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你也許還記得那個37歲女博士的故事。

一位女博士,因為精神分裂症而被送進精神病院。

她一直存在被迫害妄想,認為周圍人都想加害於她;

然而,抗精神病的藥物卻無法控制她的胡思亂想。

她的身體日益消瘦,甲狀腺問題也無法得到緩解;

經歷波折,最終,醫生透過腸道檢查詢到了原因

——她存在有乳糜瀉。

在停食麵食和所有含麩質的食物後,她的妄想症消失了。

然而,一旦不小心吃到含麩質食物,她的被迫害妄想又捲土重來……

詳見:《37歲的女博士:總有刁民想害朕》

精神分裂症與飲食

在全球有超過2000萬人存在精神分裂症。

患者的思維、情緒、自我意識、語言和行為常常出現扭曲。

一些患者會存在幻覺——看到或聽到那些不存在的東西。

另一些患者則存在妄想——比如堅定地認為身邊的人都想陷害自己。

胡言亂語,喜怒無常,無法專注,這些都是常見的症狀。

與此同時,他們的認知能力、記憶能力和推理能力也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

人們通常認為,精神分裂症主要是神經心理上的問題。

確實,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存在有神經遞質的失衡;而早年的創傷,也會增加精神分裂症的發病風險。

因而,精神分裂症的常規療法,主要就是藥物和社會心理干預。

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多因素疾病。[1]

除了神經因素和社會心理因素,基因、病毒感染、膳食營養、生活方式,都可能影響到精神分裂症的發生和發展。

而開頭那位女博士的案例告訴我們,在某些時候,飲食可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飲食對大腦的影響是多方面的。[2]

一些人可能存在對食物的敏感,而嚴重的食物敏感可能引起包括精神分裂症在內的大腦症狀。

許多膳食中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B族、鋅、omega-3脂肪酸,特定的氨基酸(絲氨酸、賴氨酸、甘氨酸、色氨酸),都會影響到神經遞質的水平和大腦的功能。

食物還會直接影響腸道菌群;而由於腸腦軸的存在,菌群的活動將波及到大腦的狀態。

這些事實提示著我們,對精神分裂症患者進行飲食干預,也許不僅僅只是輔助,還可能是不可或缺的治療維度。

下面,我們就將從食物敏感、營養素和飲食模式這三大方面,來探討飲食與精神分裂症的關聯。

一、食物敏感與精神分裂症

早在1966年,一位名叫多汗(F。 Curtis Dohan)的美國醫生,就發現了食物與精神分裂症的關係。

在二戰時,由於食物缺乏,人們能吃到的小麥是較少的。

而在戰後,食物充裕了,人們就得以吃到更多的麵食。

精神分裂症與飲食

對比二戰前後的資料,他發現:

在吃小麥越少的年份裡,因精神分裂症住院的人就越少。

在吃小麥越多的年份裡,因精神分裂症住院的人就越多。

緊接著,多汗醫生做了一些流行病學的研究。

他研究了臺灣的土著人中——這些臺灣土著人,主食主要是小米,紅薯,還有少量的大米和玉米,而他們吃小麥吃得很少。

他們中雖然也有人得精神分裂症,但發病率要比西方人少很多。

多汗醫生分析發現,那些吃小麥的北歐人,他們得精神分裂症的機率比臺灣土著人高出2.7倍。

精神分裂症與飲食

在隨後幾年裡,多汗醫生主導了一些臨床試驗。

試驗結果表明,

無穀物、無牛奶的飲食能夠很好地幫到這些精神分裂症的患者。

在那些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中,採用無穀物和無牛奶飲食的患者比普通患者的恢復速度要快兩倍以上。

不過,

只要在他們的膳食中加上那麼一點點麩質,這種飲食的功效就不存在了。

精神分裂症與飲食

多汗醫生的研究是在上個世紀60-80年代進行的。

而近幾年的研究,又給出了很多新的線索。

2014年的一項薈萃分析發現,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更多的人存在麩質蛋白相關的IgG抗體。

這意味著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麩質敏感。

更進一步,2015年的研究發現了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針對TG6的自身抗體。

TG6自身抗體,是因為攝入麩質而被激發的。

而這種抗體,主要會攻擊患者的大腦組織,從而可能造成大腦炎症,引發精神問題。

精神分裂症與飲食

截止2020年,發表有8例用無麩質飲食治療精神分裂症的個案。

其中7例的患者,都透過無麩質飲食得到了改善,甚至有人實現了徹底的緩解。

精神分裂症與飲食

在更為嚴格的臨床試驗中,有半數給出了正向的結果。

這說明,至少有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有麩質敏感。

對於他們的恢復來說,避免麵食,可能是一個關鍵點。

精神分裂症與飲食

二、營養素與精神分裂症

上面提到的麩質敏感,說的是吃錯東西給對大腦帶來的負面影響。

而很多時候,「吃得不夠」——也就是營養素的缺乏,也可能造成問題。

從維生素、礦物質、必需脂肪酸,再到氨基酸,許多營養素都和精神分裂症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1.維生素:維生素C與維生素B族

在維生素中,對精神分裂症的保護性最強的是維生素C、葉酸、維生素B12和維生素B6。

精神分裂症與飲食

維生素C是強效的抗氧化劑,能夠減少炎症或活性氧造成的神經損傷。

而葉酸、B12和B6則是甲基化迴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些B族元素,參與到了甲基化的迴圈中,能夠代謝掉過多的同型半胱氨酸,防止同型半胱氨酸的聚集。

要知道,同型半胱氨酸是具有神經毒性的——過度的聚集將造成神經受損。

精神分裂症與飲食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中,常常存在葉酸、B12、B6和維生素C的缺乏。

而在試驗中,額外地補充這些維生素,起到了對症狀的改善作用。

試驗中的常用劑量是這樣的:

葉酸-0.5~2mg/天,B12-400ug/天、B6-25mg/天,維生素C-500mg/天。

[3]

2.礦物質:鋅

在礦物質中,最可能對精神分裂症有用的元素是鋅。

精神分裂症與飲食

鋅在大腦邊緣系統中富集,而且它能調控眾多重要的神經遞質受體,包括NMDA受體、GABA受體和血清素受體。

而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常常存在許多鋅轉運蛋白的突變,其對鋅的需求可能會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銅攝入的增加會增加精神分裂症的發病風險。

我們知道,鋅和銅是兩種相互牽制的元素。

銅攝入多了,人體對鋅的需求量就會更高,也就更容易缺鋅。

而這可能就是,銅在精神分裂症中存在負面作用的原因。

除此之外,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血清鋅的水平也常常低於健康人群。

而在常規的藥物療法上,補充鋅(50mg/天),能夠更好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狀。[4]

3.必需脂肪酸:DHA

在大腦中,構成膜的磷脂有40%都來自於DHA。

作為Omega-3中的成員之一,DHA維持著神經訊號傳輸的正常功能,在學習和記憶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而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常常存在DHA的缺乏——特別是在掌管思維的大腦皮質區域。[4]

精神分裂症與飲食

研究發現,對於年輕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存在較低水平的omega-3,額外補充omega-3(1100mg~2000mg/天),往往能緩解疾病的症狀。

而在患者剛發病時就進行補充,則能夠更好地避免大腦的退化。

4.氨基酸:色氨酸、甘氨酸、絲氨酸、賴氨酸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存在神經遞質的紊亂,和一些神經遞質受體的異常。

一些氨基酸是關鍵神經遞質的前體——比如色氨酸就是血清素的前體。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犬尿酸途徑的異常導致色氨酸被過度地降解,使得血清素無法正常地合成。[6]

像甘氨酸和絲氨酸這樣的氨基酸,則可以作為NMDA受體的激動劑,幫助恢復NMDA的活性。

而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NMDA常常存在受體功能不足的情況。[7]

精神分裂症與飲食

研究發現,對精神分裂症具有最強保護作用的氨基酸就包括

色氨酸、甘氨酸和絲氨酸。

每日補充2~8g的色氨酸,能夠幫助恢復血清素的合成。

補充一定量的甘氨酸(15~60g)和絲氨酸(2g),也能對患者的症狀起到改善作用。

精神分裂症與飲食

值得一提的是,過多的蛋氨酸會對精神分裂症患者造成不良的影響。

這可能是由於過多的蛋氨酸會擾亂甲基化的迴圈。

而在平衡蛋氨酸這件事上,攝入足夠的甘氨酸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飲食模式

前面我們講的了單獨的營養成分對精神分裂症的影響。

而相比於單獨的營養,整體的飲食模式可能更為關鍵。

對比不同的飲食方式我們會發現,高卡路里、低質量、過多加工食品的飲食,對精神分裂症有著顯著的負面影響。

這類飲食,可能增加人體的炎症水平,從而影響到神經健康。

精神分裂症與飲食

而低卡路里的飲食和素食,也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負面作用。

這可能是因為低卡飲食和素食,常常沒有辦法提供足夠的營養。

對精神分裂症幫助最大的,是避免精緻碳水,攝入足夠蔬果,並保證充足蛋白質的飲食。

足夠膳食纖維的攝入,能夠透過改善菌群和減少炎症來提供保護作用。

而富含多酚的漿果、綠茶、橄欖油,和許多蔬果,也能降低全身性的炎症反應。

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少吃精緻碳水,多吃富含多酚和膳食纖維的食物,並且卡路里適當、蛋白質足量的地中海飲食可能是最為合適的。

精神分裂症與飲食

精神分裂症與飲食

而在目前,少數的個案研究探尋了生酮飲食在精神分裂症中的治療作用。[8]

在一些案例中,患者在進行生酮飲食後,症狀得到了較好的控制。

這表明至少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葡萄糖代謝的異常。

這些患者的大腦無法正常地利用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

而當切換到脂代謝後,大腦的能量供應恢復到了正常,症狀也就得到了緩解。

當然,目前的研究仍然很初步。

但這些成功的案例意味著,生酮飲食至少可以作為一種治療精神分裂症的可選方案。

木森說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極度複雜的疾病,但常規的療法卻只是藥物和社會心理干預。

而許多患者,常常無法透過常規治療來有效控制症狀。

這些患者的人生往往充滿波折,而他們的家庭也常常蒙受持續的痛苦。

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精神的問題,並不總源於大腦。

飲食能夠透過影響免疫、腸道和身體的營養狀態,間接地影響到大腦的功能。

而精神分裂症也與飲食息息相關。

特定的食物敏感,能夠引起大腦的自身免疫,引發大腦的炎症。

一些營養的缺乏,會使神經遞質紊亂,關鍵受體失調。

而低質量的飲食模式,則可能增加全身性的炎症,誘發大腦的問題。

因此,合理的飲食和營養,對於精神分裂症的治療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而根據當前的證據,我們也許能給到三方面的建議:

① 避免可能存在敏感的食物

避免所有含麩質的食物(各種含小麥、大麥和黑麥的製品),如有必要,可以考慮避免乳製品。

② 補齊可能缺乏的營養物質

最重要的營養素包括B族維生素(葉酸、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維生素C、鋅、omega-3,特定的氨基酸(色氨酸、甘氨酸和絲氨酸)。

其中,鋅含量最豐富的食物是牡蠣、牛羊肉和南瓜子。

攝入足夠的omega-3,需要每週至少吃2~3次的海魚或海鮮。

至於甘氨酸,主要存在於骨頭湯和動物皮中。而色氨酸、絲氨酸存在於肉蛋和豆類中。

如需額外補充,可以參考下列的劑量:

葉酸-0.5~2mg/天,B12-400ug/天、B6-25mg/天,維生素C-500mg/天。

鋅-50mg/天,omega-3-100mg~2000mg/天

色氨酸-2~8g/天,甘氨酸-15~60g/天,絲氨酸-2g/天

③ 採取健康的飲食模式

推薦少吃精緻碳水,多吃富含多酚和膳食纖維的食物,並且卡路里適當、蛋白質足量的地中海飲食。

每日蔬果至少攝入500g,並加上多酚含量豐富的漿果、綠茶和橄欖油。

如有必要,可以適量地補充一些綠茶中所含的茶氨酸(400mg/天)。

此外,地中海式的生酮飲食也是可以考慮的。

當然,對於精神分裂症這樣複雜的疾病,飲食自然不是全部。

但應對複雜和混亂,我們需要有更多維度的方法。

而多一個維度,也就多了一份的希望。

-End-

相關閱讀:37歲的女博士:總有刁民想害朕

參考文獻:

[1] Davis, J。, Eyre, H。, Jacka, F。 N。, Dodd, S。, Dean, O。, McEwen, S。, Debnath, M。, McGrath, J。, Maes, M。, Amminger, P。, McGorry, P。 D。, Pantelis, C。, & Berk, M。 (2016)。 A review of vulnerability and risks for schizophrenia: Beyond the two hit hypothesis。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65, 185–194。

https://

doi。org/10。1016/j。neubi

orev。2016。03。017

[2] Aucoin, M。, Lachance, L。, Cooley, K。, & Kidd, S。 (2020)。 Diet and psychosis: A scoping review。 Neuropsychobiology, 79(1), 20–42。

https://

doi。org/10。1159/0004933

99

[3] Brown, H。 E。, & Roffman, J。 L。 (2014)。 Vitamin suppleme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CNS Drugs, 28(7), 611–622。

https://

doi。org/10。1007/s40263-

014-0172-4

[4] Mortazavi, M。, Farzin, D。, Zarhghami, M。, Hosseini, S。 H。, Mansoori, P。, & Nateghi, G。 (2015)。 Efficacy of zinc sulfate as an add-on therapy to risperidone versus risperidone alon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Iran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9(3)。

https://

doi。org/10。17795/ijpbs-

853

[5] Hsu, M。 C。, Huang, Y。 S。, & Ouyang, W。 C。 (2020)。 Beneficial effects of omega-3 fatty acid supplementation in schizophrenia: Possible mechanisms。 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 19(1), 1–17。

https://

doi。org/10。1186/s12944-

020-01337-0

[6] Chiappelli, J。, Postolache, T。 T。, Kochunov, P。, Rowland, L。 M。, Wijtenburg, S。 A。, Shukla, D。 K。, Tagamets, M。, Du, X。, Savransky, A。, Lowry, C。 A。, Can, A。, Fuchs, D。, & Hong, L。 E。 (2016)。 Tryptophan Metabolism and White Matter Integrity in Schizophrenia。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41(10), 2587–2595。

https://

doi。org/10。1038/npp。201

6。66

[7] Tsai, G。, & Lin, P。-Y。 (2010)。 Strategies to Enhance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Mediated Neurotransmission in Schizophrenia, a Critical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 16(5), 522–537。

https://

doi。org/10。2174/1381612

10790361452

[8] Sarnyai, Z。, Kraeuter, A。 K。, & Palmer, C。 M。 (2019)。 Ketogenic diet for schizophrenia: Clinical implication。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 32(5), 394–401。

https://

doi。org/10。1097/YCO。000

0000000000535

免責宣告:

本賬號發表的內容僅是用於資訊的分享,僅供學習參考使用。文章內容不能直接作為任何健康干預的依據。在採取任何預防、治療或治癒的措施之前,請先與你的醫療提供者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