人

照顧著歷代的星辰

白鶴林

守夜布星的“夜神”潤玉,註定是個孤獨的神。黑夜,多少情緒會被放大,守夜,守的是多少人的脆弱。最喧鬧的白晝,他沉沉墜入自己的夢,最靜謐的夜,他默默守護別人的夢。這樣過一生其實也沒什麼,無悲無喜,

古井無波

第一次帶錦覓去看天河,在她吐槽

夜神

這個職務太孤寂的時候,立於萬千星輝中的潤玉嘆道“我本來就是個萬年孤獨的命理。”這句自暴自棄的話竟是一語成讖,即使後來潤玉機關算盡,卻終究沒能得到他想要的熱鬧和溫暖。

“只有熱鬧過的人,才知道什麼叫孤寂。”

潤玉的萬年孤獨,羅雲熙的自得其樂,寫在《香蜜》結局之後

潤玉的萬年孤獨,羅雲熙的自得其樂,寫在《香蜜》結局之後

錯就錯在,“自幼便有許多人不喜歡”的潤玉,以為這一生中唯一的熱鬧是錦覓。遇見錦覓,如同一顆石子驚醒了一池死水,縱然水面之後平靜如初,池水下到底是多了一顆石子。潤玉的眼睛裡不再只有長夜和星辰了,他渴望有至愛相伴,渴望有至親相依,從習慣孤獨變成了害怕孤獨。

一夕之間,生母在眼前灰飛煙滅,

守喪盡孝

和苟安偷生不能兩全,潤玉違心地選擇了妥協。“一口氣不來,往何處安身?”這話一出,才知他的憤恨之中,不無憂懼。生不得相伴,死不能相送,他怕,怕沒了來處,又沒了歸處,那才是無邊無際無著落的,徹頭徹尾的孤獨。

(其實潤玉說這句的時候我還想到了另一部劇。“一口氣不來,向何處安身立命?”《

少年天子

》裡

烏雲珠

學佛後常常以這句參禪語來問

順治帝

,他避而不答。後來烏雲珠香消玉殞,他在靈前念起這句話,淚流滿面。可想而知,潤玉是如何孤憤壓抑,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呀。)

補充一下我對這句臺詞的理解:

這句之前,我記得是

彥佑

安慰他說他已經做得很好了,他還回了一句——遠遠不夠。此時他被逼選擇了天界孝服為母守喪,心中憤恨已達極點……我的理解是,這句話既是他目睹母親悲劇一生後的感嘆,也是對自身處境,甚至所有被天后迫害之人處境的擔憂,那些無辜枉死的生靈,也有骨肉至親,他們生從何來,死歸何處,沒人在乎,但他在乎……後來天帝潤玉質問

荼姚

時說的那一番話,每一個字都讓我回想起這句【

一口氣不來,往何處安身

】。

潤玉的萬年孤獨,羅雲熙的自得其樂,寫在《香蜜》結局之後

潤玉的萬年孤獨,羅雲熙的自得其樂,寫在《香蜜》結局之後

凡人困於生死的迷局,不過數十載光陰,而神仙若是看不開,千年萬年不得解脫。最後端坐於天帝之位的潤玉,感嘆自己“還是一無所有”,他終究沒能擺脫那“萬年孤獨的命理”。

忍受孤獨,懼怕孤獨,享受孤獨。“修行的路總是孤獨的,因為智慧必然來自孤獨。”終有一日,潤玉會從這生死情愛之苦中抽身,那時,願他還是那個秋水為神玉為骨,暗夜中披一身星輝的清雋仙人,不必無慾無求,無憂無懼就好。

作為《香蜜沉沉燼如霜》的一名觀眾,作為喜歡潤玉的一個普通人,感謝演員

羅雲熙

給了潤玉血肉和靈魂,給了他清減落寞的一身孤影,給了他水光瀲灩的一雙清眸。是角色和演員的互相成全,讓潤玉的孤獨,不是無病呻吟,而是切膚刺骨。

潤玉的萬年孤獨,羅雲熙的自得其樂,寫在《香蜜》結局之後

潤玉的萬年孤獨,羅雲熙的自得其樂,寫在《香蜜》結局之後

也感謝潤玉,讓大家認識了羅雲熙,一個在不溫不火的演藝之路上,不疾不徐地前進中,自得其樂的“小神仙”。

所有故事,終有結局。再見,夜神潤玉,你好,演員羅雲熙。

木心說“似成名非成名,這種狀態最佳。”

黑夜和寒冷並不可怕,你還有漫天星光,靜謐溫柔,勝過耀眼光環,刺目鋒芒。籍籍無名也不可怕,縱然只是個無事小神仙,自在就好,做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