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的論題來自熱門娛樂節目《

奇葩說

》的第五季半決賽的辯題。

“能者多勞”是坑麼?

我之所以關注《奇葩說》這個節目,很大程度上我發現它的選題非常有意思——這檔節目非常注意契合它受眾的口味,大家想看什麼,想聽到什麼觀點,它就說什麼觀點。作為一個娛樂節目,又是辯論性質的,並非一定有錯對,但是一定會有勝負。但是這種情況下《奇葩說》的選題也反映了很多人的觀念偏差,因為有些選題之所以能被選出來,是不在少數的人認為這事情頗有爭議,

奇葩辯手

們實際上是以更好的口才在替很多人發聲,這是這個節目的特點。而實際上有的論點其實根本沒有爭議,之所以有的人認為某個題目有爭議,是因為錯誤的觀念和盲目的

偏見

而已,然後被拿來做了節目的選題。

例如,《奇葩說》第5季22期這期辯題:能者多勞是不是坑?這就是個典型,僅僅是娛樂節目的設定,其實無所謂;但這個火爆的節目和辯論中觀眾對某些論點的認可程度,我認為是人基本面的偏差造成的。

無能者,誤以為自己是能者,或者誇大了自己的能力,然後並不是靠輸出來獲得回報,而是馬上要獲得回報。有能者也得透過輸出價值來透過客觀評估,你要從外部獲取什麼,需要尊重你獲取收益的外部體系的價值評價方式,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輸出,但是不能以自己的習慣去決定是多老多得,還是少勞多得。

這裡有兩個問題:1、客觀的評估自己的能力有多大,以及如何發展這種能力;2、你是創造了多少價值?你什麼都會,但是不做,只是讓他人對自己的能力先認可,或者先付報酬才能去兌現自己的能力。

然後這兩個問題之後是第三個問題:3、你能選擇嘛?你能決定遊戲規則,或者經濟規律嗎?第三個問題是前兩個的客觀前提。

相對於“能者多勞”這個基本的路徑,“被埋沒”是一個門檻很高的事情;

因為預期和現實有差異,這是其一;同時,不同的人的預期也是有差異的,這是其二。

這個節目裡

薛兆豐

是一股清流,是有腦子的人的代表,而不太在意其他人的的反應。

薛兆豐教授問了三個問題幫所有人分辨:

1、工作是否是個機會

2、你的努力有沒有人看見

3、你的收入是自己要回來的,還是別人給的

這三個問題實際上就是人和人的分水嶺,這不是雞湯,是非常基礎的

客觀經濟學

原理。是人在社會中獲取自身利益和發展,以及創造更大的價值,這兩部分任意部份都足矣來作為決策依據和發端。

說白了,舉例來說剛畢業你要工作,你想要多少收入,例如你滿意的7500塊一個月起薪,對應這工資要求你的工作量、工作內容是基本上確定的。你要是認為7500塊是一個固定的收入,那麼儘可能減少工作量是合算的,那麼起碼不能低於這份工資該做的工作量。其次,要多賺錢,得先展現你更多的付出價值吧,能者多勞怎麼能說是坑呢?

能者多勞如果被作為一個坑,一個是被迫害

妄想症

,放心你要是沒有能力創造更多,別人試過幾次也不會為了坑你而給你增加工作量。另一個是不相信人可以透過努力來改善經營,認為人都差不多,不認可有的人是能力更強所以創造了更多機會,那麼也就不會給自己劃定那樣的目標。時間久了自己沒進步,越來越覺得就只能賺那麼點錢,任何給自己增加的工作量就成了坑自己。

眼界窄還是寬大多數情況下很難量化,但是是否從和外部環境互動中去做分析是一個很基礎的東西。所謂大多數人的平庸並非因為“計較”,而是不懂周圍的人和組織在計較什麼,只能想到自己的視角,這還真不是自私,這主要因為無知。

你想好的前提是不可能以大家的利益、機會受損為代價,而需要大家都有的收穫,企業和組織的老闆,所有利益相關方不會以你是否想多老,或者能否多創造價值為標準來給你施加壓力的。

其實從工作中或者泛泛而言的每個人努力追求的所有事務和所處的環境中,讓能者多勞究竟是指出這是一種機會,還是為了坑你,這個角度根本不必去分析。從過程積累到結果,到持續的結果疊加出來的機會,是人的一種選擇,它並不是唯一的選擇,就像平庸沒有道義上的錯對一樣,“不能”、或者“不勞”作為一種選擇,與之對立的,“

多勞

”和“能者”的角色也不是唯一的。只不過這兩種選擇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