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作物在康乾盛世中的作用到底有多大?知乎使用者2017-10-11 20:26:25

此事可參看李昕升、王思明發表的《清至民國美洲作物生產指標估計》一文(《清史研究》2017年第3期,126-139頁)。

外來作物在康乾盛世中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梅囿仁2017-10-12 12:52:40

答案是有影響,但是影響有限。引一段史料作為說明吧:

陳弘謀為雍、乾兩朝重臣。1745年他調任陝西之後,曾頒諭在當地普及紅薯。諭文如下:

“至於陝省向無此物。陝民亦不知此物之可食又易生。若遽勸民領種,小民計利目前。豈肯將有用之地力,種此不可必得之物。

今年總須各官先行覓地試種。或租民地試種。需地亦甚無多。聽小民觀看。”

從中可以得出三個結論:

1。“陝省向無此物”,則可知那時的陝西還完全沒有引進番薯。

2。“陝民亦不知此物可食又易生”則可折射出番薯在全國的普及狀況。倘若番薯當時已在全國其他地區普及,那麼就算陝西農民不種植番薯,也當已聽聞此物的功效,不致對此一無所知。

3。最後的“聽小民觀看”句,說的是當時普及番薯的行政手段。可以看出,陳弘謀並沒有強制普及番薯,而是命下官以建立“示範田”的方式來吸引百姓,使其自行種植。這顯然不可能像後來的“化肥示範田”那樣收穫立竿見影的效果:一來,番薯種植需要變更已有物產,隨之改變的還有生產工具、生產方式,這對於農民而言不啻傷筋動骨,絕非化肥那樣,不過添置一二那麼簡單。二來,當時的資訊普及力也遠遠打不到近現代的水平。最後,番薯作為一種物產,畢竟要受到土地、氣候等狀況的制約,也不可能像化肥那樣,只要使用方法得當,便可立見成效。

此時“康乾盛世”已經過去了一多半,而陝西作為中原大省,莫說普及,就連對番薯的引進也才只是剛剛開始。結合答主@吳俊君引用的民國時的資料,則大致可以推出乾隆至清末的外來糧食作物的普及趨勢。美洲作物在清朝人口爆炸中的作用自然稱得上是“重要”,但還遠遠算不上是“主要”因素。

注:引文出自上田信《海與帝國》,為日方翻譯清朝文字後,再經國人轉譯而來。具體文字難免同原諭有所出入,但文意表達,當不致誤。

外來作物在康乾盛世中的作用到底有多大?runpin2017-10-12 15:11:39

(這估計又是道點贊撲街的問題,好在人少,可以從容補充。)

其實沒啥可爭議的,當然有作用,再如何拔高都不過分。要說有爭議,不如說是對康乾盛世算不算盛世的質疑頗多,比如張宏傑的《飢餓的盛世》一類的,無非都在把滿清統治中國當做近現代一切罪孽&屈辱的淵藪罷了。

研究農業史都知道,全靠外來作物,包括玉米、土豆、番薯、南瓜……晚明人口終於突破了一億大關,而有清一代更是仰仗這些基本不與稻米、小麥搶耕地的作物,才使得中國可耕地面積擴大了四倍

**

(當然,這與乾隆時中國領土面積擴充套件到一千三四百萬平方公里也有關)。乾隆繼位時,中國人口1。4億,54年後,也就是他退位那年翻了一番到達2。9億,所以,沒有這些活人無數的逆天神器,康乾盛世是不可能的。也因此,康乾盛世還有一個叫法:番薯盛世。

如果坐火車經過貴州,總會聽到播音員介紹說: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意思是這地方向來地瘠民貧。經濟史學家梁方仲的《中國曆代戶口》中有統計:元朝,貴州人口不到60萬;明朝軍屯,強制遷徙中原及江南各地軍民到貴州,總算在明末把人口提升到70萬。然而播州之役和明末戰亂後,貴州人口又降到元朝的水平。也就是說,差不多400多年間,貴州人口幾乎沒有增長過;而清初幾十年休養生息,到雍正十年,貴州人口首次突破100萬大關,乾隆時到了300萬,咸豐年間500萬,到清末,貴州人口激增到870萬之多。那麼耕地不足、糧食奇缺的貴州何以有這種發展呢,究其根本無非兩個原因:(1)改土歸流。(2)玉米和番薯的廣泛種植。

明末,參與平定播州之亂的郭子章寫過《黔記》,書中並不見玉米的記載,郭算半個博物學家,他都沒有提到,可見起碼在萬曆時期貴州應該沒有玉米。到了乾隆年間,愛必達任貴州巡撫,他的《黔南識略》中才對玉米種植有了詳細描述,而這也與貴州人口的迅速增加在時間上吻合。社科院清史研究室《清史資料》第七輯中有一段對貴州該時期農業狀況的描述,說在普安州,就是今天黔西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玉米地位極重要,“民間賴此者十之七”。如此,外來作物在康乾盛世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人要吃飯,人口增加一定伴隨糧食消耗的增加,而且中國曆朝歷代還要交皇糧國稅,但糧食畝產在前工業時代有定數,全靠稻米、小麥、粟這些低產作物會餓死人的。按此邏輯,當清中後期人口增加到4億以上,需要多少可耕地、應該種植何種作物方能滿足這種消耗基本可以估算出來,真沒必要在這些問題上胡攪蠻纏。

~~~~~~ 分割(隔、界)線 ~~~~~~~~

** 關於清朝耕地面積是明朝4倍的商榷:

《中國農業經濟史》中關於明朝耕地面積開列過一張表,明朝可耕地面積從1381年到1571年間,始終維持在3。7億到7。0億畝之間,其中1393年跳到8。5億畝,很突兀。以中國古代4畝地養活一個人算(化肥農藥出現前的最低標準),明朝耕地面積頂峰時在4到5億畝比較可信,因為明朝人口頂峰時期不過一個億。不能因為明朝“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就認為明朝人種地比清朝人厲害吧。

同樣,根據鄭正、馬力、王興平1998年7月15日發表於江蘇社科院《江海學刊》上的《清朝的真實耕地面積》一文統計,清朝耕地面積從道光到宣統年間沒有太大變化,約略等於1949年的數字,也就是20億畝!你所說的少於15億畝邏輯上不自洽,因為這個數字養不活四萬萬五千萬同胞。所以,俺說的4倍是有出處的(可能不確切但有出處),並非什麼“空間疊加黑科技”。

外來作物在康乾盛世中的作用到底有多大?JonathanLin2017-10-13 15:21:31

首先認為這個問題屬於釣魚性質,我大清四億人口當然是皇上聖明領導的結果,與小小土豆紅薯何干?個人想法,不喜者歡迎噴之。

我給這個問題一個不是回答的回答。

把宋元明清四個朝代,非戰亂時期,官方地畝人口稅賦紀錄較全的地區挑岀來做樣本,用人口和稅賦(糧食產量)的資料建模,模擬人口與地畝和糧食產量的線性關係,最後判斷清朝的資料是否異常即可。

清立國二百餘年,農業技術與明朝相比進步了多少心裡都有點兒8數。

洗,使勁兒洗。

——————————-

紅薯意義在於不佔農地無需施肥不耗人力。青黃不接時續命,大大提高了貧民死亡和民變的那個啥值來著?

拿耕地面積說事兒的,不是那個啥就是那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