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現實生活為基礎,手法細膩、明快。每個陶俑的裝束、神態都不一樣。光是人物的髮式就有許多種,手勢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異。從他們的裝束、神情和手勢就可以判斷出是官還是兵,是步兵還是騎兵。總體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獨有的威嚴與從容,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

兵馬俑雕塑採用繪塑結合的方式,雖然年代久遠,但在剛剛發掘出來的時候還依稀可見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繪飾的色彩。在手法上注重傳神,構圖巧妙,技法靈活,既有真實性也富裝飾性。正因為如此,秦兵馬俑在中國的雕塑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從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個陶俑、陶馬來看,幾乎無一雷同。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陶人在神情上的區別和臉型上的差異。軍吏一般表情嚴肅,年紀也大一些,有的額頭上還塑有皺紋。武士的表情相當個性化,不但表現出他們各自不同的性格,甚至可以體會到明顯的地域性——很多秦俑的相貌特徵與現代的陝西人十分接近。

兵俑們個個凝目聆聽、鎮靜機智,且儀態英武,有一種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形象地再現了秦始皇“滅六國,天下一”的雄壯軍容。從身份上區分,主要有士兵與軍吏兩大類,軍吏又有低階、中級、高階之別。一般士兵不戴冠,而軍吏戴冠,普通軍吏的冠與將軍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鎧甲也有區別。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騎兵、車兵三類。根據實戰需要,不同兵種的武士裝備各異。

【軍士俑】

車士,即戰車上除馭手,駕車者之外計程車兵。一般戰車上有兩名軍士,分別為車左俑和車右俑。車左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脛著護腿,頭戴中幘,左手持矛、戈、戟等長兵器,右手作按車狀。車右俑的裝束與車左俑相同,而姿勢相反。他們都是戰車作戰主力,但據文獻記載,他們在兵器配置和作戰職責上有著一定的區別。從秦俑坑戰車遺蹟周圍發現的兵器看,秦代戰車上的車左和車右均手持戈、矛等格鬥用長兵器及弓弩等致遠兵器,說明戰車上車左、車右的分工並不十分明確。在戰車上,除了矛馭手和車左、車右俑外、還發現有指揮作戰的軍吏俑。軍吏有高低之分,負有作戰指揮的職責。

立射俑

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兵種,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跪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身著輕裝戰袍,束髮挽髻,腰繫革帶,腳蹬方口翹尖履,裝束輕便靈活。此姿態正如《吳越春秋》上記載的“射之道,左足縱,右足橫,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兒,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勢,與文獻記載符合,說明秦始皇時代射擊的技藝已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種動作已形成一套規範的模式,併為後世所承襲。

【跪射俑】

跪射俑與立射俑一樣,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立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而跪射俑位於陣心。跪射俑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挽一發髻,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左腿蹲曲,右膝著地,上體微向左側轉,雙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作握弓狀,表現出一個持弓的單兵操練動作。在跪射俑的雕塑藝術中,有一點非常可貴,那就是他們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針腳被工匠細緻地刻畫出來,反映出極其嚴格的寫實精神,讓後世的觀看者從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濃郁的生活氣息。

並且,跪射俑是所有出土的兵馬俑中,惟一的發現時就極其完整的兵馬俑。他身後的鎧甲上還有紅色,令人驚歎。

【武士俑】

武士俑即普通士兵,平均身高約1。8米。作為軍陣主體,在秦俑坑中出土數量為最,可依著裝有異分為兩類,即戰袍武士和鎧甲武士。他們作為主要的作戰力量分佈於整個軍陣之中。戰袍武士俑大多分佈於陣表,靈活機動;鎧甲武士俑則分佈於陣中。兩類武士皆持實戰兵器,氣質昂揚,靜中寓動。 【軍吏俑】 軍吏俑從身份上講低於將軍俑,有中級、下級之分。在秦俑坑中數量極少,出土不足十件,分為戰袍將軍俑和鎧甲將軍俑兩類。鎧甲將軍俑從外形上看,頭戴雙版長冠或單版長冠,身穿的甲衣有幾種不同的形式。戰袍將軍俑著裝樸素,但胸口有花結裝飾,而鎧甲將軍俑的前胸、後背以及雙肩,共飾有八朵彩色花結,華麗多采,飄逸非凡,襯托其等級、身份,以及在軍中的威嚴。軍吏俑除了服飾上與將軍俑不同外,精神氣度上也略有差異,軍吏俑的身材一般不如將軍俑體魄豐滿魁偉,但整體上比較高大,雙肩寬闊,挺胸佇立,神態肅穆。更多的表現出他們勤于思考,勇武幹練的一面,有的思念家鄉。 【騎兵俑】 騎兵俑出土於一、二號坑,有116件,多用於戰時奇襲。由於兵種的特殊,騎兵的裝束顯然與步兵、車兵不同。他們頭戴圓形小帽,身穿緊袖、交領右衽雙襟掩於胸前的上衣,下穿緊口連檔長褲,腳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鎧甲,肩上無披膊,手上無護甲。衣服短小輕巧,一手牽馬,一手持弓。從這種特殊的裝束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從古代騎兵戰術出發,騎士的行動敏捷是一項基本的要求。二號坑出土的騎兵形象,是迄今為止中國考古史上發現的最早的騎兵實物。因而對研究當時騎兵服飾和裝備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考古資料。 【馭手俑】 馭手俑為駕駛戰車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他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臂甲長及腕部,手上有護手甲,脛著護腿,脖子上圍有頸甲,頭上帶有巾幘及長冠,雙臂前舉作牽拉轡繩的駕車姿態。由於古代戰爭中戰車的殺傷力極強,因而馭手在古代戰爭特別是車戰中,地位尤為重要,甚至直接關係著戰爭的勝負。 出兵器 本次出土的兵器主要以長兵器和遠射兵器為主。長兵器主要有矛、戟、長劍和鈹等。材料均為青銅。矛通身長7米左右,手持這種矛計程車兵一般是依靠協同作戰的方陣來獲得衝擊力。戟,一般通身長3。5米,使用這種長度兵器的戰士一般注重於單兵的格鬥技巧。鈹在之前並無固定的尺寸規定,但在俑坑中發現的鈹原應為2。8米左右,以來彌補矛和戟在長度上的不足。劍長78釐米,屬於戰國時期各國中最長的劍。遠射兵器是弩,分三排,其中的各零部件可以互換。其弩機設計的十分精巧,具有讓人輕鬆射箭的作用。 【秦弓弩】 2014年2月26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對外披露,考古人員在秦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中清理出一件較為完整的弓弩,弓弦清晰可見,這是秦俑考古中首次發現比較清楚的弓弦。 秦俑一號坑的第三次發掘中,考古人員在一處過洞的中部清理出一件較為完整的弓弩,弓弦清晰可見,直徑約0。8釐米,表面光滑圓潤,非編織物。這是在秦俑考古中首次發現比較清楚的弓弦。經過仔細觀察和分析,考古人員推測其材質可能是動物的筋。 一號坑還清理出了完整的弓箭。秦代武士所使用的弓箭,在秦俑坑中多有發現,一般多見於成束裝在箭囊裡。此次發現的是一支完整的弓箭,在不同的部位還殘存有彩繪遺蹟,可分辨出紅、黑等顏色。 考古專家認為,根據這些發現可以復原出比較接近真實的秦代弓弩。根據機械運動學以及機械設計原理,可以推算出弓箭的射程,以此對秦軍強大的戰鬥力有一個正確的評估。 由於弓弩大多是木頭或竹子材質,但這些材料早就腐爛了,留存至今的只有弓弩的箭頭和青銅扳機了。她們對這些扳機進行研究後發現,這些扳機結構大體相同,說明這些連鎖扳機部件是根據同一種或幾乎相同的模子製成後,經過手工銼磨和機械打磨等加工過程,一些兵器上還鏨刻有銘文,她們在顯微鏡下看到每款扳機都有人工打磨加工的痕跡,扳機部件的尺碼也會略有差別。每個板機上的部件不是可以完全互換的,如果是流水線生產的話,每個部件都是一樣的,尺碼和形制都不會有區別。這樣的話,就說明當時還沒有達到現在流水線製作青銅扳機的地步。 經過研究,發現這些金屬部件除了加工打磨之外,沒有發現磨損痕跡,說明這些弩機儘管是實戰武器,但從未真正在戰場上用過,而是為秦始皇陵陪葬專門製作的。 2015年3月20日,秦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有重大考古收穫,首次發現最完整的一件弓弩,尤其是弓弩上“檠”發現更為重要,此前見諸於史書,並未見過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