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初期趙國一直默默無聞,那麼奠定趙國基業的是誰呢?孺子誠可教 2020-11-29

春秋戰國是東周時期的前後兩段,從根源上講,春秋戰國算是一個整體,至於春秋和戰國的分界線,歷來有不同的說法,但最被大眾認可的是三家分晉,即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聯合滅掉智氏,晉國公室已名存實亡。

公元前403年,面對韓趙魏三家士大夫的請求,沒有實力的周天子順勢把他們封為諸侯,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徹底瓜分了晉國公室,中原大地上才在名義上徹底形成了七個實力較強諸侯國相互爭霸稱雄的競爭格局,實質上從韓趙魏三家滅智氏後已成競爭格局,這裡暫不論。

戰國初期趙國一直默默無聞,那麼奠定趙國基業的是誰呢?

說起三家分晉,就繞不過去晉國,因為晉文公曾稱霸中原,但終究還是沒落了,挑起晉國分裂的是晉國六卿中的趙氏。

戰國初期趙國一直默默無聞,那麼奠定趙國基業的是誰?其實不是聯韓魏滅智的趙襄子,而是趙襄子的爹趙簡子趙鞅,這件事我們還得慢慢說。

趙鞅究竟是誰?

晉國傳到晉昭公的手裡時,公族的勢力已經大為衰弱,卿大夫勢力極強,而晉國正是被六個極為有權勢的卿大夫瓜分了權柄,這六個卿大夫是範、智、韓、趙、魏、中行。

所以西漢劉向在《戰國策》序中提到:六卿分晉,也就是六卿分晉國權力的意思,和後面的三家分晉,有著天壤之別,晉昭公時,趙氏的領導人就是趙簡子趙鞅。

戰國初期趙國一直默默無聞,那麼奠定趙國基業的是誰呢?

可能有些小夥伴對這個人還是比較陌生,那麼說趙氏孤兒總會有點熟悉了吧,當然他不是裡面的那個孤兒,那個孤兒叫做趙武,而趙鞅是他的孫子。

言歸正傳,我們接著說趙鞅,趙鞅可以說春秋末期最為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尤其是他專政時期進行的改革,可以說為後來戰國時期李悝變法、吳起變法、商鞅變法開創了先河。

晉國內亂趙氏崛起。

趙鞅在為政期間處死了一個叫趙午的族弟,但範氏和中行氏卻在背後支援趙午的兒子起兵反叛,晉國的內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一開始範氏和中行氏攻打趙氏,局勢二比一,但後來韓氏、魏氏、智氏起兵幫助趙氏,局面就變成了二比四,毫無意外,範氏和中行氏被打得落花流水。

戰國初期趙國一直默默無聞,那麼奠定趙國基業的是誰呢?

範氏和中行氏被打敗之後,晉國開啟了智氏主內,趙氏主外的格局,趙鞅在晉國內連續挫敗範氏和中行氏的殘餘勢力,徹底把他們趕出了晉國。

公元前493年,智家的當家人智文子去世,趙鞅也攬過了內政,此後趙國開啟了趙鞅內外兼修的政治局面,並且趙鞅的專權長達17年之久,趙鞅也成為了晉國名副其實的正卿,所以說趙國基業的開創者是趙鞅,亦合情合理。

自古興衰雖無常,卻有據可循,晉國的分裂混戰其實只是後來戰國形勢的一個縮影,公室或者王室的衰落,背後的推動者其實不是哪一個人,而是生產力的發展,奴隸制度崩塌、封建制度確立,已具不可阻擋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