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茶文化

追尋中國茶文化的源頭, 首先要廓清中國茶葉的源起。唐代陸羽<<茶經>>就說:“茶之為飲, 發乎神農氏, 聞於魯周公。”而斷定神農氏的依據是<<神農本草經>>和<神農食經>>。 有關研究表明,三國以前屬於茶文化 的啟蒙和萌芽階段。在兩晉以及南北朝時期,江南的飲茶之風盛行,飲茶開始進入文學和精神領域。到了唐朝,中國茶文化已基本形成,在此時期,世界第一部茶葉、茶文化專著<<茶經>>問世。宋至明初,中國茶文化的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有著“茶興於唐,盛於宋”的說法。 到了元明時期,中國傳統的製茶方法已基本具備,同時更多的文人置身於茶, 像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話>>、<<陸羽烹茶圖>>、<<品茶圖>>以及唐寅的<<烹茶畫卷>>和<<事茗圖>>等傳世作品誕生。明清時期,中國茶文化發展更加深入, 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茶文化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綜觀中國茶文化形成和發展的歷程, 我們可以看到, 茶文化內涵極為豐富。概括地說, 茶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有關茶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二、 日本茶道

據報道,1956年日本福岡市市長曾說,在漢朝時代中國茶葉就傳到日本。日本人飲茶的習慣和由此而形成的茶文化是7 世紀時從中國大陸傳過去的,也就是日本茶道的根源還是在中國。就像一棵樹,一條河,中國是根,日本是樹枝,中國是源,日本是流,日本茶道是茶文化的一個分支。日本茶文化的歷史是隨著中國茶文化的歷史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日本人濃縮和吸收了中國的茶文化,並將中國茶文化融入到日本文化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日本茶道。與風景對話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具體的茶事實踐過程,同時也是茶人自我完善、自 我認識的過程。茶道發源於中國,卻在鄰國日本得到進一步發展和完善,茶道是東方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精粹,是古老的中華文明貢獻給全人類的寶貴財富。

三、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的區別

1、構成要素不同

日本茶道的構成要素有5 個方面,即茶食、點茶、茶花、建築、道具。所謂茶食是指一湯三菜,即大醬湯、涼拌菜、燉菜、烤魚。點茶是指風爐和地爐( 11 月至第二年的4 月使用地爐,5月至10 月使用風爐) 。茶花是指根據月份烹茶時插入的花。建築是指茶庭和茶室,相當於中國等候和品茶的地方。道具有壁龕、燒水、添炭、點茶、茶事等大類。

中國茶文化構成要素有茶藝、茶人、主題、程式、環境5 個方面,所謂茶藝是指製茶、烹茶、飲茶的技術,如“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等; 茶人是指烹茶人和飲茶人; 主題是指“友誼”,友誼是永恆的主題; 程式是指茶的全過程; 環境是指品茶的環境。

2、製作工藝不同

日本茶道烹茶時講究精細的茶末,而中國講究茶葉。中國在製茶技藝方面很講究,講究“四要”和“三法”,所謂“四要”指的是精茶、真水、活火、妙器。精茶,即色、香、味、形俱佳的茶; 真

水,即用的水要達到清、甘、輕、活的標準;活火,即指燃料潔淨,無異味,燃燒力強,有火焰; 妙器,即精美的茶具。所謂“三法”是指製茶法、烹茶法、佐茶法,而日本茶道只是注重過程禮儀化,在行禮方面分真、行、草三個級別,並不講究製作工藝,一般以煎茶法為主。

3、流派不同

中國茶文化雖然經過歲月的變遷和歷史的凝練,卻未出現很多的流派,而是集中體現在文化的積澱上。

而日本茶文化卻出現了很多流派,最為著名的有“三千家”,即不審庵表千家、今日庵裡千家和官休庵武者小路千家。

4、參與者不同

茶在中國茶的栽培、銷售、飲用的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中國茶文化自宋代深入市民階層,其最突出的表現便是大小城鎮廣泛興起的茶館、茶亭、茶室。 日本遵循嚴格的世襲制,等級制度格外森嚴。茶初傳到日本時只在上層社會盛行。日本人崇尚茶道,茶道在民眾中也很有影響,但其社會性、民眾性未達到廣與風景對話

泛深入的層面。

5、精神實質不同

我們往往難以給茶道下一個準確、固定的定義,我們只能憑藉自己的悟性去去理解它。茶道不同於茶藝,它不但講究表現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內涵,中國學者將其歸納為“和、靜、怡、真。”而日本學者將其歸納為“和、敬、清、寂。” 中國茶文化中的“和” 是中國茶道哲學思想的核心, 也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學理念。茶道追求的“和”同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和是度, 和是宜, 和是當, 和是一切恰到好處,無過亦無不及。“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必由之徑。在茶道中, 靜與美常相得益彰。因靜則明, 靜則虛, 靜可虛懷若谷, 靜可內斂含蓄。“怡”是中國茶道中飲茶人的身心享受。“怡”即和悅、愉快之意。“真”是中國茶道的起點也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追求道之真, 即透過茶事活動追求對“ 道” 的真切體悟, 達到修身養性, 品昧人的真諦。

日本茶道主要從中國唐代由遣唐使傳入日本,主要受佛教禪宗的影響,反映中國禪宗思想,當然也融進了日本國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識。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正是佛教禪宗精神之所在。“和”既指人與人之間的和睦,也指講究本來面目,不造作,與茶事的自然融合。“敬”指敬愛之心,這與禪宗教義“二部四眾、平等互重”提倡人與人之間應該平等互重的精神是一致的。“清”指清淨,它源於禪宗“六根清淨”。“寂”即“無”,強調“本來無一物”,“無一物中無盡藏”,這正是源於佛教“空無”觀。日本茶道公開申明的“茶禪一位”,吸收了中國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內容,它規勸人們要和平共處,互敬互愛,廉潔樸實,修身養性。

總的來說,中國的茶道不像日本的茶道,過分注重形式,而是更崇尚自然美、隨和美,中國茶道文化底蘊厚重,以領悟人生意義為主,一把舊壺,一杯茶湯,掂在手裡,隨意率性,沒有那樣多條條框框裁切,細節處也許不拘小節,卻有引人入的韻味。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有其豐富的精神文化內涵,它將儒、道、佛三家思想有機地融入,從各個方面都突出儒教的“禮”、道教的“清”、佛教的“悟”等精神實質,體現出中華傳統文化重視天人和一、和諧統一的特色。而日本茶道程式嚴謹,強調古樸、清寂之美。

參考文獻:

1、周卓鵬。 淺析日本茶道與中國茶文化的區別

2、葉華。 中日茶道比較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