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包子都不知道放多久了,一點也不新鮮。”

“那服務員和我有仇,給的好少,真是氣死!”

“價效比也不高啊!沾點肉就好貴。”

“來來回回就那麼幾樣,我早都吃厭了。”

……

每當提起公司附近的便利店熱食,吐槽的聲音就非常之多。不過這也沒辦法,相比十次有八次不準時的外賣,動輒人均三四十的餐館,便利店的熱食無論是從時間上,還是價格上,都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

豬肉價格上漲21.1%,便利蜂的盒飯為何不漲價?這是真實原因

但是很多消費者發現,大多數便利店熱食的便利與侷限性同時存在。比如,

盒飯的口味差,種類單一;品質難以保證,影響健康;盒飯價格雖食材價格波動巨大等。

那麼,便利店如何做到熱食的口味好、品質高,同時又價格合理呢?

做到吃飽之外,還要吃好

每天中午,在中關村的便利蜂門口都會排起購買盒飯的長隊。在這裡,土豆絲蓋飯只需要7。9元、西紅柿炒蛋蓋飯8元、宮保雞丁蓋飯14。9元……

“在寸土寸金的中關村,花費不到10元就能吃到一份盒飯,這簡直是不可思議。”

某科技公司工作的小李說。她每天中午都會來便利蜂購買盒飯,一天換一個口味。她認為,便利蜂的盒飯,是她吃過最好吃的。

眾所周知,好吃的飯菜,首先要保證食材好,其次還要烹飪技術高。對於在中央廚房製作的便利店熱食來說,還要做到運輸、銷售條件過關。

豬肉價格上漲21.1%,便利蜂的盒飯為何不漲價?這是真實原因

“出於成本考慮,使用非轉基因食用油是很多平價餐飲做不到的。”便利蜂相關負責人表示,便利蜂全部熱餐使用大品牌非轉基因一級大豆油,並專門在小票上體現。

除了在食用油上選用大品牌,在其他食材的供應商,便利蜂也是嚴格甄選。例如土豆燉牛肉的牛肉用的是以植物為食,不使用任何生長激素的烏拉圭牛;宮保雞丁標註“選用恆順香醋”;肉末茄子、水煮肉片、麻辣香鍋等熱菜都特別註明使用品牌企業豬肉……

食材優質了,接下來就是烹飪了。在便利蜂熱餐中央廚房裡,專業廚師甚至會根據每批次食品質地的不同,給出不同的調料配比、加熱火候等,用專業計量工具測試菜品的各項引數。

就連關東煮湯汁的鹽度都被反覆調整,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

豬肉價格上漲21.1%,便利蜂的盒飯為何不漲價?這是真實原因

此外,便利蜂還建立了常溫、冷藏、冷凍的獨立溫層倉儲,實現了食品類商品的電子化批次管理,建設了自動化分揀系統來保證商品的先進先出。同時,利用全溫層電子化溫度追蹤與報警系統,來防控商品運輸過程的失溫風險。

為了保證最佳新鮮度,便利蜂給每個熱食標註了時間“身份證”,就連包子也有“最佳食用期”。

一旦過時,該食品的電子價籤就會自動變成紅色,被系統鎖定,不能掃描付款,最後統一進行“銷燬”。

從便利蜂對於熱食從生產到出售的全流程把控,不難看出其為提升使用者體驗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在這些努力的背後是巨大的投入,那麼,便利蜂又是如何平衡收益與成本呢?

控制成本的秘籍是“網際網路思維”

2019年以來,肉、蛋、蔬菜、水果漲價的聲音不絕於耳。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19年6月,食品價格整體同比上漲8。3%。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上漲21。1%、鮮果價格上漲42。7%、禽類肉價格上漲7。4%、雞蛋價格上漲6。1%、鮮菜價格上漲4。2%、糧食價格上漲0。6%。

豬肉價格上漲21.1%,便利蜂的盒飯為何不漲價?這是真實原因

這意味著,便利蜂經典熱食——肉末茄子、宮保雞丁、西紅柿雞蛋、麻辣香鍋、水煮肉片的原材料價格都上漲了,但是便利蜂的盒飯價格卻並未進行任何上調。那麼,便利蜂是如何做到對抗食品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呢?

其實,便利蜂控制成本的秘訣是給便利店裝上“網際網路思維”。

透過網際網路技術、大資料和演算法精確地管理企業每個環節,從而降低成本。

首先,在選址和配貨上,打造“千店千面”。

與傳統零售店不同,便利蜂主打千店千面,即利用資料分析,挖掘在各不同場景地點下,顧客的個性化需求。透過差異化的商品、服務,牢牢鎖定每一家門店的受眾群體,做到貼合需求,升級體驗。

比如,同在北京的兩家便利蜂,一個開在中關村,一個開在社群,店裡的商品也有很大區別,服務也會有所不同。

在熱食上,便利蜂透過銷售資料,分析出每家便利店的消費者對不同種類盒飯的喜愛程度,從而判斷每種盒飯的精準投放量,解決浪費或不夠賣的情況。

同時,根據大資料的分析,確定700多家便利蜂在一段時間的各類熱食銷售量,從而提前預判食材的進貨量。這樣就可以做到未雨綢繆,透過規模化採購降低成本。

其次,對便利店的供應鏈進行徹底的數字化。

與傳統便利店不同,便利蜂的技術人員就超過1000人,店內的全自動訂貨系統、智慧動態促銷系統、精準銷量預測系統、自助收款臺等是公司自己開發的。

豬肉價格上漲21.1%,便利蜂的盒飯為何不漲價?這是真實原因

藉助於自主開發的自助收銀機系統,60%的客流可實現自助付款,極大地節省了人力成本,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

便利蜂已經在700餘家店鋪中全面引入電子價籤,實時地對庫存和銷售資料對比,根據演算法判定促銷策略。這種精準的促銷觸發機制,不依賴任何人,而是透過大資料、演算法支撐。

豬肉價格上漲21.1%,便利蜂的盒飯為何不漲價?這是真實原因

當電子價籤變成紅色後,價格也自動變成促銷價,這有利於降低庫存和損耗,提高週轉率。

依靠技術支撐,採用資料驅動的方式,去解決產業價值鏈上的各種問題。以前盤點、進貨等都要依靠店長,店長靠的是經驗。如今便利蜂則依靠資料做決策,“進、銷、存”都是系統自動完成,實現了真正的智慧零售。

顯然,數字化供應鏈,是便利蜂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成本的關鍵手段。自從2017獲得A輪融資以來,兩年來在全國穩健開店700餘家,至今未發出融資需求。據可靠訊息,便利蜂有著豐沛的現金流,足夠支撐公司運轉,沒有迫切融資需求。

打造智慧零售的經典樣板

無論是阿里巴巴、京東,還是蘇寧,這幾年都將目標集中在“智慧零售”,都希望對傳統零售業態進行數字化改造。

幾年過去了,電商巨頭對大型商超的改造仍沒有過多出彩的案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改造面臨舊勢力、舊思維的阻力過大。只有另起爐灶,或許才能成功。

在便利店行業,同樣面臨著這樣的數字化改造。7-11、全家等日系便利店的模式早已老化,需要全新的、數字化的便利店。便利蜂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與改造傳統便利店不同,它是另起爐灶。

在便利蜂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無處不在的資料化、智慧化。在便利蜂的後臺,更是被武裝了一個超級資料處理大腦,它時刻指揮著便利蜂的所有運轉。

便利蜂是一家便利店,更是一個“智慧零售”的經典樣板。