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轉載過一篇關於系統思維的文章,大家可以去看看,雖是基礎知識,對於自己學習的系統思維的構建和思考會非常有幫助。

如何學習系統思維?

為什麼自己的學習一定要有系統思維?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我還在使用

蘋果6PLUS

,多少年前的手機了,CPU和記憶體都是沒落一族(不是不想換,而是現在使用起來還是妥妥地滑順,我幾乎就沒有升過級,再加自己換了電池)。

使用蘋果的最大原因就是這個絲滑感,可能是用慣了Windows和最早一直在用的安卓的緣故,我對

蘋果OS

並沒有十分的感冒,但是這個滑順的感覺讓我產生了對蘋果的好意。

蘋果手機

是從來不把最先進的技術和硬體堆徹起來作為手機效能提升,作為製作手機的目標,因為從喬布斯開始,他們就深知系統思維會帶來什麼樣的好處的道理。

為什麼自己的學習一定要有系統思維?以蘋果手機為例

效能堆徹 不等於 整體的高效,不等於 最好的整體效能。

系統思維的一個重點就是,整體效能必定大於效能之和—>整體一定大於部分之和。

反觀國產手機,早先年的時候,各種國產手機都是以用最好的硬體來組合製造手機,但是使用感都不會太好,有安卓OS本身的原因,但是最大的原因就是前進途中的這些手機廠商,真的不懂什麼叫做系統思維。

控制系統,從整體全域性全體像出發的發展(看文章也是,這也是我一直提倡的看文章時,背單詞時先不管不顧地從頭到尾看一遍,把握全域性的重要性),和保持各要素之間的平衡的發展,才能達到最高效。

其實這種思維,放在學習方法的學習,自我學習體系的構建上也是完全一樣的。

為什麼自己的學習一定要有系統思維?以蘋果手機為例

找到真正的要關注點,附加其他一些關聯要素的考量,然後很可能會一處改善,帶來全域性的改善,並形成

良性迴圈

這也是學習人最先應該著手解決的問題。

不看單個,從整體出發,看整體的格局和完整性,有機地組合(因為很多要素之間都是關聯的,甚至都是相互可替代的,有得必有失,一動會牽扯到全動,而大部分時候,只要有了系統思維,往往就能一招致勝,帶來整體的效能提升)。

以這種思維為基礎的努力才會果斷出成績和成果。

比如,單個的學習技巧,就像

費曼技巧

,適合不適合,方便做不方便做暫且不說,你學著做了又會怎麼樣,它只是技巧,不可能帶動全體,整體學習效果的提升。

再比如,上課不集中聽講,只是從學生不喜歡這門課,不自律,集中力欠缺或者這個老師無能這些上去找原因嗎?從枝幹出發到主幹,你甚至可以拉出一大串鏈子上的

要因

,都可能會是成為上課不集中的原因。

每一個要素(方法·技巧)可以不是最好的,可以不是最效率的,甚至對他人來說是不效率的,但是可能是最適合自己的,組合起來形成系統,產生的效果威力,要遠遠大於你看到併為之心動的所謂的最好方法或者技巧,就像費曼技巧,你可以認為它是最好的(也是被這麼廣大無知者大吹特吹的),但是對我來說,它不適合我的學習系統,所以,它就是沒用的。

再多一些“費曼技巧”,只要不適合自己的系統,就是廢物。

換句話說,費曼只對輸出這個點,對學習流程彙總的某個場景中的某個節點有用。

它可以是很好的技巧(先不說它適合不適合自己,什麼時候都有人來聽自己說明的方便不方便),但它根本不是輸出的本質,因為輸出的本質是想起,而不是下一級的費曼。

它只是對輸出的這個分枝有用(要看實際情況),它只不過是輸出這個分枝上的小分枝,而這樣的小分枝(即想起的形式·技巧)還有很多。所以它根本不可能帶動整體的學習效果。

類似的例子還有市面上各種各樣寫如何提升記憶的方法文章多了去了,你學了照做了也沒用,這也是我敢肯定說的結果—適合自己與否不知道,都是“針尖”,沒有融入自己的學體系的可能,而且這些文章都是在進行表面的東西的列舉,不堪大用。

這個意思你一定要先了解。

所以,從系統思維的角度出發,從抓本質開始,從學習方法入手再圍繞內容技巧做文章,想不學好都難。

為什麼自己的學習一定要有系統思維?以蘋果手機為例

而,系統思維的最大特點 = 擁有看穿本質的能力。

—END—

為什麼自己的學習一定要有系統思維?以蘋果手機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