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正在夢遊的人,應該怎樣處理?kgdxk 2007-01-11

夢遊症又稱睡行症,是指一種在睡眠過程中尚未清醒而起床在室內或戶外行走,或做一些簡單活動的睡眠和清醒的混合狀態。這類患者一般表現為反覆發作的睡眠中起床行走,持續時間為數分鐘至半小時。發作時,夢遊者在睡眠中突然眼睛凝視起來,但不看東西,然後下床在意識朦朧不清的情況下進行某種活動。下床行走時,周圍雖漆黑一片,但患者一般不會碰到什麼東西,而且還行走自如。據瞭解,夢遊者眼睛是半開或全睜著的,走路姿勢與平時一樣,甚至他們還能進行一些複雜的活動。夢遊是一種奇異的意識狀態,患者似乎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與他人失去了聯絡。他們的情緒有時會波動很大,甚至說一大堆胡話,別人很難聽懂。夢遊時患者表情呆板,對他人的刺激基本上不作反應,也很難被強行喚醒。患者雖意識不清,但動作似乎有目的性似的,似乎在從事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發作後多能自動回到床上繼續睡覺。夢遊通常出現在睡眠的前1/3段的深睡期,次晨醒來,對晚間發生的事茫然無知,完全遺忘。該病以6~12歲的男孩多見。

事實上,夢遊與做夢無關,因為根據腦波圖的記錄,夢遊是在沉睡的階段並非是快速眼動睡眠階段,此階段人是不會做夢的,因此夢遊稱為睡中行走可能更符合事實。關於夢遊的原因,眾說紛紜,至今仍無法確知。估計可能有以下四方面:

1。心理社會因素 部分兒童發生夢遊症與心理社會因素相關。如日常生活規律紊亂,環境壓力,焦慮不安及恐懼情緒;家庭關係不和,親子關係欠佳,學習緊張及考試成績不佳等與夢遊症的發生有一定的關係。

2。睡眠過深 由於夢遊症常常發生在睡眠的前1/3深睡期,故各種使睡眠加深的因素,如白天過度勞累、連續幾天熬夜引起睡眠不足、睡前服用安眠藥物等,均可誘發夢遊症的發生。

3。遺傳因素 家系調查表明夢遊症的患者其家族中有陽性家族史的較多,且單卵雙生子的同病率較雙卵雙生子的同病率高6倍之多,說明該病與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係。

4。發育因素 因該病多發生於兒童期,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停止,表明夢遊症可能與大腦皮質的發育延遲有關。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夢遊症的典型病例。

梅某,男,9歲,因發作性入睡後起床活動多次來兒童精神衛生專科門診。暑假裡的某一天,患兒看完電視後,上床入睡,約過1小時,突然起床,開門走到五層摟上同學家門口,停留一會兒又自行回家上床入睡。次日否認有此事,以後常常在入睡後不久,即自行起床,飲水,開抽屜取物,或走到媽媽身邊用手撫摸媽媽,口中唸唸有詞,對旁人說話不予理睬,眼神茫然,數分鐘後又自行上床入睡,就診前2天晚11點多鐘,患兒又突然起床,提起桶走下四樓,在百米外倒了垃圾,又提著空桶回家,對母親問話不答,雙目直視,口中喃喃自語,搖他的軀體也無反應,後又酣然入睡。次日卻否認此事。

最後,談談夢遊症的治療,包括兩方面:

(一)心理治療

1。支援性心理治療 夢遊症多發生於生長髮育期的6~12歲的男孩,在排除器質性因素的基礎上,多與社會心理因素、生活節奏及生長髮育因素有關。因此,應首先向家屬及患者解釋該病的特點及發生原因,解除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負擔,避免因孩子偶然出現夢遊行為而引起焦慮緊張的情緒,以至使夢遊症狀加重。向家屬及患兒解釋清楚,只要發作次數不多,一般無需治療,但發作時應注意看護,防止意外事故發生。對正在發作的患兒應將其叫醒或將其引到床上。一般隨著年齡的增長,患兒的夢遊症狀會逐漸減少,最終徹底緩解。

2。睡眠衛生教育 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日常生活規律,避免過度疲勞和高度的緊張狀態,注意早睡早起,鍛鍊身體,使睡眠節律調整到最佳狀態;其次應注意睡眠環境的控制,睡前關好門窗,收藏好各種危險物品,以免夢遊發作時外出走失,或引起傷害自己及他人的事件;第三對該症患兒應注意保護性醫療制度,不要在孩子面前談論其病情的嚴重性及其夢遊經過,以免增加患兒的緊張、焦慮及恐懼情緒。

(二)藥物治療

該病發作次數不多時,一般無需進行藥物治療;對於頻繁發作者,可短期晚睡前服用安定2。5mg,以減少或控制發作。

“夢遊症”,即睡行症。這是一種睡眠障礙,要確診需到醫院做一些必要的檢查,以便與另一種相似的疾病,如分離障礙相鑑別。

睡行症是指一個突然從深睡中睜開眼睛表情茫然,起身離床,行動遲緩而單調,缺乏目的性。

如在房中來回走動、顛三倒四地亂穿衣褲鞋襪,或拿床單被子揉搓。也有一些人會做一些比較複雜的事,如開門、打水、做飯等。每次出現的時間在4-6分鐘左右,行為方式基本相同,次晨醒來,否認夜裡的發生的一切。

睡行症以兒童多見,發生率在1-6%,以5-6歲為高峰,原因目前認為與以下幾種因素有關:一是悲傷或心理刺激過度;二是家庭不能給兒童足夠的關心和溫暖;三是與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有關。

由於夢遊可能出現一定的危險,並可能引起別人的不安,影響到當事人的心身健康,必須進行預防和治療。

首先,兒童易出現夢遊不必過於驚恐,絕大部分隨著年齡的增大,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成熟會自愈。如果一週出現3次以上,病情會進一步延續到成年。

其次,家庭要給予他們一個溫暖安全的生活環境,避免不良心理刺激。家中要做必要的安全防範,如門窗加鎖、房內不生火、不放危險物品。在夢遊期間,一般不主張喚醒他,以免出現過分的反應。

第三,安定類藥物對該病有效,同時配合神經營養劑。

夢遊者在睡後會突然起床穿衣,外出走一圈,又回來睡下,甚至有比這更為複雜的行動。事後不能回憶,就是當時喚醒他,也不能回憶自己為什麼如此做。夢遊,男性多於女性,兒童多於成人,多在15歲以前發生。這可能與兒童大腦尚未發育成熟,大腦皮層抑制功能不足有關。夢遊多在心理上受強烈刺激後發生,有家族傾向,有一半到成年後自然消失。

夢遊是一種與睡眠有關的腦功能障礙。在正常情況下,在眼球快速運動階段的睡眠中,大腦會傳遞行動指令給肌肉運動系統,如夢見火災,大腦就命令雙腳拼命地快跑。但人還有一種陰斷機制,能在睡眠時不讓訊號傳遞到肌肉運動系統而使人能安穩地睡在床上。但若這種機制失調,人就會有行動,出現夢遊現象。我們所見的夢遊大多發生在非眼球快速運動睡眠階段,在腦電圖上屬無夢睡眠。夢遊者的軀體方面是睡著的,而感官方面卻是部分睡著;大腦皮層廣泛處於抑制狀態,但還有孤立的興奮灶。

當然,也有少數兒童由於腦部感染、外傷或罹患癲癇、癔症時,也可能發生夢遊現象,這要請醫生加以鑑別。成年人發生夢遊,多與患精神分裂症、神經官能症有關。

夢遊只要不是腦器質性病變引起的,不需治療。如果頻繁發生,可請醫生用些鎮靜劑。恐懼、焦慮易使夢遊症加重,這就要設法消除恐懼、焦慮心理。

對待正在夢遊的人,應該怎樣處理?wenshzh 2007-01-11

夢遊症

夢遊常常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人們對夢遊現象十分驚奇,同時也對夢遊產生了一系列明顯的偏見。常人認為,夢遊者大概像瞎子一樣四處亂撞,其實夢遊者眼睛是半開或全睜著的,他們走路姿勢與平時一樣。常人還認為夢遊者膽子奇大,敢做一些驚險恐怖的動作,其實夢遊者很少做越出常規的事,夢遊時也極少作出傷害性的進攻行為。當然,夢遊者有時由於注意力分散偶爾會跌倒碰傷。常人還有一種偏見,認為不可隨便去喊醒夢遊者,因為夢遊者忽然驚醒會嚇瘋的。事實上,夢遊者很難被喚醒,即使被喚醒了,他也不會發瘋,只是感到迷惑不解而已。還有人認為夢遊事實上是在做夢,可心理學家觀察到:夢遊往往發生在做夢很少的非快速眼動期。

夢遊多出現在兒童時期,約1%到6%的兒童偶有夢遊現象,如果將僅出現一次夢遊的兒童也算進去,夢遊的出現率約25%。一般來說,兒童夢遊不算什麼大毛病。相比之下,成人夢遊則少得多了,但成人夢遊則是一種病態行為。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夢遊症的具體特徵。

夢遊症

- 來源:愛心中醫藥資訊網

夢遊症是一種較常見的睡眠障礙,據統計發生率約佔一般人口的1%~6%,男多於女,小兒多於成人,常有家族史。夢遊症多發生於睡眠最初的2~3小時內,持續時間一般5~30分鐘,發作後有可能意識轉為清醒,也可能繼續入睡。發病時腦的活動呈不完全覺醒狀,處於一種意識朦朧狀態。

夢遊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多屬於功能性變化;少數可由器質性病變引起,如癲癇合併夢遊等。多數可在數年後自愈,因而推測與小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有關。本病發作次數不定,可隔幾天、幾十天發作一次,亦可一夜發作數次。

[治法]:養陰,重鎮安神

磁石30(先煎) 龍骨30(先煎) 牡蠣30 酸棗仁12 鬱金12 淮山15

生地12 丹皮12 雲苓18 麥冬12 石菖蒲12 女貞子9 黃芪12

國外有關專家研究發現,成人夢遊症不同於兒童夢遊症,可能與基因組成有關。研究發現成人夢遊者基因中有一種成分,與決定免疫系統中的HLA系統的基因因子相關。

研究者們對瑞士伯爾尼大學醫院的74名患有夢遊症的病人做了長達30多年的研究。對其中16人進行HLA基因檢驗。50%具有HLA DQB1*05基因易感性,而正常人只有24%。

成人夢遊症更多與潛在的危險行為聯絡在一起。本研究中,32%的病人夢遊時有過暴力行為,19%的病人在夢遊中受傷。研究者們認為,成人夢遊症與另一種睡眠紊亂——REM睡眠行為紊亂相交疊。

“正常情況下,REM睡眠,俗稱為快速眼動,生理上與麻痺作用相關,以避免我們扮演夢中角色。但患有REM睡眠紊亂的人,這種麻痺作用偶爾會失靈。”蘇黎世瑞士大學的醫學博士、研究論文的作者Claudio Bassetti說。

研究中,25%的病人REM睡眠期出現肌肉活動增強的現象。

研究人員回顧了所有74名病人的病歷記錄。對其中43名病人進行隨訪,發放調查表,檢測清醒時大腦波。研究人員還對其中53人做了睡眠測試。

58%的病人在孩提時代就有夢遊現象。24%的病人,家族其他成員也有夢遊症。

很多病人還有其他健康問題。23%的病人患有精神健康疾病,7%酗酒。在測試過的53個病人中,11人有睡眠呼吸暫停現象。

治療這些夢遊症以外的病症也能幫助解決夢遊現象。Bassetti說。神經學家是在診斷、治療、控制大腦神經系統紊亂方面受過專業訓練的醫師。

夢遊反映中樞神經系統內有某種干擾,它可能是中樞神經系統未完全成熟的表現。夢遊常有家族史。患兒白天同正常人一樣,無任何異常。

夢遊者不傷人,自己也很少在夢遊中受傷。某些家長容易將夢遊與夢驚混淆,其實兩者並不一樣,夢遊者不出聲,安靜;夢驚者大喊大叫,驚恐,並表現出一些不正常的動作。

有夢遊傾向的兒童多在4歲時開始,並在12歲左右停止,青年時期如新環境刺激可能會夢遊,而成人則少見。

兒童即將夢遊時,會突然在床上坐起,睜開眼卻視而不見,情景很嚇人,因為夢遊者看不見屋裡的人,對語言也無反應。夢遊者起床、走動,然後返回床鋪並繼續入睡。

如果一定要喚醒夢遊者,可以用涼的毛巾給患兒擦臉,用力向患兒鼻或眼吹氣,或用拇指按患兒眶上嵴。夢遊不需治療,患兒長大後即可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