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一週沒發了!新的政策下,村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了。這個就不說了。村幹部這個群體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掃黑除惡之後,村裡的管理結構和人選潛規則,正在發生變化,對鄉鎮、街道來說,絕對是個挑戰,在一線的鄉村幹部,明白這將意味著什麼……

作者為中西部某縣副縣長,筆名為吳瑣為。這是市縣領導參閱的2175篇文章)

村幹部群體,處於整個國家機器的最底端,也處於“鄙視鏈”的最底端。 的確,村幹部群體整體上,文化層次不高,在大眾眼中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然而,在機關工作時間越久,越是覺得這個群體存在著某種特質。這些特質中,隱藏著中國幾十年改革發展成功的一部分密碼。 這些特質,包括對世事的洞明、人情的練達、實踐的豐富、策略的靈活。然而,對比

機關幹部群體

,村幹部群體更為顯著的差異,是他們的工作觀念。這些觀念,使得他們更為“皮實、耐用”。

一是上班下班。

村幹部的觀念中,普遍沒有上班與下班的概念。自嘲曰“泥腿子幹部”,哪有什麼“

朝九晚五

”。即使對於所謂“996”,也是高度無感。

二是白天黑夜。

如果有緊急事務,晚上需要聯絡安排給機關幹部,大家心底的第一反應,普遍總是有些不好意思,甚至心存顧慮。然而,村幹部群體久經考驗,腦子裡大多沒有“這根弦”,大可放心的安排。

三是工作節假。

與上文類似,村幹部群體普遍對工作日與節假日無感。只要工作需要,幹就是了。“反正在家門口”。

以上三點,大概是由於村裡的工作,本來就無所謂規範的工作時間,加上習慣了農村工作的千頭萬緒,因此,“兼職”的村幹部在內心的觀念中,對待工作反倒比“專職”的機關幹部更為“專職”。

四是崗位分工。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上面下掛麵、下面打攪團”。村裡就那麼幾個幹部,對於千頭萬緒、千變萬化的上級任務,哪兒能分那麼細。雖然有大致的崗位分工,但幹活兒基本上都是“老王打狗一起上手”,也就沒有了過於鮮明的“崗位分工”概念。相比機關,反倒少了很多推諉扯皮。

五是公事私事。

村幹部群體是國家與社會的“樞紐”與“轉換器”,很難把公事與私事區分的那麼清晰。機關幹部群體完成任務,對於

正式資源

,與個人資源會有比較明顯的界限觀念;能動用個人資源幹工作的,基本就算“好乾部”了。 而村幹部群體幹工作,本來就需要大量動用個人資源,也就弱化了這種觀念,例如上級讓組織群眾參加活動、處理一些沒有正式

法律政策

做後盾的問題之類。對於機關幹部關心的車補、餐補、

加班費

之類,村幹部也沒有過多的概念。 此外,村幹部往往更加重視“感情”和“義氣”,很多急事難事,往往會為了上級一句“軟話”或者“硬話”,而兩肋插刀、背鍋扛箭、在所不辭。

六是身份面子。

機關幹部,對於身份面子看得比較重,特別是需要撲下身子彎下腰的事情,特別是一些體力勞動、或者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事情。村幹部植根農村,在這一方面的考慮就少得多,站的起、蹲的下。

七是條條框框。

對於政策規定,機關幹部會嚴守界線,即使明顯與實際不符的“

第二十二條軍規

”之類現象,也往往視而不見做“鴕鳥”。村幹部讀書少,沒有過多條條框框的觀念,當然更多也是一線抓落實的被逼無奈,敢於踩雷涉險。

八是終身學習。

機關幹部是“鐵飯碗”,進門扔掉敲門磚的不乏其人。村幹部本身就在

市場經濟

中搏殺,一絲一毫不敢懈怠;加之換屆的壓力,在學習方面反倒抓得更緊,對終身學習的觀念信奉到無感。 很多當年學校裡的“差生”,在政策理論、幹事創業、撰寫材料、編髮美篇等各個方面的“十八般武藝”,反倒超過了一些機關幹部。 以上種種特質,也有一些屬於“雙刃劍”,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但總體來看,其中還是有很多東西,值得機關幹部群體、甚至更多的“上班族”們參考、思考。

【繼續看?新增本號,回覆下面數字】

2091:縣城是什麼——混在縣城(5-1)

2099:怎麼理解“村幹部的行為邏輯?”《

教父

》是把鑰匙

2068:駐村工作直播:村委選舉“不出事的N個細節”——以中部v縣為例

1999:許多能幹的鎮長書記,為何鬱郁不得志——以中部省2縣為例

1681:村官“難把控”8條——以中部V縣為例

435:村幹部為何怕做

群眾工作

62:“三合一”的村官最危險

本期電子書推薦,見左下角的“閱讀原文”:

http://

k。koudai。com/aURS3PYt

(二維碼自動識別)

嘗試微信新功能:點一下右下角的“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