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學術機構的原因,總是害怕親戚朋友找上門。這是非常典型的會計上所講的資產變負債。如果能把親戚朋友看作資產的話。

找上門來也就三件事兒,第一件事是寫推薦信,這倒好辦,一層樓一多半都是博導,憑著二三十年老員工的面子籤個字是不難的。第二件事就比較麻煩了,現在這學術期刊分為了三六九等,而且就不完全觀察,內卷的厲害,分為什麼一般,核心,權威和頂級。找上門來幫忙發文章,這簡直就是像007佈置任務一樣。第三件事就比較有喜劇效果,但凡有點地位,有點錢的親戚朋友總是要讀個博?

就學術目前存在的鄙視鏈來說,顯然海外留學的要高大上於國內211,國內211的學理工科肯定要比那些學人文社科要高大上一點。動輒就是影響因子SCI之類的。讓學人文社科的,真是自慚形穢。但真的是要成功人士來讀博的話,往往選擇的就是人文社科。

例如那個出了名的,讓全中國莘莘學子痛打的,又反過來讓全國莘莘學子遭了殃的著名演員翟演員,不知道怎麼就在北大要讀了博士後,其實博士後不是個學位,就是博士找不著工作,然後後一下,後來又不知道為啥了似乎不讀個博士後,你就沒有資格一樣。這一點還真是像相聲界,郭德綱不拜入洪門門下,那就算做孤魂野鬼。

經常看到那些勵志的雞湯就講某某某是富二代,或者是官二代,然後就特別努力,一路上學習成為了學霸,忽爾是哈佛大學最年輕的什麼博導,忽而又是什麼劍橋大學學生領袖了,總之讓人望塵莫及,但作為在學術圈裡混了這麼多年的人來說,正是有了這些人的所謂積極努力,可能導致的就是教育越來越內卷,內捲到土豬咬牙切齒要拱白菜了。當然後來證明這是一個假冒土豬。

王思聰居然沒去讀博士?你說說這是應該誇他呢?還是應該誇他呢?還是應該誇他呢?算是給我輩這種迷信於讀書上進的鳳凰男和土豬一條生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