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開了十年的麵館,切了十幾年豬肉,有什麼大場面沒見過?今天就跟大家來聊聊開面館的經驗。

我的店開在一個四五線的小鎮上,潮汕地區,店的面積有70平方左右,2004年開始,那時候是我爸開的,我們一家人都在幫忙。當時什麼都不懂,一碗麵一塊、兩塊,五塊就算很貴了,現在一碗八塊、十塊,二十、三十塊都有人吃。2009年的營業額大概30萬左右,利潤10來萬,是全家4個人的總收入。到2010年開始,多虧了

溫哥

來了個4萬億,錢不再值錢,物價一上漲,一條街十幾家麵館都漲價,2010年的營業額大概有40來萬,到2013年,全年營業額有100多萬,利潤有40到50萬(純利潤),平均一天的營業額大概保持在3000左右,碰上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可以做一兩萬,碰上下雨天天氣不好,一天不到一千五,毛利大概在50%左右。因為

電子商務

問題,實體店不被打擊到的,估計就剩下

服務業

了,別的行業不是說不賺錢,但是得看你怎麼做,

像餐飲行業,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但是經驗非常重要。

關於下料

據我所知,在我們鎮上,超過五十家麵館,全部都沒有用過

新增劑

,為什麼?因為我們面裡都要下肉,湯的調料只有7種,胡椒、味精、鹽、白糖、雞精,還有幹魷魚泡出來的水,最後一個,就是鴨的油,這7種東西混在一起,就成了鮮美可口的湯。我去深圳的時候吃了很多家

蘭州拉麵

,以我十多年來的經驗,基本家家都放“一滴香”,因為他們的湯非常香濃,但是又沒有那麼多的牛骨肉去熬出來,所以這些湯怎麼那麼香,怎麼弄的,大家都明白了吧。

鴨油

是從宰鴨的商販那裡買來的,他們宰鴨後,在鴨的屁股後面有兩片脂肪(不是鴨屁股),非常厚,然後就凍起來,積攢一個星期後供應給我們,我們再把它炸出來。

魷魚

是那種幹魷魚,買十幾塊的和三十幾塊的混在一起用,只要魷魚腳,不用整個魷魚。我一次大概用一兩斤吧,洗過一次,放在盆裡,把水澆滿,泡兩三個小時就好了,一碗下一兩片,魷魚水直接倒到湯裡。煮麵要用另外一鍋白開水煮,這鍋

白開水

煮80碗麵左右就得倒掉。肉都是豬肉,豬心豬腰豬肝,以及

豬肚豬粉腸

,豬肉都是用切肉機切出來,拌油切。按照我的調法調出來的應該是甜鮮味,不應該是鹹鮮味。內行人一說就懂,外行人就很難調製出來,這東西沒什麼技術含量,但外行人沒有資訊來源確實不知道怎麼弄。

我們這個地方有白切雞、白切鴨,我們自己去找商販,和他們說把雞鴨都拿給我們煮,煮好了拿回來還是他們賣。這樣,他們省了

煤氣

,我們賺了湯底。沒有這生意頭腦你真想不到這事兒吧!

鴨油和白糖混合在一起同樣可以產生和煮鴨子一樣的味道,所以現在就都不煮鴨子啦。至於作料和比例完全靠自己的口感(經驗),首先準備一鍋水,我的鍋是42公分的,煮開後,味精、鹽、白糖、雞精,一種一勺,然後三勺鴨油,再來五勺魷魚水,我天天這樣配,配了七八年,就是沒有量過多少克多少克——新手入門還得老司機帶你多做、多嘗,會節省很多時間。

關於營業額

農曆25日算起到大年初七,這十二三天,一碗加價到十五塊,二十塊(過年掙錢好機會),我們是怎麼煮的呢?一個負責煮,一個負責下料,我就是負責下料的那個人,然後又有人在我前面先把料煮熟,然後我把料加好就可以了。平時我們店裡只有五個人,我僱了三個人,還有我和我爸,但是到了過年過節,就得八個到十個人。

關於選址

最最主要的,是店面要剛剛好,什麼叫剛剛好?就是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小的話,放幾張桌子,坐都不夠人家坐,工作的檯面也不夠大,不行。太大的話,剛開始沒生意,人家看你裡面空空的,鬼才進去呢!最好是在70到100平方,門口要可以停車的。就比如說,如果現在要我開個麵館,只有單個店面,還不到50平米,就算房東倒貼給我一月兩千塊我也不會做,因為太窄,能做的量有限,如果有兩個店面,人流量還可以,然後門口又可以停車,那我寧願多掏點錢把它租下來。

關於學技術

這東西根本就沒有技術含量,很多朋友說我這樣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但是對於我來說這根本不算什麼,因為

做這行是要勤勞

,勤勞致富,只要你勤勞,就可以做餐飲這一行。如果已經選擇了這行,那麼你就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心理準備,不是說你一開張就生意很好很好,這個要看很多方面。如果真的決定要做這行了,那麼就要在當地的麵館,或者其他餐館,看看裡面招不招工,如果招的話,就在裡面打一兩個月的工,看看自己熬不熬得住。熬得住了,就學習,一定要往死裡學,學切肉,學下料,學湯底,還有這些肉來了是怎麼處理的,這些料的來龍去脈,怎麼來的,比如豬內臟或者牛內臟的價格,一點一滴都不要放過。

說到底就是一句話,餐飲這行,經驗是重中之重,這些門道、方法,不是內行你就是不知道!所以要想幹這行(其實其他行業也一樣),一定要想方設法

找過來人“取經”

。這樣不僅能幫你上道,也能讓他們給你分析分析情況,探探“錢”景,畢竟有個奔頭才有動力嘛。現在社會發展速度那麼快,市場、消費者都是在變的,除了要學習別人的經驗,還要隨時

補充自己的商業知識

,就是擺個小攤也得知道什麼賣得好賺得多啊!那你要說了,上哪又找“前輩”又找“老師”啊?這不,我就給大家送溫暖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