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想必最近很多人都被霍啟剛和郭晶晶這對恩愛夫妻給刷屏了。這對著名的夫妻最近上了一檔真人秀,其自然流露出來的恩愛,讓看慣了豪門撕逼的群眾們感受到了人間還有真愛,豪門也有清流。

霍啟剛從小就是一個好孩子,十一歲去到英國留學,之後靠自己實力考入牛津大學,畢業後又進入著名投行高盛。霍啟剛2008年進入家族企業任集團副總裁,同時是香港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全國青聯委員。

和哥哥霍啟剛的優秀正好形成反比,據說霍啟仁學習成績很差,有小報稱他是利用了特殊關係才進到復旦大學學習。與哥哥霍啟剛幾乎零緋聞相比,霍啟仁“劈腿女友閨蜜”,還有酒駕,無心學業等等。

一母同胞親兄弟,

在同樣的家庭中撫養長大,為何霍啟剛和霍啟仁這兩兄弟差異這麼大

不僅他們,比如李嘉誠的兩個兒子李澤鉅和李澤楷其實也像極了霍啟剛和霍啟仁。這種現象在國外也有,比如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她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

那麼,今天我們來扒一扒

出生順序

對人的影響。

出生順序理論,是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出的。

他認為,生在同一家庭的兒童,由於出生順序不同,造成家中不同地位。這影響他們不同行為風格。

1 出生次序與智力

1975年,Robert B。 Zajonc與G。 B。 Markus在《Psychological Review》發表了一個理論,解釋為何長子女比在家庭中排序較後的子女的智力較高[1]。這個理論,到今時今日仍是一個備受關注的理論,稱之為群集理論(confluence model)。

根據這個理論的論點,

一般而言出生排序愈前,智力水平相對較高;相反地出生排序愈後,智力水平相對較低。

這是因為在家庭內,長子女在他們早年的成長時期只有成年人與他們相伴,因此他們的日常生活都經常與智力水平較高的人相處。

而另一方面,出生排序較後的子女有其他兄弟姊妹共享資源,所以家庭的資源被稀釋,所以其在學業成就的表現不如長子女或獨生子女[2]。而這個現象不獨在西方社會出現,即使在東亞地區亦一樣[3]。

不過,這個理論仍有一個弱點,就是有些

出生排序較低的子女,研究發現他們所得到的資源不比長子女差。

通常這些子女對上的兄弟姊妹都比他們年長至少五年。因此,一方面他們的兄弟姊妹對家庭的倚賴相對較少,使他們可以得到成人更多的照顧;另一方面,較年長的兄弟姊妹亦能夠領導這些弟妹。技術上,這一類出現與長子女相近智力水平的弟妹,被稱為

“功能長子女”

(functional firstborns)。

伊利諾伊大學心理學Brent Roberts和Damian教授主持了一項最新的研究,他們採用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樣本,研究出生順序和智商、人格間的關係。

這項研究分析了37萬7千名被試的IQ,最後得出的結論是:

家中最大的孩子智商最高,但是家中不同出生順序的孩子智商之間的差異非常小,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出生順序不同的孩子人格方面也有差異,最大的孩子顯得更加外向,更負責,性格更隨和,焦慮程度更低。但是,這個差異也和智商差異一樣,非常小。

Damian教授認為:這次研究傳遞給我們這樣的資訊——

出生順序和孩子的智商以及人格沒有顯著的關係

2 排行最大

瞭解出生順序的目的,不是為了給孩子貼標籤並把孩子往模子裡套。

它只是為了幫助我們增加對自己以及對孩子的認識和理解,使我們和孩子的互動更加有效。

在家中排行老大的孩子的相似性是最容易預測的,因為這是一個變數最少的位置。

例如,排行中間的孩子可以有多種情況,比如三個孩子的中間或七個孩子的中間。排行最小的孩子的相似性與老大幾乎同樣容易預測。

獨生子既有可能像老大,也可能像老小,取決於他們是像老大那樣被賦予更多的責任,還是像老小那樣被溺愛。

請閉上眼睛想一想當你想到自己認識的老大時,跳入你腦海中的幾個形容詞。

我們很容易想到形容老大的詞彙,諸如負責任、領導者、專橫(哪怕他們內心希望別人為了自己做得更好)、完美主義者、挑剔(對自己以及對他人)、循規蹈矩、有條理、好勝、獨立、不願承擔風險、保守。因為老大是第一個出生的孩子,他們往往錯誤地認為必須成為第一或是最好的,才能顯得自己重要。

3 排行最小

我們最先想到的描述老小的特徵就是嬌慣

很多老小不但被父母嬌慣而且被哥哥姐姐嬌慣。這使得他們很容易錯誤地認為,他們必須操縱別人為他們服務,才能顯出自己的重要。排行最小的孩子常常善於利用自己的魅力來激勵別人為他們做事。

他們常常富有創造性,並且愛玩兒。他們大部分的創造性、精力都會用在透過魅力操縱來得到自己的價值感。

通常,

老小會因為身處父母的偏愛和哥哥姐姐的怨恨中而感到困惑。

對於受到嬌縱的孩子來說,最大的危險是隻要他們沒有得到別人的照顧或自己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就往往認為生活不公平。他們經常感到自己被這種不公平傷害了,並且認為自己有權發脾氣、為自己感到難過,或者會以一種對別人有破壞性或傷害性的方式來報復。

他們可能會產生這種想法:“當別人照顧我時,我才覺得他們愛我。”有些排行最小的孩子會選擇一 種對生活完全不同的信念,並變成“趕超者”。他們往往錯誤地認定自己必須趕上並超越所有前面的人,以此顯示自己的價值。

長大成人後,他們會成為那種已經非常卓越卻仍在企圖證明自己價值的人。

4 獨生子

獨生子即可能像老大也可能像老小,但還是有一些重要的不同之處。

如果他們像老大,那麼他們的完美主義傾向會輕一些,因為他們感覺不到那種後面有人追著威脅自己地位的壓力。然而,追求完美的程度雖輕,但這一特性並沒有消失。獨生子對自己的期望往往與他們感覺到的父母對他們的期望一樣高。

所有的首批宇航員都要麼是老大、心理老大,要麼是獨生子。尼爾 阿姆斯特朗就是獨生子,作為第一個在月球漫步的人而有了一段獨一無二的體驗。出生順序的知識為什麼能幫助我們更瞭解孩子、更有效地對待孩子呢?

對一個孩子的出生順序的瞭解可以使我們更明智地揣摩孩子的內心世界和想法。

我希望這種瞭解能幫助家長和老師們理解避免嬌縱孩子的重要性,理解為老大提供機會讓他感到輸出也沒什麼,不必凡事都求第一的重要性,理解幫助排行中間的孩子減輕受擠壓感的重要性。總之,要理解走進每個孩子的內心世界的重要性。

5 出生順序與婚姻

當兩個老大結婚時,通常是出於賞識對方身上與自己相同並且令自己引以為傲的特點;當兩人無法就到底誰說了算、誰的方式最好而達成一致時,麻煩就開始了。

兩個老小結婚通常因為他們發覺倆人一起會很快樂,可到了後來,他們可能會埋怨對方對自己照顧得不夠周到。

讓排行中間的孩子適應任何一種狀況,可能最容易也可能最棘手,這取決於他們變得有多反叛或者多隨和。

只要有相互間的理解、尊重、合作以及幽默感,任何人之間的結合都可能是成功的。

出生順序的知識也能幫助父母之間相互增進了解。想一想出生順序與婚姻之間的關係,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你可能猜到了,老大和老小通常更容易相互吸引。老小喜歡被人照顧,而老大願意照顧別人,這種組合看來非常般配。

然而,正如阿德勒所說:“告訴我你的配偶什麼地方讓你不滿意,我就能告訴你當初你為什麼要跟那個人結婚。”

剛開始時吸引對方的那些特點,後來卻往往會變得令人討厭。

在這種老大和老小結婚的情況下,老大可能後來因為總是承擔所有責任而心生厭煩,並且會指責對方不肯負責,卻忘記了當初這正是吸引自己的地方。老小可能對總是被人家照顧、讓人家告訴自己該做什麼而感到厭倦——-除了那些他們確實希望如此的情況,問題是,老小需要的時候,卻不見得是老大想給予的時候。

6 性別影響

有許多因素會造成例外。其中之一,就是性別。如果

老大和老二性別不同,

兩個孩子就都有可能形成老大的特性,尤其是在那些性別角色涇渭分明的家庭裡。

兩個孩子都會承擔起自己性別的老大的責任。

例如,如果老大是個男孩,他就會有男性角色的老大的特點。如果老二是女孩,她就會發展出女性角色的老大的特點來。然而,如果三個或更多孩子中

最大的兩個孩子性別相同,這兩個最大的孩子之間性格更可能極不相同。性別相同的老大和老二往往完全相反。他們的年齡相關越小,這種差異越明顯,

這就把我們引向了造成例外的第二個因素。

當兩個孩子年齡相差4歲或4歲以上時,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就會減少。

年齡的差距讓他們覺得彼此之間競爭會較少。

參考文獻:

【1】 Zajonc, R。 B。, & Markus, G。 B 。(1975年)。 Birth Order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 82, 74-88。

【2】林枝旺,(2005年),家庭背景因素對子女學業成就之影響,《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49期,2005年10月15日。

【3】謝穎慧、莊英章,(2005年),出生序、社經地位、婚姻與生育:日治時期竹山、峨眉,和竹北等四個閩客社群的例子,《人口學刊》, 第31期,2005年12月,頁41-68。

【4】尼爾森(美)著,玉冰譯 ,《正面管教》第三章,2009,京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