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我們就從古羅馬時期,邊境地區的防禦性軍營開始說起。這種帶有防禦工事的軍團營地,在拉丁語中被稱之為castrum,複數為castra。這個詞可以指代的範圍比較廣,行軍中的、臨時性的、強化永久性的都可以這麼叫。而小型一些的堡壘則被稱之為castellum,主要是為滿足一隊步兵的駐紮或供後勤部隊暫住之用。這樣附帶防禦工事的軍團營地,通常應當是與一般居民隔離開,只專門用作軍事用途的。即使是城市的衛戍所,與居民區之間也有圍牆分割。比如前篇序章中,倫敦城西北角有一個單獨圈出的區域,就是防衛部隊駐紮的衛戍所。

接下來,我們首先從總體上看看古羅馬軍營的大致樣貌。在營地的四周,視其規模和用途,通常由木柵欄、木牆或石牆等圍起。而在圍牆的外側,還會有更多的工事作為防禦措施,包括木樁和壕溝等。軍營中通常有數條道路分隔,每一個區域都有部隊駐紮。臨時性的營地可能會用獸皮或布料搭建帳篷,而更為堅固的永久性軍營則會有固定的房屋。我們這裡主要要看的,是建築比較精良的永久性軍營,在拉丁語中也稱作castra stativa。因為這類軍營通常是石質建築,能夠比較好的體現出古羅馬的建築水平,和留存下來的中世紀石質城堡也有更多的可比性。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古羅馬軍營篇)

圖片選自《看得見的文明史——古羅馬軍營》,下略

一、古羅馬軍營的基本佈局結構

我們都知道古羅馬的軍團很有建築天賦,承擔了很多建築方面的副業。除了四通八達的道路,軍營通常也是由羅馬軍團自己建造的,甚至有不建好軍營軍團就不打仗的說法。因此對於如何建築軍營,古羅馬也是相當有講究的。他們甚至有專門的《軍事營寨建築學》,記載於大約1世紀晚期到2世紀初期,總共有11頁的手稿,詳細記述了古羅馬的軍營是如何建造的。

按照這份手稿中的記述,軍營的建造首先是從選址開始的。當他們進入敵對勢力的土地時,第一件事就是選址建造營地。通常他們會盡量選擇一個平坦的地方,以便有個開闊的視野,能夠觀察到潛在的敵情。並且這個地方還要臨近淡水水源,方便軍團的人取水及飲馬。如果因為地勢不平而沒有合適的地址,那麼軍團的人便會首先把地整平,併除去地表上的草木。整理好軍營的用地後,工匠們便準備好工具按照計劃開始建造營地。這項工作通常由一名主工程師負責,由他來設計軍營的基本佈局,並從軍團計程車兵中按需求抽調人手。至於軍團中其他計程車兵,通常還要在營地外圍,防備敵人的進攻。有經驗的軍團士兵建設軍營的效率十分之高,即使在有敵人進攻的情況下,也能在幾小時內初步完成營地的雛形。

古羅馬的軍營在設計層面上大致相同,基本均採用四方形佈局。營地的四周是圍牆,中心則是將軍的住所。在水平和垂直的方向各有一條主路穿過軍營,作為各個營房出入的交通道路,並把將軍的住所和四個方向的大門連線起來。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古羅馬軍營篇)

如圖所示,1為將軍的住所,2、3為兩條十字交叉的主路,4-7則是各個方向上的大門

當軍營的設計完成後,下一步便是將設計圖實際轉化到平整好的土地上。古羅馬人有專門的測量工具,比如用於測量長度的十足目,及利用重力進行垂直測量的格羅馬(groma)測量儀。透過這些工具,軍營的建設者通常會首先確定好中心將軍指揮所的位置,隨後用帶顏色的標誌標識出主要街道和特定的位點,然後再逐步開始建造。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古羅馬軍營篇)

古羅馬的格羅馬測量儀也是其比較有代表性的工具,有許多專門描述其使用的形象。透過下面的示意圖,我們可以更清楚的看到這種測量儀的構造,通過幾條細線上系的重物來確定垂直的方向,也可以檢測目標是否為直線。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古羅馬軍營篇)

確定好標誌點後,下一步便是構建四周的圍牆。由於在修建軍營時有時會受到敵人的威脅,所以完整的外牆必須儘早完成。在由外側負責戰鬥的軍團士兵的保護下,負責修建計程車兵會在標定好預計建造城牆位置的外側挖一圈壕溝,並將挖出的土壘在其內。在這土堆上,最初會將平整地表時砍伐的樹木,立起來作為柵欄圍牆。而若要改建為永久性軍營,四周的木柵欄慢慢會由磚石替代。規模比較大的軍營,在城牆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會設定一座哨塔,並有弩炮作為守備的武器。

在城牆的外側,之前挖的壕溝也會被擴建為防禦工事,甚至這樣的工事可能會有不止一道。通常來說,一座軍營至少會有兩道深溝,還會視情況對其進行升級,引入旁邊的水源形成護城河,或者將帶杈的粗樹枝置於溝內,以阻止敵人的前進。除此之外,他們還會在地上挖出一個個深洞,然後把削尖的木樁插入其中。又或者是把細小的木釘埋在外側,使得敵人難以從道路外“踏入”城牆的防禦範圍內。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古羅馬軍營篇)

城牆跨越軍營主路的部分,則被建設成附帶塔樓的城門。其中透過將軍指揮所前的主路,即上面基礎設計模式圖中的(3),將左側主門(6)和右側主門(4)直接連線在一起,形成一條直接橫穿軍營的道路。將軍指揮所(1)朝向的則是正門(5),由正門大道連線(2),軍團的軍旗通常也被設立在這個方向。反方向上的則是後門(7),通常是供後勤補給運送入營的城門。

下圖為英格蘭北部阿爾貝亞古羅馬軍營遺址博物館重建的城門模型,採用的是雙拱形門洞的結構。在城門的兩側,各有一座較高的塔樓。在塔樓和城門的上方,有數個給留給弓箭手射箭的射擊口。這些視窗的木質擋板,通常也都是可活動的,可以掀起擋板後向下投擲更大型的石塊等殺傷性武器。城門上還會有些文字和浮雕,通常是記錄這座軍營的一些情況,以及這座軍營守護神的雕像。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古羅馬軍營篇)

Arbeia Roman Fort and Museum reconstructed gateway

軍營在城牆內部的佈局同樣很有講究,在城牆的內側,首先是一圈空地,作為城牆和房屋的間隔區。雖然這個區域是空地,幾乎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建設,但並非完全沒有作用。從軍事的角度上說,這樣的間隔區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敵人的投擲武器越過城牆後直接攻擊到營房。從交通的角度上說,空地相當於一圈環城高速路,方便士兵在城牆內側移動。除了這兩點之外,隨軍的牛等牲畜以及戰利品,通常也會被臨時堆放在這些空地上。

在這圈間隔地帶的內側,則是軍團士兵住宿的營房。將士兵的營房設定在中間靠外側的地帶,主要是為了在遭遇襲擊時,方便士兵們能夠快速到達城牆上進行戰鬥。戰鬥前建造的臨時營地,自然是像前面影視作品中展示的那樣,將獸皮或布料用木樁支起作為帳篷。但是這樣的住宿條件,恐怕連一個冬天都過不了,更不要說如果這個營地是在冬天時氣候寒冷的北部地區。因此對這些需要保暖措施的軍營來說,木製或石質的固定房屋,與方便移動的帳篷相比無疑是更好的選擇。這些士兵的營房,通常是兩條道路之間的雙排平房。下圖是阿爾貝亞重建的營房模型,整排的平房被分成一個個門戶,每個小門中都是一個住宿的單元。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古羅馬軍營篇)

阿爾貝亞營房重建

走進其中一個門戶中,可以看到像這樣的一間營房,通常被分割成差不多等大的內外兩間。其中內間是睡覺的空間,通常會擺有3-4張雙層床。內間中還會有篝火,用於取暖和做飯。外間則用於存放武器和盔甲,還有一些生活用的工具也被放在這裡,比如盛放食物用的陶器,或是磨碎穀殼的磨石等。軍團士兵和輔助部隊都會住在這樣的營房中,一個門洞內通常會安置8-10名士兵。如果他們同時呆在屋裡,本就不大的空間確實會顯得十分擁擠。不過考慮到士兵們總要輪流執勤,實際上也許並不會經常出現滿員負荷的情況。而百夫長能夠擁有大約兩倍於普通士兵的空間,作為他們辦公場所的補充。一些中高階的軍官,還會有自己的僕人,服侍他們的日常生活。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古羅馬軍營篇)

整個軍營的中心,則是將軍和高階軍官的指揮部和住所。前面在營地基本佈局中已經提到,這個中心位置通常是兩條主路的交叉點。將軍的指揮所通常都會在橫穿軍營的主路街邊,其中的大廳也是他閱兵發表演說的場所。在指揮所中,還有軍營中掌管後勤等事務的軍官辦公室,以及軍官們討論事物的小廣場,廣場的角落裡則是小的水井或蓄水池。部隊的軍旗以及守護神的神龕,也會被放在指揮所中。沿著主路往外側,則是各位軍中保民官的住所。他們通常會住在自己負責的部隊前方,方便與士兵們進行溝通。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古羅馬軍營篇)

指揮所的旁邊則是將軍的住處,和普通士兵及中下層軍官的住處相比,這裡就更加顯得奢華了。整個住處一般呈“回”字佈局,中間部分是走廊和小花園,靠門口的兩邊則是馬廄和廚房。再向裡走則分別是餐廳和私人浴室,最裡面是臥室。從下面的剖檢視中可以看到,光是餐廳的空間,就已經能比前面士兵營房的一個門洞要大了。此外再提一句,以後如果誰再說在趴著躺著吃飯太難看,可以告訴他們古羅馬人就是這麼吃的。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古羅馬軍營篇)

在整個軍營中還會設有各種功能設施,而並不僅僅是給將軍和士兵們居住用的一排排帳篷或房屋。軍營逐步完善成永久性營地後,其內會有一系列專用建築維持軍團的日常運作。這些建築包括祭祀的祭壇、穀倉、法院、醫院、工坊、馬廄、武器倉庫等全套生活及戰備設施,通常它們也有自己比較固定的建造區域。除了這些保證軍團運作的設施,通向後門的主路上,還會專門有一條小街作為留給本地商人出入賣貨的地方,為士兵們提供一個額外的消費場所。不過更大的市場通常會在軍營外,在靠近後門的地方形成一個商鋪的聚集區。

另一方面,古羅馬人對個人衛生條件的講究也是十分出名的。軍營中不止將軍們有自己的小盥洗室,士兵們同樣有公共浴室和公共廁所。這就大大提高了軍營的用水量,僅靠飲用水來源的水井肯定是滿足不了的。因此比較大型的永久性軍營,都會有自己的附帶供水系統。就像古羅馬其他地區的輸水管路一樣,軍營會有專門的水渠將遠處的水利用高低差引入軍營內。而軍營中的公共浴室,為方便周圍計程車兵前去,通常也會建設在主路附近。公共浴室會附有一座小型的廁所,不過在平時更為常用的則是軍營中的公共廁所。古羅馬軍營中的公共廁所如下圖所示,通常是由成排的露天坐位,以及一條流動的下水道組成。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古羅馬軍營篇)

這些下水道被設計成具有輕微的斜度,使其中的水能夠保持流動,並沖走士兵們的排洩物。下圖為在達西亞地區(現羅馬尼亞)軍營中的下水道遺址,兩側由石塊堆壘而成,整體上有輕微向下的坡度,最後的排出口在一個斜坡上。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古羅馬軍營篇)

看完基礎設計和建築結構,我們再回過頭從整體的層面上看看完整的古羅馬軍營。首先還是一個完整的軍營結構圖,這張結構圖是根據古羅馬日耳曼邊境軍營群中的Iciniacum軍營遺址地基(現德國巴伐利亞)測量繪製的。這座軍營大致建成於公元100年,於公元260年左右被日耳曼人摧毀。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古羅馬軍營篇)

Theilenhofen_Iciniacum

從這張結構圖上我們可以看到,整個軍營呈比較標準的圓角矩形佈局,基本也是正南正北的走向。方形的城牆將軍營的建築圍在其中,在城牆的四角和側邊都有哨塔。在城牆的外側,還有三道防禦工事。兩條主路十字交叉穿過軍營,通向四個方向上的城門。城牆的內側是一圈環城大道。將軍的指揮所在中間,士兵的營房則在南北兩邊靠近城牆的地方。其他一些特殊的建築原圖中沒有標明,也不好瞎猜,不過下水道連線的部分,很有可能是浴室和廁所。

二、古羅馬軍營的周圍環境

另外軍營雖然是一個封閉的軍事要塞,但並非完全孤立於周圍的自然生態與社會生態。首先是自然生態,前面在說選址時也提到了,軍營通常會建在靠近水源的平整區域上。除此之外,軍營的選址還會考慮臨近的森林和採石場,以便更容易地獲取建築材料。由於一些軍營臨近河流,還會在城外建有專門的碼頭,方便運輸船隻停靠。同時,軍營的周圍還需要一些相對平整的土地,方便士兵在平時進行操練。

而在當地的社會生態上,軍營也絕非一座孤島。前面已經提到過,軍營後門外常常有些商販的聚集地,其中的大部分貨物都是本地附近村鎮生產的。因此軍營的的周圍,也會有些田地或養殖場。一些規模比較大的基地,也不會是孤營一座,在離軍營一定距離的地方,還會有一些附帶的設施,例如監視塔之類更小型的營地。這些小型營地並沒有長期獨立自給自足的能力,基本要依靠中心的大型軍營,才能維持運轉。例如前面影視作品那段中,《百夫長》裡提到的那個小營地,應該就屬於這類附屬的小型營地。不過在不列顛地區,靠電影裡那樣單薄的帳篷,可是應付不了冬季的嚴寒的。

總的來說,一座古羅馬軍營對周圍的影響,是遠遠超過其城牆範圍的。下面這張圖,是位於現今英格蘭西部切斯特的一座古羅馬軍營的復原模型。這座軍營叫做“勝利女神”(Deva Victrix),是當時古羅馬在不列顛地區最大的軍營,於公元后一世紀70年代中期建造完成。其後經過多次重建,這座軍營一直被軍團使用到公元四世紀末或五世紀初,羅馬人離開不列顛時才廢棄。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古羅馬軍營篇)

Deva Victrix復原模型

“勝利女神”坐落在迪伊河的入海口附近,軍營的西邊和南邊靠著河灣。軍營的整體佈局,採用的同樣是典型的圓角矩形設計。這座軍營最早的建築是由木製建成,隨後則被當地的砂岩替代。軍營的城牆有6米寬,在城牆的四個方向上各有一座城門,城牆的外側則是3米寬、1。5米深的溝渠。在這座軍營中,建造有營房、糧倉、指揮部、浴室等常見的建築。除此之外,軍營中還有一座並不常見的橢圓形建築,被推測可能是不列顛總督的辦公室。

在建成的頭30年裡,隨著不列顛戰事的變化,這座軍營就被多次改建。到了1世紀末,軍營的城牆和營房等建築,已經全部改為石質建築,防禦工事也得到了強化。在模型圖中,軍營的這些佈局規劃也有一定的體現。儘管沒有標識,我們還是可以大致做出一些猜測,比如模型中左側十分規整的很可能是營房,而中間“回”字形帶有中心小廣場的則很可能是將軍的指揮部。

同時我們從上面的模型圖中也可以看到,軍營的周圍還有許多其他的設施。在城牆及防禦工事的外側,逐漸形成了一座村落。村落的居民最早可能是往來的商人,後來很多退伍的老兵也定居於此。村落的生產設施如農田,也在模型途中有所體現。城牆外還有一座十分顯眼的圓形競技場,也是不列顛已知最大的競技場。除此之外,還有軍隊的操練場和政務學校等設施。另一方面,這座軍營還是古羅馬海軍在不列顛西北部港口的屏障。

三、古羅馬軍營的建築風格

看完古羅馬軍營的基本佈局,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軍營同樣很能體現古羅馬的建築特點。當然古羅馬的建築藝術,是可以單獨列一個專題進行討論的,這並不是這個帖子的主題,也並不打算詳細討論。然而要說軍營建築的特色,又不能完全繞開這個問題,因而在這裡只簡單涉及一點點。

古羅馬作為地中海文明的延續,其建築風格也深受更早期地中海文明和西亞文明的影響。古羅馬在建築工程學中最出名的幾個標誌,都能在其東邊的前輩文明中找到影子。而這種建築風格,與北方日耳曼地區及不列顛地區有著明顯的不同。

首先是建築材料,古羅馬採用了大量石質及磚制建築,這在很多影視作品及遊戲中都有體現。當然石質建築自然不是羅馬人的發明,西亞地區在公元前6000年已經有石質地基。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古羅馬軍營篇)

這種將石塊簡單的進行排列也許顯得有些原始,不過等到了有明確社會組織形態的蘇美爾人時期,泥板和磚塊也已經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早期是自然風乾的混合泥磚,之後則逐步發展出製造時間更短、更為耐用的燒結磚。古羅馬早期同樣採用的是風乾的泥磚,直到奧古斯都時期,燒結磚的技術才由希臘地區傳入羅馬。這種燒結磚的技術隨後在羅馬發展出規格相對統一的羅馬磚,並隨著羅馬軍團傳遍帝國的領土,成為羅馬石工建築的良好材料。羅馬軍團會攜帶可移動的燒窯,用於燒製建築用磚,軍營的城牆和建築設施很多也是由這種磚作為主要建材的。

除了羅馬磚之外,古羅馬的建築也採用了大量的天然石料,如花崗岩、石灰岩和砂岩等。這些天然石料經加工後,同樣是很好的建築材料,而且耐久度更好。作為建築石料中最有名的自然是大理石,一種特殊變質的石灰石,而且亞平寧半島就有著良好的大理石儲備。不過大理石是一種比較奢侈的建築材料,主要用於一些大型建築的建造,如神廟和皇宮等,軍營的城牆及建築通常使用的則是更為普通的石材。而對各種石料的運用,古希臘同樣早於古羅馬,事實上西方語言中的大理石一詞就是起源於古希臘語。

除了羅馬磚和天然石材外,古羅馬建築也具有自己的獨特創造性,那便是他們將混凝土作為建築材料的運用。儘管混凝土在西亞等地的運用同樣更早,但古羅馬的混凝土卻更為著名。古羅馬的混凝土,是由生石灰、火山灰等,將浮石聚合而成。同天然石材和燒結磚相比,混凝土能夠很快凝結成一個整體,從而不受內部推力的影響。另一方面,混凝土中的鈣、鋁鹽成分,加強了建築結構的抗震性和耐腐蝕性,也有助於提升建築的耐久性。正因如此,古羅馬對混凝土的廣泛使用,使得建築結構在尺寸和複雜性都有很大提升,這在建築史上也被稱作古羅馬建築革命。典型古羅馬風格的圓頂和拱門,同樣是得益於混凝土的使用。其中的典型代表,則是羅馬城的萬神殿,其圓形穹頂目前仍是最大的無鋼筋混凝土穹頂。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古羅馬軍營篇)

萬神殿模型

萬神殿作為古羅馬建築的代表之一,又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情況。從上面的照片裡可以看到,萬神殿是可以分成前後兩個部分的,其建築風格也並不完全相同。前面的部分已經提到了,古羅馬的建築科技主要是傳承自古希臘,早期建築風格也深受其影響。古希臘建築的典型特點,又以其宏偉的神廟最為突出。比如雅典衛城的帕特農神廟,從下面的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外觀整體成對稱的四方形,周圍則是高大的多立克式立柱。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古羅馬軍營篇)

帕特農神廟

對比之下,萬神殿的前半部分也是類似的結構,由一個對稱的矩形門廊構成。矩形門廊下共有16根科林斯式立柱,從三排高大的立柱下可以通向萬神殿的後半部分。科林斯式立柱雖然發源地在古希臘,不過由於其出現時間較晚,真正將這一風格發揚光大的實際是古羅馬時期。典型的科林斯柱式以表面細長的凹槽圓柱為主體,頂端以葉狀和旋渦狀花紋作為裝飾。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古羅馬軍營篇)

羅馬萬神殿的科林斯式立柱柱頭

而萬神殿的後半部分,則和希臘時期有明顯的不同了。後半部分的大廳,不再是希臘式神殿中常見的矩形,而是呈圓形。而更有其特色的是,其頂端採用了圓形穹頂的設計。前面提到了,這種建築結構之所以能夠得以實現,主要是新的建築材料,古羅馬混凝土的使用。下圖為喬瓦尼 保羅 帕尼尼描繪的18世紀萬神殿內部,圓形拱頂的結構作為藝術家描繪的物件,仍然極具特色。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古羅馬軍營篇)

這樣的穹頂式設計,可以說是古羅馬建築的特點之一,另外一個則是拱形設計的大門及水渠等。和以往的生硬的矩形建築相比,古羅馬的建築風格給人感覺的確圓潤了許多。

回到我們的主題,古羅馬軍營的也是其建築風格的體現之一。儘管軍營不像神廟那樣會有許多華麗的裝飾立柱,但是各種羅馬的風格特點還是能找到的。下面我們重新再從整體上看看羅馬軍營的建築,不論是前面的繪製的模式彩圖,還是日耳曼邊境軍營群中的測繪設計圖,又或者是“勝利女神”軍營的復原營地,首先在佈局上就是不完全對稱的圓角矩形。而城牆的材料,基本是由燒結磚和石材混合而成。軍營內部的建築,同樣是以矩形為主,除了“勝利女神”的軍營中有提到疑似總督府和神廟的圓形建築外,其餘圓形建築多為競技場。將軍的指揮部和住所,相比一般營房華麗許多,有拱門和各種立柱裝飾的長廊。總體來說整個軍營顯得十分規整,而又不是十分刻板。

從古羅馬軍營到中世紀城堡,堅不可摧之堡的時代變遷(古羅馬軍營篇)

關於古羅馬軍營的最後一點,就是其對之後的影響了。隨著羅馬軍團的收縮,一直到西羅馬帝國的滅亡,許多軍營逐漸被廢棄。其中一部分就此消失掉了,儘管它對當地的影響可能並沒有完全消失,這點從地方的名字上我們就能看到。比如說英文中的-caster,像Lancaster(蘭開斯特),還有-chester,像Manchester(曼徹斯特),都是以castra為詞根來源。前面提到的“勝利女神”軍營外的城鎮,後來就發展成了切斯特(Chester)的一部分。

還有一部分後來的城鎮,是從古羅馬軍營的舊址發展起來的,佈局模式也遵循古羅馬軍營的模板。比如法國境內的卡斯特爾(Castres),不僅名字明顯和castra有聯絡,其本身也是於公元7世紀時在一座羅馬軍營的舊址上修建的。再比如巴塞羅那,在古羅馬時期也是一座軍營,如今在遺蹟中仍能看到古羅馬式的佈局。而其他一部分軍營,則繼續作為軍事據點使用,這部分是我們接下來要重點關注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