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藥,這是最難回答的一個問題,不同學者,不同學科,不同學派答案不會一樣,甚至我想說,一千個學者有一千個文化的定義。有時間我再來寫一下具體幾個學科的定義。

哪些學科一定會涉及到文化的概念?首先,中文系有時候會開一門課,中國文化概論(或者其他名字),這門課會談文化概念。歷史學有文化史,西方這幾十年興起的新文化史也是文化,人類學有一本經典著作就是《寫文化》,還有伯明翰學派的文化研究的學科…

首先是中文系的思路,中文系很多老師梳理概念的思路都很像,比如這個文化,先梳理古代漢語裡“文”什麼意思,“化”什麼意思,“文化”合在一起最早出自哪裡?具體什麼意思。最後,如果今天的文化概念和西方傳入的思想概念有關係,再講一講這個。所謂“文”指的是各色交錯的文理,例如,《禮記》“五色成文而不亂”然後其他意思來自於對此意的引申。“化”本義生成、造化。《莊子》“化而為鳥,其名曰鵬。”

“文化”連用,較早的見於《易-賁卦-彖傳》:(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裡強調的就是文明教化。而西漢以後“文”和“化”開始變成一個詞。

拉丁語裡的“文化”(Culture),原意是耕種、居住、練習等意思。後來透過培植、種植等意思的引申到人的性情陶冶之類的意思,這就和中國的文化意思比較接近了。

如果是文化研究是話,我們可以參考一下《文化理論與大眾文化導論》的分類。

雷蒙德-威廉斯把文化在英語裡的文化含義分為了三類:1。指“智力、精神和美學的一般過程”,2。一群人,一個時期或一個群體的某種特別的生活方式,文化既是一系列文字與實踐,而這些文字與實踐的主要功能是對意義進行指涉與生產,併為這一過程提供場所。3。類似於結構主義者的“指意實踐”,這樣流行文化就會納入我們的研究範疇。

如果按照美國經典的文化人類學的教科書定義與概念,人類學家在19世紀末首次提出現代文化的概念,也就是泰勒的定義,“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獲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習性的複合體”。現代的文化定義傾向於更明確地區分現實的行為和構成行為原因的抽象價值、信念與世界觀。換一種說法,文化不是可觀察的行為,而是共享的理想、價值和信念,人們用它們來解釋經驗,生成行為,而且文化也反映在人們的行為之中。

歐洲傳統經典的文化史學者布克哈特曾經指出文化史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以前它一直用來指“上層”文化,後來逐漸向下延伸,,大眾文化也被包括了進來,最近,它又橫向擴充套件,用來指民眾中相當於藝術和科學的東西,比如民間音樂、民間醫藥。上一代人中,這個詞開始廣泛的使用於人工製造品(影象、工具和房屋),以及實踐活動(談話、讀書、遊戲)。歐洲這幾十年興起的新文化史,包括哪些主要研究內容呢?參考這個回答: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2648

95010/answer/565169366

參考文獻:張岱年《中國文化概論》

哈維蘭《文化人類學》

約翰-斯道雷《文化理論與大眾文化導論》

彼得-伯克《什麼是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