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與高手的差距,就在這個思考方式

你與高手的差距,就在這個思考方式

勤奮不等於忙碌,忙碌不等於成功。

在想明白之前,任何盲目的勤奮與努力,註定都吃力不討好。

你與高手的差距,就在這個思考方式

為什麼努力了半天,領導不認可?

在職場中,你有沒有遇到以下情況:

● 大boss給你一個case,上來就做,很少去想為什麼、怎麼做、做了以後能得到什麼結果;

● 看到市場上一個好的產品,一個風口,上來就模仿,恨不得一週就出概念圖,一個月就倉促上線;

● 每天的工作,似乎充滿了日程表,回覆999+未讀郵件,奔赴一個又一個戰略會,修改一個又一個文件,看著有些同事一次就透過的策劃案羨慕不已;

● 堅信今天的努力是為了遇見明天更好的自己,大部分時間用來一個人埋頭苦幹,卻很少抬頭看路。

以上這些,都是你太習慣了——

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篤信勤能補拙,笨鳥先飛。

很多職場人不禁感慨:我付出了那麼多,為什麼沒有升職、加薪?我為公司累死累活,為什麼領導看不見?

這是因為:勤奮不等於忙碌,忙碌不等於成功

在想明白之前,任何盲目的勤奮與努力,註定

都吃力不討好。

▍巴菲特是如何思考的?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高手是怎麼思考的。

斯坦福大學教授

謝德孫

在《重新定義創新》裡寫了巴菲特的投資邏輯。

巴菲特是如何思考的?

巴菲特買下的多是消費用品公司的股票,這些公司每年有穩定利潤,現金流可為巴菲特做其他投資使用。

1967年,巴菲特買了第一家保險公司,之後相繼收購多家保險公司。保險行業有一個特點,每年都有保險浮存金,即

保險費

減去損失事件的賠償金。

一方面,保險公司每年收取保費。另一方面,損失事件往往在發生多年之後經過談判才會得到解決,所以保險浮存金便可用來投資,包括股票、政府債券、私募投資等等。

保險公司市場競爭也很激烈,當一些公司倒下時,巴菲特的保險公司卻巍然屹立,因為他不僅沒有債務、而且還有一個強大的投資公司作支撐。於是,形成了保險業與投資業之間的相互正向網路效應,導致浮存金快速上升。

所以總體來說,股市起伏對巴菲特公司的市值影響不大。

你與高手的差距,就在這個思考方式

不過,歸根到底,巴菲特投資邏輯的背後是他對金融市場強大的洞察力,這種洞察力來自界定問題的方法。

暢銷書作家

邁克爾·西蒙斯

發表了一篇文章,“The No。 1Lifelong Habit Of Warren Buffett: The 5-Hour Rule(“五小時定律”:巴菲特受益一生的生活習慣)“,研究了巴菲特的學習方式,他得出的結論是:

眾所周知,巴菲特的邏輯是:依靠公司的持續增長能力來取得投資回報。

學習和思考是你在職業生涯中能做出的最好的長期投資

特別是在碎片化的時代,職場競爭力的核心,絕不在於掌握更多的理論、讀更多的書、結交更多的朋友,而是在於能否具備

學習和思考決定了我們的決定。然後,決定了結果。

的能力。

洞察事物本質

它包括在遇到複雜問題時:

我們應該怎樣抽絲剝繭,看清事情本質?

我們如何從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實現從低效率到高成長?

如何透過刻意練習提升個人能力,讓思考成為習慣?

你與高手的差距,就在這個思考方式

我們先來看一下是什麼阻礙了我們洞悉複雜世界真相。

是什麼阻礙了我們的判斷力?

在生活與工作中,我們大部分時間被手機捆綁,和朋友逛街,拿出手機,拍照發圈,往往要半個小時斟酌話術及修圖;工作時,隔幾分鐘看一眼,稍不注意就會錯過工作資訊,有時候甚至半夜醒來都會習慣性的開啟微信;與陌生人交流時,手機更是成了避免“眼對眼”尬聊的神器。手機的普及,使我們越來越難以將注意力放在一件事上,導致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注意力分散理論告訴我們:

第一,缺乏專注力。

也就是說,在工作中,如果你總是在同一時間完成不同任務,你就會感到渾身乏力、對工作內容提不起任何興趣,導致上班很“喪”。當你覺得工作索然無味時,你會想隨隨便便完成工作,交差完事,不會進一步對工作內容本身進行思考,去提取有價值的資訊,找到問題的關鍵,將複雜的問題變得清晰簡單。

當不同任務進行切換時,會極大消耗人的認知資源和精力

衛藍

在《反本能》裡提到,

第二,我們有一顆“享樂的大腦”。

。在危機四伏的原始森林裡,我們的祖先追逐獵物、採摘野果、茹毛嗜血;在茫茫荒野上,刀耕火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所以,在種種的危險和落後中,使祖先們養成了對危險極度規避、同時儘早享樂的行為模式,儘可能多地進食,儘可能多地繁殖,就是他們基因存活下來的最優路徑。

我們的大腦重量僅佔人體的2%,卻消耗總能量的20%。潛意識系統處於我們大腦最深處的區域——-這個大腦區域並沒有多少思考能力,只能對資訊進行極為簡單粗暴的加工。

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大腦會選擇本能迴避,這就造成了拖延,不到最後一秒就完不成任務,

享樂,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動物本能,它決定了我們祖先的生存和基因的延續

所謂“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

。著名作家

普魯斯特

曾說過:“

第三,太過情緒化

工作中,每個人都可能面臨情緒崩潰。HR:“某個部門集體離職,招來的新人兩三天都想走”;程式設計師:“通宵開發了幾天,產品經理說’老闆要求前幾天那個刪除的需求還得加上’”;CEO:“競爭對手竟然成了我們行業的上市第一股?”等等。這些情緒變化導致有時候我們無法“好好說話”。

很多時候,

天氣的變化足以重塑世界和我們自己。

。馬東認為,職場中有兩種情緒,“事在人先“和“人在事先”。所謂的“事在人先”就是指面對衝突的時候解決衝突,面對困難的時候解決困難,不把情緒帶到工作裡面去。如果遇到事情的時候,更多把自己的情緒放在前面,這樣的人就屬於“人在事先”,那麼這樣的職場人還不夠成熟,仍需要成長。

人生有起起落落,很多時候,我們不由自主會對別人發脾氣,讓情緒牽著我們的思想走,控制我們的行為,從而做出非理性的決策,結果令一切無可挽回。

你與高手的差距,就在這個思考方式

情緒都會影響決策

面對紛繁複雜的世界,為什麼即使專業的人有時候也會犯錯?

在紐約時報刊登《人類造出飛機還需要一百萬到一千萬年》這篇文章幾周後,

萊特兄弟

便首飛成功,讓這則預測成為笑柄。

馬雲創業初期,曾被37家VC拒絕,對此馬雲戲謔地說,“我又拒絕了一家VC……”這37家VC看到阿里巴巴如今的光景,一定追悔莫及。

為什麼我們會錯誤地預測未來?時代在變,市場在變,國家在變,個人在變,在這變化的背後,到底有沒有不變的東西?到底有沒有規律可循?

答案是肯定的。

日本IT傳奇

佐藤航陽

《趨勢思考》這本書論述道:

為什麼只有888萬人口的以色列,卻坐擁14位諾貝爾獎得主?原因不完全在於他們天生聰穎,而在於遭受了長期的迫害,他們為了生存不得不具備智慧之道。歷史上,不曾擁有土地的猶太人,只能選擇發展不依賴於土地的金融業。所以,他們發展

金融技術

,是在嚴酷狀況中生存下去“必要性”裡誕生的副產品。

迫使他們做出這樣選擇的原因,正是人類的蠻橫無理,使他們意識到知識、智慧是對抗迫害的最強有力的武器。

所以,我們要通古博今,

複雜問題的背後,有沒有規律可循?

,從原理出發審視過去,穿透未來。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問了,作為職場人,到底應該如何提升對事物的洞察力?如果你到網上搜“如何才能正確解決問題?”的文章,會告訴你用歸納法,

演繹法

,奧卡姆剃刀等等,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結果就是,本來就覺得問題很複雜,看了後感覺更復雜了。

審慎思考事物發展的必然性

既然解決問題本身需要系統思考,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平井孝志

《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提出深度思考的四個步驟:

四步,高效解決問題

步驟1:

。列舉五個要素,即“輸入源(投入成本)”、“輸出點(成果)”、“競爭關係”、“合作關係”、“影響者”。

淘寶網

為例,透過為消費者及商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輸入),構建中國消費者交流社群及全球創意商品集中地(輸出);透過與中小企業主、供應商、物流公司等企業建立合作共贏關係(合作關係),為政府創造稅收、增加就業、提高科技水平。同時,警惕京東、拼多多、1號店等競爭對手。

你與高手的差距,就在這個思考方式

建立模型

步驟2:

。透過

解讀動力機制

,瞭解企業發展狀況。拼多多的崛起看似對淘寶網形成了衝擊,但也讓阿里巴巴更加關注下沉市場,使之成為淘寶網發展新動力。最近兩年淘寶新增使用者中,超過70%來自下沉市場。

預測模型×時間產生的結果

步驟3:

有時候,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會讓企業看不到發展方向。此時,企業應該識別“拐點”——即以某處為界,事物發生變化、重點逐漸轉移的時間點。縱觀阿里巴巴的發展歷程,從中國供應商到淘寶網到螞蟻金服到阿里雲,似乎踏準了每一步。因此,對於企業來說,

尋找改變模型的對策。

找到拐點是決定成功的關鍵

步驟4:

深度思考,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在分析問題時,要反覆進行步驟1-3,不斷進行追問,改進方案。

但是,這個模型存在一個問題:

行動,從實踐中獲取反饋。

解決問題的

思維能力

需要在工作、生活中大量練習才能掌握。很多時候,我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點子及對策。此時,你需要的是

個體思維侷限性

所謂創新就是——你出1個點子,你的同伴出1個點子,越聚越多。透過自己的觀點與他人的觀點相碰撞,使思考一步步深入,發現並解決問題。

僅有同伴是不夠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吸引到什麼樣的人。

同伴

正如“五人平均法則”所說,你身邊最要好的五個朋友的收入加起來除以五就是你的收入,五個人的平均能力,也就是你的能力。

所以,我們需要比我們更高級別的人來指點迷津。

你周圍的人,在某種程度上與你的能力及認知相近。

3天3夜,與城市中最會思考的人同場進化。

為了讓大家更好習得解決問題的能力,混沌大學推出2019年的創新之作---線下創新訓練營,它是混沌大學首個城市線下訓練營,17個城市學習中心,每城一期,

為了讓大家更好習得解決問題的能力,混沌大學推出2019年的創新之作---線下創新訓練營,它是混沌大學首個城市線下訓練營,17個城市學習中心,每城一期

*本文由混沌創新評論出品,轉載請聯絡授權。部分圖片源自

http://

pexels。com

http://

unsplash。com

。撰稿:蔚藍的海。版式:JY。Yang

◆ 疾速完成思維能力蛻變,這個雙十一你不容錯過!掃碼瞭解詳情

你與高手的差距,就在這個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