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監生是個什麼樣的人? 小分隊 1級 2010-11-21 回答

《臨死前的嚴監生》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七組第22課的一個組成片段。《臨死前的嚴監生》選自《儒林外史》第五、六回,這個節選片段記敘了嚴監生臨終前因油燈裡燃著兩莖燈草,於是伸著兩根指頭不肯斷氣,直到趙氏挑掉一莖,才一命嗚呼的故事。作者吳敬梓緊緊抓住嚴監生神態和動作上的細微變化,抓住那經典的“兩根指頭”,採用藝術化的白描手法,把嚴監生的性格特點刻畫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呈現在讀者眼前的是一個活生生的守財奴形象。那惜墨如金、寥寥數筆充分展示了作者抓住細節刻畫人物形象的功力。

透過描寫嚴監生臨死前的動作神態,伸著兩根指頭不肯嚥氣只為心疼燈盞裡的兩根燈草,刻畫一個活靈活現的吝嗇鬼形象。

嚴監生是個什麼樣的人?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0-11-15 回答

嚴監生是中國吝嗇鬼的典型,是名著《儒林外史》裡經典的吝嗇人物。

他的性格中有吝嗇的一面,也有卑微可憐的一面,還有慷慨與不乏人情的一面。他以金錢作為護身符,來消災弭難,苟且偷安。

嚴監生臨終時,伸著兩個指頭不肯斷氣,直到趙氏上去,把兩根燈芯挑掉一根,他才兩手垂下,頓時便斷了氣。

寫守財奴臨終時光景,令人掩卷難忘。其實,這一鏡頭除了為守財奴畫像以外,還可以觸發無數的人生感慨。

擴充套件資料:

對財富的聚斂之心,支撐了嚴監生的一生,也支撐著他生命的最後一刻。幾十年來,他一點一滴,螞蟻一樣地積攢,才有了“十多萬銀子”的傢俬。

“日逐夫妻四口在家裡度日,豬肉也捨不得買一斤,每常小兒子要吃時,在熟切店內買四個錢的哄他就是了。

”他病得“飲食不進,骨瘦如柴”,還“捨不得銀子吃人參”。燈草挑掉一莖以後,嚴監生才無憾地離開了人間。

參考資料:嚴監生-百度百科

嚴監生是個什麼樣的人?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0-11-15 回答

把嚴監生定性為吝嗇鬼,是清代以來,中國文壇上最嚴重的錯誤之一。幾乎所有讀過《儒林外史》原文的人,都會在心底嘀咕幾句“這樣的人真的會是吝嗇鬼嗎?”請相信你的心聲,你的懷疑不無道理,只是你不敢講出來,否則有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就像安徒生在《皇帝的新裝》中描寫的那一大群人一樣,我們都不大敢道出自己的心聲。 但這是一個自由開放的時代,還是有一部分人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如“燕園四老”之一的金克木就曾撰寫過一篇《兩根燈草》的文章為嚴監生翻案。他回憶了革命歲月的艱苦生活,認為嚴監生是勤儉節約的代表,我們不應該對他橫加鞭撻。持有相似觀點的人還有不少。但是更多的人堅持認為嚴監生是吝嗇鬼,認為原文中嚴監生的“大方”恰恰是他心理極度扭曲的表現。事實上,說嚴監生勤儉節約確實說不過去,其人為妻子王氏的喪葬花費了數千兩白銀,哪裡稱得上“勤儉節約”?倒和《駱駝祥子》中的祥子一般,是逼不得已才花錢如流水的吧?如此一來,“心理扭曲”“膽小怕事”“本質吝嗇”的說法幾乎得到了所有人的擁護。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問“我也讀過原著,也覺得嚴監生不像是吝嗇鬼。但既然大家都如此認定他,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反駁呢?”理由也不是沒有,我們得從原文中找。近年來,易松雲先生在原文中找到了四處依據:其一、嚴監生在生前的一系列活動都說明了他是個很大方、很有感情的人;其二、嚴監生臨死前的最後一句話是“終日裡受大房的氣”;其三、兩個侄兒在猜嚴監生伸出的兩根手指的含義時,一口一聲“二叔”;其四、嚴貢生拜祭亡弟的第一句話是“老二”,隨後又幹嚎了幾聲。 透過上面這四方面的證據,我們可以清楚地明白吳敬梓是留下了諸多提示的。他提示我們,嚴監生見著兩根燈草咽不下氣,不是因為捨不得,而是因為忌諱“老二”的身份。這就像古代太監在臨死前,拼著最後一口氣也想抱著“寶貝”一樣。只不過一個是想放棄,一個是想得到,這些都是人之常情,是一個人在彌留之際最後的一個願望罷了。 說到這裡,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了然不惑的。但仍有人會提出反對意見,在原文中趙氏是明確地說了“爺,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為那燈盞裡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請注意,趙氏自稱是懂得嚴監生心思的,又明確地指出了嚴監生兩根手指的所指。她的話應該是很有分量的吧?請讀者們不要被文章的字面內容矇混過去。在嚴監生臨死的時候,他本人是說不得話的。趙氏雖然知道他的心思,但也不敢明說,要知道大房家的妯娌,嚴監生幾個“如狼似虎”的侄兒就在身邊。倘若她明明白白地說出嚴監生的心思,大房家裡的人豈不要把葬禮鬧翻?既然已經撕破了臉皮,豈不會明目張膽地欺負趙氏? 《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是高明的,他摹寫嚴監生臨死時的場景可謂“很真實”,真實得讓人身臨其境。但他又是高傲的,不願意直接告訴世人嚴監生的訴求,而是用趙氏的話把嚴監生其人打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嚴監生是個什麼樣的人?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0-11-15 回答

嚴監生是個膽小如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