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修行-讀《空谷幽蘭》有感

一個人的修行-讀《空谷幽蘭》有感

這本書陸陸續續讀了大概小半個月,今天終於讀完,但我覺得我並沒有讀懂它,沒有讀懂筆者記錄下來的很多隱士。

當初借閱這本書除了書名外,單純是因為我想看看一個美國人如何解讀中國文化。而現在我對

比爾波特

佩服的五體投地,一個美國人對我國曆史文化宗教地理比我這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強太多,我覺得辜負了自己作為中國人得天獨厚的語言優勢。

終南何有,有條有梅。

上面這句詩出自《

詩經·終南

》。喜歡老莊的我也大概知道終南山在哪兒,知道它是傳說裡隱士彙集的地方,滋養了儒道釋三家思想,是

修仙問道

的去處,是老子消失的地方。這裡集聚的

隱士

對於我而言大多是世外高人或者是“大隱隱於市”的神人,總之是我這等凡夫俗子見不到的人。他們應該在深山老林或者世外桃源,可中國真的還有這樣的人存在嗎?那個動盪的年代毀掉的不僅僅是文物名跡,還有信仰和人。我怕我跟著一個美國人看到滿目的貧瘠和瘡痍,而當我真正開始同作者一起經歷尋訪隱士點點滴滴後,扼腕嘆息出生太晚錯過了多少大師。

或隱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靜己以鎮其躁;或去危以圖其安;或垢俗以動其概;或庇物以激其情。《後漢書·逸民傳》

在中國過去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裡一直不缺乏隱士,他們願意在深山裡度過一生,享受清貧,追求大道。“他們與時代脫節,卻不與季節脫節”。他們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社會中最受尊敬的人。

從有文字記載中國就已經有了隱士。黃帝從兩個隱士那裡學會了戰勝敵人與延年益壽。堯當年想傳位與

許由

,許由做了流傳了幾千的事“到潁水河洗他的耳朵。”然後舜,大禹也是隱士。

有人認為道是通向塵廛之外,修道是孤獨的生活,也就有人認為修道也可以是從政佈道。兩方相互辯論永無止休,《

楚辭·漁父

》裡在繼續著這樣的辯論。以前背書記憶裡最深的就是漁父鼓枻而去的背影配著“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滄狼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但其實那個時候是被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氣場吸引,字裡行間的智慧可能需要我窮極一生去體會。

當然也有求道者沒有把從政與隱居剝離開來。張良輔佐劉邦稱帝后,在終南山南坡的留壩修道飛昇。諸葛亮隱居十載,後出山輔佐劉備。他留給後人的《誡子篇》闡述瞭如何處理隱居和從政之間的矛盾問題。流傳很廣的“非瞻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也是出自於此。

無論是隱居還是從政,隱士依然影響著整個社會的文化與思想。他們脫然自在的精神,他們返璞歸真的智慧,象徵著我們這個國家很多神秘的東西。

在雲中,在松下,在塵廛外,靠著月光、芋頭和大麻過活。除了山之外,他們所需不多;一些泥土,幾把茅草,一塊瓜田,數株茶樹,一籬菊花,風雨晦暝之時的片刻小憩。

這是我們嚮往的隱士生活呀,它們或清貧,或孤獨,但都透露著一種安樂與幸福。往終南深處走的路,有住在煉丹爐的女道長,有華山山頂的薛道長,有

太姥山

隱居了50年的老和尚,有98歲的老和尚光善,有終南山上的傳福尼師,有坐在高速公路中間縫補褲子的老太太……

這一路上我惋惜著被毀壞的文物古蹟,被燒燬的經書古籍,被驅趕的修道者;這一路上我感動著他們的堅持純樸,他們的思想境界,他們的生活狀態。殊途同歸是他們談話裡一直在傳達的東西,無論是道還是佛,無論是禪宗,

密宗

,淨土宗還是律宗,最終他們都指向一處。

“道教強調命,

佛教

強調性。但實際上都是一樣,但是真正修行的人是性命雙修。”

須菩提

,於汝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所以者何?”

“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