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知足者常樂!這句話道出了人們保持快樂的真諦! 被我們一直沿用至今。

知足常樂是老子在《

道德經

》裡的一句話,字面意思為:要安於現狀,懂得知足才能快樂,反之就會產生很多煩惱。

但這樣的解釋在如今卻有很多人投反對票,原因是他們認為“知足”是讓人懶惰的藉口,也是掩蓋一個人懶惰的說辭。想想這樣的解釋也不無道理,在一個快速更新迭代的社會,如果一個人事事都知足的話,你怎麼能跟上別人的腳步?

若心中常常想著知足常樂,就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別人早晚會跑到你的前面去。

科學家

維勒

就是一個例子。他在實驗室發現了一塊金屬,他查閱了很多資料,覺得和鏍很象,便認定它是鏍。正當他欣欣自喜的時候,瑞典物理化學家肖夫斯特姆卻不這麼認為,一探究竟之下發現了一種新物質。他也因此獲得了

諾貝爾獎

由此可見,如果科學家們都滿於現狀,那麼有些

科學原理

很可能被推遲很多年才會問世,他們本人也會遺憾終生。所以當今有很多人對“知足常樂”不以為然。

究竟為何“知足常樂”被人誤解?老子的本意到底是什麼?我們該如何平衡慾望和快樂之間的關係?又該如何看待懶惰和知足的區別?

知足常樂是用來治療偏執症

知足常樂在《道德經》原文裡是這樣寫的: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恆足矣。

意思大概是:

人的罪過沒有比不正當的慾望更大的,人的過錯往往起源自你想得到你不該知道的東西,如果知道哪個邊界你該停下來了,才能得到永恆的滿足。

這是老子經驗的總結,也是那個時代的縮影。歷史上由於不知足產生的悲劇不斷上演,其中最令人熟知的就是西周最後一個王

周幽王

不知足,拿國家存亡換取美人一笑

周幽王在攻打

褒國

時,因為敵國戰敗又怕周幽王趕盡殺絕,便贈予周幽王一美女,以致周幽王數月不理朝政。但此女卻一直鬱鬱寡歡,愁眉苦臉,像得了抑鬱症一般,為此周幽王聽了宦官進言,上演了一出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本來這烽火是為了防範戎族入侵之用,可週幽王為博得美女一笑,執意下令點燃烽火臺,狼煙四起之時,各路諸侯紛紛趕到,有的甚至連鞋都未穿,可結果卻是一場兒戲,各路諸侯被當成了哄女人的“工具”。導致諸侯們對周幽王失去信任,真實戎族入侵時,無人再來援助,最終導致了西周的覆亡。

如果一個人富有四海,掌握著至高無上的權力,那麼他的征服欲,控制慾就會比其他人更強。

西哲

有句話:上帝想讓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正是由於不知足、不正當的貪念,導致悲劇的發生。

唐僧過不去的坎

看過《西遊記》的朋友都知道,唐僧可謂是個十足的

完美主義

者。在九九八十一難後差點得抑鬱症。原因是他在最後一難渡通天河時,唐僧沒有完成

老龜

所囑託之事,老龜怒沉經文。唐僧面對有些經書被水打溼或殘缺,抑鬱悲傷不已,最後孫悟空勸說道:“師父,不妨事,天地本無全,經文殘缺也應有不全之理”。這樣一聽,唐僧心裡那道坎才過去。

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每個人都是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同樣人生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要懂得取捨和知足。

知足常樂其實是一種人生心態

“知足常樂”對於大人物來說,要控制自己的慾望,不要得寸進尺、貪得無厭;對於小人物說,不要做斤斤計較的完美主義者,這樣往往容易因小失大;對於更多普通人來講,“知足常樂”其實是一種人生態度,能得到的儘量爭取,得不到的要學會釋懷。因此,“知足常樂”最好的理解在於控制自己的慾望,尤其是不合理的慾望,這才是正確的“知足常樂”之道。

學習也是一樣道理

很多名人已經為我們做了榜樣,孔子說:學而不厭。荀子說:學不可以已。齊白石90歲時,已經是一個有名的畫家,但他“不叫一日閒過”,明朝著名學者古稀68歲拜53歲的

王陽明

為師,李魚不滿足老師的答案,親自去實地考察,

陶淵明

“好讀書,不求甚解,沒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因此,他們在名人的頭頂上又加了一道光環。

古今名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呢?在一個快速更新迭代的社會,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讓你更自信的走進新世紀,學習是你一生都該堅持的事情。學海無涯,學習家與你為伴,書山有路,學習家一生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