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師第一部——進擊的學霸

下篇:神之領域

第197章 少有人走的學神之道

微湖邊上寒氣襲人,修遠卻只覺得身體發熱。林老師的講授,逐漸到了最關鍵的地方。

“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在上面的六個流程當中,假設你每個流程都比別人更努力一些,都得到了額外30%的效果,會怎麼樣呢?注意這個假設的背景,我們預設你是一個普通人而非一個天才。如果你是一個天才,那麼你稍微多努力一點,恐怕能夠取得超越一般人至少2兩倍以上的效果吧?但我假設你只是一個普通人,你付出額外的努力只獲得了額外30%的效果。

在六個流程當中,每個流程你都取得了比別人多30%的效果,你的最終成果將是:

《進擊的學霸》連載197:少有人走的學神之道

沒錯,你取得了一般人4。83倍的效果。即便你是一個普通人,透過全流程最佳化,你也能夠取得天才一樣的效果。現在我們瞭解到,全流程最佳化是一個複利模型,它具有複利的威力。”

那又如何呢?接近5倍的效果,看起來厲害,但這只是一個理論假設值啊!實際上的增加值誰知道是多少呢?修遠還在疑惑著,他繼續聽林老師說下去。

“下面最有意思的地方來了——

剛才我們假設,你是一個普通人,你比別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取得了額外30%的效果。那麼你究竟多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呢?

假設你的努力比別人只多了10%,效果就多了30%,那你的效率就太高了,恐怕本身就能力很強了,很難被定義為資質平凡的普通人。我們可以假設你比別人多努力了50%,結果只取得了多30%的效果——這個效率很一般吧,這才叫做普通人嘛。”

現在總體來看看。每個流程上,你付出額外50%的努力,收穫了額外30%的效果,那麼累計的效果就變成了是剛才算過的483%。可是成本如何呢?總體來看,你比別人多付出了多少努力成本呢?”林雨對修遠問道。

“額外的努力成本?我想想,1。5的6次方?不對,成本不會指數累加。那就是50%乘以6,3倍的成本……也不對啊,成本不是這麼算的吧。等等,成本增加應該是……”修遠逐漸瞪大的眼睛,彷彿意識到了一個極為重要而又讓他震驚的結論,“成本……成本只增加了50%!因為成本的增加是按照線性算的!”

怎麼會這樣?修遠被自己的計算驚得目瞪口呆。如此算下來,豈不是隻需要增加50%的努力,就能獲得接近5倍的效果?1。5倍的投產,獲得5的收益,這簡直是天才級的產出比啊!可是不對啊,剛才不還在假設我是個普通人嗎?不是1。5倍的付出只能獲得1。3倍的回報嗎?怎麼算著算著就變成天才的效果了?

林老師看著修遠目瞪口呆的樣子,忍不住笑道:“不用懷疑自己了,你沒算錯。確實是只需要1。5倍的努力,就獲得了接近5倍的效果。因為全流程最佳化在計算成本時適用的是加法,在計算成果時適用的是乘法。線性增加的成本碰到了指數增加的結果,全流程最佳化以完美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複利的威力——這就是奇蹟的來源。”

修遠越發意識到這個理念的強大之處。沒錯,剛才4。83倍的效率只是一個假設出來的理論資料,可是1。5倍努力帶來的4。83倍效率的躍升卻是實實在在的!這種較低額外投入帶來的較高產出的超高性價比可不是假設出來的!你可以假設另外的資料,比如1。3倍的努力達成1。1倍效率,然後計算一下發現,六流程的複利下最終會獲得1。77倍的效果,依然高於1。3倍的產出!

對有過無論怎樣努力都沒有任何效果那樣悲慘經歷的修遠來說,就連大量努力只獲得少量回報都是可以接受的——只要有回報就行,全流程最佳化這樣低投入高產的模式簡直是天上掉餡餅了!

林雨接著道:“由於全流程最佳化是個複利模型,即指數模型,當流程鏈條越長、流程越複雜的時候,這個模型的威力就越大。所以我們常聽人說時間是複利的朋友,因為隨著時間的延長,流程會自動變多,複利也隨之擴大。

但是事情往往是雙面的,在複雜的流程中既有利潤也有風險。對於複雜的流程,如果你做的好了就是全流程最佳化,對應了複利;如果沒做好那就成了全流程損耗了,對應了‘復虧’。複利是很誘人,但‘復虧’就很難受了。

所謂全流程損耗,就是每個流程都做的比別人差一點——都不用差太多,只用差一點就好了。在六個流程的事項中,假設你每個流程都只做到別人的70%——也不算太差吧,如果算60分及格,那你還多了10分呢——那麼六個流程走下來,你的最終結果居然只有別人的12%都不到(0。7的6次方為0。117)!

即便你是一個比較聰明的人,你每個流程中70%的效果是隻用了50%努力就做出來了,看起來效率還蠻高的,可是總體算下來,你用50%的努力,做出了12%的弱智級效果——依然是一個不能接受的結果。

如果說全流程最佳化是平凡的人如何變得偉大的,那麼全流程損耗就是聰明人如何走向平庸乃至覆滅的。在複雜的流程中,一點點疏忽與懶惰都會隨著流程不斷的累積,最終造成巨大的損傷。”

的確,底數大於1的指數會有強烈的遞增效果,底數小於1的指數會有強烈的遞減效果,這是指數的特性。可是修遠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趕緊向林老師問出:“可是林老師,我想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一種說法,只要我們每天進步一點,哪怕是很少的一點,比如1%,那麼一年堅持下來就能夠進步幾十倍,以此來說明覆利的作用。可是這個故事被評價為典型的雞湯文,是沒有可操作性、沒有價值的!您所說的全流程最佳化看起來也是一種複利模型,那與網上每天進步1%的雞湯有什麼區別呢?”

林雨忍不住笑了笑:“有自己的對比性思考了,不錯。每天進步1%的那個小故事,屬於只給結論不給路徑,所以沒有用。另外,每天進步1%的資料設定,其實是非常誇張的,是一個不可能達到的資料,所以最後複利下來的結果也就很誇張了。

但這不代表全流程最佳化的理念和1%的小故事是一樣沒用的。

全流程最佳化是一種心法和技法的結合,你既要有對複利理念的理解,又要有配套的操作手段。單純的看一個每天進步1%的小故事,卻不懂結構化,不懂錯題覆盤和思維追蹤,不懂資訊迴圈和費曼技巧,不懂情緒調節和心智損耗,不懂精力管理和高強度用腦的核心理念,甚至連基礎的記憶策略都沒有,哪能有什麼用呢?要知道,複利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用各種方法操作出來的。”

修遠點點頭,原來如此。

“但也不要以為,只要有了這些技術就一定能夠成功了,全流程最佳化還有心法的部分。全流程最佳化的理念看似平平無奇,但它包含著把一切細節摳到極致、最佳化到極點的理念,而這是一個十分難得的心態。你剛才說學習要有強者的心態,沒錯,全流程最佳化中就已經蘊含有強者的心態了。”

“啊?”修遠大為疑惑。全流程最佳化哪裡體現出強者的心態了?把每個細節都做到最後,這不是從小學開始老師和父母就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嗎?很普通啊!怎麼就內涵了強者心態了?

林雨看出了修遠的不解,繼續解釋道:“全流程最佳化要求把每個細節都做到最好,這首先要有強烈的動機。你細品一下,有多少人會有這樣的動機?如果不是有極強的上進心和極高的自我要求,誰會把自己逼到這樣的境界?要注意,大部分學生並不是經過萬般嘗試之後發現自己實在做不到這一點,而是從一開始根本就沒打算做到這一點。”

修遠點點頭。是啊,大部分所謂的要盡全力學習、做到最好,只不過是說說而已,內心深處其實並沒有這麼強的動機。

“其次,在實際進行全流程最佳化的過程中,又有更進一步的心態要求。把每個細節都摳到極致,實際嘗試過的人就知道,這是非常繁瑣乃至令人疲憊的,常常是顧得了這頭就忘了那頭,兩頭都顧就漏了中間,人會感覺心浮氣躁、心煩意亂,尤其是在中前期還不習慣全流程最佳化操作的時候,很容易選擇放棄。

其實很多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都容易放棄,比如每天鍛鍊身體、每日背單詞、每天冥想等。但每日做全流程最佳化卻比這些這些更難堅持!心理學界研究了這麼多年的意志力問題、習慣構建和改變問題,得到了一個很明確的結論——如果你計劃建立好的習慣,最好每次只建立一樣。如果你多個計劃同時進行,就很容易全盤崩潰、全部放棄。

可是全流程最佳化的特性註定了,必然是要在一日之內進行多個專案、完成多個任務,否則怎麼能全流程最佳化呢?所以它堅持執行下來的難度,天然就很高。”

修遠忽然問道:“執行難度很高,不知道算不算它的一個缺點或者技術漏洞呢?”

林老師又笑道:“哈哈,思考角度很新奇。可是威力強大的東西,又有哪一個不難呢?全流程最佳化是一種讓人成長到最頂級水平的方法,堪稱王道。王道,從來都是極少數人之道。

更何況,也還有方法能夠降低它的難度。比如,如果一個人能夠從小就按照全流程最佳化的路徑去學習和成長,每個階段定向培養一個習慣、一種能力,難度就不會太高了。而多年累加起來,依然能夠達到全流程最佳化的效果。”林老師瞟了修遠一眼,又說:“只不過你沒這個運氣而已。”

修遠點點頭。是啊,如果能夠從小培養不就解決了難度上的問題了嗎?自己沒這個運氣啊。可是自己一路上的運氣還少了嗎?能碰到林老師就是巨大的運氣了,能遇到佔武一樣是。運氣這東西就和金錢權勢是一樣的,總有比你更富貴的,也總有比你更窮酸的,真要攀比抱怨起來那就沒完沒了了。他定了定神,說道:“即便只剩下最難的路,也一樣要走。”

“好,有點志氣。其實你也算有一點全流程最佳化的基礎了。一方面,你畢竟還是懂了部分學習策略;另一方面,在一些細節的心態上,也有了一定覺知的能力和衝破阻礙的意志。”

“細節的心態上?這個指什麼?”

“其實全流程最佳化在實操中,最容易出的問題有兩大類。一個是從內心深處的信念上沒有意識到細節累積的重要性。比如一整天的任務安排裡,會包括晚自習後或睡前的提取練習。這個細節你會每天堅持嗎?有沒有可能是有些時候做了,有些時候就沒做?哪一天感覺有點累、有點鬆散,就想漏掉一天也沒什麼影響,於是就偷個懶放棄了?這個細節上不重視,那個細節上沒嚴格執行,複利的指數累積效應就降下來了。這是對全流程最佳化威力缺乏理解和意識的問題。”

修遠心想,提取練習自己還真是沒有嚴格執行,就像林老師所說的,有一天沒一天的。不過之前根本就沒從全流程最佳化的角度去考慮過。

“而第二大類問題是,有時候儘管知道細節累積最佳化的重要性,但很容易被心智中的各種損耗中斷掉執行。比如某一天很累,覺得何必這麼辛苦呢,畢竟全流程最佳化的執行是要消耗不少精力的,為什麼要折騰自己呢?這種念頭可能只是大腦裡的一閃念,都不需要長久的糾結,要放棄堅持的決策就已經做下來了。

又或者,哪一天情緒低落,忽然就覺得努力又有什麼意義呢?反正總也成功不了的,反正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一灰心喪氣,又是簡簡單單的念頭一閃,自己意識都還沒有反應過來呢,潛意識就做了要放棄的決策。

又或者,要追求卓越的目標並不堅定,哪天學校開了個動員會,一時熱血想要奮發努力,要做全流程最佳化。過幾天熱血退了,自己就開始迷茫,我為什麼要這麼拼?我真的需要做到那麼極限、學到那麼好嗎?一個潛意識的猶豫,執行立刻就中斷了。

凡此種種,都需要一定的覺知能力。你要覺知一個念頭升起了,當下覺察到那些自我懷疑、自我放棄的念頭正在你的大腦後臺搗亂,甚至要念念清明的照射著它們,不允許它們藏在潛意識的陰影中製造障礙;你又要意志強大,清晰而堅定的想要做到最優秀,勇毅和決絕的不懼一切困難。這兩點,是高強度執行全流程最佳化的重要基礎。

而你,剛好各自具備這兩點。”

堅定決絕而不畏困難,修遠自認為已經不成為問題了,這是受佔武啟發後心智成長的結果。而自我念頭的覺知,雖然並不算強,但也確實有了一點。尤其是這兩點似乎還會互相影響,自從自己心智覺醒、勇氣增長之後,對念頭的覺知也跟著加強了。大約是打破了對負面思想和困難進行自我遮蔽的心理保護機制。

林老師終於對修遠道:“有了這兩點基礎,就可以給你做一個簡單易行的最佳化流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