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Auriel

編輯 |

周祚

科幻電影是什麼?

宇宙、外星人、人工智慧、飛船這些元素,以及波瀾壯闊的畫面、絢麗震撼的特效——顯然,科幻片是電影中把“奇觀”這個屬性發揮得最明顯,最外在、最淋漓盡致的一個型別,或許也是容易被觀眾甚至從業者們誤解的一個型別。

科幻電影的出身就不高貴:早在19世紀八十年代, “科幻”這個詞還沒有像現在這樣人盡皆知的時候,人們就拍攝了很多以瘋狂的科學幻想為基礎構思出的故事。這些故事主要以恐怖和驚悚為賣點,於是在接下來的一百多年間,它不斷努力擺脫這種“B級片”的枷鎖,並且幾乎快要成功了——科幻電影目前已經是好萊塢最炙手可熱、最賺錢的一個主流電影分類,從2000年到現在的16年中,有8年的票房冠軍都是科幻電影,佔據了半壁江山。

即使是這樣,科幻電影從來沒有取得過嚴肅藝術電影界的認同。

“B級片”出身、炫目的特效、高成本高收入的“土豪”產品、從來不被主流藝術界接受——這不僅是大眾,甚至是電影從業者們給科幻電影貼上的標籤。

那麼,這一百年來,科幻電影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隱藏在那些特效之下,在對“他者”這一哲學命題的探索中,科幻電影給人類本身帶來了什麼?

科幻編年史:從亞文化B級片到國民超級大片

1、1895-1940 起源

科幻出現在

“科幻”

這個詞出現之前——這麼說有些拗口,但早期的科幻只是

作為一個元素

出現在各種作品裡的,包括科學浪漫小說、驚悚故事、戲法電影、漫畫短片、奇幻、科學戲劇、恐怖片等,這些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科幻作品,卻都對科幻這個分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鼻祖可以追溯到

瑪麗·雪萊

的小說《弗蘭肯斯坦》,從這之後,這類以部分科學為敘事基礎的怪談故事也常常被搬上大銀幕,

隨著早期特效技術的發明,科幻電影由此產生。

在1895-1897年,喬治·梅里埃拍攝了《機器屠夫》和《

美國外科醫生

》,混合了幻想、超自然、科學、恐怖等因素,到了1902年他的《月球旅行記》才更像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

這些作品宣佈了科幻電影的誕生

。此後,大量關於

科學家瘋狂實驗

的怪談性質作品出現,這也是

當時人們對科學發展的憂慮

機器人題材

的科幻電影也體現了

那個時期對人類依賴機器的反思與擔憂

一文 | 科幻電影:酷炫特效下的哲理之心

一文 | 科幻電影:酷炫特效下的哲理之心

《月球旅行記》的劇照,早期科幻其實更像“奇幻”

以自我反思為核心的文藝作品層出不窮的年代必然是相對和平、社會發展迅速的時代,只有在安穩的社會環境下人們才會反思自我,因此,到了20世紀初,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打響,誰也沒心情反思了,戰事的緊張、經濟發展的遲滯,朝不保夕的生活迫使觀眾去電影中尋找安慰。

1918年後,大批以

太空探險

為主題的劇情長片被推上大熒幕,這些作品以先進宇宙飛船航向外太空為主題,描寫了其他星球上發生的故事——與地球與人類社會無關的故事。這從心理上給觀眾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中間地帶,使得觀眾可以從苦難的現實中短暫的逃避出來。從這個時候開始,科幻電影的優勢慢慢地表現了出來,

表述物件也從人類逐漸轉向了幻想中的“他者”

,震撼的特效更是加強了這種觀眾對自己生活的剝離感,科幻電影

脫離了詭奇怪談,開始成型

2、1950-1980黃金時代

文藝作品無一不是反映著當下社會的真實狀況,從各種方面。20世紀50年代,二戰結束,百廢待興,偏偏美國與蘇聯的冷戰日益加劇,太空競賽,核武器在人類歷史上恐怖登場。與此同時,美國社會向“郊區化”轉變,好萊塢面臨著

觀眾人數下降,生產成本增加,電視的競爭和青少年觀眾數量的增加

,為了爭取更多的觀眾,大量

粗糙的,畫面驚人,情節離奇的科幻B級片

產生了,科幻電影在青少年觀眾群裡的影響日益增加。

一文 | 科幻電影:酷炫特效下的哲理之心

一文 | 科幻電影:酷炫特效下的哲理之心

1956年的科幻電影《他們!》講述了一群核試驗中變異的大昆蟲

然而,凡事都有兩面,太空競賽也促進了美國空間技術的發展,尤其1969年美國宇航員成功登月,極大地鼓舞了美國人民——甚至是全世界人民。人們開始

對空間技術充滿信心

,好像馬上就可以飛出銀河系征服外星人了。這個時期出現了很多

人類與外星人和諧共存,甚至統治外星人

的科幻作品。

喬治·盧卡斯

的《星球大戰》為代表,這些科幻作品裡人類與外星人生活在一起,他們的社會制度也是美式資本主義那一套,甚至外星人還相當愛講英語。

一文 | 科幻電影:酷炫特效下的哲理之心

一文 | 科幻電影:酷炫特效下的哲理之心

1977年的《星球大戰》中很多跟人類差不多的角色其實是外星來的啦

這是

科幻史上不折不扣的黃金時代

,大量優秀作品層出不窮,種類風格百花齊放,但都或多或少地

透露了對人類制度的信心和對外星文明的包容

3、1980-2000 商業大片時代

從80年代中後期開始,數字技術飛速進步,工業化資訊化社會到來以及消費觀念產生變化,科幻片由先前的

亞文化現象

漸漸向主流觀眾視野靠近。在1970-1977年間,

成人嚴肅主題

的科幻電影以及藝術科幻電影開始大量出現。比如轟動一時的反烏托邦科幻電影《發條橙》,這部電影是80年代初票房最高的科幻電影,至今依然被奉為神作,是科幻電影走向深刻的重要里程碑。

一文 | 科幻電影:酷炫特效下的哲理之心

一文 | 科幻電影:酷炫特效下的哲理之心

是的!《發條橙》是一部科幻劇情片,至今也影響力非凡

然而這個時期對科幻電影影響最大的其實是電影工業的發展。從70年代末開始,技術變革對電影的影響開始逐漸增加,這是喬治·盧卡斯和斯皮爾伯格的

工業光魔時代

。而這個強工業發展背景下的《星球大戰》系列,

在這個時期徹底地改變了好萊塢科幻電影的敘事和美學。

可以說,從《星球大戰》開始,“新好萊塢”電影有著這樣的特點:

線性的敘事、大量的動作、扁平化的角色、華麗的特效。

而《異形》系列也與《星球大戰》系列一樣大獲成功,以及後來以詹姆斯·卡梅隆的《終結者》(1984年)、斯皮爾伯格的《侏羅紀公園》(1993年)、凱文·雷諾茲的《

未來水世界

》(1995年)、呂克·貝松的《第五元素》(1997年)、

沃卓斯基兄弟

的《駭客帝國》(1999~2003年)等超級大片,把科幻電影帶入了

主流觀眾群體,

成為好萊塢

最賺錢的國民商業大片

,從此,科幻片徹底“脫B入A”,再也沒有人嘲笑科幻片廉價的出身了。

一文 | 科幻電影:酷炫特效下的哲理之心

一文 | 科幻電影:酷炫特效下的哲理之心

到了《侏羅紀公園》,科幻電影作為商業大片已經習以為常

4、21世紀 泛科幻電影時代

進入21世紀之後,

科幻元素

已經

廣泛的被社會接受

,隨著網路的發展,電子遊戲的興起,科幻存在於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純粹的以“未來的可能性”為主題的傳統科幻電影反而減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科幻動作片,

帶有科幻元素的超級英雄片

大行其道,觀眾的美學需求從一個純粹的外部世界,變成了“把奇異無比的景象嵌入到寫實空間裡”,因為,非常有趣的是,

很多年以前科幻電影中所描述的未來,在現在已經確確實實地實現了。

特效技術

與動作捕捉技術的發展讓觀眾可以輕易地看到任何令人驚歎的虛構景觀,科幻的奇觀屬性反而減弱了。

一文 | 科幻電影:酷炫特效下的哲理之心

一文 | 科幻電影:酷炫特效下的哲理之心

2015年的《

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

》在科幻要素廣泛存在於各種電影裡的今天,超級英雄片的“科幻”感反而退居其次了

科幻電影的哲學本質:上帝已死,神話由科學來書寫?

在藝術圈,科幻電影總是有點難登大雅之堂。

怪談故事的廉價出身,血漿驚悚B級片的青春期,長大之後雖然票房不錯但總是被當成“賣特效的”。雖然也有些封神之作,但確實也很少在各個電影節上看到哪部科幻片會得特效技術之外的獎。那麼,科幻電影到底是想表現什麼?真的只是賣賣廉價的視覺奇觀嗎?

1、科幻是科學時代的神話

科幻片在它誕生之日起就遠離了具有現實意義的社會題材,遠離了真實的

社會矛盾

人性悖論

。正如每個時代都有清談的人士和幻想的狂徒,當今世界的科技背景下,人們在高度緊張的生存競爭中,也需要一些超現實的夢境來寄託遐思。科幻無疑

取代了過去神話具有的社會功能,電影已然成為新的精神放逐地。

科幻所創造的幻象使得觀眾暫時脫離了現實世界,獲得片刻的超脫與昇華。

瑪麗·奧伯萊恩就曾經這樣描述科幻電影的誕生:

“一門新的藝術就這樣誕生了,這是一種由他自己的巫師們在黑屋子裡表演的

部落儀式

,它引導觀眾進入鬆弛、半睡眠的狀態,如同莎士比亞在《仲夏夜之夢》裡描述的那種夢境:

睡眠有時會使哀傷的眼睛閉上,

把我從自己周圍的人們那裡暫隔開。”

科幻電影對於現實關注的虛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講,

可以轉移人們對現實的不滿情緒,將理想寄託於遙不可及的未來

,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佩內洛普·豪斯頓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就提出:

“人們能夠從(科幻片)對待科學本身的態度中發現某些有意義的啟示。那些半是煉丹術士、半是招魂巫師的邪惡科學家已經變得陳腐不堪。如今,人性的力量已經微乎其微,而作為對科學某種抽象理解的替代物——火箭、原子彈、受控的大腦等一發不可收拾。人們可以推斷,恐怖電影正是由於社會暴露出來的某種難言之隱——迷信,才能讓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心慌意亂。”

2、人與人性永遠是科幻的主題

科幻,即“

對可能性的幻想

”,這種幻想包括了非常淺顯的,對未來技術的幻想,比如機器人,宇宙飛船、對未知宇宙的幻想等等,總的來說,這都是對人類自身之外“他者”的幻想,就算有的作品中也會有對人類本身改變的內容,這種改變也多侷限於肉體,而不會改變精神。換句話說,科幻作品,

是以現有的人類精神文明為基礎做的幻想延伸

,所以有人評價末日主題科幻電影是“人們相信世界會走向毀滅,卻不會相信資本主義會毀滅”。

但,正如同不管是金屬還是民謠,每首歌都旨在抒情,每一部電影也不論種類地反應了人類對自己的認知和對自我的反思。對未來的幻想包含了人對當下的判斷。

太陽底下並無新事,人類的幻想並不是真的天馬行空——無論如何,科幻的想象力都是無法超越柏拉圖所畫下的人類認知洞穴的。從本質上來說,科幻本身也無非是

一些“未來”元素的反覆組合,

它的核心仍然是

創作者自我的投射——即人類本身。

這個時代,世界上可供幻想的領域已經不多了,但人類仍然有著超脫現實的需要。上帝已經死了,科學還活著,那麼就讓科學代替上帝,用新的神話和傳說來拯救人類的靈魂吧。

參考資料:

[1]。Keith Johnston Science Fiction Film: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2]。V。 Sobchack Screening Space: the American Science Fiction Film

[3]。B。Vizzini Cold War Fears,Cold WarPassion: Conservatives and Liberals Square Off in the 1950s Science Fiction

[4]。蘇木子 《經典科幻電影集》

[5]。林韜、王慧婧 《

科幻電影啟示錄

(出自:凡影週刊 微信公眾號:f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