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猴王,出得八卦爐,亮出七七四十九日煉定火眼金睛,推倒老君,翻出三十三天兜率宮;奔到靈霄寶殿,舞一萬三千五百斤定海神珍鐵,變作萬萬千千,打得諸天神靈驚怕;玉皇大帝滾倒龍書案下,大叫:

“快請如來佛祖!”

——這是1986版《西遊記》裡,孫悟空的威風。古往今來,人間天上,這般顛倒打滾兒的鬧天宮,豪邁浪漫至矣盡矣,蔑以加矣。

然而也就是這裡,給大家留了個疑問:

大聖鬧天宮

縱橫無忌,玉帝顫巍巍滾落塵埃。怎麼五百年後,西去萬里,遇到諸位菩薩的寵物,什麼獅子大象,什麼狗熊青牛,大聖都要抓耳撓腮呢?若不是怪物們不約而同,要“一起抓住了蒸來吃”,湊個

扣肉拼盤

,取經四人組早覆滅許多次了——大聖怎麼打不過他們了呢?

我們當然可以扯出許多陰謀論。比如大聖在山下壓著時,其他妖怪在勤練武藝;比如天庭諸位自掃門前雪,大聖鬧天宮時只看熱鬧;甚至可以說,玉帝並不是真奈何不了大聖,只是留著他當個反對派在野黨,顯得自己也不是一言堂……

然而,稍微看看原著,便會發現:

在《西遊記》原著裡,大聖的威風,與之後的各類電視改編比,其實是打過折扣的。

《西遊記》原著裡,孫猴子先是欺負了龍王和地府,二位上天去告狀;玉帝招安了猴子,讓他當弼馬溫,猴子不悅,反出去了;託塔李天王帶兒子哪吒和

巨靈神

去徵繳,未遂;玉帝招安了悟空,封了大聖的虛銜;大聖仗著法力,偷了桃子、騙了赤腳大仙、喝醉酒把金丹當豆子吃了,再出門去。

於是玉帝派十萬天兵圍住,二次徵繳,好比是《

水滸

》裡,高太尉帶兵去討伐水泊梁山。末了請到二郎神,捉住了大聖,凱旋收工。老君想把大聖來炭烤了,不料猴子不怕烤,跳出來了。這裡是關鍵細節:大聖當日,一路打到靈霄寶殿前,被

王靈官

和三十六員雷將圍住。然後佛祖來翻手掌了。

換言之,大聖兩次鬧天宮,一次是飛賊盜丹,彷彿

錦毛鼠

白玉堂;一次是越獄發威,讓天宮諸位圍不下。核心主題,是“擒他不下、打他不死、近他不得”。

但要像電視劇裡那樣,闖進靈霄寶殿、打得玉帝滾倒桌案下,大聖卻也沒這樣的實力。

好比說,有位飛賊,攪得華盛頓人心惶惶,到處發威,大家奪他不下;但電視劇裡就把他編得打進了白宮,讓奧巴馬滾地去了……

這就可以解釋了:為什麼書裡面,西遊途中,大聖也不能把諸位下凡的寵物與公務員隨意毆打?

因為在書裡,他最威風的時候,也只是讓大家奈何他不得,並不真能為所欲為。

於是問題來了:為什麼大家都願意接受“悟空就是天下無敵打遍天下無敵手”這個邏輯呢?

整體而言,大聖是個靈活油滑難以制服的自由主義者,並不是橫推縱碾當者辟易的霸王猛將。在《西遊記》裡,孫悟空這個存在,好在其多變,他整個兒,是個美麗的玩笑:一個猴子,學了法術,就可以欺負龍王、喝令閻王、當大聖、偷蟠桃、吃金丹,把仙人們耍得團團轉;西遊途中,他可以為朱紫國王治病,可以在車遲國求雨,可以變為童男童女去戲耍金魚怪,可以鑽進鐵扇公主和獅子精的肚子裡,可以讓烏雞國王起死回生。他的特色,不是無敵,而是多變與有趣。這好比堂吉訶德破除一切騎士小說,好比周星馳在《九品芝麻官》裡讓

包龍星

在妓院裡學吵架就能縱橫官場,好比韋小寶可以靠各類狡猾小聰明決定康熙朝歷史大事似的,是一次美好的顛覆與解構。

至於在靈霄殿上毆打諸位,把玉帝趕到桌子底下那個隨心所欲的齊天大聖——更多是他“很能打”的一面,而已。

可是呢,我們也得這麼理解:

人民一直以來,很需要一個這樣的逆天形象。人民熱愛傳頌的,是項羽破釜沉舟戰秦國,垓下面對十面埋伏,這樣的故事。所以,沒有這樣的故事,人民也要編一些。史書說趙雲在當陽長坂保護了阿斗,羅貫中就敢編出百萬軍中七進七出;史書說

李存孝

突陣驍勇,五代殘唐評書就敢說李存孝帶十八騎平了長安;史書裡只說李淵有兒子

李玄霸

早死,評書就編出他錘震

四明山

,能把一百八十萬響馬打得剩六十二萬,活像原子彈。

更何況是孫悟空呢?好大聖,腳著藕絲步雲履,身披鎖子黃金甲,頭戴鳳翅紫金冠,手持定海神珍鐵,十萬天兵擒他不下。這般逆天的英雄,古往今來,獨一無二,古希臘赫拉克勒斯和普羅米修斯也沒這等威風。

所以,悟空有很多有趣的面,但人民總愛讓他獨扛十萬天兵、諸天神佛、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把大聖從一個嬉笑的猴子,塑造成了一個戰神。

更誇張浪漫的改編,是半世紀前,中國動畫片史上里程碑神作《

大鬧天宮

》。那裡頭,孫猴子在靈霄寶殿震碎托塔天王的寶塔,打碎靈霄寶殿,跳出天宮,在

花果山

扯起齊天大聖四字,睥睨天地,與天等齊。沒有如來佛祖,沒有五行山,甚至沒有西遊,只有一個頂天立地、火眼金睛的豪傑。

《大鬧天宮》的導演

萬籟鳴

先生,當年如是說:

我們研究了《西遊記》前七回認為含有極其深刻的現實意義,雖然它是以神話形式寫成的,但反映了壓迫者與被壓迫者的尖銳的衝突與鬥爭。因此在《大鬧天宮》文學劇本中,戲劇矛盾集中表現在孫悟空與以玉帝為首的統治者之間,透過一系列矛盾衝突,孫悟空的勇敢機智、頑強不屈的性格逐漸成長成熟起來。但是,由於原作者思想的侷限性,在前七回裡也還有一些消極和不夠完美的地方,特別是考慮到美術片的表現特點,如果不提煉原著情節,適當地加以改編,有損於積極的浪漫意義的光采和深厚的主題思想。

所以,的確,孫悟空的能打程度,是被誇張了的,但大家都喜聞樂見於這種誇張。因為這個世界,不止需要一個有趣的反諷者,一隻變幻多端神通廣大的有趣猴子,還需要一個逆天的鬥士,所以,從原著的孫猴子被圍剿、盜果、越獄;到《大鬧天宮》的孫猴子打碎靈霄寶殿跳出天宮獨立為王,到1986版《西遊記》的打到玉帝滾去龍書案下,再到今時今日《

大聖歸來

》裡孫悟空睥睨諸天神佛,孫大聖,是從一個逍遙自在的秩序嘲笑者和破壞者,一個讓人奈何不了的猴子,慢慢追加了桀驁、頑強、不屈的形象,終於成了一個戰神,一個鬥士。

因為“齊天大聖”比起“孫行者”有更煽情的魅力,於是曾經定海的神珍鐵,就此指向了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