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有一種感覺:

看電視的時候,一直換臺,感覺所有的臺都在放一些無趣的東西,看不下去,又找不到看的。

然後手機收到推送,說XX網劇更新了,立刻把電視切換到網路模式,一口氣把更新的網劇都看完。

——————————-有同感的請點贊————————————————-

目前電視上放的電視劇,除了《那年花開月正圓》時不時看一下,基本沒有任何關注了。

而網劇這邊,應該有很多人和我一樣,同時在追《白夜追兇》和《無證之罪》。

事實上,在2017年的夏天裡,網劇也確確實實吊打了傳統電視劇一次。

點開豆瓣的國產電視劇頁面,看到的是這樣一副景象: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看上去網劇的評分似乎都挺高的,大多數都在6分以上,而傳統電視劇似乎大多都在6分以下。

可能有人會說:那《大王不容易》不也5。7麼?《那年花開月正圓》不也8。1麼?

當然,我們如果用“似乎”來談好壞,顯然是非常不嚴謹的。

我們對6月1日到9月10日開播的網劇和電視劇做了一個簡單的資料統計: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資料來源:豆瓣電影

資料截止日期:2017年9月23日

備註:《春風十里不如你》在網路和電視臺均有播出,但因為是網路先播,所以列到網劇類別裡。

透過資料,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兩者的對比。

最高分

:網劇 9。0(白夜追兇);電視劇 8。5(那年花開月正圓);

最低分

:網劇 2。9(鬼吹燈之牧野詭事);電視劇 2。8(深夜食堂);

平均分

:網劇 6。56;電視劇 5。19;

2-4分劇(包含4分)

:網劇 2部;電視劇 5部;

4-6分劇(包含6分)

:網劇 5部;電視劇 15部;

6-8分劇(包含8分)

:網劇 9部;電視劇 5部;

8分以上劇

:網劇 5部;電視劇 2部;

這個夏天,網劇和傳統電視劇的對壘上,

最高分

網劇贏,

平均分

網劇贏,

6分以上劇集數量

網劇贏。

這樣的結果下,

說網劇全面碾壓了傳統電視劇也不為過。

其實曾幾何時,“網劇”給人的感覺就是粗糙、山寨,而“電視劇”就是高大上。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2010年的網劇《毛騙》雖然在劇情上得到了極高的評價,但整體制作水平還是讓人很難以接受的,而這些製作水平直接就體現在一個“錢”字上。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同一時期《一起又看流星雨》雖然雷,但論影視製作水平是沒問題的,攝影、燈光、道具都在行業平均水準之上。

然而時隔7年,網劇質量飛一般的提升,而傳統電視劇卻逐漸式微,為何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這就要說到傳統電視劇長久不變的

【三宗罪】

上。

一、盈利方式;

傳統電視劇的盈利方式主要就是賣版權給電視臺、植入廣告、播出時段廣告以及出版版權。現在“一劇兩星”政策出來之後,“獨播權首播權”成了熱門電視劇的收入大頭,因此很多影視公司在製作劇集時,首先考慮的是

【如何讓劇集在播出前就成為熱門】

另,很多小公司的劇集很難賣出好價格,所以很多采用和政府或企業合拍,這個暫且不談。

讓劇集在開播前成為熱門,那首先考慮的必然和劇情無關,唯一需要考慮的,只有

【噱頭】

想一個吸引人的主題(玄幻、仙俠、青春、愛情最好用),用幾個吸引粉絲的明星(流量鮮肉鮮花首選,有沒有演技隨緣),剪一點吸引人的片花(最好的攝像,最好的後期,最炫的慢鏡頭,最美的調色,最虐的男女CP。最腐的男男CP),然後在所有的渠道鋪滿廣告,買好熱搜,造好輿論,等劇集開播,就是一副萬人空巷的盛世。

開播前就成為熱門,自然開播後的播出時段廣告也不愁了。

第一輪的錢賺夠了,後面劇集的質量如何、演員表現如何、輪播和出版的結果如何,他們也就不在乎了。

所以這些電視劇在立項之初,就沒有人在劇本、演技、藝術價值上下功夫,他們只是想撈錢而已,那麼最後呈現出來的劇集,自然也都是些殘次貨色。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網劇雖然也有獨播權和首播權,但由於電視劇是電視臺強行播出,而網劇是觀眾自行選擇觀看,所以費用遠不及電視劇豐厚。

小投資的網劇盈利主要在於廣告和CPM分成。

大投資的網劇主要靠的是IP孵化,往往網劇都是鋪墊,目標是改編成大電影和遊戲(因戲而紅的演員也算IP之一),但在網劇播出階段也靠廣告和CPM分成。

這兩年網友們對於付費成為會員提前觀看劇集後續的習慣也逐漸養成了,因此播出平臺的付費會員分成也是網劇的盈利方式之一。

但是。

網劇播出時間段的廣告效果和電視劇播出時間的廣告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網上的廣告點選量都是可以查詢的,雖然也可能有水分,但大致資料是可以估算的;而電視臺的收視率基本沒有準確數字,而且無從查起。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因此,網劇為了能夠獲得更高的CPM和會員分成,打造強勢IP,就必須在劇本、表演、製作上下足血本,從而放棄所謂的“噱頭劇情”和“當紅偶像”,採用情節更精彩的故事,演技更精湛的演員,做工更精良的道服化,製作出更具水準的劇集。

二、播放方式;

就如本文開頭所說,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路點播,不是沒有原因的。

電視臺因為是強制播出,對於很多觀眾來說,在沒有更好的選擇時,只能“勉強接受”的觀看。

可是,即便是觀看自己喜愛的劇集,也要接受電視臺無休止的廣告插播和時段限制。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往往正看到高潮部分,結果突然跳出一個男人賣痔瘡藥。

又或者因為接了個電話,一個關鍵的劇情就過去了,而你並不能點倒回重播。

更過分的是,很多電視臺為了能多播廣告,把45分鐘一集的劇集變著法子壓縮。

剪掉片頭、快放片尾已經是很友善的做法了,更過分的是直接剪掉部分正片。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飛快閃過的片尾字幕,可憐工作人員連名字都露不出來。

除掉片頭片尾曲,把原本只有40分鐘的正片,剪到30分鐘。

有的是把情節丟到下一集去,讓整部劇集的集數變多,有的則是直接剪掉,電視臺的意思是:想看完整版的,就去官網再看一遍,貢獻點選吧。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有很多劇在登記時明明是那麼多集,結果到了電視臺播出,活生生多出好幾集來,就是電視臺的“神剪”們在作怪。

網劇的“點播”特點讓觀眾們決定了自己想看什麼、什麼時候看以及怎麼看。

不用守在電視旁,手機、平板都是追劇神器。

成為會員就可以不看廣告,每一集都看的完完整整的,還不用等電視臺的進度。

三、互動方式;

電視臺作為一個播出媒介,尤其早年作為國內的霸王媒介,和觀眾的互動基本上是一廂情願的。

比如一部正在熱播的劇,正片播完之後,為了留住觀眾,還會推出一些奇怪的節目。

什麼《XX大劇秀》啊,《幸福劇透》啊,《XX大看點》之類的,其內容就是安排一個傻乎乎的主持人,把已經播過的劇情再講一遍。

有時候講一遍還不夠,還要從男二的角度講一遍,再從女二的角度講一遍,然後再從男三、女四、男五、女六……的角度,講上好幾遍。

再配上主演、導演等主創人員的採訪,一個小時又過去了,但對於看劇沒有任何進展。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看上去一部劇似乎火的滿眼都是,但其實電視機前的觀眾早就不知道打了幾把王者農藥了。

至於網劇的互動性,我就不用多說了吧?

結語:

雖說早年電視劇拍的有點一清二白,但那時候的主旨是服務家庭主婦,意在把電視劇拍的【就算家庭主婦沒時間看,光靠耳朵聽就能聽明白劇情】,但時代終究是進步的,觀眾的智商也是在進步的,上個世紀的審美和標準就讓它留在上個世紀,當下的觀眾美劇英劇日劇看了一大堆,早已不是井底之蛙。只有更加精彩上乘的作品,才能滿足觀眾們不斷提升的品味和需求。

另外,如今的家庭主婦們不也是年輕貌美的80後、90後,甚至00後了嗎?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

這個夏天,國產網劇吊打了傳統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