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編輯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當我們在談論天才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

是他們先天就有的聰慧、原生家庭的影響,還是在求學受教中不斷得以循循引導的環境?

今天要介紹的人,正是基於這樣的大背景。

他自小聰穎,18歲保送清華計算機系,其後恰逢“姚班”創辦,受教於圖靈獎唯一華人得主姚期智教授,再後來求學於普林斯頓大學,2015年起成為杜克大學80後助理教授。

但就在最近,他有了更新更重要的榮譽:

斯隆獎得主

年僅32歲。

他就是

鬲(gé)融

,一個出自清華計算機系、代表姚班實力的傳說。

鬲融,清華姚班首屆畢業生,17科滿分傳奇,現在斬獲“諾貝爾風向標”斯隆獎

清華時期的鬲融

新晉斯隆獎得主

斯隆獎,1955年設立,由美國艾爾弗·斯隆基金會(The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每年頒發一次,旨在向物理學、化學和數學領域的“早期職業科學家和學者提供支援和認可”。

後來陸續增加了神經科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以及計算和進化分子生物學。

但斯隆獎之所以全球矚目,還因為歷來有“諾獎風向標”的美譽。

比如“納什均衡”的提出者

約翰·納什

、知名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都曾先有斯隆獎殊榮,後來加冕諾貝爾。

迄今為止,共計有47位該獎項獲獎人獲得了“諾貝爾獎”。另有17位獲獎人獲得了“數學菲爾茲獎”,69位獲獎人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18位獲得“約翰·貝茨·克拉克獎”。

鬲融,清華姚班首屆畢業生,17科滿分傳奇,現在斬獲“諾貝爾風向標”斯隆獎

而現在,生於中國河北唐山的年輕計算機科學家

鬲融

,躋身新晉斯隆獎得主。

由於他基於對

深度學習

中非凸最佳化(non-convex optimization)的研究,鬲融獲此殊榮。

這項研究實際也與當前人工智慧領域最受關注的問題息息相關。

在清華計算機系採訪中,鬲融介紹說:

現在機器學習大多使用深度學習演算法,這些演算法需要透過解決一些非凸最佳化問題來找到最優的神經網路引數。理論上非凸最佳化在最壞情況下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實際上即使是非常簡單的演算法(比如梯度下降gradient descent)都表現很好。我最近的工作對於一些簡單的非凸最佳化問題給出了一些分析,可以證明所有的

區域性最優解

都是全域性最優解。

更通俗來講,鬲融的研究,也是揭秘神經網路的一部分,在“大力出奇跡”的神經網路帶動AI狂飆突進後,業界都在嘗試能打造更精準的神經網路。

鬲融,清華姚班首屆畢業生,17科滿分傳奇,現在斬獲“諾貝爾風向標”斯隆獎

杜克大學刊發鬲融獲獎訊息

鬲融的研究,走在人工智慧全球Top競技最前沿,並且已經受到權威獎項認可,未來絕對可期。

但對於這樣一位年輕科學家,其實很少出現在大眾輿論報道中。

相比起鬲融,我們講了更多其他首屆“清華姚班”畢業生的江湖往事,比如教主樓天城。

然而鬲融之於教主,同樣星輝燦爛。

甚至樓教主的高中恩師還有過感嘆:知道清華鬲融後,才知道天城其實是地道的勤奮型——而不是天才型。

當然,這樣的評價有樓教主恩師的謙虛,但也能側面說明鬲融之才。

作為清華曾經的

17科滿分大神

特等獎學金得主

,鬲融配得起這樣的讚譽。

所以,鬲融是誰?

鬲融,清華姚班首屆畢業生,17科滿分傳奇,現在斬獲“諾貝爾風向標”斯隆獎

唐山天才

鬲融生於河北唐山,很小就展現出少年天賦。

他父母都是理工類大學生,其後從事技術工作,而且家庭文化氣息濃厚,讀書是他們家庭生活的一部分,鬲融父母也懂得如何從興趣引導兒子成長。

學齡前,鬲融就滿滿對自然世界的好奇,追問父母:天上的星星為什麼發光、水中的魚兒為什麼會游泳……

當時見孩子對這些事情感興趣,鬲融父母就帶孩子去

北京天文館

、自然博物館、科技館等地方,讓他盡情地看,一次沒看夠再去第二次。

後來鬲融父親鬲紅民和母親

劉俊英

,把他們的這些做法總結為讓孩子“長見識”。“長見識”活動培養了鬲融好學肯動腦的習慣。

更關鍵的是,鬲融父母知道如何引導支援鬲融的興趣。

鬲融,清華姚班首屆畢業生,17科滿分傳奇,現在斬獲“諾貝爾風向標”斯隆獎

鬲融高中母校

新民晚報

》在2004年有過這樣的揭秘:

鬲融最早的計算機興趣,源自母親劉俊英單位。那時小學生鬲融,課餘時間經常去母親工作單位玩。

當時電腦尚不普及,單位只有一臺蘋果機,但鬲融只要一到單位就纏著媽媽帶他去有電腦的辦公室。

他對電腦著了迷,在電腦前一坐下來就像生了根。媽媽單位懂電腦的那位同事也很喜歡這個很有靈氣的孩子,對鬲融有問必答,劉俊英發現鬲融對電腦知識接受得特別快,做母親的一方面感到高興,另一方面又在思考怎樣把這個興趣培養成孩子的特長。

從上小學6年級開始,鬲融正式開始跟老師學習電腦。

鬲融,清華姚班首屆畢業生,17科滿分傳奇,現在斬獲“諾貝爾風向標”斯隆獎

那時候父母便給他買了一部學習機,半年多後,隨著鬲融所學知識的深化,學習機已不夠用了,他們又花6000多元為他買來一臺電腦。

一開始,鬲融的父親電腦水平要比鬲融高,於是父親又做了兒子的老師,爺倆互相切磋,長進很快。

但鬲融很快展現出少年天才的勤奮專注。

有一次,鬲紅民買了一本有關“C語言”的書籍準備學習,但感覺挺繁瑣的,便置之一旁,可沒多久,發現兒子正在認真地讀那本書,一問,兒子把上面的內容差不多全搞明白了。

每次放寒暑假前,鬲融的父母都關心地問鬲融假期想研究些什麼,隨後帶孩子到書店裡轉一轉,選上一本或幾本鬲融感興趣的計算機的書籍,很多計算機知識都是鬲融利用假期自學而成的。

在此次斬獲斯隆獎後,鬲融也在清華計算機系採訪中談到父母的作用。

他說,上世紀90年代,當同齡人尚不知曉計算機為何物的時候,他就拿到了開啟神奇世界的鑰匙,家裡不僅很早就給他買了電腦,而且父親還親自教他程式設計,讓他對計算機的興趣始終保持至今。

清華傳說

跟諸多清華姚班學生一樣,鬲融與清華結緣,始於計算機競賽。

從高中開始,鬲融就參加全國性的計算機競賽,2002-2004年期間,鬲融連續兩屆獲得全國資訊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

並且由此入選2004年國家代表隊,然後在當年希臘雅典舉行的第16屆國際資訊學奧林匹克競賽中,為中國斬獲國際金牌。

鬲融,清華姚班首屆畢業生,17科滿分傳奇,現在斬獲“諾貝爾風向標”斯隆獎

鬲融(左一)

那一年,鬲融的國家隊隊友還有杭州十四中的樓天城,他們其後一起被保送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並進一步成為首屆清華姚班同學。

鬲融在最近清華計算機系採訪中還玩笑說:之所以花落計算機系,是因為保送沒得選。

但他也補充——如果有得選,必然也是計算機系。

而且清華入學後,鬲融對計算機的興趣也有增不減,而且因為環境氛圍,更是與日俱增。

鬲融,清華姚班首屆畢業生,17科滿分傳奇,現在斬獲“諾貝爾風向標”斯隆獎

鬲融代表清華姚班出國交流分享

由他和他的同學組成的三人團隊,從中國打出去取得ACM亞洲賽區第一名後,最終獲得國際ACM競賽第二名。

當然,後來提到ACM,我們更多記住了教主樓天城。

但當時在清華和姚班,鬲融光輝同樣奪目。

關於鬲融,至今有這樣三個傳說:

17科滿分

學分積三年排名第一

計算機系歷史最高GPA

而且連樓教主的高中恩師,在探訪後也對鬲融之天才,由衷敬佩。

後來在採訪中,樓教主的高中資訊學老師

李建江

回憶說,那時只要去北京出差有時間,就會順路到清華看望得意門生。

由此對清華的天才雲集大為震驚。

鬲融,清華姚班首屆畢業生,17科滿分傳奇,現在斬獲“諾貝爾風向標”斯隆獎

李老師稱,一直以來,都覺得樓教主這樣的學生應該是天才型,但到了清華後聽其老師同學之言,才知道鬲融這樣的存在。

作為樓教主同班同學,鬲融學習成績始終全年級第一,而教主只能屈居第二到第六。

教主恩師還舉例,那時晚上21點去清華計算機系宿舍,鬲融肯定在,但天城還在教室用功。

他這才感嘆,相比鬲融,教主是地道的勤奮型。

不過教主恩師自然也是謙虛至極,才有這樣的感悟,而且天才與勤奮,原本就是緊密相關,“宿舍在與不在”,多半是為了強調教主天才也勤奮。

但也能從側面窺見鬲融之才華。

而且現在兩開花。樓教主由學入產業界,成為全球自動駕駛最知名的創業代表,而鬲融則在科研領域,不斷推進AI最前沿研究。

清華姚班,名不虛傳。

鬲融,清華姚班首屆畢業生,17科滿分傳奇,現在斬獲“諾貝爾風向標”斯隆獎

姚班點金

鬲融亦毫不掩飾對於清華姚班經歷的感激。

他告訴清華計算機系採訪者:清華是他真正的起點,他在那裡打好了基礎,而且找到了自我,也提升了自信。

鬲融舉例,當時有很多數學課程其實也不太知道有什麼用,但是後來在研究中會回想起來,才後知後覺意識到原來它的作用是潤物無聲的那種,化為了思維中的一部分,這就是清華嚴格的基礎課程的力量。

還有在姚班的時候,老師有時會佈置一些任務,最開始會覺得這可能不行吧?這能做到嗎?然而當自己真正努力去做了,它反而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有很多不擅長的東西(像跑3000米什麼的)也不是完全不能做到。就這樣慢慢去突破,去嘗試,自我的極限就找到了,而自己的自信心也有了很大提高。

毫無疑問,清華和姚班,讓鬲融見到高山。

鬲融,清華姚班首屆畢業生,17科滿分傳奇,現在斬獲“諾貝爾風向標”斯隆獎

他也展露虛懷一面,說當時計算機系姚班有太多有才華的同學了,對比之下自己只能算是打醬油的。

“大家在一起的氛圍非常好,現在同學之間一半都會在學術會議上見到,或者出差去加州或者其他城市的時候見一下。我們聚在一起還經常聊最近的情況,聊在計算機系讀書時同學們之間的趣事。”

鬲融還懷念起清華傳統活動

智慧體競賽

我以前在系科協工作過,當時每年都有智慧體競賽,我們組織的那次記得最後決賽是樓天城(樓教主)和

慄師

兩個人的AI對決,非常精彩。

此外,鬲融也分享了科研突破的“秘訣”,特別是在當前大熱的AI領域,沉心靜氣之重要:

最近機器學習這邊熱度很高,感覺整個領域都有一點浮躁,論文也越來越多。

今後,我希望能夠靜下心來做研究,做出更有意義的結果。這算是我對自己的一種提醒吧。

再評姚班

最後,是否也能在此時再看清華姚班意義?

2004年,姚期智教授受

楊振寧

院士力邀回國,辭去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職來到清華大學任教。

此前幾年,姚期智院士就在國內跟

周立柱

教授、張鈸院士等清華老師有過交流,對國內求師若渴印象深刻。

後來清華領導也正式邀請姚期智教授回國任教,到清華做計算機系方面的研究,彌補中國在這方面與世界領先水平的差距,並讓姚期智教授的少年偶像楊振寧院士親當“說客”。

鬲融,清華姚班首屆畢業生,17科滿分傳奇,現在斬獲“諾貝爾風向標”斯隆獎

楊振寧院士和姚期智院士

最終,姚期智教授為誠感動,也希望為國培養計算機人才,終於加盟清華。

但後來回憶起來,姚期智教授認為提出創辦“姚班”,是一個大膽的嘗試。

回國不久,姚期智教授就提出希望成立一個本科班,能夠讓它變成世界上最出色的本科班之一,且認為清華有中國最出色的中學生,人才條件上不成問題,而且中國學生各科都很好,不存在課程定義方面的大挑戰,最後還能展開諸多跨學科跨領域科研。

當時清華大學領導聽後就同意了,還告訴姚教授集中精力在教學團隊上就好,其他的事情他們去推進。

後來,清華姚班在2005年正式推出,首屆招募24名本科生。

鬲融,清華姚班首屆畢業生,17科滿分傳奇,現在斬獲“諾貝爾風向標”斯隆獎

首屆清華姚班錄取名單

再後來的事情,外界就知道了,清華姚班漸漸打響名氣,成為中國計算機人才的最佳培養模式之一。

然而回想起來,過程中不是沒有阻力。

當時在清華和學界,始終伴隨“搞精英教育”的討論。

一直以來,教育的核心議題之一是讓更多人公平接受相同資源。姚教授開風氣之先在清華這樣一所中國最高學府“單闢一班”,不可能沒有反對聲音。

而且教學講究循序漸進,並不是一年兩年就能看到成效,更何況中國本科教育,更多處於通識、引路和找方向階段,要追求立竿見影更是難上加難。

幸好姚期智教授很堅定,清華大學領導也很堅定

鬲融,清華姚班首屆畢業生,17科滿分傳奇,現在斬獲“諾貝爾風向標”斯隆獎

姚教授後來還說:

一切順其自然也可以,中國經過30、50年發展也能實現,但我們不能等待了,我們這一代人都等不起了,國際環境也不允許我們順其自然發展,我們必須要用很短的時間做好科技方面的良性迴圈。

現在,清華姚班開始展現成果和良性迴圈。

在學界,有鬲融這樣的青年領軍人才,做著全世界最前沿的研究。

在產業界,樓教主、印奇、

唐文斌

,楊沐等創辦的AI公司,不僅全球矚目,而且還吸引更多後輩精英,加速人才培養和迴圈。

姚期智教授也通過出任學生公司的

首席顧問

,把產學研打通,讓在校學生透過參與產業最前沿落地打磨技術增長見識,也利用科研優勢幫產業技術更上一層樓。

鬲融,清華姚班首屆畢業生,17科滿分傳奇,現在斬獲“諾貝爾風向標”斯隆獎

姚期智教授出任曠視首席顧問圖

姚期智教授的夙願正在無限擴大影響力,清華姚班的影響力也源源不斷擴大於清華校園之外。

現在,距離清華姚班創辦14年、首屆學生畢業11年之際,再也不用爭論“清華姚班”模式是否相悖於教育公平了。

而且本質上說,苛於一碗水端平的教育,實際也是對人才天賦的浪費。

幸好2004年楊振寧院士成功勸說姚期智院士加盟,幸好2005年姚班順利推出,也幸好鬲融樓天城等趕上這趟當年前途未卜的車。

雖然也是一段實驗之旅,但現在成果初現。

未來,中國的諾貝爾獎得主、圖靈獎得主,也有可能誕生在姚班學子中間。

嗯,值得期待~

參考報道:

清華計算機系專訪:鬲融 | 14年前“清華姚班”的天才少年,如今的“斯隆獎”獲得者

https://mp。weixin。qq。com/s/qu8hm43X4L8Pi7NTU0Whww

新民晚報報道:小電腦迷成為資訊學高手——探訪奧賽金牌獲得者鬲融的成功“秘訣”

http://

news。sina。com。cn/c/2004

-09-20/15133719309s。shtml

杜克大學報道:Professor Rong Ge Awarded Sloan Fellowship

https://www。

cs。duke。edu/news/articl

es/3282

量子位報道:

大咖來信 | 姚期智:中國AI不能滿足於追上世界水平,目前還存在兩大缺陷

量子位 · QbitAI

վ‘ᴗ’ ի 追蹤AI技術和產品新動態

戳右上角「+關注」獲取最新資訊↗↗

如果喜歡,請分享or點贊吧~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