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已經過去三週了,如今的熱點應該是我正在看的奧斯卡,lady gaga剛剛得了一座小金人。但是我想來想去還是要來嚼一嚼批判春晚的冷飯。我其實只想批判主持人——我質疑主持人的存在性。

春晚的主題永遠是“中國年”,它要照顧全體中國人民的年味感受,要照顧海外僑胞的年味感受;它想要承載輕鬆愉快的奶頭樂(喵喵喵,變魔術),也想要普及中國傳統藝術(各種地方戲劇)和弘揚當代中國文化(不好意思今年的大歌我沒印象,大概就是類似姚貝娜離世前的春晚作品《天佑中華》)。作為這樣一個目標很大的晚會,我很理解它的難度,也理解主持人在其中將各種節目排列串場幫助藝術家更好地“墊場”來輔助觀眾觀看、傳達各海外領館向祖國親人的祝福、以及喜氣洋洋地轉達上級領導交給他們的繼往開來的講稿、還有種種我不知道的工作中承擔的巨大壓力。但是今年,這個職業被廣告毀了——被一種非常噁心人的腦白金式打廣告方式毀得深沉。

我們每個人都一直在看廣告,他們付錢來贊助了我們的娛樂活動。兩年前因為馬東的一句“金主爸爸”,廣告的存在從潛規則走向臺前,變得理直氣壯,變得腰滾肚圓。沒有廣告我的娛樂生活早就完蛋了。我喜歡看的COC和NBC的戲,百分之八十以上收入靠商業(出於企業形象)和私人(有錢的觀眾)贊助,票錢只是一個控制上座率的工具;我喜歡的球員,全靠fly emirates栽培;我喜歡的遊戲直播,也是直播公司和遊戲公司養著的。我尊重理解並支援這些有節操的打廣告方式,他們的冠名印在宣傳冊的抬頭、他們的商標貼在球員胸口、他們的遊戲和直播就是我喜歡的主播正在玩的遊戲、正在直播的平臺。

今年春晚主持人打的廣告,用一個類比,那就相當於足球場上每一個射門後(不管進沒進)、門球發球前,守門員對著鏡頭大喊“歡迎大家關注fly emirates,註冊會員,fly emirates給你分紅包,好多好多紅包啊最多能拿一張免費機票”。央視春晚如是,讓衛視春晚情何以堪?讓衛視別的晚會情何以堪?前兩天我看了幾個衛視元宵晚會的,30秒的廣告詞強行植入到10分鐘的小品裡,尬得我頭快掉了。

春晚的本命年是豬年,今年是第36個年頭,也算是人到中年,難免油膩忘卻了本心。抽離出那些彎彎繞繞的,搞一個春節聯歡晚會,如果只允許給你一個目的,你想完成什麼?中國年。它需要那麼好的舞臺、那麼好的燈光音效、那麼好的觀眾席、那麼好的化妝師、那麼多的機位嗎?它需要那麼多錢嗎?它需要那麼多贊助商嗎?

回到三十六年前,看看1983年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我認為很多人會跟我有同樣的答案。36年前的粗陋舞臺,36年前的渣畫質,36年前對晚會茶話會般的理解(對了36年前需要主持人還因為有線電視並未普及,好多人是在廣播裡收聽的春晚)我已經是第N次看它,依然覺得每個演員熠熠生輝、馬季他們神采飛揚、鄭緒嵐的毛衣眉毛造型我都想學。

說拿掉主持人也是氣話,畢竟有些工作需要主持來承擔,畢竟跟贊助商談合作做出說多少詞承諾決策的是臺裡的領導不是臺前那幾個小主持。但是我想,春晚真的需要一場改革,一場向資本說不的改革,一場把“用錢搞晚會”變成“用心搞晚會”的改革。不要預測觀眾反響、不要把觀眾當成資料去冷冰冰的分析、放棄“人”和“錢”軍備競賽般的虛榮,而是讓每個表演者呈現自己的藝術。觀眾真正高尚的共鳴永遠是表演者投入演出的直接結果,錢能買來的東西非常淺薄。

商業才做資料分析、才要資本轟炸。有心過年,沒有雞鴨魚肉沒有燕參翅鮑,只要團團圓圓都是中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