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講述了師徒四人去

西天

取經,途中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

書中的每個人物都有其獨特的個性特點,孫悟空作為本書中的主人公之一,其人格更是複雜。

我認為,孫悟空身上有著人性、佛性與魔性這三種明顯的特點,這三種特點夾雜在一起,構成了孫悟空跌宕起伏的一生。

作為一隻“

妖猴

”,它身上的魔性是最明顯的。先去

龍宮

,搶來如意金箍棒,又在夢裡打上森羅殿,強迫那十王從生死簿上夠了自己的名字,而後又大鬧天宮,逼得

玉皇大帝

沒辦法,封它做了個齊天大聖,以及後來與唐僧西天取經時,一棒打死了強盜……這些都是它魔性的體現,不過在後面的取經路上它的行為有很大改變。在之後遇到強盜時,它並沒有直接打死他們,而是打傷幾個後再詢問情況,就算打傷也是輕傷。上天庭也不再是打進門了,遇事找人也不總是用威脅這一方法了。

孫悟空雖然是一隻

石猴

,但它身上也不乏人的特點。唐僧趕它走時,它先拜了唐僧,便是到了天上,也回頭看了看,猶豫了一會兒,才流著淚離開的。這表現出孫悟空對唐僧還是有不捨之情的,它之前罵

豬八戒

呆子,也體現出了它對豬八戒的討厭。而不捨和討厭不正是人才有的情感嗎?後來,它在

羅剎女

肚子裡時,它明明可以選擇直接殺了她,但它念及與

牛魔王

的兄弟情,放了她。這又何嘗不是人才會做的嗎?由此可見,這隻石猴在魔性的外表下卻也透露出了幾分人性的內心。

談到孫悟空,“佛性”一詞似乎是與它毫無干係的,但恰恰相反,這個擁有人性與魔性的傢伙也擁有佛性。

路過鳳仙郡時,孫悟空明明可以不去管那些百姓,但它卻依舊為他們求了一場雨,郡主給它報酬它也拒絕了,做事不求回報,這不是菩薩做的事嗎?這不是佛性還能是什麼?

這件事情發生在第八十七回的時候,此時取經的旅途即將完成。而孫悟空在此之前並沒有做過這種善事,由此可見,它的佛性是在改邪歸正後才修煉出來的。

透過對於孫悟空性情的簡單梳理,不難發現其成長路徑:從殺人不眨眼到略通人情再到做好事不求回報,從大鬧天庭的

齊天大聖

變成了深受緊箍咒困擾的

孫行者

再變成了驍勇善戰的鬥戰勝佛……

我覺得,其實孫悟空的一生也就是每個人的一生,從年少時的鋒芒畢露到中年時的飽經風霜再到老年時的世事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