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書坑儒”的故事真真假假抹黑了秦始皇的形象,他當初做這些事的時候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呢?

秦始皇為他的帝國奉獻了一生卻並不是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正確的,‘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大概講述的就是這個道理吧。被後世的文人墨客罵得最慘就是焚書和坑儒這兩件事,

一代偉人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原因,為何留下千古罵名?

秦始皇的出發點是為鞏固自己的統治沒想到實行這套政策之後反而讓他苦心經營的帝國滅亡的更快了。為什麼會出現相反的效果呢?在眾人的反對聲中聽從了丞相李斯的焚燬諸子百家思想書籍的建議,是什麼讓秦始皇下了決心要做這件事情呢?

焚書坑儒背景

眾所周知秦始皇是一個控制權力慾望非常強烈的皇帝,他耗盡畢生精力所做的一切就是要將權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裡鞏固國家的統治。如果說秦帝國相當於一個人的話,秦始皇要做的就是充當大腦的角色官吏和百姓就是手和腳他想什麼其他人就必須要去做什麼。統一六國之後天下並不安穩南郡發生了兩次大的叛亂雖然都已經平定但還是給秦始皇內心留下不小的波瀾,

一代偉人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原因,為何留下千古罵名?

並沒有過於處罰當地的百姓,公元前219年去往泰山舉行封禪大典秦始皇讓諸侯六國的博士策劃出一套可行的禮儀這批博士爭論不休爭得面紅耳赤也沒商量出方案只好作罷,其實秦始皇心裡知道這批博士不認可自己這位皇帝,舉行大典也並沒有一帆風順正好遇上惡劣天氣淋了個落湯雞,博士們見到始皇帝這幅慘狀露出了譏笑諷刺聲,秦始皇怒不可遏卻並沒有發作。

一代偉人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原因,為何留下千古罵名?

舉行完封禪大典在回師必經之路上又遭遇了六國的貴族後裔也不甘心被滅國策劃的一次驚心動魄的刺殺。事事都不順心讓秦始皇開始了更深的思考如何才能鞏固帝國的統治?

焚詩書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咸陽宮宴請百官,敬祝酒詞之時一位叫淳于越的博士又請求設立分封制度‘他認為分封制在皇帝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就可以做出反應。’

秦始皇知道這是舊勢力再向自己這個新生的帝國發出的挑戰,什麼都可以妥協唯獨在國家統一面前決不能再心慈手軟了。

一代偉人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原因,為何留下千古罵名?

前213年李斯上了一份奏疏寫道‘國家要想實現真正的統一就必須燒燬諸子百家留下來的著作他們是影響帝國穩定最重要的不安定因素。’這時候的秦始皇覺得要讓諸侯六國透過時間慢慢融合太慢了必須要舉起嚴刑峻法這套制度來規範百姓的言行舉止同意了李斯的主張,焚燬與耕作,醫藥百科,等一切無關的書籍。

坑術士

公元前212年,可能是由於焚詩書的聲勢浩大讓一直為秦始皇求仙問藥的方術之士心裡惴惴不安起來,地位僅次於徐福的盧生和候生也是秦始皇身邊的大紅人他們就為自己找起了後路,私下商議‘這世上並沒有仙藥陛下資助我們這麼多財物若是時間一長還沒找到仙藥事情肯定會敗露到時候我們就吃不了兜著走了,況且皇帝剛愎自用大權獨攬大臣說話都要思慮再三唯恐惹怒他,還不如早作打算。’就這樣二人一拍即合帶上秦始皇給的大筆資金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很快就有人將此事報告給秦始皇

一代偉人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原因,為何留下千古罵名?

氣得肯定是火冒三丈收了錢財還不好好辦事私底下說我的壞話,妄議朝政罪該萬死,下令逮捕所有的方術之士一共四百六十人遭了殃全部被活埋。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都記載‘焚詩書,坑術士。’到了後世文人墨客為了批判秦始皇越傳越離譜不斷演變成了‘焚詩坑儒’的故事。

一代偉人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原因,為何留下千古罵名?

秦始皇最初的想法是透過六國這批知識淵博的禮儀博士來幫助他治理這個龐大的國家,但是迂腐的博士們卻並不認同他的做法甚至根本不承認他這個皇帝,屢次阻撓譏諷秦始皇要做的事。再加上年齡的增長,六國貴族後裔的蠢蠢欲動屢次行刺秦始皇便選擇了李斯最直接有效的統治辦法,焚詩書加強統一思想和文化禁錮人們的思想,短期內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這種簡單粗暴的做法卻也成了摧毀秦帝國的重要力量,導致士族階層失去對秦帝國的信心秦末倒倒向了起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