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生到死亡對人一生

影響最大

的就是童年經歷。

那麼童年經歷的定義和概念是什麼呢?

首先是

經驗

,經驗的基礎是

經歷

。在經歷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思想觀念就是經驗。

當事情發生人就必然會進行思考,產生思想,透過經歷事情或者聽周圍的人說就總結出了種種經驗。這樣經歷就開始轉化成經驗。

童年經驗

是指一個人在童年時期的生活經歷中所獲得的心理體驗的總和,包括了童年時期的各種帶有

情緒色彩的感受,印象,記憶,知識

等多種因素。

那麼經驗同於經歷嗎?

實際上經驗並不完全等同於經歷經驗,實際上是對經歷的總結,至少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

思想認為

,一個是

反應模式

有些人可能經歷過情感上的背叛或者打擊,他,就會從這個經歷中總結出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思想觀念

),這個看法(思想觀念)就成了他的經驗。

當然,不同的人從同一件事情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在感情中經歷了失敗挫折之後,就會吃一塹長一智,這是積極性的,他就會把這些經歷當作自己的一面鏡子,在以後的日常生活中遇到類似的問題,也會更有信心,更加理性合理的處理好這些問題。在談戀愛的時候也會更加的成熟,更加的自信,更加有經驗,會積極的處理好問題。

有的人會從中總結出一些負面的思想,經歷了一次欺騙他就認為“天下的人都是不可靠的”,這就是他的經驗。

消極逃避式的經驗甚至還會建立起一種防衛機制,形成他的反應模式。

類似的還有一個女孩經歷了失戀再遇到追求她的人,她就會反感甚至嚇得躲起來。

因此同樣的經歷,每個人的反應模式都是不盡相同的。

那麼

童年經驗如何影響心理反應機制?

如果家人交給孩子的經驗或者孩子積累的經驗是外界是不安全的,那麼孩子就會形成下意識的防衛心理,而這種防衛心理一旦變成

自卑心理

就會出現自卑退縮等行為。

如果家庭中的大人總是提醒孩子,這個不安全,那個有危險。這樣的嚇唬警告式的教育,孩子往往都會形成防衛心理。在中國,父母和孩子出門假如遇到熟人,父母都會要求孩子跟人打招呼,可孩子就是不願意,因為這些叔叔阿姨對他來說是陌生的,在他的觀念裡陌生的都是不安全的。

如果這時候家長還經常和人說自己的孩子就是害羞的,不願意主動跟人打招呼的,那麼就加深了孩子的防衛心理。經過一次一次的固化和強化,孩子就真的不會打招呼了。

大人給孩子的經驗都是負面消極的,他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也是消極的,最後反應模式就是自卑消極的。

相反如果家長教給孩子的經驗,或者孩子自己總結到的經驗是見到陌生人打招呼是安全的,並且有好處的,那他就會積極主動的打招呼。

孩子一打招呼,別人就誇他聰明,或者給一點糖果,就是在肯定孩子,加深他的自我認同。最後,孩子跟別人打招呼就會更加起勁,思想經驗就會更加樂觀。

因此,童年的

設計圖

描畫成什麼模樣,什麼型別,就決定了人生的基本底色和大致走向。

如何從童年經驗的束縛中解脫?

沒有系統的

心靈能力

的訓練,人無法徹底改變舊有的行為習性,無法逾越既定的

心理模式

。活在自我層,改變就是有限的,不徹底的。

為什麼在自我層的改變是有限的?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來看。人除了滿足生理需要之外,還有更高層次的自我實現的需要。藝術家“從無意識中啟用原型意向,並精心製作,使之成為一部完整的作品。”也就是說透過藝術創作可以追溯到或者甚至一個集體的無意識心理原型。只不過藝術作品經過創作者藝術的加工和創作,原型積澱有了一定的變形。

童年的經歷,以及更加悠遠的集體心理積澱,深深的印刻在藝術家們的生命中。投射出來的是愛,奉獻,悲憫的情懷,但在其淺意識中難免有痛苦的種子,還是會造成生命的悲苦。

哪怕在藝術創作中,透過幻想性的填補和補償某一種缺失的

心理原型

,依舊無法填滿深深的缺失感,正如眼睛看得見一切卻看不見眼睛自身一樣。

愁情的抒發,可以上升到悲憫的情懷,但所謂的超越還是在這條既定的心靈軌跡,人很難真正的超脫出來,那麼這裡顯然存在著另外一重超越。

要走的路:破除深層的心理原型

按照

弗洛伊德

的學說,任何心理行為背後就有一個

心理原動力

。心理學家意識到這一點,透過

深度催眠,回溯療法

等來療愈童年的創傷性經驗所導致的

心因性疾病

弗洛伊德早就敏銳地發現早期的經驗早期的

童年經驗中,隱藏著錯位顛倒等一系列遮蔽。哪怕透過回憶追溯的方法去回溯到具體的創傷經歷,瞭解的依舊不過是關於我的事情,而不是毫無遺漏的事件本身。

甚至再加上當事人的心裡願望,心理原型等一系列同舍和改造人深層的心理根源被遮蔽的愈加厲害。

技術思路在於:

在日常狀態下,人的思維活動異常活躍,人腦中有

止不住的想法,白日夢。

在白天的時候是沒完沒了念頭和想法,到晚上睡覺了就是不斷的夢境。這種意識狀態成了一種常態,以至於我們無法意識到這已經是

意識功能的失調。

最後我們既

無法意識到

自我的

心理意識障礙

,又無法從這些連續不斷,不停歇的思想念頭中抽離出來。

其實

認識自我的前提

就是要學會

觀察自我的心理

。認識到原型積澱對生命的矇蔽,破除對舊有模式的認同。

在舊有的思維中,不斷地

強化痛苦的心理原型,繼續製造人生命運的悲劇

。過去的經歷和意識積澱,造就了一個弱小、可憐、自卑的我。時間不斷推移,人的心理卻停滯在了某一個固定的年齡階段。

當我們能夠活在

清淨無染的自性層面

心理情緒

還是會出現,但卻只是純粹的旁觀和發現,看著自己的想法起起落落而不被左右,能自主自動的調節。只有這樣,不再被童年經歷的束縛,

實現生命的超越才真正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