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談談大明王朝第一“戰鬥英雄”毛文龍。毛文龍是目前網路“明史學”界所捧起來的一個大“英雄”。不知從何時開始,這個人成為不少人談論的物件。很多人說袁崇煥殺毛文龍殺錯了,如果不殺毛文龍,後金就不會入關,而導致毛文龍被處死的那麼,歷史記載中的毛文龍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呢?

一、“戰功卓著”的一代名將

淺談大明第一戰鬥英雄毛文龍大帥

淺談大明第一戰鬥英雄毛文龍大帥

毛文龍字振南,浙江杭州人,1605年(

萬曆三十三年

春),隻身北上,先順道入京拜訪了母舅沈光祚,被其薦於寧遠伯李成梁帳下,開始了遼東軍事生涯,1621年,遼東淪陷於後金之後,毛文龍在當時的遼東巡撫王化貞的命令下,率領一支小部隊,繞道遼東海上,進入後金的後方。在遼東生員

王一寧

的運作下,成功策反了駐守鎮江城(今遼寧丹東)的守將

陳良策

,殺掉了投降後金的鎮江城主將

佟養真

和他手下計程車兵。奪取了鎮江城。然而,鎮江大勝很快就變成“

鎮江大劫

”,努爾哈赤很快派出大軍襲擊鎮江,毛文龍不能抵擋,從鎮江城倉皇撤退,後金軍乘勝追擊,渡過鴨綠江,在朝鮮林畔一代聚殲毛文龍軍,毛文龍僅以身免,被迫轉入朝鮮的皮島。

淺談大明第一戰鬥英雄毛文龍大帥

淺談大明第一戰鬥英雄毛文龍大帥

毛文龍畫像

在進入朝鮮皮島後,毛文龍一路青雲至上,當上了東江鎮總兵,晉左都督,受賜尚方寶劍,成為明朝在海外的方面大員。

淺談大明第一戰鬥英雄毛文龍大帥

淺談大明第一戰鬥英雄毛文龍大帥

從天啟元年到崇禎二年他被殺,大概八年左右的時間,毛文龍一直盤踞在皮島,杜車別等網路小說作家,將這一歷史階段的毛文龍形容為遼東的海上長城,那麼此時的毛文龍作戰功績到底如何呢?實際上,毛文龍在生前就注意總結自己的“戰鬥經驗”,並且將其彙編成冊,而且招納文人為自己樹碑立傳,根據朝鮮的《李朝實錄》的記載,毛文龍曾經令人撰寫過《毛大將傳》為自己邀功表好。而後世所流傳的《毛大將軍海上情形》、《

鎮海春秋

》、《遼海丹忠錄》等書就是以《毛大將傳》為底本潤色而成的,裡面將毛大帥描繪成遼東海上的擎天一柱,為袁崇煥斬殺毛文龍而惋惜,這種毛文龍的孝子賢孫和部將及他們收買的御用文人為自己主子、祖宗自吹自擂的小說,自然是不足取信的。毛文龍針對有點頭腦計程車大夫也留有一首,所以他的兒子毛承鬥(疑似養子)編纂了一本《東江疏揭塘報節抄》,這本書內的毛文龍是什麼形象呢?簡單地說,在這本書中,毛文龍吹噓自己功勞很大,殺敵眾多,完美的完成了明朝賦予的牽制任務。在這本書裡,毛文龍編造了不少橋段,充分證明了毛大帥有著超自然能力,例如這個召喚黑龍戰術:

“奴引數十萬眾猝襲鐵山,直薄雲從灘口,距臣營帳止隔裡許。乘是堅冰,何難徑度?乃十五日,忽有黑龍約長十餘丈,自西南洋,自首奔犁而東,直至雲從,響若山頹,海冰遍裂,化而流澌。方是時,龍方在蟄,不從天來地出,實有所司,默令我師得以分路出奇,屢挫狂鋒耳!”(《東江疏揭塘報節鈔》卷7)

又如這個召喚瘟神參戰、召喚魚子自願做軍糧:

奈警聞內地,糧運出海,危懼觀望,停泊中途,各島官兵日就餓斃。臣方慮無孑遺,何意沿海灘塗忽湧魚子數千餘石,嗷嗷之眾,賴以延活,此孰非波臣之效靈耶!至溫帥屢赫聲靈,天啟五年,奸細白惟學謀為不軌,約如期信炮為號,集叛黨數千人械臣獻奴,是夜溫帥儼然真形,直入轅門,轟鞭四震,兵丁巡邏者靡不驚詫非常,喊聲徹臣臥所。臣急傳令哨探間,而天覆大雨如傾。平明事覺,奸宄駢首就戮矣!比今冬夏之交,瘟疫流行,兵眾多生異災,或股大於腹,而唇齒皆靡,或眼忽喪明,而手足無措。醫不能知,計無所出。臣思誠可格天,於是齋戒越宿,禱於溫帥祠凡三晝夜,不餘日而沉痾立起,盲瞶復明。乃知天之佑我軍民,非偶然也。(同上)

又如這個一日三潮:

為波臣助順效靈等事。竊惟滹沱冰合,識漢祚之中興;泥馬渡河,知宋業之復振。自古異徵,難可列舉……即如陳師、鹿島而一日三潮,渴禱皮岡而石泉迸裂。天啟三年,備具情由,曾經懇請天妃、龍神封號,已蒙先帝準封“顯應龍王靈祐”匾額。(同上)

又如這個召喚海潮:

有遼人王世傑出應募,質其妻子而來,言鹿島有積粟數千,其守將與相善,願往約為內應襲之。將軍信其言,率親丁三百餘人,乘潮而往,命驍將王輔挾世傑先登,遣偵卒前導。俄報有草中伏卒,望見世傑奔回,將軍曰:“吾墮其術中矣。”急麾兵反走,而潮已退去十餘里,舟不可動。將軍再拜祝天,須臾潮湧風生,鼓枻出洋。奴兵蟻集島麓,阻潮不得進。舟甫及皮島登岸,為風浪所擊,倏成齏粉。此二年十二月初一日辰時事也,繼而汎潮復至,故知前一潮為神助耳。王輔亦探知賊寨有備,喧言“毛耗今來送死”,遽手縛世傑馳歸皮島斬之。奴中呼將軍為毛耗。(《東江疏揭塘報節抄》卷一)

毛大帥這種超自然能力實在是讓人佩服,原來毛文龍早在明代就掌握了類似魔獸爭霸裡召喚英雄的技能,果然毛大帥代表了十七世紀大明王朝先進生產力的前進方向!袁督師怎麼比肩!那麼毛文龍的戰績是什麼呢?如果從令人捧腹的《東江疏揭塘報節抄》來看,簡直逆天了,例如這個天啟三年三月的塘報:

於本月二十日,千總

王承祿

回稱:奴酋帶領王子都在東江,聞得梆聲;便把兵馬撤回,晝夜不停,連忙跑至遼陽,見我兵撤回,又趕至沙場。聞我兵已遠,追趕不上。馬因連跑數日,前後倒死者三萬有餘,賊因踐踏炮打併跌死者二萬餘。奴酋因恨毛總兵詭計哄誘,倒死兵馬,呼名大罵,咬牙痛恨,要將沙場住民王子登等千餘家盡行剿滅等情。(《東江疏揭塘報節抄》卷2)

原來後金方面僅在天啟三年這次戰鬥中就被毛文龍東江軍團殲滅至少五萬人之多,簡直是被打殘了,那麼後金在毛文龍大帥的後現代召喚魔法術的嚴重打擊下有多嚴重呢,如天啟七年三月塘報雲:

今奴不但拿職不去,將頭髮兵馬困在麗地,二發兵馬又困在沿江,無船可渡,處處被職官兵衝擊,殺傷無數,每日拉屍山頭,大堆小堆火化骨石,火光滔天。活擒達子,每日必有解驗。據北岸密報萬分真確。新汗手下兵馬不滿一萬,俱是心寒膽怯,常怕西邊大兵直搗。(《東江疏揭塘報節抄》卷6)

原來在天啟七年,皇太極統帥的後金在毛文龍的打擊下,已經不到一萬多啦,所以後面的戰鬥都是招募賊鷗、變形金剛打的?唉,不是大明打不贏,奈何後金有高達啊,哈哈!

所以,從這些隻言片語都能看出毛文龍是個什麼人,嘴上吹噓自己的戰績到跟說鬼無異。就這樣的一個人,竟然被封為“海上長城”、“擎天一柱”,不知道那些吹噓毛文龍的“史學家”們到底是怎麼想的。

二、通款後金的秘密計劃

當然,如果說大帥毛文龍一直不和後金作戰也是冤枉了他,但是毛文龍自己在塘報中吹噓的戰績,在後金方面、朝鮮方面的記載中根本無法得到多少印證。實際上毛文龍的若干次小規模的軍事行動,其效果都是十分有限的,在天啟年間,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統帥後金連續對關寧發動兩次進攻,也對蒙古發動了若干次進攻,請問毛文龍牽制安在?何況現存史料中,沒有見到毛文龍辛勤訓練軍隊的記載,他也沒有像孫承宗留下《車營扣答合編》這樣的軍事專著,豈能說是一代名將?不僅如此,毛文龍自從天啟七年皇太極發動對朝鮮和東江的進攻後,就再也沒有對後金發動軍事行動。在這一段歷史時期內,毛文龍忙於和後金揹著明朝政府通和謀款,其謀款信件,直至清朝滅亡後,其六封通敵信才被學者們發現。這些信件後來被整理在《

滿文老檔

》一書中,那麼這些信件中毛文龍向後金方面都說了什麼呢?

在一封信中他說:

毛文龍再拜致書,至於前遣官齎書議和一事,我曾有言,自今日始議,我皆一一承認,凡事我皆承當等語。我與爾彼此能罷兵休戰,共享太平,則我心中不勝喜悅。曾想送還闊科,即與汗及諸貝勒議定大事。不料汗所遣之人誤入戶部糧船,為來送錢糧之戶部官員擒獲連我之三人一併解往京都,亦未告知我,以敗我大事。今將闊科未能送還,空口無憑,汗與諸貝勒,亦不再聽信我言。一片誠心美意,反成無信義者,此怨無處可訴。我之心意,本欲與汗及諸貝勒共圖大事,今又見疑,豈非天之罰耶?聖汗與諸貝勒轉戰四方,欲何時可成大事乎?皆爾等胸無計謀故耳,我與汗及諸貝勒共議國家大事,則同享幸福,名垂萬世。但不知汗與諸貝勒信否?倘納我言,宜遣人密商,此言無稍虛偽。若謂誘騙,騙其四、五人何為?我二人母相疑。好漢作事,向與常人異。大事成之後方見善心。書不盡言。(《滿文老檔》第十二冊)

在另外一封信中他說:

毛文龍拜金國汗纛下致書。不佞常銘之於心,宣之於口,存之於中,一進不忘。因所遣使臣之言,同氣同意,即遣回國。又聞初遣之使臣,照舊攜禮物前來我處等語,當時,皇上遣戶部大臣送錢糧至島,並將所乘船撤回鐵山。具時汗所遣使臣,未經查實,誤入戶部。使臣及所攜禮物,盡被擒獲,解往京都。不佞聞之此,遂連夜遣人赴京,賄銀四萬兩,始獲赦死,養之於內地。請少待數日,奮力交涉,俾還於汗。正在煩惱之際,突有喀山牛錄下諸申八人逃來,伊等言稱:我汗與諸貝勒原以一心倚爾等行事等語。不佞聞此,愈覺不安。嗣後遣來之人,須仔細辨認為善也。無諭爾取山海關,我取山東,若從兩面來攻,則大事即可定矣。我不分爾所得,我亦不歸爾管轄。特致書以聞之。

原來,毛文龍要跟後金方面共圖“大事”。而這種大事是“爾取山海關,我取山東”,原來他妄圖勾結後金以進攻明朝,圖謀割據海外。他的陰謀,顯然袁崇煥等人是略有耳聞的,崇禎二年六月,袁崇煥借邀毛文龍入雙島閱兵,提出東江受朝廷節制,設立餉司監督糧餉、派文官監軍、移軍

遼東半島

一代駐紮的要求,但根本沒有得到毛文龍的尊重和迴應,在形勢急迫的條件下,袁崇煥果斷當即斬殺了毛文龍,為遼東抗清大局,消除了一大隱患。

淺談大明第一戰鬥英雄毛文龍大帥

淺談大明第一戰鬥英雄毛文龍大帥

三、“勞苦功高”的部下將領

淺談大明第一戰鬥英雄毛文龍大帥

淺談大明第一戰鬥英雄毛文龍大帥

在殺掉毛文龍之後,崇禎三年,袁崇煥被思宗處死。那麼,既然袁崇煥已死,毛文龍的部將們應該聽從朝廷約束了吧?事實上,恰好相反,東江將領們連續發動兵變,體現了這支部隊驕橫跋扈、習慣以兵變要挾朝廷的本來面目。皮島在毛文龍死後歷次發動的兵變如下:

1、 崇禎三年(1630年)四月,皮島將領

劉興治

等為戰死於薊鎮的兄長劉興祚治喪,東江鎮諸將都前往弔唁,而劉興治因為仇恨朝廷對其戰死的亡兄待遇過差,在追悼會上藉機殺害了陳繼盛,皮島遂處在劉興治的控制之下,後來在皮島將領

沈世魁

等人的干涉下,劉興治被殺,兵亂結束。

2、崇禎四年(1631年)八月,關寧軍祖大壽部被後金受困於大淩河城(今遼寧錦縣)。明登萊巡撫孫元化急令收入其麾下駐紮登萊的東江將領孔有德、李九成等人趕赴前線增援,然登州遼東兵與山東兵素不和,孔有德抵達吳橋時,因遇大雨春雪,部隊給養不足,又部隊行抵吳橋時,同當地人發生矛盾,孔有德等驕兵悍將經過商議,勾結另外一名叫李九成的東江將領(此人貪汙了孫元化給的市馬錢),共同譁變,而在東江的毛文龍侄子副總兵毛承祿也立即叛變響應叛軍。叛軍在山東境內連陷臨邑、陵縣、商河、青城諸城,率兵直趨登州。崇禎五年(1632年)一月登州告失陷,孫元化受到朝廷攻擊而被處死,明廷從關外調來

祖大弼

、張韜等人統帥的關寧大軍平叛,在袁崇煥訓練出來的關寧鐵騎的嚴厲打擊下,叛軍節節敗退。崇禎六年(1633年)四月,孔有德、耿仲明從鎮江堡(臨鴨綠江出海口)降後金,皇太極出郊十里迎接,予以厚待,此次降清的孔有德、耿仲明都被封為元帥,後晉升為異姓王,成為清朝開國的“三王一公”中的兩王。

3、尚可喜叛變。尚可喜(公元1604年─公元1676年),字元吉,號震陽,祖籍山西洪洞,後至河北衡水,公元1576年其祖父尚繼官舉家遷往遼東海州(今遼寧海城)。尚可喜是東江鎮的重要將領,其父、兄都曾在戰場上為明朝英勇奮戰而戰死,尚可喜本人成為廣鹿島遊擊,駐守廣鹿島。1631年(明崇禎四年)十月,皮島發生兵變,東江總兵黃龍被耿仲裕、

王應元

等拘禁,沈世魁攝其事。尚可喜聞訊後趕回皮島鎮壓兵變,殺耿仲裕、王應元等帶頭者,扶黃龍復出。被提拔為遊擊。後黃龍戰死,沈世魁接任東江總兵,沈氏對他懷恨在心,伺機報復。公元1633年(明崇禎六年)十月,他欲騙尚可喜至皮島,意圖誣以罪名而謀害。此事為尚可喜部下偵知,1634年(明崇禎七年,後金天聰九年)正月初一,尚可喜借元旦之會,掠廣鹿、大小長山、石城、海洋五島軍民萬餘人,於二月航海歸金。四月十日,尚可喜來到盛京,皇太極出城30裡相迎,與上年孔、耿歸降時同樣待遇。

4、 沈志祥叛變。明崇禎九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正式建立了大清帝國,隨後出兵入侵不承認其稱帝的朝鮮,迫使朝鮮屈服。隨後,清軍兵鋒直指皮島總兵沈世魁駐守的皮島,經過戰鬥,東江最終淪陷,沈世魁戰死。此時,腐朽的明朝政府正好處在兵部尚書交替之際,新上任的兵部尚書楊嗣昌遲遲到崇禎十年四月才到任,對東江、朝鮮發生的事情幾乎一無所知,而明朝雖然曾令登萊鎮將領陳洪範出海援助朝鮮,然而陳洪範由於各種原因遲遲不動,直到次年四月才逼近朝鮮,此時朝鮮、東江已經淪陷,陳洪範退守長山島。而沈世魁的侄子沈志祥率領一部分東江士兵逃出後金的包圍,乘船逃到了長山島。此時,沈志祥不僅不想為叔報仇,反而同陳洪範發生矛盾,沈志祥妄圖繼承他叔叔總兵的地位,未經朝廷命令強行佔有了總兵印信,並殺害了副總兵

白登庸

等人發動兵變,腐朽的明朝軍隊無力鎮壓,沈志祥率領全軍投降了清朝,隨沈志祥來歸順者有九名副將、八名參軍、十八名遊擊、三十一名都司、三十名守備、四十名千總、二名諸生、二千五百軍民。皇太極授沈志祥為總兵官,崇德四年正月,封沈志祥為續順公,是為清初“三王一公”的公。

由此可見,東江兵馬繼承毛文龍大帥遺志,堅決貫徹“爾取山海關,我取山東”的戰略方針,在各條戰線上給明朝以沉重打擊,給後金方面立下了汗馬功勞,毛大帥的一生,真可謂:東江奮戰盡八載,誰料雙島隕忠魂。英靈依舊圖大事,死後為汗獻遼東。

四、結論:一個跋扈並妄圖兵變的將領

由此可見,毛文龍是明末一個驕橫跋扈的將領,他在生前就一直謊報軍情,至於其索要糧餉、貪汙受賄、勾結後金、妄圖兵變等斑斑劣跡,前輩學者早就有論述,他根本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抗清英雄,一些人將他捧成抗清戰場上的“擎天一柱”,顯然是對歷史的歪曲解讀。而袁崇煥將其斬殺,雖然在程式上有問題,有擅殺的嫌疑,袁崇煥生前也犯了不少錯誤,但不能因為袁崇煥有缺點,就完全肯定劣跡斑斑的毛文龍。明朝很多人對遼東前線一竅不通,也無法辨別袁、毛誰對誰錯,因此產生了一些褒獎、讚美毛文龍的言論。但是從事實來看,毛文龍死後,他的東江部隊依然是一支不聽從朝廷命令,不服從長官指揮,驕橫跋扈,屢次發動兵變的部隊,他們攪亂明朝抗清戰略規劃,甚至投降後金,成為貳臣叛徒。對毛文龍及其部下的行為,應該予以總體上否定,否則就是正邪不分,陷入歷史

虛無主義

的泥淖,無法達到褒獎民族英雄,弘揚氣節,提倡愛國主義精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