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歷史文獻質疑陳壽的史德……請問如果陳壽史德不佳,三國志為何被列為正史?而此書的可信度又如何?南小荊2019-11-17 09:42:22

正史只是體裁分類,不是可信度分類。前四史這種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由於極少存在相矛盾的史料,所以基本上極少對史料採取不信任態度,和史料繁雜矛盾極多的明清史不一樣。

另外陳壽確實有一定的史德問題,主要是因為三國志與其他現存史料矛盾處多是證偽了三國志,而非其他史料。如官渡之戰曹操兵力,曹髦之死等。

但是在史料本就極其稀少的三國時代,三國志已經是最佳的選擇了。

有些貼吧和地攤公眾號爭論的地方其實根本就不是矛盾之處,那些爭論不過是屁股問題,不是史料真偽問題。

不少歷史文獻質疑陳壽的史德……請問如果陳壽史德不佳,三國志為何被列為正史?而此書的可信度又如何?鯽魚先生2019-11-17 11:05:00

撰著者史德如何和著作是否列為正史本來就沒有什麼必然聯絡。嚴格來說,史書本身的可信度與其是否屬於正史也無必然聯絡。

章宗源曰:《魏略》有紀、志、列傳,自是

正史之體

《新唐志》“

正史類

”:幹寶《晉書》二十二卷。

隋魏澹之《後魏書》一百七卷,

均列於正史。

《隋書-經籍志-正史類》:《論前漢事》一卷,

蜀丞相諸葛亮

撰。

所謂正史很值錢嗎?看看,我們諸葛丞相都寫過正史;一向被三國迷津津樂道,吐槽為段子書的魏略一樣是正史。讓我們看看《隋書-經籍志二等》裡列了多少正史:

《史記》一百三十卷

《史記》八十卷《史記音義》十二卷《史記音》三卷《古史考》二十五卷《漢書》一百一十五卷《漢書集解音義》二十四卷《漢書音訓》一卷《漢書音義》七卷《漢書音》二卷《漢書音》二卷《漢書音義》十二卷《漢書音》十二卷《漢書集註》十三卷《漢書注》一卷《漢書續訓》三卷《漢書訓纂》三十卷《漢書集解》一卷

《論前漢事》一卷

《漢書駁議》二卷《定漢書疑》二卷《漢書敘傳》五卷《漢疏》四卷

《東觀漢記》一百四十三卷《後漢書》一百三十卷

《後漢記》六十五卷《續漢書》八十三卷《後漢書》十七卷《後漢書》八十五卷《後漢南記》四十五卷《後漢書》九十五卷《後漢書》九十七卷《後漢書》一百二十五卷《後漢書音》一卷《範漢音訓》三卷《範漢音》三卷《後漢書贊論》四卷《漢書纘》十八卷《魏書》四十八卷《吳書》二十五卷《吳紀》九卷

《三國志》六十五卷

《魏志音義》一卷《論三國志》九卷《三國志評》三卷《晉書》八十六卷《晉書》二十六卷《晉書》十卷《晉中興書》七十八卷《晉書》三十六卷《晉書》一百一十卷《晉書》十一卷《晉史草》三十卷《宋書》六十五卷《宋書》六十五卷《宋書》一百卷《齊書》六十卷《齊紀》十卷《齊紀》二十卷《梁書》四十九卷。《梁史》五十三卷《梁書帝紀》七卷《通史》四百八十卷《後魏書》一百三十卷《後魏書》一百卷《陳書》四十二卷《周史》十八卷

右六十七部,三千八十三卷。

班彪:今之所以知古,後之所由觀前,聖人之耳目也。

所謂史書,是用來

光大國體,鑑閱往事,表徵盛衰,殷鑑興廢

(宋代開始,史書的意義變得更加複雜)

,其根本價值不光是單純的紀錄史實。實際上如同六經皆史的意思,古人法古宗聖,經常以史事做標杆和道德依憑,所以為了“實用性”會對史書進行一定的構建,甚至迴避、扭曲一些事實,以達到“為鑑”、“諷論”,聳善而抑惡,以戒勸其心的目的。劉勰盛讚《春秋》(法古宗聖觀念下,經史實為一體)能“舉得失以表黜陟,徵存亡以標勸戒”。就是這類意思。

或者說,史書對於古人來說,就是一本“案例書”,如同我為了不讓孩子吃太多糖,拿出一本書,說書上的孩子每天吃10顆糖,連續一個月,出現蛀牙,牙掉了。這才是史書的最根本價值。為了這個目的,可以去進行一些細節構建,比如事實上是每天吃30顆,我說是10顆,實際上是兩個月,我說是一個月。(主要體現在著史和後人做註疏上)

這種“案例書”既作用於治國治官治吏治民,所以《史記》、《漢書》等成為普遍意義上的“事功書”。

然後推薦一個類似問題的優秀答案: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3562

26130/answer/897270873

不少歷史文獻質疑陳壽的史德……請問如果陳壽史德不佳,三國志為何被列為正史?而此書的可信度又如何?frankx2019-11-17 14:03:06

請教下,何為史德?

對於任何一部史書,都有他的侷限性的。誰能保證任何一本書,寫得是100%符合史實的?基本上沒法判定,作者或出於自身能力,或由於史料來源,或由於外部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多少會有些偏差,這都很正常。不能因為一本書中有些錯誤,就否定這本書,甚至上升到這個人道德有問題,不配寫史書。

總體而言,《三國志》是最早的專門寫三國時期歷史的專著,在歷史書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這麼說吧,就算你對陳壽再看不起,你要研究三國這段歷史,你無論如何也繞不過,非得讀一遍《三國志》不可!

不少歷史文獻質疑陳壽的史德……請問如果陳壽史德不佳,三國志為何被列為正史?而此書的可信度又如何?項天鷹2019-11-18 07:31:37

歷史資料有矛盾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修史的時候可能沒看到某條史料,可能看見相互矛盾的材料然後採信了某一種,可能在判斷上出現錯誤,怎麼拿出隻言片語就能斷定一千多年前的人的道德品質呢?

不少歷史文獻質疑陳壽的史德……請問如果陳壽史德不佳,三國志為何被列為正史?而此書的可信度又如何?知乎使用者2019-11-18 20:53:21

西晉治書侍御史陳壽在史書中的“史德”並不差,許多人都稱讚他“善敘事,有良史之才”,張華看了陳壽註解的《三國志》後,甚至想要委託他編輯《晉書》了,並且還與杜預一起向晉武帝司馬炎多次推薦陳壽:〖司空張華愛其才, 以壽雖不遠嫌,原情不至貶廢,舉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補陽平令。(陳壽)撰《蜀相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領本郡中正。撰魏吳蜀《三國志》,凡六十五篇。時人稱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時著《魏書》,見壽所作,便壞己書而罷。張華深善之,謂壽曰:“當以《晉書》相付耳。”其為時所重如此。――(房玄齡《晉書•列傳•第五十二章•陳壽列傳》)。陳壽之所以會給後人留下“史德不好”的印象,可能是因為這麼兩件事:

1、因為在東漢末年,丁儀、丁廙兄弟與楊修一起協助陳思王曹植爭奪魏王世子之位,於是當魏文帝曹丕篡漢後,第一件事便是將丁儀、丁廙兄弟處死“並(誅)其男口”,所以曹魏時,沒人願意單獨為丁氏兄弟立傳。可能又因為當年魏文帝曹丕“誅丁儀、丁廙並其男口”時比較疏忽,於是丁氏兄弟竟然保下了一個兒子,所以陳壽發現了一個賺錢的機會,於是他就對丁氏子說:“如果你能湊夠一千斛米送給我的話,那麼我就可以為你的父親寫一篇非常賞心悅目的列傳。”,因為丁氏子並沒有接受這次“交易”,所以陳壽果然就沒有為丁儀、丁廙兄弟作傳記了,而是將丁氏兄弟的生平事蹟記載在陳思王曹植的傳記當中。

2、因為陳壽的父親曾經作為馬謖的參軍,隨馬謖一起守街亭,於是當街亭被張郃奪取,諸葛亮斬殺了馬謖後,陳老父也被諸葛亮處以“髡刑”,同時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又看不起陳壽,對陳壽特別輕蔑,所以陳壽在作《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時,就否定了諸葛亮用兵方面的才能,認為諸葛亮“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並且評價諸葛瞻雖然是一個滿腹經綸,文化水平高的人,但是也只不過是一個徒有虛名,而沒有領兵打仗才能的大臣罷了:〖瞻工書畫,強識念,蜀人追思亮,鹹愛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雖非瞻所建倡,百姓皆傳相告曰:“葛侯之所為也:”是以美聲溢譽,有過其實。〗,正因為如此,所以有些人才會覺得陳壽這個人喜歡把個人恩怨、個人情緒帶入史書編撰當中:

〖或雲丁儀、丁廙有盛名於魏,壽謂其子曰:“可覓千斛米見與,當為尊公作佳傳。”丁不與之,竟不為立傳。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諸葛瞻又輕壽。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言瞻惟工書,名過其實。議者以此少之。張華將舉壽為中書郎,荀勖忌華而疾壽,遂諷吏部遷壽為長廣太守。辭母老不就。杜預將之鎮,復薦之於帝,宜補黃散。由是授御史治書。〗――房玄齡《晉書•列傳•第五十二章•陳壽列傳》

這裡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房玄齡在記載這兩件事的時候,加了“或雲”兩個字,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了房玄齡可能也認為這兩件事的真實性可能是存疑的。因為《晉書》當中收錄了大量野史資料:“史官多是文詠之士,好採詭謬碎事,以廣異聞;又所評論,競為綺豔,不求篤實,由是頗為學者所譏。”,所以其中只要出現類似“或雲”二字後的故事,可信度就要大打折扣了,更何況因為陳壽又是被張華推薦給晉武帝司馬炎的,而張華又正與荀勖、荀顗等人不和,荀勖為了打壓張華可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比如說張華曾經建議晉武帝司馬炎來一個“兄終弟及”,傳位同母弟――齊王司馬攸,於是荀勖趁此機會說服晉武帝司馬炎,把張華趕出了西晉首都洛陽,所以作為被張華推薦的陳壽,他又曾經與李密一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荀勖順便找一些人給他製造一點壞名聲也不為過吧:

〖華名重一世,眾所推服,晉史及儀禮憲章並屬於華,多所損益。當時詔誥皆所草定,聲譽益盛,有臺輔之望焉。而荀勖自以大族,恃帝恩深,憎疾之,每伺間隙,欲出華外鎮。會帝問華:“誰可託寄後事者?”對曰:“明德至親,莫如齊王攸。”既非上意所在,微為忤旨,間言遂行。乃出華為持節、都督幽州諸軍事、領護烏桓校尉、安北將軍。撫納新舊,戎夏懷之。東夷馬韓、新彌諸國依山帶海,去州四千餘里,歷世未附者二十餘國,並遣使朝獻。於是遠夷賓服,四境無虞,頻歲豐稔,士馬強盛。〗――房玄齡《晉書•列傳•第六章•張華列傳》

再說了,雖然陳壽並沒有在《三國志•魏書》中給丁儀、丁廙兄弟單獨列傳,但是因為這兄弟二人的生平事蹟還是記載在了陳思王曹植的列傳中,更沒有大量篡改歷史,所以陳壽就算真的有一點“史德”上的問題,也完全影響不到《三國志》對研究漢魏晉歷史變遷的價值的:〖植既以才見異,而丁儀、丁廙、楊修等為之羽翼。太祖狐疑,幾為太子者數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文帝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併為之說,故遂定為嗣。二十二年,增植邑五千,並前萬戶。植嘗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太祖大怒,公車令坐死。由是重諸侯科禁,而植寵日衰。太祖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誅修。植益內不自安。(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仁為關羽所圍。太祖以植為南中郎將,行徵虜將軍,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於是悔而罷之。文帝即王位,誅丁儀、丁廙並其男口。植與諸侯並就國。――陳壽《三國志•魏書•任城陳蕭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