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陵十二釵正冊”的判詞、判曲,推測《紅樓夢》四千金的命運

時髦的傻子

《紅樓夢》第五回“遊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中,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在警幻仙姑的指引下,看到了“金陵十二釵正冊”的判詞,聆聽了仙女們為其演奏的《紅樓夢》十二支曲。這些判詞和判曲,均預示了“金陵十二釵”各自未來的命運。其中,

賈府四千金

的命運如何?我們不妨先羅列出各自的判詞及判曲,再作進一步的分析與探討。

元春的判詞:“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夢歸。”其判曲是:[恨無常]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盪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孃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迎春的判詞:“子系

中山狼

,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其判曲是:[

喜冤家

]中山狼,無情獸,全不念當日根由。一味的驕奢淫蕩貪歡媾。覷著那,侯門豔質同蒲柳,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嘆芳魂豔魄,一載盪悠悠。

探春的判詞:“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其判曲是:[分骨肉]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惜春的判詞:“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其判曲是:[虛花悟]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說什麼,天上夭桃盛,雲中杏蕊多。到頭來,誰把秋捱過?則看那,白楊村裡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墓。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聞說道, 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著長生果。

通觀以上判詞及判曲,發現有三處提到“三春”一詞。而且整部《紅樓夢》中,提到“三春”之處極多。諸如“三春事業付東風”,“三春去後諸芳盡”等等。所以,要分析這些詞曲,首先需分析一下“三春”指的是什麼。關於“三春”,據眾多的紅學探究文章,大致可概括為以下幾種解釋:

其一,“三春”指的就是春天。每年夏曆的正月叫孟春,二月叫仲春,三月叫季春,“三春”指的就是整個春天。

其二,“三春”指的是三年。可能

劉心武

先生就是這樣認為的。

其三,“三春”指的是賈府繁華昌隆的美好時段。

其四,“三春”指的是元、迎、探、惜四春中的三個。但具體是哪三個,因人、因時而異。

其五,“三春”指的是順治、康熙和雍正三朝(“相約紅樓夢的BLOG”博文)。具體來說指的是賈家歷經順治、康熙和雍正三朝所建立的百年基業。

第一種解釋,單從字面上看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但若按這一理解,則“三春爭及初春景”一句就解釋不通。眾所周知,在整部《紅樓夢》裡,曹雪芹往往利用字面上的意思遮隱了欲表達的真實意圖。所以我認為曹雪芹說的“三春”實際上不是這種含義。第二種解釋我認為也很牽強,《紅樓夢》中多處提到“三春”,若說是指“三年”的意思,同樣有好多地方解釋不通。第五種解釋,儘管作者分析得頭頭是道,但我一時還難以苟同。感覺最確切的意思應該是第三、第四種解釋。以下主要以這兩種解釋分析“紅樓夢”四千金各自的命運。

其中,元春和迎春的命運,多有文章著述。其中對元春的判詞多有爭議。我的看法與其中一種觀點大同小異,陳述如下:

第一句“二十年來辨是非”寫元春在宮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對人世間的榮辱甘苦有了新的認識,並非常人所理解的,貴為皇妃已經是女人之極致,而是覺得自己是到了“那見不得人的去處”,“終無意趣 ”,把皇宮看做了藩籬和牢籠。

第二句“榴花開處照宮闈 ”寫元春從女史到鳳藻宮尚書,直至賢德貴妃,榮耀一時,像

石榴花

盛開時一般火紅。在常人看來,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女子應該滿足了,但元春的結論卻是懂得了“辨是非”,認識到宮廷內部的種種黑暗和傾軋,感覺到自己危機四伏,從而對自己的生活道路採取了否定的態度,流露出悲觀哀傷的情緒。

還有一種說法是石榴多子,“榴花開處照宮闈”說明元春不僅受寵宮闈,可能已經有了身孕,前景一片美好。

第三句“三春爭及初春景”的“三春”,是指元春的三個妹妹迎春、探春、惜春,“初春”則寓指元春,這句的意思是說,迎春、探春、惜春這“三春”怎能比得上初春(元春)的榮華富貴呢?這種“榮華富貴”在作者眼中只不過是隨時光流逝而不斷變幻的“風景”而已,是不會長久的。

最後一句“虎兔相逢大夢歸”,據高鶚後續40回中說,賈元春病逝於卯年寅月的十二月十九日,同時又是虎年歲尾和兔年年頭的交接之際,故謂之“虎兔相逢”。另外,兔被虎吃掉了,暗喻賈元春實際上做了宮廷鬥爭的犧牲品。至於另一版本中的“虎兕相逢大夢歸”,也是暗示元春死於宮廷兩派政治勢力的惡鬥之中。

賈元春是怎麼死的?劉心武先生依據她的判曲中“盪悠悠,把芳魂消耗”一句斷定,元春可能是犯了宮諱,牽涉到宮廷內部的權力爭鬥,結果像楊太真那樣被皇上賜死,被勒死或是自縊而亡。

元春雖身為貴妃,享盡榮華富貴,但她還是覺得自己到了“那見不得人的去處”,“終無意趣 ”。而且好夢不長,“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榴花開處照宮闈 ”,石榴花開得很紅火,就要“結子”了——當然還沒有結子,“無常”也就是死神卻來了,她無端做了封建宮廷內部明爭暗鬥、爾虞我詐的政治犧牲品。

對迎春的結局,眾多的紅學文章觀點比較一致,簡單來說,迎春嫁給了忘恩負義、“得志便猖狂”的邪惡小人

孫紹祖

,受盡凌辱和折磨,“侯門豔質同蒲柳”,“公府千金似下流”,以致“芳魂豔魄,一載盪悠悠。”也做了青春怨鬼。

那麼探春如何呢?其實她的命運也不好。

毫無疑問,探春後來離鄉遠嫁了。高鶚的後四十回續書寫她嫁給鎮守海門等處總制周瓊之子,但據曹雪芹的初衷,她應該是嫁給了一個王子,成為王妃。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探春掣籤,簽上寫道“得此籤者,必得貴婿,大家恭賀一杯,共同飲一杯。”眾人笑道“……我們家已有了個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紅樓夢》中多有讖言,往往是“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她抽到的是枝杏花籤,簽上寫道“瑤池仙品”,並引入唐代高蟾詩句“日邊紅杏倚雲栽”,根據封建時代的傳統和習慣“日”是皇帝的象徵,“日邊紅杏”應是指皇帝身邊的貴婦人。又根據舒四爺所見《

乾隆五十五六年間鈔本

》說《紅樓夢》裡“內有皇后,外有王妃”(參閱舒批《

隨園詩話

》),可能有些早期抄本確有探春貴為王妃的情節安排。還有一種說法是探春的命運和國家的、家族的命運緊密聯絡,由於某種原因,最後像王昭君一樣,做了“和番”的使者,嫁給某個外邦的王子做了王妃。

既然探春後來貴為王妃,為什麼還要說她命運不好呢?

古人曾說:人生兩件悲傷事,無非死別與生離。上面無論那一種說法,總之探春最後遠嫁他鄉是毋庸置疑的事實。想元春嫁到宮中,尚有機會回家省親,面見父母親人,還抱怨家人把自己送到那“見不得人的去處”,生出無限悲傷愁苦。探春本為庶出,自幼就對自己的出身極為敏感。後來遠嫁,即使貴為王妃,她也必然會和自己的身世聯絡起來,平空生出無限哀怨。有探佚文章說探春後來嫁到了爪哇國,即現在的印度尼西亞。不難想象,一個弱女子孤身一人離家萬里,在封建時代,交通不便,郵政通訊不便,更不能上網影片,思念家人唯有以淚洗面。雖物質生活錦衣玉食,但精神生活卻憂鬱孤寂,縱為貴人,生有何趣?而且,據“金陵十二釵正冊”的判詞、判曲,也可得出如下結論,即探春也像元春、迎春一樣,年輕夭亡,不得長壽。

且看探春的判詞:“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第一句肯定了三丫頭探春雖為庶出,卻有才有志,可以說是精明強幹、志向高遠。這從第五十五、五十六回王熙鳳小月之後,探春與李紈、薛寶釵協理大觀園時,所表現出來的不遜於王熙鳳的精明和才幹可以看出來。而且探春比王熙鳳有文化,有思想,分析事理更為透徹,決斷大事更有分寸,從某些方面來說,才能只怕還在王熙鳳之上。

但有才有志的探春卻“生於末世運偏消”,也就是說她生不逢時,再有才能也難以挽救賈府日益頹敗的殘局。而賈府的頹敗勢必影響到探春的命運,“運偏消”中的“消”字,本身就含有“消失、消逝、消亡”等多層意思,亦即暗示了探春難得長壽的命運。

“清明涕送江邊望”。有人甚至好些“紅學”專家都說,“清明”一詞是點明瞭探春遠嫁的具體時間。比如

梁歸智

的《<石頭記>探軼》裡就有:“可知後來探春是在清明節遠嫁離鄉的。”筆者認為不然。清明,歷來是我國傳統的上墳祭祖的節日即通俗的說法“鬼節”。即使是民間普通百姓家裡的婚嫁喜事也不會放在這一天,距離這一天近了都不好,這是很犯忌諱的。想赫赫賈府,詩禮簪纓之族,封建禮儀講究更大,絕不會把探春出嫁的好日子選在清明這一天或是離清明節時間太近的某一天。所以,這一句的含義應該是暗指探春已經香消玉殞了,她的家人只能在“清明節”天下萬姓祭祀亡靈的日子,面對探春遠嫁時的滔滔江水,灑淚悼念。其中“送”字不是“送嫁”而是送紙錢。

“千里東風一夢遙”寓意更深。探春即使遠嫁,也不至於再也難見一面。儘管當時的水陸交通極不便利,但對於鐘鳴鼎食、家境豪富的賈府來說,想見女兒一面也不是不可能的,但為什麼會“千里東風一夢遙”?實際上暗示探春已經作了異鄉不歸客,再想見到探春,也只能在南柯一夢中了。至於是什麼原因使探春亡故,最大的可能是探春憂鬱成疾,以致殞命的。

探春雖為庶出,但她與迎春、惜春比起來要有心機得多,賈府的盛衰興亡始終牽動著她敏感的神經。《紅樓夢》 第七十四回 “惑奸讒抄檢大觀園 矢孤介杜絕寧國府”裡有如下描寫——探春道:“你們別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你們今日早起不曾議論甄家,自己家裡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們也漸漸的來了。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說著,不覺流下淚來。

由此可見,探春對賈府的危局頹勢有著深深的憂慮,即使遠嫁他鄉也難以不去思慮。再加上她遠離親人,抑鬱寡歡,最後憂鬱成疾,以致於殞命的。

此外,從惜春的判詞、判曲中,也可以推斷出探春不會長壽。

且看惜春的判詞:“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

第一句就明白地說“堪破三春景不長”。竊以為這句詩有兩層含義,一層含義是,猶如三春美景的賈府甚至可以擴充套件為整個封建制度,表面上繁華昌隆,但已經到了“末世”,不會長久了。另一層含義則是說,惜春的三個姐姐,青春都不會長久。“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中的“可憐”,不僅僅是可憐惜春以侯門千金的身份出家為尼,更是可憐賈府四千金“獨”剩了一個惜春。這個“獨”字,表面上看是指惜春單獨一人陪伴青燈古佛,實際上不論惜春在哪個庵中出家,也不可能是單獨一人。似乎理解為賈府四個千金,現在獨剩惜春一個更為妥當。

惜春判曲中“說什麼,天上夭桃盛,雲中杏蕊多。到頭來,誰見把秋捱過?”迎春自不必說,受盡凌辱和折磨,做了青春怨鬼。“天上夭桃盛,雲中杏蕊多”實際上更多是指元春和探春。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探春抽到的是枝杏花籤,簽上寫道“瑤池仙品”,並引入唐代高蟾詩句“日邊紅杏倚雲栽”就有所暗指。但是,“到頭來,誰見把秋捱過?”這就明顯暗寓元、迎、探“三春”均捱不過“秋天”即人生的中年。“聞說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著

長生果

。”則隱含著賈府四千金中,只有惜春是唯一“長生果”得以長壽。

另外,“婆娑”是不是傳抄過程中“娑婆”的誤抄也未可知。娑婆樹又叫娑羅樹、七葉樹,是佛門的標誌之一。娑婆樹和菩提樹、貝葉樹被佛家合稱為“佛國三寶樹”。這其中是不是隱含了作者皈依佛門逃避現實的思想也值得探索。

惜春出家之後的處境可謂是貧困潦倒,這從一句脂批可以看出來。《紅樓夢》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 制燈迷賈政悲讖語”中寫明惜春的謎語:“前身色相總無成,不聽菱歌聽佛經。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庚辰本在此有雙行夾批:“此惜春為尼之讖也。公府千金至緇衣乞食,寧不悲夫!”從“公府千金”到“緇衣乞食”,落差之大、命運之悲令人扼腕嗟嘆!

但儘管如此,賈府四千金中,還是要數惜春的命運結局最好。首先是出家為尼,擺脫了寧、榮二府的是非之地,以後朝廷對賈府的治罪、抄家對惜春來說傷害最小。其次,雖然惜春出家後,終日青燈古佛,冷清孤寂,而且貧困潦倒,落魄如乞丐,但對她來說,卻神清意靜,並無煩惱可言。因為她早已看破紅塵,消盡七情六慾,並不為人情世故所累,反倒清淨自在。其三,惜春最後有可能長壽善終,比之她的三個姐姐結局還算是好的。

此外,曹雪芹雖然敏銳地看透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沒落,斷定了封建制度的來日無多,但由於歷史和階級的侷限,他苦於找不到人類社會發展的正確道路,因而在《紅樓夢》中或多或少貫穿著一種“出世為上”的思想。把《紅樓夢》中賈府四千金各自的命運,設計為出家為尼要比常人命運結局好,是不是也符合曹雪芹的寫作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