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印證了一句話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當我聽到書名《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覺得它精簡卻富有深度,瞭解到故事簡介之後,看到豆瓣評分之後,我想讀完之後應該會有所情感上的共鳴,甚至是收穫。

然而第一次讀完全文的我有一下的感受

讀第一部分,荒誕(荒誕的原生家庭)、質疑(居然有這樣的原生家庭)、難以接受(沒辦法繼續閱讀)

讀第二部分,壓抑(情緒依舊存在)

讀第三部分,堅持(堅持閱讀下去)、失望、難以理解

如果只是閱讀一次的話我可能會只有失望吧。

我搜素了作者的背景、摩門教的宗教背景,閱讀了其他人的書評等等,我決定再去閱讀一次。

而我終於知道為何我會感到失望。

我想分三個部分來談談這本書,分別是真實性、情感指向、情感共鳴。

真實性

看完整本書之後,我總感覺故事有點莫名的不真實。而且這本書是由自傳的形式進行敘述的,創作者的主觀意識是會被放大的。

比如,記憶不同。以盧克點燃自己雙腿這件事來說,塔拉的記憶版本是她父親讓盧克獨自下山回家求救,而在盧克的記憶版本里是父親和自己一起回家的。

還有書中哥哥泰勒獨自離開家庭讀書,父親是反對的、不予贊同的。但是後來泰勒說到,自己去讀大學是父親鼓勵的。

甚至在圖書出版後,父母還透過老師質疑塔拉歪曲真實的家庭情況。

這樣無疑讓人覺得這本書的真實性有待考究啊。

對於我來說,書中的故事不像是真實發生的故事,一部自傳。更像一部小說,充滿戲劇性,前半生因為原生家庭身心都被禁錮,後來自學考上大學,一路上遇到幫助自己的朋友,還有堅持支援自己的家人,最後成功地成為博士。

如果這不是現實發生的,作者沒有成為博士,作者沒有身份、學歷的加成,那這本書還有這麼多人推崇嗎?

情感指向

情感指向就是作者想借這本書表達些什麼呢?

有不少人都認為,這是一本逆襲爽文,一個17年來沒有接受過教育的垃圾場女孩到劍橋博士的逆襲故事。而且這個故事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但是塔拉卻說她不希望大家把關注點放在這上面,她想說的是教育使人有一個全新的自我。“你可以用很多說法來稱呼這個自我:轉變,蛻變,虛偽,背叛。而我稱之為教育。”

但是書中描述關於她的接受教育的細節少之又少,她因為知識基礎薄弱需要付出比普通學生百倍辛苦,趕上學習進度,後來因為她的努力、天賦還有能力,受到教授推薦,得到了去哈佛、劍橋深造。

但是這些都沒有細節,沒有緣由,只有書中最後結尾的一句話。

因此,我覺得情感指向就有歧義,書中其實更加著重描述前半段的原生家庭,後半段關於教育的描述反而缺乏細緻的描寫。

情感共鳴

書的前半段都是在描述塔拉因為原生家庭的原因,身體受到禁錮,思想受到禁錮。

但是塔拉的原生家庭又是否如此的糟糕呢?

在我第二次閱讀之後,我發現好像並不是如此的糟糕。甚至有點像“幸福”家庭。

其實垃圾場也是一種環保回收企業,而且後來書中有提到,父母成了百萬富翁,縣裡最大的僱主之一。因此證明其實家裡的精油事業、回收事業其實發展得不錯。

而書中提到的不上學,其實也可以說是家庭教育。塔拉母親會在家裡教孩子識字,而且還曾經教過他們數學,家裡有課本。

塔拉還能再家裡聽音樂、跳舞等等,進行一些娛樂性、悠閒性的活動。

父親偏激的信仰固然有問題,但是其實塔拉原生的家庭也並不是如此糟糕,或許是媒體的過度渲染。

因此我對塔拉前半段因為原生家庭所受的痛苦共鳴感不強。

因為教育使自己蛻變,成為一個全新的自己。因為缺乏細節描寫,我無法對塔拉的努力產生共鳴,但是我能對書中描述全新自我的話產生共鳴。

但是,書中讓我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是,塔拉在書中關於父親的描述、對父親的情感。父親是一個禁錮了她思想的人、極端的教徒、最後認為她是被魔鬼控制、極其危險的人。

但是,在塔拉決定去劍橋之後。“如果你在美國”,父親低聲說,“無論你在哪個角落,我們都可以去找你。我在地下埋了一千加侖汽油。世界末日來臨時我可以去接你,帶你回家,讓你平平安安的。但要是你去了大洋彼岸……”

“平平安安”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不知為何我淚目了。

家長和孩子的關係、情感,好像永遠都是道不清,說不明的。愛恨交織,父母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是無法否認當父母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時,你沒有對父母產生抱怨、甚至是怨恨。

千人千書,不同的人對同樣一本書都有自己的見解與看法。我尊重、理解這本書的評分。但是對於我來說可能還是有點失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