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兩個星期,才看完

柴靜

這本《看見》。週五晚上就想提筆寫,又覺得想寫的太多,說不清道不明。

最近這一週很不太平,新聞層出不窮,更有各式各樣的陰謀論。

剛剛好柴靜的這本書,又能給人很多思考空間,諸如“懲罰就是一種約束”這樣的觀點,以及

道德觀

、底線等的探討。

對於不瞭解的事情我就不加評論了,繼續不正經書評摘書中兩個觀點,談談看完書後我的隨筆感悟吧。

1。當一個人關心別人的時候, 才會忘記自己。

這句話按我的理解,即無私為人,發自內心的關心別人。乍看很無聊,聽起來也虛。

與其說忘記自己,還不如說是自己沉浸在關心別人的喜悅當中。

舉個例子,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和某些人的約好見面卻諸多顧慮,如果這個時候天下起了雨,人就會突然鬆了一口氣,“雨這麼大,下次再約吧。”

而跟有些朋友在一起,根本不需要考慮自己是否會開心,可以說走就走。

《看見》 | 讀後隨筆

其實這種關心、無私,都基於信任。當一個人關心別人的時候,是信任或是正在丟擲信任的

橄欖枝

,而信任的缺乏,會增加溝通的成本也更容易帶來很多沒用的小情緒。

捫心自問我不是老好人,不能無私地相信任何人,畢竟從小被叮囑要長個心眼兒活著,有叔叔阿姨過來搭話都要多提防。

劉墉

老師有一個觀點,大致意思是,

你不可以因為公益捐款有貪汙腐敗,就拒絕施發善意。

按這句話來說,是考慮自己的得失而拒絕關心他人。

世界無理可循,生命脆弱不堪,可還是得昂著頭走下去。或許黑暗隨處可見,但幸好還有星光,是黑暗中最微小卻最有力的存在。

伊坂幸太郎

別人的不好,從來都不是自己變壞的理由。

我們無法做到大無私,但在風險可控可承受的範圍下,多付出一份善意,多給一點關心就足夠了。

2。真與偽是大敵。

我們總是戲謔地把

社會

倆字掛在嘴邊,信條是戴著面具做人。

不談大我、不談社會,只談小小的個體。

我發現大多數時候人都沒辦法對自己誠實,只是某些話自己說得多了,也就成功欺騙了自己。

這個道理是從自己身上悟出來的,不會哭著要糖吃,自尊心又強,還慣性逃避現實。我為什麼要那麼繞。

《看見》 | 讀後隨筆

繞著繞著就忘了初衷,結果繞了一大圈費了好大力氣還是得不到那顆糖。

不過也是出於自我保護吧,再深究也是

信任的缺乏

,不僅是對外界,也是不信任自己。

我們可能很難發現,在所有那些古怪的虛榮、自負、要求和敵意後面,有一個正在受苦的自己。

——

卡倫·霍妮

真與偽是大敵。書裡面還有一句話,

“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偶爾去體驗不同的生活,或去支教、去做義工等,

即使身體疲憊,也會發現自己是在獲取力量,從真實的市井人性學會很多東西。

而偽裝是在消耗自己的能量,看似毫不費力,心都灰得不行。

《看見》 | 讀後隨筆

柴靜這本《看見》真的挺好看,非媒體人可以多些瞭解媒體人的生活。除了新聞報道的事實,也可以感受客觀事實背後的溫度。

我們都是容易被動搖被鼓吹的人,看到不幸的訊息容易傷悲,看到欺凌的報道會義憤填膺。但有時弱者才是強者,正義才是謬誤,很多不足我們不自知,需要以書為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